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生活”元素_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政治

  【摘 要】高中政治新课标对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生活”元素的融入则成为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进行生活化的处理,让高中政治教学抛弃以往理论传授的单一局面,开启全新的政治“生态课堂”。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生活 元素
  高中政治作为学生必修课之一,不论是在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完善方面,还是在学生思想引领,价值观引导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对高中政治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较大程度的变革和完善,这对担任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师来说是自我提升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新课标提出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新理念,其中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些理念无不彰显着生活元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体现。生活元素强调课程的实施需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用生动的事例,生动的方法,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后互动。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的布置以及教学评价的处理上有所技巧,有所突破。
  一、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元素
  高中政治课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这些内容在课本上多以理论阐述附以生活中的事例的形式进行组合,以理论阐述现实,以现实映衬理论。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不仅要重点讲授理论知识内在含义,更要结合现实存在的突出案例,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化理论的生疏为现实的生动。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达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该时代化,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亲近感,如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新的思想理论;政坛发生的最新的变化;经济界目前讨论最热的案例;文化界中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人或事。使用这些案例进行教学,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谈。同时,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和表面上的谈论与展示,更多的应该给予书本内容实践性的处理。教学内容应该更多的得到实践应用的机会,让知识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彰显,让学生拥有体验知识,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让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真正的达到相辅相成的境界。
  二、教学方法中的生活元素
  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需要使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这是保证学生接受到系统知识,了解知识深层次含义的必要手段,但是基于高中生所具有的独特的身心特点,如情绪体现的更加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增强,人格要求独立和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等,这些都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方法的使用提供了参考。鉴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关系较为紧密,同时也鉴于对高中生进行价值观、基本国情的引导和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在维持政治课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要求情况下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以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如针对某一个价值观冲突话题开展班级辩论赛;针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社会热门话题进行实地调研;针对当今世界政坛的风云变幻和中国国情的现状邀请相关专家、教师开展讲座,深入浅出的分析同学们最关心的话题。这些形式的创新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升华,通过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生活化的处理,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感受知识的存在和价值,拓展视野,提高自身素质,以做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环境中的生活元素
  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文化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是指班级的学习环境,主要是教室环境布置等。高中政治课的教学需要一个能够给予学生知识熏陶,习惯养成的氛围。生活元素渗透进教室环境的布置,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政治的学习当中。如在班级中张贴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教学方面的宣传贴画,在教室中放置有关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方面的书籍,讨论笔记等供学生翻阅。文化心理环境是由无形的社会,文化心理构成的复杂的环境系统,这种环境可以通过精神、心理活动、行为等影响学生的发展。常见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塑造包括班级管理理念与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班级班风学风的养成等。如在班级管理中引入政治生活中强调的“民主集中”的方式开展学生自我管理活动,教学时教师适当的用较为生动的,生活化的语言讲述知识,在课下注重对良好班风和学风的树立,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实践,鼓励学生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研究,讨论等。
  四、教学评价中的生活元素
  教学评价的开展需要注重发展性,互动性和及时性。而教学评价中融入生活元素则是对发展性,互动性和及时性的生动体现。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处理指的是评价要注重对实践的考核,评价要量化和质化的结合以及评价语言的生动化,亲民化。现行的教学评价专注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记录和评比,这是每个高中应付“升学率”的提升所作出的“无奈之举”。但是,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反映出的结果也是不科学的。新课标中提出的“实践性教学”就是要求课程的处理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与生活相沟通。评价方式也就需要相应的做出调整,不能仅仅看到试卷上的分数,而要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研究成果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评价需要量化,但是量化出的评价不能代表教育的全部。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活动是人全程参与的活动,全部采用量化的评价则会忽视教育的人文性,排斥“价值”的作用和地位。让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给予更为灵活开放的评价标准及评价形式则更能起到评价的发展性作用。评价语言的生动化,亲民化则是教育人本化的体现。用更为生活化的语言为学生提供方向性的和细节上的指导,则让评价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评价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推荐访问:浅谈 元素 高中政治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