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主题教育读书班交流发言:结合分管工作谈学习心得(2篇)(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度主题教育读书班交流发言:结合分管工作谈学习心得(2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4年度主题教育读书班交流发言:结合分管工作谈学习心得(2篇)(范文推荐)

第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所以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明确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迫切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

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我们全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12字总要求,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实现主题教育迅速有效展开。下面,我结合分管工作浅谈几点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思考。

一、坚持立根固本,在入脑入心抓学习中塑造自信自强的“体育魂”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上下功夫,要突出体育行业特点,抓紧抓牢思想力量和体育文化力量的有机结合,教育引导广大体育工作者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让习思想落地开花有基因、有土壤。

一是要抓好体育精神的再领悟。总书记指出,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抓好体育人的铸魂工程,就要抓好对中华体育精神的深刻领悟,既要常抓不懈、润物无声,又要通过主题教育集中发力,让“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成为体育人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内核,激发“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昂扬状态。

二是要抓好体育文化的再培育。“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市体育文化凝心聚气的作用发挥和助力新重庆建设的实践运用还较为薄弱。我们要充分挖掘体育文化内涵,强化体育塑造人的体质和精神的重要作用,加快体育博物馆建设,加强体育文化创作及平台打造,强化体育人文交流,在更广领域和更大格局上,释放体育文化力量,打造“山城体育名片”,以体育之名激发市民拼搏奋进,以体育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体育之美赋予新重庆新魅力。

三是要抓好体育作风的再提升。体育是干净纯净、阳光向上的事业,作风建设事关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体育系统违反赛风赛纪、违反党风廉政纪律、违反法治精神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以良好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充分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等重要论述,结合主题教育扎实深入开展体育系统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带头讲政治、讲法治、讲道德、讲诚信、讲公平,积极培育体育队伍干净纯洁的思想道德作风和唯实争先的干事创业作风。 

二、坚持实干担当,在聚智聚力抓队伍中锻造堪当重任的“体育人”

体育人是和平时期为国出战的主力军。当前,我市体育系统优秀管理队伍、专业技术后备人才梯队储备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干部的眼界、创新的思路还不够开阔,编制和岗位设置、职数使用等还可进一步统筹优化,运动员保障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人才引进缺乏前瞻性,人才总量不够足、质量不够高、结构不平衡,高层次顶尖人才缺乏,与“着力培养造就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根本遵循,深入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干部、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优平台、畅通机制,培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胸怀“国之大者”,牢记职责使命,积极担当作为,为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和组织保障。

一是以开放的理念用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选出来的干部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要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让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要带头践行公道正派的选人用人准则,树立选人用人育人正气,为敢闯敢试、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提供舞台。要坚持开放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聚焦重点引人才,着眼于后备人才梯队储备,进一步增强人才引进的前瞻性、计划性,要敢于打破制度、身份、年龄、职称、人事关系等藩篱,对培养成熟的及时使用、用当其时,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二是以丰富的平台育人。要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持续深入推进干部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强化培训修炼,聚焦业务所需和工作短板,有的放矢加大人才队伍在职培训力度,保障培训和学习进修经费,支持优秀人才、核心人才参加高层次培训,促进开阔视野、提升格局。强化岗位历练,多层次、多渠道建立完善“上派下挂”的人才交流培养机制,有计划推进干部轮岗交流,积极选派优秀干部、人才随队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服务保障,整合资源,促进干部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是以良好的环境留人。要厚植宽松、活泼、充满生机的人才沃土,大力营造惜才、爱才的环境,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通过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设置和工作流程梳理,提升体制机制整体效能。探索常态化路径,加强对重点项目、优势项目在职称评审、编制使用、岗位晋升上的倾斜。不断优化《重庆市优秀运动队进出队管理办法》,强化入队保障的同时,做优做实运动员职业辅导和文化教育,多渠道提升退役运动员社会适应性。加力推动出台《重庆市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和《重庆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奖励实施办法》,畅通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机制。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学好用好落实好《体育法》,为破除体育系统体制机制障碍提供法治保障。

三、坚持惠民有感,在对标对表抓保障中传递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情”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要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对体育的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健身难”的焦虑得到进一步缓解,彰显城市实力和品位的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建设稳步推进,体育场地设施的有效供给水平显著提升。但是,我们仍清醒看到,全市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分布尚不均衡,各个群体间的“场地之争”时有发生,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承担大型赛事需求的场馆还比较稀缺,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体育惠民有感还有现实差距。体育是人民创造、人民实践、人民推动、人民享有的事业,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幸福的事业,需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

一是要抓牢政策和方向这两个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纲要、计划、办法,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修订了新《体育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市政府出台了《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意见》,我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体育公园资助办法》《健身步道资助办法》《体育公园和全民健身步道“双百计划”实施方案》等。这些文件都包含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相关内容,既是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也是硬杠杠的方法和路径。我们要到文件中去找方向、找支撑、找保障,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放在服务群众健身健康、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远大场景中去思考谋划,切实提升行动自觉。

二是要抓好规划和计划这两个关键。规划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前提,计划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抓手。我们要坚持规划引领,对照相关规划标准和群众需求,摸清本地体育设施建设短板,合理划定各类体育设施用地布局。我们要围绕体育领域标志性的“办大赛”目标,加快推进《重庆市承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竞赛场馆建设规划》提交市规委会审议后组织实施。我们要抓住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开展《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修编工作的契机,解决社区标准体育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依然短缺的现实迫切问题。充分利用全市 “587”智治体系特别是赛马比拼机制,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方案》,指导并资助区县规划建设一批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户外营地、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等场地设施。我们要督查指导区县认真落实《体育基础设施振兴行动计划》,开工、在建和完工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带动性的重点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武隆仙女山国家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加快推进体育职业学院、市奥体中心综合馆、冰上运动馆、大渡口国际小球赛事中心和小球训练基地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是抓实土地和资金这两个核心。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一是要有用地保障,二是要有资金保障,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用地方面,我们要会同规划资源部门不断完善多途径多方式的保障措施,对于非营利性体育设施用地,要支持以划拨方式供地;
对于营利性体育设施用地,要支持通过“招拍挂”公开出让、弹性年期出让或租赁方式供地;
对于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体育项目,要支持区县政府可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方式供地;
同时还要盘活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等空间资源,建设社区级篮球场和小型足球场。在资金保障方面,我们要争取各级财政将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范围;
要会同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市级部门积极申报中央、市级专项资金补助支持,要研究制定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合力增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总量。

 

第二篇:

尊敬的丁局长、各位同事:

刚才,和大家一起认真学习了主题教育必读相关篇目内容,通过逐字逐句研读、原汁原味学习,思想得到了再洗礼、认识得到了再提升、工作得到了再指引,下面,我结合分管的群体工作,就如何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眼于不同时期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群众身体素养为核心目标,以提高群众的体育参与水平和质量为关键点,以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群众体育治理能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群众体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重庆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助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谈四点学习体会。

一、树立新理念,拓展群众体育工作发展思路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均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所引领的。新时代的群众体育实践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树立“多维度、立体化”的群众体育发展理念。

一是准确理解群众体育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群众体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民生事业,关乎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关乎民族未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体育强国的基础。

二是牢牢把握群众体育发展的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充分发挥群众体育的多元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三是内在驱动群众发展的动力。坚持改革创新理念,努力推动群众体育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从单纯追求数量向同步提升质量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四是优化群众体育发展方式。坚持一手抓群众体育事业,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手抓健身休闲市场体系。坚持“两个统筹”,即:统筹群众体育工作在城乡、区域和各类人群中的均衡化发展;
统筹体育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各方面力量,形成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聚焦重点难点,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面聚焦和破解群众体育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整合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资源,推进区县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建设,大力培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等体育健身组织,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使用、管理,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
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
构建体育志愿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二是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统筹规划布局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及配套体育设施,推动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全覆盖,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加快推进公共体育场地供给均等化,加强中心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
持续推动大型体育场馆低收费或免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综合利用率。

三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依托“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大力发展篮球、足球、路跑、自行车等群众喜闻乐见和具有前沿、时尚、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培育和传承民族健身操、龙舟、龙狮运动等传统特色体育健身项目。持续开展新年登高、“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群众体育品牌活动,组织好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活动。

三、夯实举措,全面升级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趋势为风向标、以先发为标杆、以现实为基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持续升级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建设。

一是做好全面规划。按照《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和重庆《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结合重庆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的优势特点及近年来我市户外运动发展实际,编制出台《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行动计划(2023-2027年)》和组织编印《重庆户外运动指南》。

二是夯实户外运动赛事硬件基础。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职能作用,结合我市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发展现状和已有布局,科学规划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推动我市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高质量发展。依托我市山水自然资源等户外运动发展优势条件,在盘活现有5个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多元化户外运动基础设施。

三是增强户外运动赛事活动供给。以创全国一流、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为出发点,按照“申办一批、升级一批、自创一批”三个“一批”的原则,分级分类打造户外运动精品赛事。

四是推动“体育+”融合发展。大力支持“体育+”发展模式,深化户外运动与旅游、健康、教育、科技、乡村振兴等的融合发展。

四、强化规范引领,推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提质增效

为充分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有关体育赛事活动管理的新规定,持续深入推进体育赛事活动“放管服”改革、防范体育赛事活动安全风险、完善体育赛事活动监管机制,尤其是在全面结合目前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井喷式爆发的情况下,加强规范指导和引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结合各类群众体育赛事特点,编制《群众体育赛事管理办法和规范指引》,确保我市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守牢体育赛事活动安全底线。明确举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监督检查等规定,规范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场地、器材、设施、赛事活动相关方案要求。

二是提升赛事活动管理规范化水平。对体育赛事活动组织相关内容进行细化,提升赛事活动运作、管理等各项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一方面,建立健全赛事活动“熔断”机制;
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赛事活动安全保障、志愿者管理、保险制度、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体育赛事活动相关人员的办赛、参赛、观赛义务,对体育赛事活动组织的规范覆盖体育赛事活动的全人群和全流程。同时,制定详实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竞赛规则、办赛指南、参赛指引、场地器材标准、安全防范要求和赛场行为规范,细化体育赛事活动技术条件,丰富服务保障事项。

三是加快构建赛事活动监管长效机制。整合现有赛事活动监管相关文件,逐步完善体育赛事活动监管体系,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明确监管原则,完善各类主体的监管责任范围,提出完善监管标准、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安全保障、严肃追责问责等举措,推动形成更为完善的体育赛事活动监管工作机制,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干净是安身立命之本、干事创业之基,主题教育强调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我们涵养清正之风。需要我们在体育工作中,切实增强自身定力,严守安全底线,树牢体育良好形象。

推荐访问:主题教育读书班交流发言:结合分管工作谈学习心得(2篇) 分管 学习心得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