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人士 [党外人士从政录]

  党外人士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始终把团结、培养、选拔、使用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
  党外干部任职谱
  党外代表人士是统一战线的一个特定群体,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其专业领域中有较深造诣或有较大影响、有较广泛社会联系和有一定活动能力、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各界人士。具体地说,是指已在或拟在县及县以上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参事室、文史馆作安排的非中共人士;已担任或拟担任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宗教团体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领导职务的非中共人士。
  党外人士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中的领导骨干;在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的无党派知识分子;行政、司法部门的党外领导干部;民族、宗教界有影响的人物;爱国、敬业、守法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拥护祖国统一并有一定影响、做出一定贡献、有一定经济实力或有学术造诣的代表人士。
  据统计,在13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有4位党外人士,在26位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有13位党外人士,在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有15位党外人士任副职。目前,在中央政府各部委中担任正职部长的非中共党员人士,只有2007年分别被任命的科技部部长万钢(致公党中央主席)和卫生部部长陈竺(无党派人士),这是自1972年10月傅作义离任水利部部长后,时隔35年再次由党外人士出任国务院部委正职部长。
  根据政府网站目前显示的资料,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新疆和吉林以外,各有一名党外人士担任副省长(副市长、副主席),上海、北京、江苏、广东、青海、福建、海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新疆、广西、重庆、陕西、四川、辽宁等17个省级政府组成部门中均有党外人士担任正职官员,他们所分管的领域大多为教育、文化、科技、环保、文物、计生、档案等,少数分管外贸商务和外事工作。从政治面貌来看,无党派人士、民盟、九三学社、致公党、民建、民进和农工党均有代表从政。
  统一党外人士的必要性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原因在于党外代表人士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能够发挥中共党员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和独特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共产党周围,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其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这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方针,这就决定了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长期性和必要性。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任务,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更加充分、更加广泛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加主动有效地协调化解各方面矛盾。当前,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大多出生在新中国,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既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拥护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又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既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务实态度,又注重主观能动作用的实现;经历从相对封闭到全面开放的转变,既思想开放、眼界开阔、观念较新,又具有多样的价值取向。因此,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党外代表人士,不仅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党加强同社会各方面成员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如果做好了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就能够更好地团结和凝聚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目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总体状况很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但是也要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数量总体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后备队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不平衡,相对集中于教科文卫等领域,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梯次结构需要完善。
  选拔更优秀的党外干部
  在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一批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说得上话、能发挥作用的党外代表人士,加强高素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确保统一战线事业日益巩固壮大、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党的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当代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政的党外人士比例还是太小了,尽管“现在八个民主党派已经获得较大发展,从‘文革’后的6.5万人增长至近80万人,但与执政党8000万党员相比,比例还是太小”。因此,一定要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力度。早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撰文指出,要以“政治性是根本,专业性是前提,群众性是基础”这个标准,深入研究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路径,密切关注各领域崭露头角的党外人士,及时把他们纳入视野、跟踪培养、给予安排。
  今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被舆论评价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制定的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则称此文件“在统一战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适当增加安排职数、扩大安排部门、推动正职安排”成为最大亮点。这是继2005年5号文件之后对党外人士担任政府正职的又一次重大推进,在公共行政学专家竹立家看来,“这个方向要完全肯定,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十八大以后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范围的改革导向”。
  除了善于发现优秀的党外人士,培养党外人士也是统战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为弥补党外代表人士行政领导岗位历练不足的“短板”,中央统战部在上海、贵州、甘肃建立了党外干部实践锻炼基地,推动党外干部到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重大工程和上级机关挂职锻炼或任职等制度化、规范化,积极稳妥推进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建设。今年4月16日,全国市地以上新任统战部长培训班在京开班,参加此次集中培训的学员为2011年以来新任省(区、市)、副省级城市以及市(地、州)党委统战部长。作为十八大前夕新晋的统战系统官员大规模培训,尤为引人关注。
  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把“人”的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方针,安排使用好党外代表人士,充分尊重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和权益,广泛听取和吸纳他们的建议,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以更大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本刊综合)

推荐访问:党外人士 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