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

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4篇

第1篇: 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徐美恒

【期刊名称】《西部学刊》

【年(卷),期】2016(000)021

【摘要】鲁迅《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有5篇明确提到“鲁镇”并对其民俗做了多侧面的描写,诸如《孔乙己》中的衣食风俗、《明天》中的丧葬风俗、《风波》中的“起名字”、“辫子”和“裹脚”风俗、《祝福》中的年俗祭祀和婚嫁风俗,以及《社戏》中的出嫁女省亲风俗等.鲁迅对“鲁镇”的这些民俗描写有深刻的文化批判用意.特别是《社戏》中对“鲁镇”之外平桥村的民风描写,以一种纯朴、天然的美好与“鲁镇”民俗形成鲜明对比,隐喻地传达了他对“鲁镇”生活的不满、厌恶和批判.

【总页数】4页(30-33)

【关键词】鲁迅小说;民俗描写;文化批判;理想展望

【作者】徐美恒

【作者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10.6

【相关文献】

1.论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 [J], 张希玲; 陶娥

2.谈鲁迅小说中的风俗描写——兼论中学语文教学和民俗学 [J], 王爱民

3.鲁迅小说中的“鲁镇故事” [J], 王飞

4.鲁镇、未庄与S城:鲁迅小说建构的文学世界——从越文化视野看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J], 王晓初

5.试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病态描写 [J], 陆衡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2篇: 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透过《祝福》看鲁迅的乡土情怀

1、教学目标:

1.了解“我”作为线索人物的作用;

2.学会分析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3.感悟体会鲁迅的眷恋与批判相伴的复杂乡土情怀与家国之思。

2、教学重难点:

1.分析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2.鲁迅眷恋与批判相伴的复杂乡土情怀与家国之思;

3.鲁迅沉重的文化批判。

三、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小组合作讨论法;

3.以问导问引导法;

4.教师点拨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人们的心中都有一种对江南水乡的向往。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扁舟一叶入梦来”的江南水乡。

通过以上导入,播放音乐并朗诵“淡淡疏离的薄烟笼罩在小镇的上空,那白墙黑瓦的简朴楼房,就像未经装束的少女,婷婷窈窕,立在河畔。淡墨色的天空与一座座参差的石拱小桥晕染在一起,泛着丝丝涟漪的河水轻轻荡漾着。一只带有忧伤的乌篷船,漫无目的地漂在河面,模糊了,就像一滴墨迹渐渐渗透宣纸一般,所有一切都在融合,变得模糊,只剩下满目的淡墨色。这便是江南,风姿清丽的江南。”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我们今天将跟随祝福中的“我”走进近百年前的江南小镇——鲁镇,开始新的旅行。

(2)“我”的作用: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导游——《祝福》中的“我”。此处非本堂课重点,直接给出介绍:“我”:启蒙主义知识分子,是一场悲剧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3)鲁镇环境描写

现在我们跟随小说中的“我”来到鲁镇,同学们先去了解这个小镇的环境。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回顾小说并思考:“看到了怎样的环境?”,提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学生回答之后明确:

自然环境:四次雪的描写;

社会环境:三次“祝福”的描写:

(4)典型环境之下的典型人物

1.“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活着哪些人?他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以上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明确: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人:A.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维护者;
B.祥林嫂、柳妈、婆婆、小叔子、镇上其他人,他们都是小人物,是被压迫者,他们麻木、愚昧、迷信。(分析文本)

2.这些人里有一个人在祝福中死去,这个人是?——祥林嫂。

那让我们一起来反观祥林嫂的一生,看一下她的命运如何?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思考并回答,回答之后明确:

丧夫——出逃——被迫改嫁——二次丧夫——失子——祝福中死去

祥林嫂的命运的悲惨的。

3.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悲剧的命运?给同学们3-5分钟时间讨论并请同学分享讨论成果:

明确:客观:A.宗法制、封建礼教道德、封建迷信;

B.社会的冷漠;

主观:自身的愚昧迷信、不觉醒(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5)鲁迅的乡土情怀

1.我们游览到这儿,小说中的“我”却说:“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他为什么要逃离我们如此向往的江南小镇?

明确:憎恨、愤懑、失望…

2.他究竟爱不爱自己的故乡?既然爱为什么要憎恶并批判它?

明确:爱之深,责之切。希望迷信腐朽的社会风气及冷漠黑暗的旧礼教得以改观,希望愚昧无知,奴性的民众接受新风气,积极反抗,改变现状。所以小说中“我”的乡土情怀是一种眷恋与憎恶相伴的复杂情感。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我”和鲁迅有某种重合,这里的乡土情怀,就是鲁迅的乡土情怀。

3.所以鲁迅的乡土情怀是怎样的呢?

沉重的文化批判下伴随眷恋,充满希望,终究失望,却始终不愿抛却,眷恋与憎恶相伴的复杂情感。

4.其实鲁迅的乡土情怀在他的其他小说里也也展现地淋漓尽致。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故乡》及《社戏》,感受其中的乡土情怀。

明确:乡土有值得留恋的一面,满怀希望地回去,却最终感伤失望,这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思考与社会责任感。(结合文本随便提一下)

(6)小结

小说中的“我”眷恋自己的故乡,却被这儿的现状感到憎恶,愤懑,批判宗法制、封建伦理道德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其实这是一种冷静的批判,同时也是一种温情的关怀。他准备离开鲁镇了,我们今天的旅行也该告一段落了。

六、板书设计: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透过《祝福》看鲁迅的乡土情怀

冷静批判

温情关怀

七、作业布置:

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萧萧》,感受鲁迅与沈从文乡土情结的区别。

第3篇: 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

鲁迅小说里的绍兴民俗   文 / 柳树下的童年

 

    周作人晚年提醒研究者注意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成分,是有他的用意的,因为鲁迅之重乡土文化,正与其弟一般无二,这是他们性格思想的一致处。比如周作人曾说自己爱读同乡的文章作品如《章实斋文集》、《李越缦日记抄》等,并“竭力收罗清朝越中文人的著作”(《自己的园地·〈旧梦〉序》),鲁迅也有这个爱好,他编《会稽郡故书杂集》,就是证据。鲁迅在写小说时不断以鲁镇、S城、咸亨酒店为背景,又不断提到毡帽、茴香豆、乌蓬船等一些绍兴风物,都可以说明他对待乡土文化的态度是和周作人完全相同的——“我仍然不愿取消世界民的态度,但觉得因此更须感到地方民的资格,因为这二者本是相关的,正如我们因是个人,所以是‘人类一分子’(Homarano)一般。我轻蔑那些传统的爱国的假文学,然而对于乡土艺术很是爱重:我相信强烈的地方趣味也正是‘世界的’文学的一个重大成份。”(《自己的园地·〈旧梦〉序》)。那么,我们就不妨来谈谈“鲁迅小说里的绍兴民俗”。

  一、咸亨酒店·绍兴酒·茶馆
  手头并没有《呐喊》和《彷徨》,不知鲁迅小说中提到咸亨酒店有几处,凭记忆数说,似乎《孔乙己》、《风波》、《明天》中都有,其他就不知道了,《在酒楼上》的“酒楼”叫作“一石居”,不是咸亨酒店,咸亨酒店原位于周家新台门对面,并由鲁迅的族叔周仲翔做掌柜,但此人似乎不大精明,仅开了不到两三年就倒闭了。关于酒店的布局,周作人是这样描述的:“一间门面,门口曲尺形的柜台,靠墙一带放些中型酒瓶,上贴玫瑰烧五加皮等字,蓝布包砂土为盖。直柜台下置酒坛,给客人吊酒时顺便掺水,手法便捷,是酒店官本领之所在。横柜台临街,上设半截栅栏,陈设各种下酒物。”(《鲁迅的故家·小酒店里》)。绍兴话称“下酒物”为“过酒配”,周作人提到的“过酒配”有茴香豆、鸡肫豆、炒洋花生、豆腐干、盐豆豉等,鸡肫豆是白豆盐煮漉干,茴香豆是蚕豆干煮加茴香桂皮,煮茴香豆讲究“熟而不腐”,这两种豆最为普遍。周作人感到奇怪的是“这里没有荤腥味,连皮蛋也没有,不要说鱼干鸟肉了。”这个问题我也觉得奇怪,因为绍兴地志上的记载与周作人所说完全不同,不但有鱼干鸟肉,还有湖蟹、盐水虾、油爆虾、越鸡等,究竟哪个正确,我不是行家,就很难做出判断了,还是接着谈绍兴酒吧。
    鲁迅小说中并没有具体谈论绍兴酒,只约略提到几次,根据风物志中的记载,绍兴酒分四种:状元红、加饭、善酿、香雪,主要原料为糯米和麦曲。“状元红”由红曲酿成;
“善酿”则用陈酒代水,以酒酿酒;
“加饭”,顾名思义,是酿制时多加了糯米;
“香雪”则是由“加饭”的糟做成的烧酒加工而成。所谓“花雕”,就是“女儿红”,因酒坛上刻有花纹,故名。酿酒的技巧,主要在掌握火候,这须专门的技师才能做到,“乡下人称这种技师为‘酒头工’,做酒的人家出重资,路远迢迢的来聘人前去,专门鉴定酒熟了应该煮的时候。”(周作人《谈酒》)。正宗的绍兴酒我曾喝过,因本不喜饮酒,所以也不觉得好,但炒冬菇、冬笋、蒜苔、木耳时浇一些,味道着实不错。
    《药》里又有记茶馆的些许文字。其中写驼背五少爷,“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我原以为这种一泡就是一整天的茶客只有北京有,读了这小说之后才知道绍兴也有。据地方志载,旧时绍兴有名的茶馆有适庐、镜花缘、第一楼等。绍兴的平水珠茶是很有名的,唐人释皎然作诗赞曰:“素瓷雪花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这诗作的实在不怎么样,用辞和比喻都落了俗套,茶的好处大概不在令人有飘然之感,而在于那微苦的况味正如人生。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日铸雪芽”,倒是极简妙的文字,日铸岭即位于绍兴平水。值得一谈的是绍兴风俗“吃讲茶”,这个风俗周作人也提起过,一般是甲乙方有了纠纷,去茶馆找人评理调解,每人奉茶一碗,说明前因后果,大家讨论,然后由坐“马头桌”的判定是非(茶馆最外面专设两桌,称“马头桌”,是当地位高望重之人的专坐。),是非既定,由有过错的一方付茶钱,即使心中不服,亦不得再有怨言。这种风俗,倒和老舍《茶馆》里“烂肉面”的事有几分相似。

    二、《风波》和《在酒楼上》
    《风波》里面的民俗风物有两样特别引起我的兴趣,一是人名,二是霉干菜,此外周作人提到在外面土场上吃饭的习俗,也是很有意思的。关于绍兴人的取名,六斤、七斤、九斤这些并不是随意杜撰出来的,也并不是那一个村庄独有的习惯,因为绍兴甚至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依出生时体重取名的风习,当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好象就很有些尴尬。至于“八一嫂”和“六一公公”这样的称呼,多半是出生时其祖父的年龄,以此命名,有长寿之意。霉干菜则是绍兴特有的一种吃食,据说鲁迅一辈子都离不了它。《风波》里写“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汪曾祺后来一再说这个景象“很诱人”。霉干菜一般用芥菜、未抽苔的白菜、或油菜腌制晒干而成,以芥菜味道最佳,若未晒干,则称“培红菜”,培红是一个女孩的名字,传说绍兴过去有一财主,生性吝啬,只给佣人们吃烂菜叶,这个叫培红的女孩心生一计,将烂菜叶腌制后再供大家食用,异常可口,不料后来被财主发现,一怒之下,竟将她打死了,为了纪念她,故称“培红菜”。干菜焖肉是绍兴名菜,法以乌干芥菜和五花肉,加绍酒、糖、油盐等,先焖后煮而成,这道菜配白米饭,味道绝美。
    另一篇提到吃食较多的小说是《在酒楼上》,似乎有四样,茴香豆、冻肉、油豆腐、青鱼干。茴香豆不必说;
冻肉我只在北方吃过,东北有一种白肉火锅,白肉就是冻肉,不知绍兴是否真的也有这种吃食,鲁迅写小说虽以绍兴为主要背景,亦常间杂北方色彩于其中,如《故乡》写景“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种景象南方就是没有的;
油豆腐大概就是豆腐干,有炖豆腐干和炸豆腐干两种,前者是以茴香、姜丝、麻油等,加重汤炖成,后者则如叫卖声云:“辣酱辣,麻油炸,红酱搽,辣酱拓……”(周作人《雨天的书·喝茶》);
青鱼干不知制法如何,风物志上无载,只知绍兴盛产青鱼,有重七八十斤者,青鱼干大概是腌制后晒干而成吧。

    三、《阿Q正传》中的毡帽和老萝卜
    《阿Q正传》中写阿Q没有现钱给地保,只好拿毡帽作抵押,毡帽也是绍兴一大特色。它色黑、顶圆、卷边,用纯羊毛加工而成,关于毡帽的由来,当地也有一个传说,说绍兴几个猎人打死一只老虎,发现虎穴中吃剩下的羊毛、猪毛之类,经长年压磨已形成一个毡毯,他们将毡毯带回去,洗净晒干制成帽子,异常暖和舒适,所以绍兴的毡帽店多不挂财神而挂老虎图。至于阿Q所偷的尼姑庵中的老萝卜,倒不是什么风物特产,实无其物,只是小说化的成分而已,周作人对此曾辩明曰:“萝卜如留在圃地,到了春天一定要开花结实,其根茎自然消失,这是‘物理’,人力所无可如何的。如要保留它,那就要有适宜的贮藏方法,详细须得请教内行人,但总之决不是让它一直埋在地里,任其开花结实的。”(《鲁迅的青年时代·中的萝卜》,又引徐绍华《蔬菜园艺学》云:“萝卜采种,不采收根部,任其在圃地越冬,至翌春开花结实,至荚变黄,乃刈下阴干而打落之。”所以《阿Q正传》中的老萝卜是不可能存在的,或者说不可能正宗地存在,当然,这是文学作品,就不必苛求了。

    四、乌蓬船·绍兴戏·祝福
    鲁迅多篇小说中都曾提到乌蓬船。关于这种船,周作人早期的名文《乌蓬船》里已经说的尽够详细了,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我在这里只做两点补充。周作人说乌蓬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这种状如老虎的动物叫“鷁”,传说鷁居海内,性嗜龙,龙见而避之,船头绘有它的形象,则龙亦不敢兴风作浪,水路平安矣。另外,鲁迅在《风波》中提到的“文人的酒船”,俗名“梭飞”,船的艄舱有厨房,是一种大型乌蓬船。
    我看旧戏不多,关于绍兴戏,只能说出个大概来。绍兴戏,又名绍兴大班、绍兴乱弹,源于秦腔,又受到徽戏、赣剧以及绍兴当地余姚腔和新昌高腔的影响,腔调有“二凡”、“三五七”两种,前者是秦腔和绍兴民乐结合而成,后者则由徽戏发展而来,或紧拉慢唱,或整打散唱,名角有梁幼侬、林芳锦、吴昌顺、陆长胜等,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芦花记》、《于谦》、《龙虎斗》等,《阿Q正传》中阿Q唱的那句“我手执刚鞭将你打”,即出自《龙虎斗》,《社戏》里就不知演的哪出了。
    关于祝福,其实各地的新年习俗都差不多,绍兴人在腊月二十三晚上送灶神上天,供奉饴糖以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无法向玉帝告状,鲁迅曾在他的一篇杂文中提到这个习俗,以为中国人对有权势者既怕又骗的心理由此可见。送完灶神,在除夕前要择定一个吉日“祝福”,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祭典,所祭之神为“南朝圣宗”,据说是宋朝的一个皇帝,宋亡之后开始享受人们的香火。其他一应礼节,颇为繁琐无聊,不提也罢。

    鲁迅小说中的绍兴民俗大概还有很多,但我手头无书,除了周作人的几本集子可供参考外,全凭记忆写此文,所以也只能说这么多了。对民俗学发生兴趣是两年前的事,近半年贪多务得,耽于杂学,有些荒疏了,这篇文章里大概不免有许多谬误吧。此外,《朝花夕拾》里谈到的民俗其实最多,但一来那不是小说,不合题意;
二来里面多半已经写的很详细,如《五猖会》、《无常》等,不用我再描述,就不多说了。

第4篇: 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

附件1

2010年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申报评审表

申报人姓名

殷宝东 蒋爱国

性别

职称职务

中学二级

工作单位

山东省青州市弥河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

0536-*******

通讯地址

山东省青州市弥河初级中学

邮编

262501

电子邮箱

成果名称

语文教学应渗透民俗乡土文化

成果形式

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专著/其它

成果简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既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增强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体现人文性而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必要举措,必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坚实丰厚的精神基础。

原创性声明

本人承诺,申报评选的科研成果,是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因抄袭或剽窃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自负。

申报人签名:

专家评审意见

二审

奖次

签名

奖次

签名

语文教学应渗透民俗乡土文化

殷宝东 蒋爱国

青州市弥河初级中学

记得有一次听课,授课内容是沈从文的《端午日》。教师让学生谈谈“你最喜爱的节日”,意在由此导入新课。岂料学生是大谈特谈“洋节”,圣诞节、愚人节甚至情人节,说得头头是道;
个别学生提及传统节日也只是寥寥数语,知之甚少。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热衷过洋节,而对传统节日缺少热情,正反映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正在慢慢消失,徒留空壳,不能为年轻人所接受的现实。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魁立教授曾说: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冷漠,正暴露了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渐深刻,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作为语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我们语文教学应抓住契机,勇当先锋,高举弘扬民俗文化的大旗,将民俗乡土文化教育引入学校课堂,以构建保护民族传统节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

一.民俗乡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大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日娱乐、禁忌习俗。

乡土文化,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二.语文教学与民俗乡土文化的关系。

1、地方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地方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现在很多的中学语文教学却无视社会生活,学生被锁在课堂、封在校园,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应试书”,结果缺少生活的体验,缺乏实践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语文有效性的频频慨叹。

2、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们,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地方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培养地方的亲和感和自豪感。使学生热爱周围的大自然、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历史和艺术、热爱先进思想和科学精神,从而也热爱承载知识的文字和语言。

3、语文教学承传乡土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又促进语文教学,乡土民俗文化具有辅助教学、德育教育、知识积累和审美教育等功能。

4、 民俗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发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既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增强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体现人文性而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必要举措。

三.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改革提倡多注意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中该如何选择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呢?

1.用好文本资源。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就集中选用了多篇名家作品为范文,这些范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极好的弘扬民俗文化的教学资源。教者应根据教学要求,充分挖掘范文中民俗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为今后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以《端午日》为例,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赞扬了当地军民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端午这一天,湘西百姓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吃鱼吃肉,这些习俗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庆祝活动的重头戏是赛龙舟,水上的拼命划桨追逐,岸边的卖力呐喊助威,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赛龙舟之后还有捉鸭子的活动,军民同乐,更增加了节日的愉快氛围。端午日一整天,湘西百姓都沉浸在节日的欢快氛围之中,这样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怎么会不让人心驰神往呢?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被湘西地区端午日丰富的活动、热烈的氛围所感染,自然地激起了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布置有关的活动任务,就能实现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优秀文章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2.开发乡土资源。

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开发乡土资源,当以活动为载体。在明确活动目的、细化活动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放手由学生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乡土资源的活动应围绕语文教学的要求展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参观名胜,收集对联。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这样,学生既能巩固文本知识,又加深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青州的龙兴寺、博物馆、范公亭公园、云门山、驼山、仰天山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学生借此可以感受到“乡之先达”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性情的熏陶。

②考察民风,积累谚语。

如果说对联还不脱“雅趣”的话,那谚语就完全是“俗物”了。谚语被誉为“语言之花” 、“智慧海洋的明珠” ,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用语。它用简单、朴实、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青州地区有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花,十亩园;
端午时节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谚语,这些谚语与农业生产、时令习俗等内容相关,不仅文字精练、形象生动,还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积累家乡谚语,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家乡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亦可品味家乡语言的独特魅力。

③整理资料,编写故事。

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被誉为“东方花都,假日花园”,是著名的“文化名城、生态名城”,其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积淀丰厚。范仲淹、富弼、寇准、李清照等名士都在此做官、客居,今天也有许多身处天南海北的青州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资源,可以指导学生整理资料,编写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传承家乡民俗文化;
也可以让学生探古寻幽,实地考察,用写游记的形式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怀。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家乡的历史、地理文化,又锻炼了学生说和写的语文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将民俗文化尤其是乡土民俗文化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认识、热爱脚下的土地,感受乡土风情,提高乡土意识。深入了解祖国和家乡的民俗文化,必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坚实丰厚的精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渗透并弘扬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教学应渗透民俗乡土文化

殷宝东 蒋爱国

青州市弥河初级中学

推荐访问:鲁迅 乡土 民俗 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 鲁迅乡土民俗描写反映民生 鲁迅的作品中有关民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