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闽浙台大湾区:中国湾区经济第四极

黄育华 王力 王师

当今湾区经济正成为全球开放型经济的新形态,具有高度开放、区域融合、创新引领、产业集聚和宜居宜业等鲜明特征,是世界经济版图最受关注的亮点。目前,全球知名的大湾区有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我国区域发展的领头羊也分别是环渤海大湾区、沪杭甬大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加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复杂严峻形势,本文提出打造闽浙台大湾区成为中国湾区经济“第四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闽浙台大湾区内涵界定与发展概况

湾区和湾区经济概念界定

“湾区”是指由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和邻近岛屿组成的区域(钟啸、吴丹,2012),其突出特征是聚集着港口群、机场群和城市群。“湾区经济”则是基于湾区地理区位,依托发达的交通体系、信息网络和自然经济社会人文联系所形成的城市群体系。湾区经济具有沿海、湾区和城市群三大要素,融合了海湾港口的天然优势和现代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开放的经济体系、发达的区内外交通网络、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巨大的产业集群规模、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创新引领的科教发展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根据研究,目前全球60%以上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70%以上的城市群、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海岸线纵深100余公里的沿海区域,湾区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闽浙台大湾区范围界定

本文将台湾海峡两岸的核心区域界定为闽浙台大湾区,这是一个两端开口的超大型湾区,具备湾区经济的基本特征,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闽浙台大湾区的区域范围可以包含三部分,一是海峡东岸部分,主要包括台湾省的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和高雄六个城市。二是海峡西岸部分,主要包括福建省的宁德、福州、莆田、厦门、泉州和漳州六个城市。三是海峡西岸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和丽水两个城市。截至2021年末,闽浙台大湾区14个城市区域面积为882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6071.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为94519億元人民币。

推动闽浙台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所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神圣的中国领土。1943~1945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先后签署发表的《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三个政治文件,以国际法规形式明确将日本侵占的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给中国。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明确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1992年,两岸结束对立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成为各方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准则。海峡两岸尽早实现完全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两岸广大民众的福祉,也将对亚太地区的前途命运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国家统一进程的加快,超前谋划海峡两岸的闽浙台大湾区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打造新增长极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内形成的经济核心即为增长极,增长极能够通过其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增长,通过吸纳和集聚各类要素资源,在循环累积作用下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最终实现整体区域的融合协调发展。根据增长极规律,一个区域一旦具备形成增长极的基础条件,必然会把长期集聚的潜在势能转化为增长动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正在形成一条“沿海湾区”经济发展带,北起环渤海大湾区,东到沪杭甬大湾区,南至粤港澳大湾区,西南到北部湾大湾区。相较于增长动能已充分释放的环渤海、沪杭甬和粤港澳三大湾区,以及增长动能尚未充分释放的北部湾大湾区,海峡两岸的闽浙台大湾区正处于增长极形成和增长动能释放的关键阶段,“十四五”期间乃至到2035年,必将会成为引领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增长极”。

推动两岸一体化是实现区域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世界历史经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命运共同体形成。海峡两岸民众增强彼此认同需要形成体现共同利益的经济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之间往来主要表现为企业间的经贸活动,广大民众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受到限制。海峡西岸作为大陆与海峡东岸地理空间距离最近的地区,是台湾民众了解大陆最直接的窗口,尤其是海峡西岸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对海峡东岸的公共舆论将产生积极的宣传示范效应,并对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大陆推出的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给予了台湾同胞实实在在的共享利益感受。根据岛内多项民调显示,目前到大陆工作、创业、读书、定居的民众与日俱增,这充分证明大陆以优秀的治理能力在推进两岸经济社会实现融合发展,得到了台湾民众的广泛认同,为推动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海峡两岸地理空间一体,人文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这是海峡两岸走向融合发展的根本原因。两岸经贸合作领域的不断延伸,必然形成在共同经济基础之上的利益共同体,并通过利益共同体来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凝聚力,这是实现海峡两岸一体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为此,推动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是闽浙台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建设闽浙台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又是新发展阶段践行“一国两制”的新实践。

闽浙台大湾区发展概述

闽浙台大湾区包含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部分,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浙江南部、广东东部和江西部分地市。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西经济区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海西经济区总体发展目标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端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在国家优惠政策推动下,福建省紧紧抓住两岸深化合作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年10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海西经济区更是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成为海上丝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片区在“先行先试”、制度创新和服务区域发展等方面收获了丰硕成果。浙江省温州和丽水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也属于闽浙台大湾区范围,目前两市正在联合打造温州都市圈,成为连接闽浙台大湾区和沪杭甬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和增长极。闽浙台大湾区海峡东岸部分是全球重要的外向型科技产业高地,特别是半导体相关产业实力雄厚,具有全球竞争优势。

闽浙台大湾区与三大湾区对标分析

为了解闽浙台大湾区与国内三大湾区的发展差距,本文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指标方面,将闽浙台大湾区与国内三大湾区进行对标分析,具体包括区域经济总量、人均GDP和经济密度(地均GDP)比较,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资源比较,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港口吞吐能力比较等。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和闽浙台大湾区属于不同关税贸易区,比较指标按照2020年末汇率折算为人民币。

经济总量、人均GDP和经济密度对标

湾区经济发展水平是湾区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选取湾区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经济密度(地均GDP)来比较湾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是发展经济学中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最重要指标,经济密度表示湾区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经济效益水平和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从湾区经济总量看,闽浙台大湾区稍弱于其他三大湾区,但也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与环渤海、沪杭甬、粤港澳三大湾区属于同一数量级。从人均GDP看,闽浙台大湾区略低于沪杭甬大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高于环渤海大湾区,显示出作为中国湾区经济第四极的雄厚实力。闽浙台大湾区的东西两岸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但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海峡西岸经济迅速崛起,人均GDP差距不断缩小,截至2020年末已经缩小到一倍以内。从经济密度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密度最高,沪杭甬大湾区次之,闽浙台大湾区位列第三(见表1)。

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资源对标

湾区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资源实力,不仅是湾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动力,也是未来拉动湾区经济发展的潜在引擎。本文选取美国《财富》杂志2020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来比较湾区企业的科技实力,选取2019年国家统计年鉴公布的专利数量来比较湾区城市的创新能力,选取国际机构公布的知名高等院校数量来比较湾区高等教育资源水平。

从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看,闽浙台大湾区与沪杭甬和粤港澳两大湾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环渤海大湾区由于首都优势,聚集了数量众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和金融机构总部,该指标位居四大湾区之首。从知名高等院校数量看,闽浙台大湾区高于沪杭甬和粤港澳大湾区,仅次于环渤海大湾区。大湾区知名高等院校主要分布于环渤海大湾区的北京和天津,沪杭甬大湾区的上海和杭州,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和广州,闽浙台大湾区主要集中在海峡西岸的厦门和福州以及海峡东岸的台北等城市。从拥有专利数量看,粤港澳大湾区独占鳌头,闽浙台大湾区略少于环渤海和沪杭甬大湾区,但三大湾区属于同一数量级(见图1)。

基础设施和口岸吞吐能力对标

湾区作为区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联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重要支撑,其中便利人员流动的航空港口以及便利商品流通的外贸航运港口尤其重要。本文选取2020年大湾区内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重要外贸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国际班轮班次指标进行对标比较(四大湾区的代表性港口依次为青岛港、上海港、高雄港和深圳港)。

从主要国际空港旅客吞吐量看,闽浙台大湾区明显低于其他三大湾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随着闽浙台大湾区一体化进程推进,该项指标需要得到有效改善。从主要外贸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看,闽浙台大湾区不仅低于出口加工业高度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也低于拥有全球排名前两位中转港(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的沪杭甬大湾区,甚至低于区位优势并不显著的环渤海大湾区。这一方面反映出闽浙台大湾区在我国沿海港口和亚太航运体系中的地位相对弱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区域内产业结构及出口产品结构有待优化提升。从主要国际班轮班次看,闽浙台大湾区在四大湾区位居第二(见图2)。

闽浙台大湾区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根据研究,湾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其发展水平和产业特征可以分为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代表性阶段。闽浙台大湾区海峡两岸虽存在发展阶段的差异,但整体上处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阶段,区域内科技创新氛围开始显现,并呈现出以下发展特征(见表2)。

产业湾区。闽浙台大湾区的突出特征是产业湾区,第二产业占比较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海峡东岸钢铁、石化等传统重工业产能可观,台湾是全球七大石化产品供应地之一,主要面向大陆和南亚市场。出口增量主要依靠信息技术硬件制造业,具体是以晶圆代工、芯片设计封测为主的半导体电路产业链以及平板显示器材、半导体照明光伏等光电产业链,上述两大产业链合计占据全台接近八成的高新技术产值和过半数出口额。其余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新兴产业也在不断成长,但产值规模偏小。海峡西岸重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获得快速发展,涌现出了温州泉州服饰鞋帽、莆田家居等几大全国知名产业集群和若干代表性企业品牌。2010年以来,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引入了一批钢铁、石化重化工大项目落地,并依托区位优势和宽松政策环境,在榕厦两市高新区培育了软件、芯片、光电材料、通信设备等初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随着闽浙台大湾区建设进程推进,必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

跨境湾区。闽浙台大湾区同粤港澳大湾区类似,即湾区横跨不同的独立关税贸易区,湾区内部要素流动主要通过跨境贸易投资形式实现。海峡两岸结束对立实现统一是民心所向,湾区经济社会实现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根据研究,跨境湾区一方面由于关税贸易壁垒和投资管制,区域内要素流动受到抑制,区域融合发展存在制度差异带来的协调成本;另一方面,湾区不同关税贸易区和不同经济体系并存,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特别是依托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等特殊政策优势,可以拓展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与此同时,闽浙台大湾区贸易投资和产业分工具有内循环和外循环双重特征。随着閩浙台大湾区建设进程推进,必将在更高层次上发挥政策集成优势,探索建立“海峡两岸跨境合作示范区”。

外向型湾区。闽浙台大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类似,经济外向度显著高于沪杭甬大湾区和环渤海大湾区。其中,海峡东岸作为亚太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典范,外贸总规模和贸易顺差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长年高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分解其3000亿美元左右的进口额和出口额构成,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中间产品,显示出其产业部门深植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之中。2021年,作为外贸大省的浙江省和福建省的外贸出口规模分别为4661亿美元和2167亿美元,分别位列大陆省份的第三和第五位,福建省还是吸引外资特别是海外华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与此同时,闽浙台大湾区内部产业同质化竞争突出并且分工协作不畅,产业链形成“短窄松散”特征,供应链高度依赖外部市场。正是这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使闽浙台大湾区成为“一带一路”政策的重点辐射区域。随着闽浙台大湾区建设进程推进,必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闽浙台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国家战略高度规划闽浙台大湾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这一工程学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领域,成为政府部门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考察世界一流大湾区普遍重视顶层设计,在建设发展中超前制定法律法规、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和交通规划等。对标全球一流大湾区发展经验,聘请专业机构组织权威专家,超前论证谋划闽浙台大湾区建设发展是当务之急。首先,顺应国家统一历史大势,将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伟大进程。其次,将闽浙台大湾区建设升级为国家战略,使大湾区的发展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和国家战略规划紧密衔接。最后,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运作模式,成立闽浙台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完善湾区跨省域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择机出台《闽浙台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闽浙台大湾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金融业支持闽浙台大湾区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实时推进闽浙台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进程。

目前,我国大湾区在开放程度、体制机制建设、一体化进程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还比较落后,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闽浙台大湾区顶层设计要立足国内外形势和区域发展现状,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在规划设计中,要统筹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基础建设与民生事业、扩大开放与经济安全等相互关系。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运作模式,成立国家层面的大湾区建设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大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意见,确保闽浙台大湾区建设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

推进闽浙台大湾区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

全球一流大湾区普遍重视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大湾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在湾区一体化进程中,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首要环节,也是衡量湾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推进闽浙台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2021~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主骨架布局,将建设完成福州至台北高速铁路,届时京福铁路跨越海峡直达台北。以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争取早日实现大湾区内跨越海峡“一小时工作生活圈”,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在推进闽浙台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中,在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打造大湾区世界级高铁网和高速公路网。加强海峡西岸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北方地区陆上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和横跨两岸、接续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巩固已形成的两岸“大三通”交通建设一体化成果,提升两岸交通设施质量规模和便利化水平。发挥闽浙台大湾区海峡两岸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交通优势,努力成为新形势下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承载地。利用闽浙台大湾区特有的“五缘”关系,推动湾区港口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地区港口之间的深化合作,打造RCEP框架下海上综合运输大通道。

推进闽浙台大湾区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全球一流大湾区汇聚着高端要素资源,区域内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前提。闽浙台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建立要素充分流动的一体化市场,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起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国内“双循环”协调发展的要素市场体系。与此同时,要处理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关系,结合两岸经贸合作框架——《两岸更加紧密经贸安排》(ECFA)项下的具体措施,推进两岸产业经贸实现融合化发展。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体系,发挥大湾区内各城市的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加快海峡西岸闽浙两省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引入各类被验证有效的经验做法,优化大湾区营商环境,特别是要优化便利于海峡东岸企业投融资的政策环境,建立起从点到面、从西岸到东岸的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要素市场体系。

推进闽浙台大湾区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内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合作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厂商和相关中介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标准制定机构、行业协会等)聚集在特定地域的发展态势。产业集群对城市群产业能级扩大和区域竞争力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一流湾区的发展经验是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和错位发展,即立足要素资源禀赋,推进优势产业集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闽浙台大湾区已具备典型的“产业湾区”发展特征,海峡两岸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完成了初始积累,产业集中度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如何促进闽浙台大湾区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将是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大湾区各级地方政府政策协调的主攻方向。

闽浙台大湾区应借鉴东京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成功经验,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出台鼓励产业集群项目落地的政策。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机遇,“以我为主”延长主导产业链,提升大湾区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在推动大湾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同时,应注重产业差异化发展的精准定位,坚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导向,规划打造“海峡两岸绿色低碳产业合作示范区”。扩大湾区“区港联动”政策覆盖范围,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基础上,探索设立“两岸深化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实施更加开放的监管政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發生深刻变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态,要增强湾区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产业和人口承载力。

推进闽浙台大湾区科教创新能力提升

世界一流湾区普遍重视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所谓创新资源是指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投入要素。研究表明,以核心技术为主体的“知识资产”是创新资源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需要加以保护提升的战略资源,全球一流湾区都是各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提升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除挖掘现有要素资源潜力外,更重要的是对湾区人才、技术和科研机构等要素资源的空间整合。闽浙台大湾区具有丰富的创新要素资源,探索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推进科技创新要素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闽浙台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核心议题。为此,闽浙台大湾区科技创新首先要形成共识整合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可行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政策体系。

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大趋势,整合大湾区东岸的科教人才资源,与大湾区西岸庞大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劳动力资源、低成本要素优势和日益完善的创业创新环境有机结合,构筑跨越海峡两岸的“东智西力”“东校西企”和“东才西岗”的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打造“两岸科技合作先行示范区”。推动大湾区两岸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结合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大湾区两岸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企业成立技术创新联盟,共建实验室与科研合作基地,开展联合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推动湾区两岸建设统一的技术要素市场,搭建跨越海峡两岸的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嵌入全球产业链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钟啸,吴丹.粤提海洋经济新理念:湾区计划(图)[N].南方日报(广州),2012-05-05,http://news.163.com/12/0505/08/80NQKUR400014AED.html。

[2]黃晓婷.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成长能力聚类分析及分类培育[J].现代商业,2018(21),45-46.

[3]许燕婷,冯建喜,刘兴诏.基于经济联系度的台湾海峡西岸城市群产业地域分工空间格局[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2),108-116.

[4]池仁勇,廖雅雅,郑伟伟.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融合与演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06),45-51.

[5]农强,黄姝妍.我国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前瞻[J].商业经济研究,2021(19),185-188.

[6]洪永淼,张兴祥,黄秀惠.关于打造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升级版的对策建议[J].发展研究,2022(01),8-19.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

责任编辑:孙 爽

猜你喜欢 湾区大湾粤港澳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中国房地产·综合版(2020年2期)2020-03-26湾区争雄看世界(2019年16期)2019-08-12融入大湾区珠江水运(2019年6期)2019-05-23解码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7期)2019-04-29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珠江水运(2019年24期)2019-02-24大湾区提速21世纪商业评论(2018年11期)2018-11-26新机遇,新飞越广东造船(2018年3期)2018-10-10“大湾区人”是机遇,莫再错失(当事者说)环球时报(2018-05-15)2018-05-15硅谷精英的生活,实在太村儿了润·文摘(2018年10期)2018-05-1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视阈下温州湾区的发展对策研究科技视界(2018年6期)2018-05-11

推荐访问:中国 台大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