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诗学视角下索尔·贝娄的流浪情结] 索尔贝娄

  摘要 索尔·贝娄作为当代最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其本人及文学作品均带有犹太文化的深刻烙印。“流浪情结”作为犹太民族最典型的命运感受,已经成为其创作的基本叙事模式。这种文学与历史及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正是文化诗学理论构建基础。因此,在文化诗学视角下分析贝娄的代表作不仅能解读贝娄这位精神流浪者的人文情怀,亦能深刻认识犹太文化。
  关键词:流浪情结 犹太文化 文化诗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继海明威与福克纳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当代作家,他那富有犹太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为他在美国当代文坛上赢得了盛誉。1976年,贝娄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一位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作家,贝娄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在现代社会中寻找立足点的人物形象。贝娄小说中的主人公通常是以“流浪”的方式寻找各自的家园,其主人公所具有的“流浪情结”正是犹太民族历史及文化传统的典型特征。在贝娄的小说中,“流浪”呈现出“形体流浪”和“精神流浪”两种形态。本文试图运用史蒂芬·格林布莱特的文化诗学理论,通过对贝娄的《雨王汉德森》和《赫索格》这两部小说中主人公的流浪意识进行解读,以挖掘贝娄在文学创作中呈现出来的流浪情结。
  文化诗学的倡导者史蒂芬·格林布莱特认为文化诗学是一种实践而非教义。它紧扣“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其目的就是重建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通过研究文学文本与历史语境的关系来阐释文本。
  文学诗学主张把文学和历史并置,认为它们都是特定的文本构成的;还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更指出文学与历史之间不存在所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历史和文学”是作用力场,是自我和他人声音、过去与现在和未来、以及传统和反传统势力发生碰撞的地方。因此,文化诗学批评家看重文学和历史关系的真实意图,而且他们是以“文本性”为基础构筑一种可以容纳文学和历史的理论体系,而这个体系根植于整个文化背景。由此反观贝娄及作品发现,贝娄深受犹太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他将其自身根深蒂固的犹太文化情结和不可避免的美国文化冲突充分融合,在小说中探究美国犹太人及现代人的流浪历程和生存困境,这符合文化诗学理论中探讨的文学与历史及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 贝娄流浪情结的文化生成机制
  犹太民族的流浪情结对索尔·贝娄本人及小说创作有着巨大影响。犹太民族历史演进过程就是一部典型的流浪史。据《圣经》记载,从亚伯拉罕起犹太民族便开始了他们的流浪历史。公元66年和132年两次反抗罗马人的“犹太战争”的失败后,丧失了独立和家园的犹太人正式开始了涌向世界各地的漫长的流浪和流散时期。“流浪”就此成为犹太后裔在现世世界中恒定的生存模式及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这种特有的文化特征在千百万犹太人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固有的本能和精神诉求,形成该民族的“流浪情结”。在近两千年的流浪历程中,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后世犹太人的生活境遇都展示了本民族最典型的命运感受和精神观念:寻找或流浪。这种流浪感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在后世的犹太文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身为犹太人的贝娄是一位深受犹太教和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他在传记中曾说过在最值得怀疑的时候,他都是一个彻底的犹太人。作为美国犹太移民,贝娄在物质及精神生活方面都经历了艰难的适应过程。在二战后,移民美国的犹太人尤其是城市犹太知识分子身上出现了明显的美国化倾向。犹太移民身上原有的犹太传统文化及其在流浪历程中形成的文化困惑与西方普遍存在的生存困惑交织在一起。因此,贝娄的思想和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汇聚了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他的小说中,主人公因为各种原因到处流浪,不断寻找立足点。因此,流浪这一主题在他的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贝娄的小说由此形成了统一模式:流浪汉模式。这种模式正是其民族流浪情结的流露和他对生活的感悟。流浪汉的原型模式在贝娄的小说中同语言符号一样,是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形式。因此,贝娄的小说中表现出的形体流浪和精神流浪不仅蕴含着犹太人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也表现了贝娄对现代美国人如何寻求立足之地的关注。这些内涵又鲜明体现在《雨王汉德森》和《赫索格》两部小说中。
  三 贝娄的流浪情结在小说中的彰显
  1 形体流浪和《雨王汉德森》
  西方文学中的传统流浪汉小说多以主人公在形体上的或地理上的流浪来揭露社会现状。贝娄正是继承了这种形体流浪模式来体现犹太民族的流浪情结,小说《雨王汉德森》是最突出的一部。
  发表于1959年的《雨王汉德森》是贝娄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视为最具吸引力的作品。作品讲述了精神失落的百万富翁汉德森为拯救自己到非洲探险的传奇经历,反思了美国物质社会的精神错位问题。主人公汉德森“经济独立”却深刻地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而且他内心不断地迸发出一个焦灼的声音“我要,我要”,饱受这一声音折磨的汉德森最终选择独自踏上游历非洲的道路以探寻出路。该小说贯穿始终的都是汉德森外在的形体流浪历程,与传统流浪汉小说模式——形体流浪如出一辙。汉德森从美国到非洲大陆,接着又抛开了一切和非洲向导深入到非洲腹地,历经艰险,先后到了非洲部落阿内维和瓦里里,最后又回归现实,返回美国。这一系列活动在现实世界的物理时空上构成了主人公的流浪历程。
  除此之外,贝娄对美国早期流浪汉小说特征亦有突破。较之早期作家作品,《雨王汉德森》结构更宏大,情节更丰富,汉德森性格更惟妙惟肖。这是因为贝娄对创作背景和主题的处理上不仅突破了早期美国犹太作家的创作范式,而且更加关注包括犹太人在内的美国现代人的生存现状。
  早期美国犹太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通常强调犹太移民在遭遇美国主流文化的边缘或异化时对犹太传统的眷恋。而贝娄则将千年的犹太传统——流浪内化为小说创作的背景,反映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的生存状况,并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汉德森是一个被社会摒弃的非犹太人(当然他身上也被贝娄赋予一定的犹太气质),在小说开篇就直言自己的焦虑:“我买票时,已是五十五岁,想到当时自己境况,不由得悲从中来。种种往事蜂拥而至,不久便沉重地压在心头。”他经过流浪与冒险才最终获得精神的解脱和灵魂的升华,把“我要,我要,我要”转变为“他要,她要,他们要”。同时,汉德森的流浪历程也隐射着寻求自我价值和整个犹太民族寻找立足点的过程。由此可见,贝娄秉承了最典型的犹太传统——在不断的流浪中找寻自我价值和故国家园。   2 精神流浪和《赫索格》
  现当代文学强调从人物的外部行为向内心世界转移,现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流浪汉小说也不例外。然而,这一系列流浪汉小说还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犹太民族的精神流浪和美国社会现状的结合;犹太民族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结合;犹太民族寻求家园的意识与现代存在主义的结合。一些美国犹太作家如贝娄、塞林格、阿瑟·米勒等在恪守犹太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吸收美国主流文化,因此他们在其作品中便潜移默化地运用了这些特征。他们竭力摆脱了犹太民族狭隘性和局限性,往往把犹太人作为人类的代表,借助犹太因素的特殊性探索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贝娄正是结合这些鲜明特征在其小说中体现美国犹太人及现代人的精神流浪意识,使他获得“国际文学奖”的《赫索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赫索格》是一部典型的犹太小说和心理小说。在小说中,主人公赫索格通过写信来展现其情感的流动和精神的流浪。通过赫索格的信件,读者可以发现他混乱的精神状态。他先后写了六十九封信,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婚姻……几乎无所不包。在信中,赫索格所看到的民主政治不过是虚幻,社会问题严重,民主制度造成的是更大范围的集体犯罪;人类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大,对自然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大;个人和生命的价值被贬低;人日益失去那些美好的天性:勇敢、坦诚、友谊、责任、虔诚的宗教信仰,取而代之的是见利忘义、落井下石、急功近利、声色犬马。在这个社会里“好学深思的人轮不到事情做,而是那般不学无术的人却统管一切”。他在信件中不仅讲述了他自己的生活困境,还涉及到混乱的社会现状和普通犹太移民支离破碎的生活。其次,赫索格还经历了从苦闷、挣扎、自省到重回现实的精神转变。这一系列复杂的精神流浪历程与他五天马不停蹄的辗转旅程相互交织映衬。起初,因为妻子的背叛,赫索格心烦意乱地踏上旅程。而在结束旅行时,他对人性有了坚定的看法,即人性有善有恶,他更强调善的一面。在小说最后,赫索格独自重回路德村,大自然让他感受到灵魂的复苏和生命的欢欣,这是赫索格经历过痛苦的精神流浪后重新获得生活的基点和寻找到了自我的归依之体现。
  在该小说中,赫索格的精神流浪主要是由犹太传统和美国文化的结合所导致的。一方面,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使得赫索格遭遇了糟糕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另一方面,存在主义中的追寻精神和犹太教教义为赫索格提供了实现精神转变的机会。事实上,大多数美国犹太人,尤其是犹太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都与赫索格非常相似:面对精神困惑,他们不得不在精神流浪中寻求转变。因此,《赫索格》典型地反映了贝娄对美国犹太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其精神世界的探索。
  四 索尔·贝娄的流浪情结
  贝娄不仅在文学创作中将形体流浪和精神流浪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游移于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精神流浪者,因为贝娄所继承的犹太文化和他所吸收的美国文化均对其及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贝娄的小说中,无论是形体流浪、精神流浪还是犹太民族的流浪情结都来源于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深厚内涵。贝娄自身所具有的双重文化身份就决定了其小说的深刻性。作为一名犹太作家,贝娄不可避免地继承和恪守了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而且,在其内心深处保留着强烈的犹太民族意识,也正是这一点对贝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美国主流文化和美国现实状况也深深地影响着贝娄。贝娄不断地吸收美国精神从而超越了犹太文化的狭隘性,并对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状态给予深切关注。据此可见,贝娄自身就游移于现代与传统之间,游移于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游移于世俗尘世与精神超越之间。从而,他的小说也被打上了两种文化相互冲突、相互结合的烙印。在其众多小说中,贝娄将犹太民族的经历、历史和宗教文化作为小说潜在背景,并结合犹太传统与美国文化来探讨美国犹太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惑。因此,贝娄不仅继承并努力恪守犹太传统,而且在积极吸收美国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努力超越犹太传统的束缚,从而逐渐成为一位游移于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精神流浪者。
  五 结语
  贝娄小说中的流浪情结不仅是犹太人的,也是现代美国人的。贝娄笔下的这种流浪情结,尤其是《雨王汉德森》中呈现出的形体流浪和《赫索格》中呈现出的精神流浪,都充分体现了贝娄作为一位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作家,对现代犹太人和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及其精神世界充满人文关怀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Zhang Zhongzai,Wang Fengzheng,Zhao Guoxin.Selective Readings in 20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y[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 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Gloria L.Cronin and L.H.Goldman.Saul Bellow in the 1980s: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M].East Lansing,Michiga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
  [4] 索尔·贝娄,诸曼译:《雨王汉德森》,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5] 索尔·贝娄,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刘晓艳,女,1980—,宁夏中卫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圣经文学,工作单位: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推荐访问:诗学 视角 情结 索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