[东西部电网企业差异化分析及对西部电网企业改革发展的启示] 国家电网集体企业改革

  内容提要:本文着眼电网企业的发展,采用标杆管理方法分析了东西部电网~,_lkP2营指标,以西部的甘肃省电力公司和东部的浙江省电力公司为案例,从管理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运营指标等方面分析了东西部电网企业的差异化,并立足甘肃省电力公司实际,提出了东部企业发展对西部电网企业改革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电网企业;差异化;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141—04
  一、东西部电网企业经营指标对标差距的诊断与分析
  (一)同业对标方法概述
  标杆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人们利用对标寻找与行业先进水平差距,调整经营战略、改进业务流程,推动企业赶超行业先进水平的方法。标杆管理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秉承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世界500强企业中90%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用了该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钢铁行业首先试水标杆管理,随后中海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大型央企纷纷开展了标杆管理。国家电网公司从2005年逐步推进同业对标管理,通过采用标杆管理方法,实现从现状分析、选定标杆、对标比较、最佳实践到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通过全面开展同业对标,引导和促进公司各单位、各专业以先进的管理指标、管理流程和管理手段为导向,全面查找差距,持续改进并不断创新,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重塑电力行业形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东西部电网企业同业对标指标分析
  国家电网公司开展同业对标工作以来,不断修整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形成了涵盖安全管理、资产经营、营销服务、电网运行、人力资源、电网建设六大类127项指标。通过指标数据的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西部企业与东部先进企业的差距和薄弱环节。通过对2008——2011年同业对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西部电网企业经营指标与东部差距很大,且在实际对标提升过程中产生的有益经验也明显少于东部地区,经营管理水平差距较大。
  从甘肃省电力公司来看,近年多项指标纵向有明显提升,纵向比进步很大,但横向比一些对标指标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011年,甘肃省电力公司有45项指标居于1~15位,占35%;32项指标居于16~20位,占25%;50项指标落入21~25位,占40%。
  二、东西部电网企业经营环境差异化分析
  以上选取的电网企业均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之下,全面开展以集团化运作为核心的管理工作,推动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各自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东部地区电网企业实力更强。下面以东部的浙江省电力公司和西部的甘肃省电力公司为例,分析东西部电网企业经营环境差异及其对电网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
  (一)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差异及其对电网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
  浙江省的国土面积不足甘肃省1/4,常住人口约是甘肃省的2.1倍,但在“十一五”末,浙江省GDP总量是甘肃省的6.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甘肃省的7.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甘肃省的7.4倍,全社会用电量是甘肃省的3.5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是甘肃省的5.9倍,工业用电量是甘肃省的3.5倍。由于甘肃省和浙江省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差异较大,甘肃省电网企业经营指标较浙江有较大差距。
  在电网企业的经营形势上,浙江省用电负荷高峰时期缺电是常态,重中之重是保障有序用电;甘肃省富余电力电量是常态,重中之重是增供扩销。在用电结构上,浙江省第一产业用电量占0.60%,第二产业用电量占78.20%,其中轻工业占30.13%,第三产业用电量占9.85%;而甘肃省第一产业用电量占6.72%,第二产业用电量占77.74%,其中轻工业占2.24%,第三产业用电量占8.8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轻工业及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经济结构较优;而甘肃省农业及重工业占比较高,经济结构较差,生产效率较低,即使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能源和农业行业,经营效率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这种格局下,可以透视出西部地区电网企业的真正考验在于能否认真研究并适应区域资源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趋势与客观规律,积极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特定实情、趋利避害的发展模式和电力建设、生产、运营的思路。
  (二)文化及管理环境差异及其对电网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
  东西部不同的文化及管理环境对电网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员工的工作作风有不同的影响。东部地区电网企业的干部职工,精益求精,讲究工作品质,积极用心,稳扎稳打,踏实勤奋。从东部企业的管理文化也透露出,只要是对的合理的,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就要坚定的部署执行,牢牢把握企业发展的主线不动摇。同时,由于地处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浙江省电力公司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风险意识普遍较强,在企业的管理风格和管理需要方面,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及时修订制度缺陷,完善制度不足之处。公司员工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以制度为依据,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以制度来说理。西部企业由于市场经济相对欠发达等因素影响,虽然较之东部地区企业执行力较强,干部职工对企业和组织的忠诚度更强,但在工作的策略性、规则性、市场化的眼光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另外,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对电网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大也是其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
  在人力资源方面,浙江省电力公司人才济济,人才当量密度、博士生比例、硕士生比例均较高,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企业文化及管理氛围的营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东部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东部电力企业虽然有非常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但企业间的竞争压力较大,在管理上精益求精、毫不懈怠,按照“尽善尽美、无可挑剔”的标准,努力通过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总体上,浙江省电力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呈现以下趋势和特点:   一是以督察督办为手段,多措并举抓执行力建设。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基础,坚持以督察督办为主、检查监督为辅的方式,努力建设高效的执行力体系,确保主要领导的讲话、指示、要求如期落实到实处。
  二是以指标对标为统揽,力促生产经营指标上台阶。将指标的提升作为各种任务的重中之重,突出指标对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努力以实际指标数据的向好体现企业发展壮大的成绩。
  三是以内部创新为支撑,主动抢占技术制高点和把握工作主动权。针对近年试点性工作多、创新性工作多、提前布局性工作多的特点,紧抓生产技术创新和试点等方面,积极思考并化解难题,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加强预判,牢牢把握企业发展的主线。
  三、西部电网企业改革发展策略分析
  由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差异,电网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实力基本具有对等关系。在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西部电网企业在保持和加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已有的竞争力、提升经营指标中的位置、取得体现企业发展技术创新领域的突破,较东部地区电网企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从当前来看,西部电网企业要取得更大的进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电网企业的差距,必须抓住可能利用的机会,从以下方面予以突破,来保证客观性的经济指标,提升主观性的管理指标,寻求短期指标提升和长期发展能力培育之间的平衡性。
  (一)启示一:紧紧把握宏观形势,抓住战略机遇,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国情、企情、网情,确立了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科学发展总战略,管理及经营效益得到大幅提升。西部地区电网企业必须认清形势,加快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努力提升管理水平、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实力,力争早日实现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战略转型,早日跻身行业前列。
  “十二五”时期,特高压、智能电网、电动汽车、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对西部企业从人力、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帮扶,西部电网企业发展前景向好。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我国新能源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甘肃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11年风电并网装机已超过500万千瓦,2012年发电量有望超过100亿千瓦时,但我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电源与电网规划发展不协调、技术不完善、运行不稳定、相关政策制度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新能源的科学、健康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力争继续保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在电动汽车方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提出到2015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但甘肃的电动汽车及电能供给服务尚未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任务将艰巨而紧迫。在市场环境方面,甘肃省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占比较高,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等主要高耗能行业市场对电网企业的经营影响比较大,电网企业面临更多地承受有色金属市场波动、节能减排等压力。在社会环境方面,国有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日益严峻,政府监管、公众监督、法治约束不断加强,并逐步深入到电网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国家电网公司履责、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
  西部电网企业发展虽面临一系列挑战,但应抓住战略机遇,在国家创造的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下,强化竞争意识,突出比较优势,以局部工作的突破来带动整体工作的进步。此外,西部企业应把企业家精神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内部驱动因素,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创新具有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企业家通过领导力、感召力和创新精神的发挥,在企业内部培育和建立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二是面对市场竞争,凭借“企业家警觉”和对市场变动的预见力去识别和把握潜在的发展机会;三是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对创新构想的提出。因此,发挥好企业家的作用可以推动西部企业更快发展。
  (二)启示二:立足区域环境实际,积极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打造坚强智能省域电网
  电力系统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分布最广的人工系统,涉及发、输、变、配、用电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引发大面积停电。“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对于全面提高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安全、优质、可能的电力供应,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家已将特高压、智能电网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多个省市将智能电网作为重要规划发展内容,相关企业联合成立了智能电网产业联盟。
  1.探索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方法,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大,是我国的主要用电负荷中心,用电需求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但东部地区能源资源严重匮乏,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电力和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西部地区资源相对富集,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新能源开发综合优势突出,具有建设大型风电、太阳能发电站的优越条件,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特别是甘肃省的风能技术开发量约4 000万千瓦,约占全国陆上开发总量的七分之一,太阳能是全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水力资源可开发量约1200万千瓦,这些都具有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具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的重要机遇。2010年,随着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实现了新疆电网与西北主电网的联网,甘肃电网初步建成330/750千伏主网架,在西北地区的中心枢纽作用进一步增强。因此,立足西部实际,在全国范围内探索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方法,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将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全面建设坚强甘肃智能电网
  甘肃省电力公司地处西部地区,赢利能力、投资能力弱于东部发达地区企业,但从长远来看,必须结合甘肃能源结构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预测分析、能源及电力流向、电源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电网安全稳定性分析等因素,按照“适应经济发展、适度超前建设”的原则和建设坚强甘肃智能电网的目标,对“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适时优化。特别是应结合甘肃电网装机相对富裕和全国部分地区缺电的形势,营造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甘肃电网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快推进省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建设,为河西和陇东两大能源基地电力外送提供坚强的网架支撑,既做到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发展战略与甘肃省工业强省战略的高度融合,也促进西北能源交换、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应坚持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原则,深入研究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安全控制和运行调节问题,统筹新能源开发与电网建设,实现风电开发规模与电网消纳能力的有效衔接,实现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智能园区试点和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三)启示三:坚持依法治企,加强基础管理,持续改进企业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依法治企,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依法治企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法治化运作的必然手段。从整个外部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关系变化和利益格局变动,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多发,很容易交织、扩散和激化,企业的外部法律环境正在面临巨大的变化。随着一些与电网企业相关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政府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社会舆论监督更加公开透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受到更多的法律规制。坚持依法治企,已成为电网企业“十一五”发展形成的宝贵经验和重要认识,成为“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工作方针。只有将依法治企理念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严格遵守各项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经营管理的规范性,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依法治企的根基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从东部地区企业的管理经验来看,抓好基础管理始终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单凭信息化支撑的管理手段的持续改进远远不足,扎实的基础才能使企业工作更有效地开展。在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依法治企的背景之下,浙江省电力公司注重基础管理,每年梳理制度,逐步提升制度的系统性、专业性、指导性,其基础管理经验对西部地区电网企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借鉴意义,这也是保障企业规范运用、依法治理的重要环节。
  此外,西部电网企业还应认识到随着民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法治意识逐步增强,依法治企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必须将法律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排查、治理并防范企业发展的风险点、敏感点,对重点问题和矛盾长期监控,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做出规定,在管理上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化解至可控在控范围之内,为企业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推荐访问:电网 企业 改革发展 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