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傲慢与偏见_从接受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的影响力

  摘要 接受理论通过研究文本与读者的对话,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本文试以接受理论为主要依据,深入分析了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后,得出结论:这部小说刚一问世就在当时产生强烈影响的原因,一是小说独具魅力的语言艺术;二是女权地位的低下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婚姻加以反射,引起了众多读者尤其是女性的共鸣。
  关键词:接受理论 婚姻 语言 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读过简·奥斯丁作品的读者会发现,她的六部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的风格基调都是嘲讽。由于奥斯丁长期居住于乡村小镇,自然就决定了她作品中的主人公,无非就是身边的阶级成分较少的人物。而乡村的生活是宁静的,没有什么大的阶级矛盾和强权争执。在这样平静的生活中,奥斯丁依托女性所特有的敏锐洞察力,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一系列爱情风波,激荡出女性对于甜美爱情的追逐和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出版于1881年的《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最成功,同时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本文以接受理论为主要依据,深入分析了《傲慢与偏见》的风格基调、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进而探讨了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一 接受理论——接受美学的内涵
  接受理论由德国尧斯(Hans Robert,Jauss)在1967年首次提出,它使以读者为本位的文学批评在理论上出现了质的飞跃。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20世纪80年代,接受理论在美、德盛行。它认为,文学作品文本的应有价值既需要作者的努力,更需要读者的努力,通过作品来解读作者的作品写作初衷。作品的艺术性,需要通过读者的接受,才能产生艺术价值。
  根据这一理论可知,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过程,是文学作品凸显精神产品特性,彰显作品的现实意义。文学文本作品在被读者接受的过程中,读者在理解、认识和审美能力上存在诸多的不同,这就需要将历史学、社会学的方法与文本分析的方法这两种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 接受理论的解读特征
  1 以读者为本位。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文本的解读过程是以读者为中心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文学作品价值和意义,需要读者读的具体化来实现。在具体化的过程中,读者是创造者,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批评实现创造,读者还是实现再生产的作家。
  2 文本文学的召唤性。文学作品,在意义上具有不确定性和留白艺术,读者在留白中去体味作品的真实意义,即召唤性。作者在作品中的留白,留给读者一定的空间,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审美价值,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让读者进行艺术上的升华。
  3 作品的完整价值。接受美学原理认为,文学作品的完整价值离不开读者阅读的具体化。读者的具体化的无限性大大延伸了文本本身的价值和视野,离开读者,任何文本存在都无意义。读者的多样性、所创造的价值,会高于文学作品本身。
  三 读者对《傲慢与偏见》的接受
  文本作品既独立于读者的理解,又在读者的理解之前便已存在。要还原文本作品的真实意境,需要读者和后人通过文字的考究,通过对语境再现和语句的深入研究来阐发,通过语句的斟酌再现当时作者的语义;通过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揣摩,来发现文本作品的真意流露和表达;通过对作品的大意探究,利用作者写作当时的特殊的文化背景,结合当时的传统习俗和当初人们的思想局限性来阐释、复原作品的写作目的,构建起通入文学文本作者的最原始的心境,实现与文学作品作者对话。
  在作者与作品的多次反复的互动过程中,读者具有能动性。接受理论中,读者需要多次辨析,对理想读者、实际读者、文本结构之中和现实化中的读者进行考察。
  (一)简析《傲慢与偏见》的创作风格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以谈婚论嫁为主要内容的风俗小说。虽然爱情题材类的小说在当时并不新鲜,但是这部喜剧文学巨作却由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乡土风俗人性,而在19世纪的英国深受欢迎,并产生了很强的影响。
  《傲慢与偏见》主要以四对年轻人的爱情纠葛和姻缘,牵出故事情节,步步紧逼读者的猎奇思维,揭开写实文学的先河。这部小说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闭塞和停滞,并通过很多好的留白艺术地展现了英国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给读者创造了很大的艺术想象空间。小说的语言流畅轻松诙谐,而小说人物的形象、性格以及感人的故事情节,则多由富具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塑造和刻画。
  1 情节方面具有强烈的喜剧性
  《傲慢与偏见》采用了喜剧风格,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涉及的是班内特家五个女儿的婚姻故事,即几个乡村中产阶级少女对自己终身大事的处理,演绎出年轻女人的婚姻爱情观。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简·奥斯丁本人也终身未婚,但由于家境较好,她并不像当时大多数的作家那样为生计所迫,这也使她善于在平凡的生活情景中捕捉住素材的着眼点,其讽刺艺术更多体现在人物语言描写、人物行为刻画和故事情节构造方面。《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人物对白和情节安排,通过嘲讽的笔触与逼真的描写和喜剧化的机智幽默的语言相结合,彰显出高超的讽刺艺术。
  小说一开篇就写到,班内特太太认为“有钱的单身汉都是想要娶一位妻子”。读者在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中不免心中暗笑,作者在此运用了很好的留白——就这一句话,便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对结果的强烈的探寻心理,牵引着读者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文本。文本围绕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爱情故事,从而将故事情节水到渠成地展开。而故事中两人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也一次次地扣动读者的心弦,达到了引人入胜的奇效。
  故事的情节跳跃幅度大,从每逢发展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突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喜剧性的点睛之笔,令读者折服。读者在喜剧化的留白情节中,加入自己大胆的猜测,最后喜剧性的结果呈现——大女儿简嫁给了宾利先生,二女儿伊丽莎白则嫁给了达西先生,班内特太太如愿以偿。   2 人物语言的独特塑造——琐碎微末下见精美
  (1)夸张
  深层结构的偏离,用夸张手法的运用表情达意,通过突出的强调来产生感情的讽刺或幽默的效果。例如,当班内特太太执意要班内特先生去拜访宾利先生时,班内特先生认为没有那个必要,便说:“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去就行啦,要不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宾利先生倒没准看中你呢。”班内特先生故意夸大班内特太太的姿色(用一位五个女儿的妈妈的姿色去和女儿的姿色相比)。班内特先生用夸张的手法,刻意歪曲事实,让人觉得好笑的同时,不禁会心一笑。
  接着班内特夫妇话题继续:“既然你不肯去拜访,即便搬出来二十个,那时我们又有什么用。”“放心吧,亲爱的,等到搬来二十个,我一定去挨个拜访。”由这一段对话可以看出,班内特先生在邻居数目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其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到二十个不会去拜访,很让班内特夫人着急。通过这段精彩的人物语言描述,班内特先生的狡黠诙谐和班内特夫人急切想嫁女儿的心情真切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再如,凯瑟琳夫人滑稽可笑的自夸:“谈论音乐!那就请你们说大声些。我最喜欢音乐,你们谈论音乐,也该有我的份儿。我想,英国没有几个人能像我这样真正欣赏音乐,没有几个人比我更高。我要是学过音乐,一定会成为一位大家了。”通过这句自夸,将凯瑟琳夫人的趾高气扬、自命不凡刻画得淋漓尽致,读者很容易感知到凯瑟琳夫人自我评价与现实差距甚远,夸张的运用凸现滑稽效果。
  (2)反讽幽默效果凸显。
  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歪曲,来达到强调的目的,达到或讽刺或幽默的效果。反讽的运用是英国文学的传统之一,但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所运用的反讽,矛头指向缺点很多的普通众生,彰显幽默效果。
  班内特先生对自己的女儿了如指掌,“她们像别人家的姑娘一样,一个个又傻又蠢,倒是丽琪比几个姐妹伶俐些”。对于少有见解的玛丽,班内特先生这样调侃道:“我知道你是个富有真知的小姐,读的都是鸿篇巨著,还要做札记”。通过表扬玛丽,来反讽她的故作高深,同时表达出了父亲对女儿的关心。而玛丽见解少,不知怎么开口。“趁玛丽深思熟虑的时候”,班内特先生接着说道:“我们再回来谈谈宾利先生”。又如,不急不愠中流露出班内特先生的幽默,对他的“乘龙快婿”——威克汉姆先生“正面”地赞扬道:“他是我见到的最出众的一个人”。可是刚走出门,他便说:“他既会假笑,又会傻笑,对我们大家都很亲热。我为他感到无比自豪。即使是威廉·卢卡斯爵士,我谅他也拿不出一个更宝贝的女婿来。”
  人物是一部小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奥斯丁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决定了她的作品在当时的英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以完美无缺的语言,在琐碎微末下见精美的创造力,生动刻画了班内特夫妇的形象和性格。
  (二)《傲慢与偏见》引起女性对婚姻主题的共鸣
  《傲慢与偏见》所描绘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女性,在经济、社会和家庭地位上都依附于男性;同时,在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的背景下,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身为中产阶级、财产很少的知识女性,只有嫁给一个好男人才会幸福。作品中的这段话:“Oh!Single,my dear,to be sure!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说明了婚姻是人们寻求经济保障及社会地位的途径。
  《傲慢与偏见》的情节并不复杂,班内特太太希望自己的五个女儿都能嫁给有钱人,从而生活能够幸福。故事以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误会演绎情节,最后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结局。这样的剧情对女性读者有强大的吸引力。在19世纪英国男权时代的背景下(男性拥有财产继承权,班内特先生有5个女儿,最后的家产却由侄子柯斯林先生继承),这样的主题给没有经济来源的妇女,带来幸福婚姻的憧憬——嫁给有钱人(在这样一个由男性主宰的社会,妇女要生存下去,只能通过婚姻这一捷径才能获得生活的保障)。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婚姻类型:以婚姻求生存——夏洛特与柯林斯;因爱情走向婚姻——简与宾利、伊丽莎白与达西;因美貌和情欲走向婚姻——莉迪亚和威克汉姆,囊括了19世纪女人的婚姻梦。由于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所以小说问世后,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引起了女性的共鸣。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奥斯丁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使得她的杰作《傲慢与偏见》在选材上稍逊色,局限于日常琐事,但《傲慢与偏见》依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足够的影响力。究其原因:首先,小说中人物语言诙谐反讽的运用,彰显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和丰富的角色形象;其次,女权地位的低下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婚姻形式来加以反射,加上女主人公最后婚姻完美的结局,引起了众多读者尤其是女性的共鸣。
  参考文献:
  [1] 简·奥斯丁,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2] 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高继海:《英国小说名家名著评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刘婕、邱美英、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5] 梁晓辉:《从女主人公的性格矛盾看〈傲慢与偏见〉的自我结构》,《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3期。
  [6] 伍厚凯、徐新建:《睿智与幽默——世界文学助读系列》,海天出版社,2001年版。
  [7] 李大鹏:《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安徽文学》,2009年第6期。
  [8] Annette,T.Rubinstein.The Great Tradi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Shakespeare to Shaw.New York:Modern Reader Paperbacks,1969.
  [9] Iser,Wolfgang.How to Do Theory.Black Publishing Ltd.,2006.
  [10] 肖铖:《简·奥斯丁的讽刺艺术——析小说〈傲慢与偏见〉在结构和人物性格中讽刺的运用》,《西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作者简介:黎静,女,1984—,重庆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推荐访问:傲慢与偏见 影响力 接受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