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

陈晓敏

摘要: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素养,阅读是学生终身成长的重要路径。“双减”政策的出台,为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契机。学生把课堂中获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可有效的扩展学生的阅读面,促使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形成,让师生在书香中发展、飞扬。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注重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既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最终达到全面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    有效融合   阅读能力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由课内走向课外的大量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中学生只有拓宽自己在阅读上的空间,把现行的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从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语言实践中丰富词汇,才能提高语感,提升文化素养。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举措,也是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等读书观的重要方面。

一、立足“双减”政策,精选课外读物

1.所选读物适合学生个性能力

“双减”政策的实施,激发广大青少年阅读课外书的热情,可谓是效果满满。但是,秉持“风

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我们还需要引导好课外阅读,让孩子们真正受益于课外阅读。课外读物除新课标推荐的经典名著之外,还应包括报刊杂志。肯定学生阅读有自己的选择,并鼓励学生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做到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

2.所选读物注重课内外的延伸

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使得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做好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引领学生坚持课外阅读。语文课内的阅读,必须向课外拓展。如课内教学某个作家的作品,课外就可以拓展阅读该作家的其他作品,如学了《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引导学生读辛弃疾的其他作品,达到进一步对词人及作品的深入认识;也可以是与课内文章的相似的篇目,如学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达到比较与欣赏的目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来自不同层面的精神文化相互碰撞,进而收获到不一样的乐趣与体验。

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学生只有阅读兴趣,却没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是不行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良好的科学阅读方法,才能为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阅读提供有力保障。

1.广泛涉猎和细读相结合

涉猎,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浏览。各种文体都要涉猎,目的是博观群书。绝大多数学生只喜欢看一些通俗的文学作品,对蕴含深沉哲理的散文、名著却兴趣不大。要提高阅读能力靠阅读一些通俗文学作品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对那些经典作品、精彩句段要细细品读,领悟其精髓。就如史学家唐德刚所说:“对于大部头的古典名著,要去‘啃’,像狗啃骨头一样地去‘啃’。”如读《资治通鉴》这部巨著就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细读,用力“啃”,方能读出精髓。

2.寻找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

新大纲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努力为学生拓宽课外阅读的范围。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整合教材,找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尤其要注重同一主题的衔接点,教余光中先生《乡愁》一诗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乡愁情思,丰富学生这一主题的阅读,我在教学时利用课外古诗对学生迁移训练,如席慕容的《乡愁》,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等。这些诗虽然所用意向不同,描绘场景不同,但都表达了同一主题,那就是“思念”。经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能让学生有独到的赏析和收获,增强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发挥评价在阅读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促使其越来越喜爱阅读。所以学生在进行课内外阅读时,教师们要充分发挥有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和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1.提倡阅读教学评价的层次性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参与阅读效果的评價,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尽可能激发每个学生的阅读潜能,“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金矿脉’。”用不同的阅读标准评价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兼顾每个学生的阅读差异和特长,积极肯定每个学生取得的阅读成果,这样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学生积极的阅读心态。尤其是阅读基础较弱的学生,只要他们有点滴的收获,教师都要给出肯定的评价,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建立自尊、自信、自强,且持续发展的阅读状态,这样就能推动学生在阅读的道路越走越远。

2.应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主导作用

教师根据每个阶段的阅读目标、阅读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总结其中的得与失。如有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兴趣不高、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等等,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要耐心地找出问题并商量对策,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茅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因此语文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从课内延申到课外,并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阅读教学提供优质的桥梁。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就是通过构架衔接桥粱,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在“双减”政策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让学生的阅读世界更加广阔,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终身服务。

参考文献:

1.新《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外衔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李丽萍 《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102期

猜你喜欢 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阅读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未来英才(2016年15期)2017-01-12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文理导航(2016年31期)2016-12-19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考试周刊(2016年45期)2016-06-24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新课程·上旬(2015年7期)2015-09-10

推荐访问:阅读 个性化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