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融合(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融合(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融合(全文)

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5篇

【篇1】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浅谈英语课程思政
作者:聂春阁 徐辉
来源:《卷宗》2018年第17期

        课程思政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的内在要求,是从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考虑的。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政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是三位一体的,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要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要求综合素养课与专业课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

        英语课作为综合素养课,应该引领什么价值呢?个人认为,既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英语课程在价值引领上应该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那么从理论上讲,价值引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第一,要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尤其是要学习、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尤其是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于人生观,前些年有人在中国在校大学生当中做过问卷调查,问卷是关于人生观的单选题,有四个选项。1.毫不利己,专门利人。2.我为人人,人人为我。3.主观为己,客观为人。4.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问卷进行统计后结果发现,选择后两项的总人数居然超过了60%。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倾向。我们引导学生树立的人生观最低应该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应该说,这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当然,白求恩、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该是我们所有人毕生追求的崇高境界。

        第三.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强调坚定“四个自信”,其中就包括坚定“文化自信”。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是值得传承的,比如说古代先哲关于道德修养所讲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对于塑造人的品格有不容否定认的积极作用的。

【篇2】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作者:李红薇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22期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将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大学英语课思政元素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措施、教学设计以及师资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量大面广的重要课程,同样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思政教育理念必须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具有一定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将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1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开发

        英语教师要挖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开发利用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在更好地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理解、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拥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学生。

        首先,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价值观,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倡导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信心。

【篇3】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课程思政:高职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
作者:唐海风
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35期

        摘 要:在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要旨就是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专业思想教育,以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着手,分析了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选择和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的转变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专业课教学;
思政元素

        我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上明确了教育工作要重视课堂教学,坚持改进并加强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教育亲和力,给学生提供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期待与需求的教育。因此,教师要主动转变思路,开启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在每一堂课程。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一)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是与思想政治相关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课程的课程总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学校教育中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1]除此之外有些高职学校还把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相关教学也划入思政课程中。

        (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指通过构建全课程、全程、全员育人格局的形式把思想政治理论与各类课程同向、同步、同行,在教育中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形成思想政治理论与各类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在高职学校课程思政工作中,实施教育的主体要在所有课程教学中目的明确的制定教学方案,在教学中贯穿政治观念、思想认识与道德规范教育。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良好的课程观课程思政能够有效提升专业课成教学内涵,有助于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课堂教学的充分融合。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理论与教育理念上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其中课程思政体现的是大思政观念,重视各类课程实际教学中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的地位,高职学校从思政课程教育转向课程思政教育符合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篇4】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高校外语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
作者:赵丽
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4期

        摘 要:全球化语境下,高校需要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外语专业教师要立足外语课堂,提高“课程思政”的意识和本领,将“课程思政”有融入专业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外语专业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中坚力量之一,肩负着重要的立德树人使命,利用专业课堂开展好“课程思政”势在必行。

        关键词: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它不是增开一门课程,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绝不是简单的文字次序调换,在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论上完全是两种内涵不同的概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而后者则是一种教育体系或者说是一种育人体系。结合外语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课程思政”理解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英语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构成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的一种教育理念。

        一、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外语学科的人文性。外语专业课程以语言为载体,包括各个学科的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中还会讲到相关国家的重要节日和风俗习惯,教师要懂得更多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外语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必须形成高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身为一线的外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的眼前利益着想,更要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师生交流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体现人文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篇5】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作者:于霄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6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课程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要全面发挥育人功能,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到教育的根本目的问题。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是单向的线性知识与人文知识与思考相结合的过程,充分利用了课程的隐性资源实现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协同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是所有高校均会开设的公共外语课程,受众广,把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建设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89-02

        英语是一种语言,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充分了解目标语文化,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成为跨文化交际人才。在语言的学习中,融入关于国家、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识,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国情、特色并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形成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在语言学习与不同文化的浸染中,逐步形成国际化、全球化视野,具有大国情怀与格局。

        大学英语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在充分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形成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其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以具体可操作的载体得以实现。下面就从几个主要方面谈如何在大学英语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并为其他学科提供借鉴。

        一、关于课程思政教师师资力量建设

推荐访问:英语课 高职 融合 高职英语课与 高职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