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太阳【“寻找太阳”与“回归家园”】

改革开放使新时代的打工现象由广东迅速波及全国,数以千万计的打工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打工者的遭际心声需要倾诉,打工者的精神渴求需要满足。在此背景下举办的广东省首届“打工心声”征歌暨演唱大赛,无疑便是一场大旱中的及时雨,冬天里温暖的阳光。广东省首届“打工心声”征歌暨演唱大赛结束几个月了,灌制的歌带也已面世,觉得有必要为本次大赛的获奖歌词讲几句话。“打工心声”以“寻找太阳”为主题,由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电视台、粤港信息日报社、中国唱片广州公司等单位联手举办,历时数月。大赛分演唱、征歌两组进行,参赛者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安排专家们从2000多份词曲参赛稿中,评出一等奖8首、二等奖16首、三等奖32首,创作奖100首。增城市的邱秋霞和广州宝洁公司的王小立捧走冠军奖杯。珠海市有胡渊、蔡新华、徐燕琳、田波和笔者本人(张中定)等5人分别获二、三等奖,并在广州举行颁奖会和创作笔会,算是为本次基点高、反响大、效果好的大赛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受大赛组委会组织者杨春光的委托,本文就征歌赛中的部分获奖歌词,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求得各位行家里手的指教,吁求更多的打工者前来参与,期望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伸出热情的手,献出真挚的爱。若以歌词的内容归类评说,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方面——直面打工生活,抒写打工情怀“八方才子下南粤”、“百万劳工奔广东”是在广义上对打工大军走向的描摹,打工者以自己的智慧和血汗,“成为岭南建设的生力军”也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实际上,在当今改革成果遍地开花的中国,哪个地方没有打工者的足迹与身影呢?打工者走进阳光和风雨,领略了劳动的快乐与飘泊的艰辛,在这里,我们看看打工者在歌声中如何步入打工生活。“心向大世界/胸怀一片梦/成群结队出远门/南北去打工”这首获三等奖的《出远门》很直观地道出了打工者浩浩荡荡四面出击的情景,人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外面广阔的大世界能让他们的美梦成真吗?业已开拔的打工者管不了那么多,他们“汗水洒在路上/信念握在手中/迈开青春的步伐/向着幸福远行”。而湛江田大胜的《走过自己的舞台》就不像《出远门》那般豪迈雄壮,他作为一个闯进都市的陌生人,在另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有了另一种不安、发现和警醒:“背起行囊/穿过钢筋水泥的夹缝/感觉呼吸有一点急促/放松心情/欣赏着包装精美的人物/感觉胸中有一种欲望”,接下来的一幕便不再新鲜与美妙,他面对的是“酸甜和甘苦”,“风雨和孤独”,末了,“面对漫漫前程/轻声告诉自己/不要退缩/你正走过自己的舞台/变化的世界是你的背景”,主人公终于在走过自己舞台时走出了自我,这是对打工生涯的一种理性超越和人生境界的一次升华。一说起打工,最能引起人们重视和关注的便是在流水线上忙碌的打工妹了,她们小小的年纪与繁重的工作之间的巨大反差,就是一个令人惊讶与怜惜的感叹词。珠海蔡新华的《我——一位打工妹的心声》,讲述了一个芙蓉本色的女孩子,从湘江到珠江的“人生旅途上的一次艰难的跋涉”:从株洲到珠海,“青春岁月中一个美丽的转折”,她于是断言:“只有扑进海的怀抱/我弱小的生命才能够激浪扬波……我热爱生活”,聆听至此,你不能不为一个打工妹的感悟点头称是,你不能不为一个打工妹的勇敢追求而打起精神。汕头张贵源的《打工仔》(获二等奖)的基调则更加清新明朗,“是自己愿意再多一个名字——打工仔/不是为了挣钱/只为证实自己有多少能耐/这世界的节奏/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快”。跳出物质贫困的羁绊,大步飞奔向精神的富有,而这对大多数打工者来说只是梦想,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的《挣点钱我再回家》(获二等奖)一词就是一个无奈的明证——江苏宋书林以回复家信的方式表态“挣点钱我再回家”,反映了打工者的最低的生存要求。打工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因各人的感受不同而有酸甜苦辣多种味道,这里的三首获奖歌词,它们在写打工生活时尽管有各自的体悟、表现方式和情感投入,但总的基调是不掩饰艰难挫折,不坐待时来运转,而要用自己的奋斗去实现美梦中的目标,用自己的血汗浇灌出香甜的果实。广州陈帆的《人生的景点》(获一等奖),正是以自己进取的方式 “寻找人生的景点”,她如此唱道:“我们是打工一族/锻打着美好的心愿/在偌大的世界里/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她最响亮的誓言是:“用双手托起平凡的生命/用血汗改写都市的辞典”这声音重重的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点燃了周身的热血。“你走向前/我走向前,在异乡的土地上/有我们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是南海市林春云在《打工风景线》(获二等奖)中执着的确认。“还是那阵风,吹不走我的梦/选定这条路,发誓要成功/智慧和劳动创造希望的天空/昂起头我要去打工”这是深圳刘志强的《打工之歌》(获二等奖)中决心的表露。愿他们做得比唱得更执着,客观的存在比主观的构想更美好。青春几多梦想,心中有颗太阳打工者成千上万,打工的目的——动因也各不相同,但大家都有一颗不甘寂寞的青春心,有一个美丽的人生梦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打工者,他们在用自己的双手和血汗为社会铸造太阳,他们也时时梦想自己也能成为太阳,从这层意义上讲,新时代特有的打工现象,也就是一次集团冲击性的寻找太阳的大行动。广州作者刘跃靳获创作奖的歌词《把青春别在你我胸前》,就是青春对太阳的一种渴念和赞唱,是美好青春的感性宣言。”画一幅满天的星星/代表我对你的思念/织一个风筝挂在天上/让儿时梦想在天空飞翔/……今天我们去寻找梦中的太阳/趁还是年少时代/青春别在你我胸前。”青春是打工的资本,炫耀青春,然后让青春发光发热,这种青春的冲动又有什么不好?诗人北岛的“我不相信”曾成为“文革”后一代青年人的思想性宣言,广州的石健龄在他的《心迹》中写道:“凭什么说/夜里没有同行鸟/凭什么说/华山只有路一条”他不相信,他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要以自己的行动去探索。于是,他便说:“请借个火/我要把昨夜的梦幻燃烧”。中山的樊凌飞是一个从山里来的男孩,有过月下的叹息,也有过夜枕上的哭泣,当他终于认识到“人生悲痛莫过于光阴已虚度”时,他便“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屈辱。为使梦成真,不惜青春赌。”一个山里打工仔的质朴与执著被很好的表现了出来。“看一行行艰难的脚印印在泥泞的路中/听一阵阵思乡的雨滴敲打着简陋的工棚”广州的楠杉向我们准确而形象地描绘了打工者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身影、处境和思绪,唤醒许多打工者依然新鲜的辛酸记忆,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同情,而楠杉写《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梦》的目的并非如此,听一听他一开始就定好的基调——“不要说我们来自南北西东/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梦/不要说我们走过贫穷/我们面对一片五彩斑斓的天空”。是天空需要梦想,还是梦想装饰了天空?永远不变的是青春无悔的追求。获三等奖的作品、辽宁闻文的《希望的小船》,也正是以“一条寻找太阳的小船”作自我形象,向着他人生理想的港湾,扬起了前进的风帆。 一首能引起成千上万的打工仔、打工妹情感共鸣的歌——《流浪的太阳》(获一等奖),是苏北际遇的写照、情感的结晶。“远离故土,远离爹娘/把一份相思锁进梦乡/多少汗水、多少泪光/映照着心中的那片希望/……何必说断肠/何必说沧桑/潇洒地走一回/甘苦都舒畅/飘泊怕什么/流浪又何妨/能发一片光/就是太阳”思乡与奋斗的痛苦,奔波与追求的执著已挥洒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作曲家宋书华默契的音乐配合,使这首歌感动了一大批听众,再要点评之类,似乎都是多余的了。如果说苏北的《流浪的太阳》是对打工者现状扫描之后的一种思想觉醒和价值认可的话,那么,刘浪为演唱会写的主题词曲《寻找太阳》,就是在痛苦的选择之后的主动行为,那是一种青春的炽烈和追求的壮丽:“今天我们相聚在南方/燃烧着年轻的愿望/让我们肩起风雨的日子/去寻找明天的太阳!”打工者,勇敢地飞奔向前,谁能否定,在不断求索的道路上,你自己也会成为一颗鲜红无比的太阳呢?确定生命的方向,回归精神的家园眷恋故土、情系老家是中国人最普遍的情结,它对于要出去闯荡世界的人也许就是一道羁绊,可对于在流浪中蓦然回首的人而言,它也许就是一条心灵与情感的通道。在自家的门口遥望外面的世界是福地,在他乡也许自己就成了真正的异乡人。汕头市李立群获一等奖的《异乡人》正好写出了这种感悟,作者首先发出连串的疑问:“你为了什么才这样流浪/是忘记了回家的路/还是故乡已没有你的梦想/你为了什么才如此迷惘/找不到回去的理由/还是已经走得太远?”这种矛盾的心情和艰难的抉择,几乎是所有打工者都要直面的残酷现实,疑问的形式使问题更加突出,歌词在副歌中侧面作了回答——“异乡人你不要伤感/这座城市里也有许多人还在寻找温暖/异乡人你再轻轻地唱/会有人听得懂你的沧桑”他还告诉异乡人“学会不相信眼泪”、“给自己一点希望”。珠海市徐燕琳的《与自己的对话》(获三等奖)表现出一个打工者的无奈与迷惘。“我出门去找它(幸福)/却丢失了我的家/别人的城市里想起我的家/繁华街道找不到熟悉的他/买一张船票上了船/才发现忘了该去哪”不应该回避,这是许多打工者曾经有过的尴尬与苦痛,只是每个人的感受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你是我心中不变的梦想/使我偏离我的方向/……为漂泊雕刻的斑驳皱纹/和一路风尘满怀沧桑/可不可以再回到从前/彼此呵护同一个心愿”这歌词源出广州陈树的《流浪的故事》,他那在独到的现代意绪里沉浮的“流浪的故事”,有一种浓郁的思辨色彩和感人的艺术力量。想家、恋家是人之常情,打工者的家是一种什么模样?让我们迈步入深圳市老牌打工仔罗文光的《半个家》(获一等奖头名)中看看、想想:“半个方圆半个家/半份希冀半份挣扎/半日焦灼半日自勉/半身洋服半身泥巴/……半日清高半日自怜/半缕思念在天涯”作者在列举了许多“半个”残缺的现象与感受之后,发出强烈的呼喊:“快快给我一个家/哪怕得半片寒土半片瓦/若能给我一个家/我会好好珍惜它。”罗文光准确地把握了打工者残缺的生活和对健全人生极力渴求这一基调,全首歌用了23个“半”字,将“方圆”与“家”、“希冀”与“挣扎”、“收获”与“梦话”、“清高”与“自怜”等矛盾的概念一分为二又密切相联,表现了打工者生存状态的矛盾及矛盾中的挣扎、追求,是一种真切感受的独特表现和真情的自然流露,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努力寻求精神的归宿。在外飘泊的人没有自己的家,常常回忆和怀念远方的故土、亲人和家园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次大赛的参赛稿中,有许多是唱给故乡的歌,如珠海市田波的《红杜鹃,紫杜鹃》(获二等奖)就是在异乡“繁华的灯影”下,想家想家还想家,陈小光的《故乡情》(获二等)在“思乡的梦儿都相同”的大前提下,发出了自己“打工的日子暖融融/何日能作故乡行”的感叹;而周小顺在繁华的大街上,感到“这个城市不属于我/我是家乡走失的风/我想回家,我想回家/我想在月光如水的时候悄悄地启程。”思恋故土,渴望回家,透过那些朴素的词汇和小小的愿望,让你感受到他们——打工者漂泊的心需要找到自己的归宿,流浪的灵魂正在寻找更深一层的精神家园。以上点评,算是对“打工心声”征歌大赛获奖部分作品的顺藤摸瓜式的探寻,旨在反映打工者的境遇、心声和思想轨迹。其实,这些作品就创作上的艺术性而言,有一定的水准,也有各自的追求和特色。《半个家》对打工者处境的看待和心理把握十分准确而又独到,“半个”的感觉道尽了打工者内心那种残缺的感受,另外,这首歌词的文学形象也很好,音韵节律和协、思想内涵也很宏大,算得上一首真正的好歌,它已在许多地方被打工者传唱不是没有道理的。《我想回家》和《流浪的故事》等歌词很重感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异乡人》则把感情隐藏起来,你只能从作者对异乡人命运的关注、同情和引导、忠告的言语背后,感受作者那颗爱心和真挚的情感。《打工之歌》的思构精妙,作者采用三段式,用同样的“一阵风”写出“吹醒我的梦……咬紧牙还要去打工”、“去追赶我的梦……挺起胸赶快去打工”和“吹不走我的梦……昂起头我要去打工”,写出了打工者从失意迷茫、觉醒自强到自信果断的三个转折点,是所有比较成功的打工者都经历过的心路历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把歌词推向高潮,让心灵得到了升华。《人生的景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歌词的语言方面,《故乡情》写得很清新、优美,《流浪的太阳》和《流浪的故事》两者颇具现代意识和思辨色彩。另一些作品的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如《心迹》的自述与烘托效果、《半个家》中“半”字的反复使用,《故乡情》与《红杜鹃,紫杜鹃》中叠字的运用,《你是我的港湾》中设问的方式等等,这些都为作品的个性张扬生色不少。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打工心声”是面向打工阶层的征歌活动,80%以上的参赛者为基层打工者,而且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者,作品中当然也就留有缺陷和不足,在获奖作品中,《为了一个梦》显得生涩、直露,《出远门》概念化、标准化了些,《走过自己的舞台》和《与自已对话》则缺少高潮,《我——一位珠海打工妹的心声》和《为了一个梦》太散了,歌词的韵律感不强,很难配曲和演唱,所有这些不足,都应在今后的不断学习与创作实践中加以克服。无论怎么说,“打工心声”征歌赛是打工者平淡生活中一件值得说道的大好事,是打工者对自己身份与人生价值的一次确认和发掘机会,也能使全社会从另一种意义上认识和关注打工者。这应该是这次征歌活动的最大价值所在。愿下几届赛事还能继续办下去,愿能有更多的人来参与,愿这样的活动办得越来越好,愿打工者的新歌词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1994年1月16日写于珠海山场出租屋)

推荐访问:回归 太阳 寻找 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