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电影 电影《傲慢与偏见》的语言技巧评析

[摘 要] 语言文字是文学作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载体和基本手段之一,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电影。电影《傲慢与偏见》通过诙谐幽默并且具有讽刺性的语言,比如反语、白描和夸张等手法,将人物的形象表现得生动逼真和惟妙惟肖。本文通过对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对话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那妙趣横生的语言幽默和独特的智慧女性视角,希望可以更好地研究原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是如何通过语言技巧被刻画出来的。[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语言技巧;人物形象;赏析根据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Jane Austen)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改编的电影,以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婚嫁问题为主题,描述了18世纪90年代的英国女性婚姻的现实问题。这部电影看似平淡无奇,但却用了最简单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大世界,在作者的笔下,电影中的人物被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虽然简·奥斯丁的作品已经过去了近两个世纪了,但是对于现在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那高超的语言艺术功底,作者运用那平白如水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个性突出、颇具含义的人物形象。本文将尝试着对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有更好的理解,感受作者那妙趣横生的语言。一、运用诙谐幽默、颇具讽刺意味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很多经典的西方影视都改编于小说,幽默成了电影中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语言手法。其实,幽默的语言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大家开怀一笑,更重要的是为了在特定的场景下的一种语言艺术效果,是作者为了实现思想情感的需要。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展现了自己高超的讽刺和幽默的语言技巧。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构思奇妙和语言嘲讽技巧的完美运用,使得影片上映非常成功,并成为经典的影视之一。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在性格和思想内涵上贝内特先生和其太太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和分歧,然而对于贝内特先生的性格特点,作者并没用直接从正面进行描述,而是通过对于内心思想矛盾的独具匠心的营造冲突下来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出来的。“其实啊,我觉得还没有那必要。要么你直接带着咱们的孩子们亲自登门拜访,要么就直接鼓励她们自信地去登门,这样或许还会好些,因为你的姿色也不逊于任何人,说不定他还会看上你呢!”为了女儿们的婚姻和未来,贝内特太太早就着急地做好了准备,催促着自己的丈夫去拜访新邻居宾利。 “我倒是很乐意,但这也是我们意见中的惟一的分歧。我认为,我们的意见在任何地方都很一致,但是说起……”贝内特先生对于太太的心思是心知肚明,但是对于太太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进行了一顿冷嘲热讽,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不愿意拜访宾利的态度,即使是后来自己的女儿对军官产生了爱慕之情,贝内特先生还是重复着同样的话。电影中这样戏剧性的语言反讽艺术,会让残酷的现实给这些怀揣美好梦想的人予以沉重的打击和嘲讽。在作品的开始,电影的男一号达西先生就断定像伊丽莎白这样家境的一般的下层女孩,很难在社会的上层中找到一个有钱有势的有脸面的人为丈夫,可是在电影的结局我们戏剧性地看到了伊丽莎白嫁给了达西这样一个社会上层的有脸有面的年轻才俊。与此同时,曾经信誓旦旦坚决不会嫁给达西这样傲慢无礼家伙的伊丽莎白最后还是接受了达西的求婚。电影中的咖苔琳,曾经也是不可一世的一个女人,为了不让自己的侄子达西和伊丽莎白继续往来,咖苔琳亲自出面找到了伊丽莎白进行斥责和阻拦,可是最终还是眼睁睁地无奈地看着达西和伊丽莎白幸福地走到了一块。电影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应该是那位看着有点神经质的贝内特太太,所有的“智者”似乎都被现实捉弄了,但是贝内特太太最后却被证明是正确的,凡是有钱的男人都需要娶这样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世界公认的真理。这种荒诞的真理最后戏剧性地得到了证实,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冷思考。简·奥斯丁的语言的反讽技巧的运用,不仅可以从电影中那众多的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上体现出来,同时还可以通过人物的性格特征体现出来。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通过语言观众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贝内特先生对于女孩们的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她们都也聪明不到哪里去。”“和其他的人家的姑娘一样,她们其实又傻又蠢,也只有她们其中的莉齐倒还机灵点。”二、通过人物个性化的对话语言,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之间的对话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故事推动手法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之一。电影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化,另外还可以为下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简·奥斯丁擅长运用人物之间的对话突出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形成语言的张力,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既生动形象,又栩栩如生,既深化了思想情感,又烘托了主题,借此奠定了整体的讽刺意味。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就通过人物之间的个性化的语言对话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达西在舞会上说道:“伊丽莎白小姐,今晚您是不是有特别想跳一场苏格兰舞蹈的欲望啊?”“我压根就没有想过要跳什么苏格兰舞蹈。你这挑衅的话语分明就是在藐视我吗?”伊丽莎白毫不客气地予以还击。当后来格莱小姐刚要提到苏格兰小调的时候,达西就趁机说了一句;“我真的没有那意思。”傲慢但是同样掩饰不住内心急于讨好伊丽莎白的内心,但是伊丽莎白只用了简单的“低级趣味”和“藐视”的字眼直接将达西的献殷勤行为拒绝了。当然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不同类型的对话。比如,高贵的人为了表现自己很有修养,会使用那些文绉绉的词语来进行文雅的对话,语言不会尖酸刻薄,会用华丽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活动,来体现自己的人格特征。简·奥斯丁就擅长运用不同的语言对不同阶层的人物进行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的塑造和刻画,借此来折射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形象特征。在通过语言文字对简和伊丽莎白、卢斯卡和丽迪娅的性格特征的时候,丽迪娅会突然激动地说道:“我的上帝啊,我是多么地希望可以在你们所有人的前面出嫁,这样我就可以带着你们随便参加所有的聚会。”简会说道:“要不是我怕被指责批评的话,我也会……”虽然都是亲姐妹,但是语言对话却折射出姐妹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在电影的结尾处,我们也可以看到四个姐妹天壤之别的命运归宿。 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刻画了贝内特先生和其太太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话语诙谐并且形式灵活,对于贝内特太太是这样刻画的:“……只要遇到任何不顺心的事情,她就会是神经过敏。”在和自己丈夫的对话中是这样说的:“难道你就忍心这样糟蹋自己的女儿们啊?你就是非要这样让我不高兴,好让你称心如意对吧?你一点也不在乎我的神经衰弱。”“我的上帝啊,你真的误解我的意思了。我是非常地理解和尊重你的神经问题的。因为我一直把它们当做成我们的老朋友对待了。至少在这近二十年中,我每每都会听到你很庄重地给我提到它们。”除了上面所说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外,人物对话的语言也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进程。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于贝内特先生的语言对话的刻画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我们看来,贝内特作为这个家庭的一家之主,无论是语言行为还是为人处世都会对家庭的成员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为了能够让伊丽莎白拒绝柯斯林的无赖求婚,贝内特作为父亲对女儿伊丽莎白说道:“从今以后,你注定要和你父母中的任何一个人陌路,从此不再相见。如果你答应了柯斯林的求婚,那么我们父女就恩断义绝;如果你不答应柯斯林的求婚,那么你们母女将反目成仇。”可是就在自己小女儿出嫁的当天,贝内特先生却这样对自己的太太说道:“我们要事先说好。这一带有一幢楼房。但是我绝对不会在那里接待郎伯恩他们的,那样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意妄为。”在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内特对于郎伯恩一家是持不欢迎的态度,虽然这不是他们日后定居北方的一个重要外在原因,但是就是贝内特先生那样的话语影响了后来事情的发生。三、运用语言的白描等手法,增强电影的语言视听效果简·奥斯丁在作品中擅长使用语言的白描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特征,运用平淡如水的语言刻画出了那些拥有家财万贯、贪婪和视钱如命的自私阔老爷和富太太的心灵的丑陋,栩栩如生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也是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贝内特太太是我们首先要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在作品的刚开始就说她是一个“有点神经质,喜怒无常,自私自利”的女人, “只要遇见任何不顺心的事情,都会认为自己的神经受到了刺激”。在故事的开始,为了自己几个宝贝女儿的婚事和未来,贝贝特太太急于认识彬格莱先生,放弃了朗格太太的介绍,还说道 “我不相信那个女人会那样做,她自己还有两个侄女呢!她就是一个虚情假意、自私自利的小女人。我打心眼里瞧不起她”。因此,我们从这些语言的表述中,就可以得知贝内特太太是一个反复无常而又自私的人。除了白描手法是作品的一大特色之外,简·奥斯丁的精辟议论言语也成为作品的一大亮点。简·奥斯丁用自己最简单的评论将置身于各种情景中的人物形象巧妙地刻画出来。四、结 语《傲慢与偏见》,不管是小说文学作品还是电影影视作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最终证明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小说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光环之下被改编成的电影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管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电影中,作者那高超的语言技巧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都是那样地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反讽、白描等语言手法的运用塑造了一个个我们熟知的人物,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参考文献][1] W A Craik.Jane Austen:The Six Novels[M].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and Co.Ltd,1968.[2] 汪琪.200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的特点评析[J].电影文学,2011(23).[3] 闵洁,杨艳.《傲慢与偏见》艺术冲突新解[J].电影文学,2009(11).[4] 代玉华.浅议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诗坛翻译的奇葩[J].价值工程,2012(03).[5] 彭东晓.对反讽的译语在《傲慢与偏见》运用的赏析[J].芒种,2012(22).[6] 李亚峰,高涵.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J].商业文化,2011(06).[7] 陈会清.《傲慢与偏见》漫画人物塑造的反讽艺术[J].电影文学,2008(12).[作者简介] 李娟(1978— ),女,四川内江人,硕士,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与文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推荐访问:傲慢与偏见 评析 语言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