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治理_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

  摘要:产业聚集已呈欣欣向荣之势。它产生的聚集效应业已受到各方肯定。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已经引起全球广泛关注。首当其,中的是工业聚集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其归因是抱有发展压倒一切、滥用公共产品和搭车不付费的理念。为此,在彻底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复评、大力资助、科学管理、严惩违法行为,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正常使用环保设施,走上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让“人类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
  关键词:产业聚集 区域环境 影响 负外部性 治理
  一、产业聚集的正负效应
  产业聚集已呈欣欣向荣之势。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理论来看,产业往往倾向于集中在某个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徽省内的如马钢、铜陵有色、天长的青岚电子、无为电线电缆、同大的汽车配件等,省外的如温岭鞋业、丹阳眼镜、嵊州领带等,美国的硅谷更是举世闻名。早在19世纪,经济学家马歇尔就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指出:集群中飘荡着行业秘密的空气。这个“秘密”也一直激发人们去探究产业聚集的奥妙。令人振奋的是,产业聚集所形成的正效应正逐渐被我们认知:节约生产成本,形成竞争优势;产生专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形成竞争与合作效应;扩大生产规模,产生品牌与广告效应;降低交易费用,形成规模经济;产生外溢现象,形成学习与创新效应;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形成外部经济,此外,还能缓解融资约束,增大谈判力量等等。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是产业聚集发展好的地方,区域经济就取得了大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指“中国”。
  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正加快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区域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事实来看,对其外部性关注的逐渐增加。浙江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把环境污染了,温岭困惑的地方就是经济增长了,环境却不如从前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客观之需——转移污染企业也是某些地方采取的手段之一。已有的研究较多的关注产业聚集(主要是制造业聚集)的正外部性,但对其负的外部性关注较少,比如产业聚集带来的环境外部性等问题。……它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较强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个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一般要遵循一、二、三产业依次递进的顺序。亦即第一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发展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发展第三产业。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而安徽仅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以工业聚集为重点研究对象,符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对产业聚集所带来的负外部性研究较少,不仅仅是在工业聚集方面。就调研来看,其原因有以下“五多五少”现象。一是研究乏人:看见的多,研究的少。污染在某些地方是事实性存在,司空见惯。但收集资料难。理由是政府怕、企业怕、不愿意配合。二是背后乱发议论多,敢于站出来讲的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原因为一怕得罪人,二是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三是讲的多,落实的少。没有建立环境管理机构,没有按照环保要求检查监督。四是企业单打独斗的多,合作共赢的少。五是事前环评的多,事后环评的少。只要环评过了,后面生产得过且过。
  本课题以铸造业为例重点探讨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与治理。
  二、铸造业发展历程及污染溯源
  1、铸造业发展历程
  S镇是全国闻名的“铸造之乡”,这里的铸造业源于清代,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形成规模。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旺了这里的铸造之火。挑着小火炉,拉着大风箱,伴着吆喝声,走街又串巷……上世纪80年代,S镇的小伙子们就这样“铸造”起家。小火炉、小砂轮、小作坊,铸造出“傻、大、黑、粗”的产品,在当时的市场需求下,倒也是不愁销。由于当时的铸造业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聪明的这些人只要瞄一眼就能仿造出来,“什么都能铸”成为S镇铸造的招牌。他们也凭此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捞到“第一桶金”。到1993年,S镇铸造业的资本原始积累达到顶峰,出现“十里炉火红”的动人场面。然而由于众多的铸造企业产品品种单一、生产条件简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污染严重,不仅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也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以致到了要下马的局面。
  S镇铸造真的就此要断了烟火吗?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经过认真的探讨和反思,决定规范私营铸造业,改变过去的小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自然发展的状况,用现代化管理模式拯救这个传统产业。
  2000年8月,以“立足铸造、规模集聚、工业为主、科学规划”为特点的工业园区正式创建。其总规划面积为4,000亩,原是张疃轮窑厂的废弃取土地及当地农民的熟荒地和山地。工业园区建设初期,一些私营企业主抱着观望的态度,不肯带头进园区。S镇领导主动上门,对一些准备扩大规模的私营企业主进行宣传。同时,镇里投入500多万元,在园区内修建了5条长度为1,800米的水泥通道,铺设了总长为4,094米的自来水供水管道,架设了一台1,000KVA的变压器和3,000多米长的高压线路,保证每一户入园企业都能实现“五通”,很快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不久,这里的污染减少了、房屋高大了、城镇靓丽了。
  目前入园企业133家,解决就业人员4,000多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产品涉及汽车配件、电力金具、电机配件、桥梁锚座、阀门、体育器材、环保设备、新型建材、玻璃工艺品、羽绒制品等,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机电设备、新型建材等并存发展的产业格局,产品遍布全国,并远销英、德、日、伊拉克、丹麦、埃及、沙特、阿尔及利亚、越南、南非、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园内机械铸造业于2005年被确立为安徽省重点扶持的30个产业集群之一,2006年初,S镇工业园又成为该县唯一省级开发区。S镇紧紧抓住机遇,正向全国最大铸造基地目标奋进。2011年被批准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
  2、铸造工艺流程及污染排放
  铸造工艺一般有十二个环节,如下图。   从以上铸造工艺流程及污染排放图可见,铸造工业主要产生大气污染、烟尘、粉尘污染、固废以及较低的噪音,没有工业污水。因此治理污染可以对诊下药。目前比较成熟的除污技术有:针对烟尘、粉尘可以安装袋式除尘器、水雾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除尘设备。S镇工业园即有工厂生产此类产品。很多铸造厂安装了除尘设备,效果很好。目前政府正在大力资助推广应用电炉、热风冲天炉和冲天炉——电炉双联熔炼工艺,淘汰手扳炉、退风炉等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对减少SO2、CO2的排放,效果颇佳。对冲天炉实行全封闭,可以有效降低噪音。要建设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而对固废,比如炉渣、废铁屑等固废,处理办法很多,可以变废为宝。但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兴建固废处理厂,消除推诿心理,更利于集中处理、提高成效。
  三、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及归因分析
  (一)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区域环境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分自然区域环境(如森林、草原、冰川、海洋)、社会区域环境(如各级行政区、城市、工业区)、农业区域环境(如作物区、牧区、农牧交错区)、旅游区域环境(如西湖、桂林、庐山、黄山)等。社会区域环境可按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划分为城市区域环境、工业区域环境等,它们分别构成一个独特的人类生态系统。
  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被人类重新认识是人类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对环境给予极大破坏,环境污染开始对人类健康和生活产生危害已经大大显露的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人类就开始反省自身的经济活动行为,开始有意识或者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其经济活动。其宗旨是为了维持与改善人类生活的环境质量,必须限制或禁止某些生产活动的进行或者规定生产活动对环境给予不良影响的程度。为此,各国相继制定了不同的环境保护法规以及规定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经济活动,由于性质以及是否采取了控制性措施的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产出量是不同的。排放废水并含污染物质多的工业行业主要是化学、石油、冶金以及造纸工业等,排放废气的工业行业主要是冶金、电力、化学、石油和造纸等,而排放废渣的工业行业主要是煤炭、冶金、电力和化学等。相比之下,机械尤其是精密机械、轻纺与服装工业等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比较小;而一些新兴工业如电子信息工业则较少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出于来自环境本身以及民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压力,各国各地区均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开始执行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并强制经济活动必须在不超过某种环境标准之下进行。环境质量标准在各国或各地区并不完全一样。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有较高的环境质量标准;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国家,则环境质量标准设定的较低。由此导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传统污染型企业为了逃避自身国家严格的环境标准,而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当前倍受世人关注的国际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目前已经不仅仅是局部工业化地区的问题,更是全球性问题。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沙漠化以及有毒废料的全球转移都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致使人类本身开始重新审视其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尤其是审视产业聚集现象。
  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就是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园、开发区如雨后春笋似的,东南西北,随处可见。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同时便于集中处理污染,尽可能减少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产业聚集也给区域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S镇工业园即是本文籍以探讨的案例之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S镇个私经济尤其是私营铸造企业的一哄而上,这些企业大都建成合裕路两侧,厂房不规范、污染严重,每逢下雨天,污水横流;一遇刮大风,灰尘满天。所有这些严重制约了S镇经济发展,居民质量难以提高。2000年8月,以“立足铸造、规模集聚、工业为主、科学规划”为特点的工业园区正式创建。产业聚集为减少污染提供了客观基础。S镇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脏到净,由差到好。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工业用水污染,但有生活污水,却无污水处理厂;2、烟尘、粉尘污染没有根本解决。原因是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落后,如使用手扳炉等,其次,环保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有的时停时用。3、没有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导致乱倒现象。4、由于地处山岗上,离居民区较远,因此噪音较小,影响不大。
  2009年,群众反映该镇某厂环境污染问题,安徽省环保厅经查,该厂始建于1995年,原为安徽省某除尘设备厂,后改造为年产800吨铸铁件的生产企业,于2004年11月投产,2008年4月经县环保局补办环评审批手续,同年8月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虽然通过了“三同时”竣工验收,但未按环评要求建设冲天炉水雾除尘器和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工业固废(炉渣、废铁屑等)露天堆放,无防流失措施;配砂、清砂工段未按环评要求建设布袋除尘设备;冲天炉处于半封闭状态,未采取有效降噪措施。省厅已责令该企业停产整改。目前早已整改到位并已正常生产,效益很好。
  不同地区出现的不同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再次向我们敲响警钟:它并非一个偶然问题。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在高谈阔论其正效应时,更别忽视了对其负效应的研究。
  (二)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影响的归因分析:
  其一,发展是硬道理。它被理解为发展压倒一切,甚至对环境污染也熟视无睹。具体表现为,先发展,后治污。或,先污染,后治理。或,边发展,边治污。这种发展大于环保的思想主导着地方政府领导的决策。也是他们一再强调的“客观原因”——为了获得发展,可以暂时牺牲环境。后发地区渴望发展、发展至上的思想已经压倒了环境保护,其发展路径值得反思。   经验表明,富国或富裕地区对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比穷国或落后地区有着更清醒的认识,并通过了更多的环境保护法律或规章制度。穷国或落后地区由于急切的想改变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必然对污染和增长的其他负面作用关心甚少。GDP崇拜的政绩观诱使地方政府的领导以能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繁荣和发展。只要企业能带来GDP的提升,推动当地经济较快增长,官员未来的升迁之路就会一片光明。所以,即使企业在运行中涉嫌污染,地方政府也难以痛下坚决处罚的决心。有些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利益关系纠缠不清,二者只求钱权双收,不顾环境保护,乃至百姓福祉。
  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地方政府纵容和保护污染企业,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方面,某些地方官员被污染企业收买,甘愿充当保护伞;另一方面,某些地方政府为了GDP为了政绩,格外关照污染企业,甘愿充当睁眼瞎子。遇到这样的地方政府,污染企业当然胆子会大起来,把行政指令不放在眼里擅自复工。
  如果说当初严惩这家污染企业,既追究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又查封污染企业的话,试问,这家企业还有擅自复产、打伤村民的机会吗?也就是说,当初的柔性执法才种出了今日的恶果。对此,各级监督部门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和检讨。
  对于已经或难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区域,伦敦通过环境规划和立法,治理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经历,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治理途径。它提示一些发展中的城市:“从摇篮到坟墓”不是归途,最终仍要回归“从摇篮到摇篮”。不要等到那一天——残酷的现实唤醒你善良的认知。
  其二,滥用公共产品
  从某一特定区域来看,区域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因而容易受到制造业等企业的滥用,其结果是产业聚集区整体环境及周边地区环境的恶化。群众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只有当自身的利益被滥用公共产品而侵犯时,才敢于控诉、才出来维权。此外,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背后非议而已。公共产品的管理主体无疑落在政府的肩上。反之,由于管理主体的单一性,也滋生助长了滥用之风。
  其三,搭车不付费
  聚集区属于公共环境,它被污染了,很难说是某一个企业所为,因而也很难让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承担治理的责任。因而,聚集区内任何特定企业在治理环境这一问题上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不愿主动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这使得环境治理难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四、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影响的治理对策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何在?经济发展的目的何在?有时,恐怕金钱乃至物质主义遮蔽了人们对目的的思考。人,才是发展的目的。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这是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这个人不仅仅是周边的人群而是大写的人,所有区域、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切勿以为不污染自己和周边就行了!那是我们反对的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小写的人!
  试想,如果GDP增长了,蛋糕做大了,口袋里钱多了,人却生活不如意,生存有何意义?钱与生活,岂不本末倒置?!促进产业聚集,一方面是为了经济更好更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污染减少到最小的限度。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兴办企业的时候,不是仅仅应付检查,获得环评批复,置一个环保设备傀儡,而应实实在在的发展不影响环境为目的,否则任何发展都不可持续。低碳经济自西方而来,即是恶性发展所致。
  历史上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大家应该积极行动,携起手来,抛却所谓自私的利益诉求,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好。
  早在18世纪的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就告诉我们,以自利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以利他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来协调,人们之间不但要自利还要利他,通过人的两种天性来达到利益的天然一致。三鹿奶份消声灭迹的残酷教训就是典型的反例。它也一再向人们敲响警钟: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的责任,更不能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个人的享受。这也是温家宝总理经常推荐《道德情操论》的理由: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尚未完全成熟,又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向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转型过程中,我们也某种程度的被唤醒或接受了西方的物质主义乃至拜金主义。人们对自身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多,甚至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既有坏的一面:导致自私、贪污腐化等,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在适当的对待下,亦可产生有利的一面:明确责权利,能激发人们内在的动力。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也无论是企业家还是职工,都要把环保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我们既要实现自身价值,也要注重社会利益。既要提高环保意识、维权意识,又要不影响环境,实现科学发展。既要自己遵守环保法,又要敢于和有害于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这样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的美好环境。人们应该和政府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环境。政府更应该设法焕发群众的主动性、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谁举报,谁得奖的做法值得继续发扬光大。
  (二)树立正确观念,打造科学有为政府
  由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政府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不能忽视甚至减弱政府自身应有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而且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政府在转变职能的同时,绝不能放弃其公共服务职能。“守夜人”的角色是行不通的。无论是西方现代化、工业化的历史教训,还是我国至今的发展现实,都告诉我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政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工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载体。但是中国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它们都在不同程度的恶化。这实际上是对未来的一种“透支”。人们现在不但要忍受环境污染和社会秩序恶化所带来的种种短期后果,还要在未来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从长远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责无旁贷的对此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
  国家节能减排指标已经分解到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这已经是硬任务、硬指标。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如果不认清这一点,或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自己碰得头破血流不算,还将贻害子孙。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方式。
  地方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理性看待GDP,强化科学发展意识。不盲目崇拜GDP,也不盲目抛弃GDP,而是追求理性高效、降低自然成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和制造成本的“品质好的GDP”、“绿色GDP"。抛弃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们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
  其次,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更要树立全局观和长期观,不仅对自己、对当代,还要对周边、对下一代负责;对待环境问题不可短视,有些利益短期不如长期,有些问题长痛不如短痛。要权衡利弊,科学决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马克思说的好:“一个社会即是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或减轻分娩的痛苦”。
  鉴于以上认识,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科学选择产业聚集区。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革等在内的多种努力,使经济活动不排或少排污染物质,以及对所排污染物质进行严格的污染治理,使之达标(达到规定标准)排放。然而完全达到零排放不仅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有时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矛盾有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区位选择得以较好地解决。我们知道,自然界本身是有一定净化能力的,有效地通过自然界本身的自净能力,选择合理的区位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对此,研究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已经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如制止在城市的上风向布局污染型企业等,通过对环境自净能力大小和污染治理经济合理性的认识与把握,进行功能上的划分,并分别制定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对进驻企业类型的限制,从而尽最大可能在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又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S镇工业园由于地处山岗上,离居民区较远,所以污染对居民而言相对较小。
  第二,明确集聚区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
  区域开发一般是逐步、滚动发展,污染源种类和污染物排放量等不确定因素多,只有对区域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才能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始终与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另外,对一些老工业基地再开发,通过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提出“增产不增污”、“以新带老”、“集中治理”等合理的污染物削减方案来实现。
  集聚区的建设和环境管理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坚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按照IS014000标准体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努力将集聚区建成生态型产业集聚区。入区项目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鼓励与扶持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副产品与能源梯级利用,做好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工作。
  第三,大力支持企业完善环保设施。
  客观而言,购买环保设施确实要占用企业的有限资金,影响企业的暂时发展。作为政府,要发挥财政杠杆功能和其公共服务功能,鼓励企业新上环保设备。可以采取一次性奖励、水电减免、税收优惠等具体手段,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同时,大力宣传典型,切实转变企业环保观念。杜绝环保设备不用或不配置;提高聚集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及污水处理综合效益,协调与周边地区的水资源梯级利用;建立节水型工业,要求入区企业要采用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技术,强调经常用的现象。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现象,加倍惩罚。要积极培育公司做大做强,因为大公司环保意识较强。比如威龙机械制造厂治污规范,环境友好。
  第四,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公共服务。
  一要认真做好规划环评与复评工作。只有实施规划环评,才能够防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盲目上马,避免城市产业发展布局重合、定位冲突,改变流域和区域开发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也才能够享受到环保部门对集聚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规定,如资金倾斜、项目审批程序减化等。
  针对环评过后,园区或企业不兑现承诺,不按要求补救、完善环保设施的普遍现象,政府应该规定:环评之后,每隔三五年复评一次,或突击抽查一次。做得较好的,复评费用由政府买单;没有按照要求做的或不到位的,加倍惩罚。
  二要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1)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实行循环用水。(2)在保护水环境方面:从源头削减水污染,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加强防渗措施,减轻对地下水的污染。(3)在保护大气环境方面:对地面扬尘进行控制,减少扬尘污染;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控制工业点源的排放。(4)在控制噪声方面:强噪声源的工业企业慎重引进聚集区;入区企业将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至于室内,采取消声、隔声措施,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维护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道路两侧,工业企业围墙四周设置树林防护带。
  三要配套好基础设施建设。要优化资源配置,特别应做好区内供排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实现对区内污染的集中处理和深度治理,真正实现产业集聚区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公共设施,谈何治理污染?这是先决条件,必须要做到。资金不足时可以创新投资方式,如采用BT、BOT等方式,力争早投入、多投入、早见效,切忌鼠目寸光,亦步亦趋,见效缓慢。
  四要监管与服务并重,推动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对入区项目要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担责尽职,全力支持项目建设。根据产业集聚区的定位,严格项目环境准入,支持先进、制止落后,限制排污量大的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总量减排控制闸的作用,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改变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机制,将环保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不仅仅要追求经济指标增长最大化,还必须保证当地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严格环保标准,杜绝承接污染企业。   采取过程与结果结合式监督方式。发现问题采取倒查式,追究责任人。绝不可睁一眼闭一眼,贻害无穷。加强平时检查,重在帮助企业理清思路,澄清认识。指导企业解决污染治理问题。不是发生了再查,而是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对企业的影响或干扰,尽量不接受招待。越级检查、相互检查、突然检查、依法处理等方法,效果很好。吸收群众、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形成环保合力。省级政府及环保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杜绝违法现象,以规划促进产业聚集,减少环境污染。尤其要纠正随意办厂、乱占耕地、污染环境现象。
  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这里所指的处罚力度不单指处罚金额的上升,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以罚代治理”的监管模式。否则,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就永远是一座海市蜃楼。一些环保部门往往与企业的关系过于密切,治理污染企业的方式大多是以让企业缴纳罚款了事。而这种“以罚代治理”监管模式的结果就是环保部门罚款增多、企业污染并没有减少。因此,对经济主体(企业)的约束,必须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克服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下不为例等行为,让环境来评判。
  素有“中国皮都”之称的辛集市是河北省的主要制革区,皮革水污染一度成为制约辛集皮革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皮革业的污染问题,辛集市将制革企业全部搬进制革工业区,实行统一进区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治污、统一管理,走出了一条集中生产、规模经营、有效治污的发展之路。辛集市坚持改进治污技术,及时学习借鉴国内外治污经验,治污水平始终保持先进。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三)克服侥幸心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要树立新的效益观,即是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国家和公民义务。不停产即是增效。
  树立新的成本观,即,不停产能减少成本的消耗,停产了反而是增加成本。
  树立新的发展观,即,忽视环保,乃至无视环保,必将断送发展的机会,亦即没有环保,也就没有发展。因此要彻底拒绝投机、偷排的侥幸心理。为此要积极行动、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完善环保设施,规范环保流程。想法设法完善环保设施,包括自制环保设施,坚持正常使用。不乱倒废物以及生活垃圾,保持环境洁净。
  第二,积极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在提高产能的基础上减少污染排放。提高技术水平,既能提高生产效益,又能减免环境污染,一举几得。
  第三,积极引进技术与管理人才,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档次。永昌铸造厂,聘请了一名工程师后,再也未出现像别的厂经常有的“退货”现象,在提高效益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第四,组织产业协会,争取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弘扬聚集效应。
  毋庸置疑,产业聚集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会产生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为此,要科学规划,认真监管,确保其负面影响减少到环境承载力以内,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真正达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让“人类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一言以蔽之,治理环境影响,关键在政府,责任在园区,投资在企业,帮助靠国家,监督靠群众,合作靠大家。本课题研究的是工业聚集情况。除此以外,农业、第三产业等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治理仍然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作者:
  王永龙 合肥市行政学院经济管理学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尚可

推荐访问:区域环境 治理 聚集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