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关于青春的残酷叙事

摘  要:电影《狗十三》是一部由曹保平执导的青春题材电影,影片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娴熟的视听语言、出色的叙事技巧讲述了一个普通少女李玩的孤独青春与残酷成长,呈现出影片背后的多样现实文化图景,引发观众对于青春与成长的强烈共鸣。

关键词:狗十三;残酷青春;叙事

作为一部坚持“青春残酷物语”母题的青春片,《狗十三》将镜头聚焦于现实,抓取青春的成长性,以现实主义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少女的残酷成长史,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本文将通过影片的双重叙事线索、主观化的叙事视角、手持摄影的运用、反差的影片色调以及贯穿全片的隐喻等五个方面,探究《狗十三》的青春残酷叙事,寻源暴力成长的感同身受、普遍共鸣。

一、双重叙事线索:

家庭的“热暴力”和社会的“冷暴力”

《狗十三》的故事极为简单:13岁少女李玩的青春残酷成长纪实。本片中没有定型化的人物角色与情节设置,李玩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你”和“我”。导演将青春片中常见的成长场域——学校,转移到了家庭和社会之中,所以李玩的成长主要分两条线进行,即家庭的“热暴力”和社会的“冷暴力”。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暴力”中李玩逐渐放弃抗争,成为了“被规训的人”。

从“热”一词便不难看出家庭“热暴力”其情感与形式的激烈性。对因父母离异而跟随祖父母生活的李玩来说,家庭暴力的主源是父亲。片中的李父是一个典型父权家庭中的权威父亲形象,他用暴力的爱让李玩快速成长:“爸都是为你好”“爸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你就明白了”。他未曾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却强势地想要替她决定一切。叛逆、孤独的李玩在这样“打你是因为爱你”的爱的错误表达中被迫成长,学会了妥协,成为这场“成长凶杀案”的完美被害者。家庭的暴力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也尤为常见,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常被理解为一种亲情和爱的表达,特别能在观众和剧中人物之间建立共鸣。正如李玩在被父亲打后,得到了“打你是因为爱你”的道歉,这种暴力形式激烈却又因为血缘而包含着复杂的情感,甚至带有作为家长被气急之后无法抑制的的个人情绪宣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根植于文化传统的暴力教育基因几乎作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少年的成长不可避免地带有家庭暴力规训的痕迹,由此,这条家庭热暴力的叙事线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如果说以爱之名的“家暴”已然令人心寒,那么来自社会的“冷暴力”则更让人恐怖无措。片中来自社会的“冷暴力”主要通过两场酒席来呈现。一场是父亲的社交酒宴,李玩成为这场遍布人情世故的酒席中父亲撑场面的“工具人”。父亲为了讨好张伯伯竟要求李玩“喝酒”,继母则摇醒年幼的儿子让其表演“背诵三字经”,孩子成为父母手中撑场面和讨好外人的工具,其他人理所应当地看着这场“表演”,社会的暴力在少女敬酒的那一刻发挥到极致。另一场是李玩获奖后的庆祝宴会,宴会之于父亲的意义远大于李玩,宴会的喧嚣热闹几乎与李玩无关,这是父亲对女儿优秀的炫耀,亦是亲朋好友联络感情的适宜场景。一盘红烧狗肉成为这场暴力的起点。当长辈说道这是特地为李玩点的菜时,当家人含有期待与压力感的目光都看向李玩时,暴力无声展开,最终在少女当众吞下狗肉的时候冷暴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令人恐惧而绝望。回想成长历程,几乎所有人一定也有过与李玩同样的“工具人时刻”,不加沟通与理解地被拖进成人世界,在大人的所谓期待与真实压力中成为那个“懂事”的人。这就是社会对少年施以的无声“冷暴力”,虽然没有动作与肢体冲突,但却无处不在,发力更甚。

如果说“家暴”多少还有“爱”的成分在里面,而当李玩随着父亲进入社会空间的时候,情况便大不相同了。在这里,亲情非常脆弱甚至于荡然无存,社会的游戏规划超越血缘成为了运行守则,父亲为了讨好他人可以让未成年的女儿当众喝酒。再往后,宗族观念又进入这个空间,与社会规则交织并行,将一盘狗肉端在了李玩的面前,李玩接受了这极为残酷的成人礼,骤然完成从少年到成年的转变。从“热暴力”到“冷暴力”,這条“暴力链条”伴随着李玩完成了残酷成长,一个少年就这样可怕地“成熟”了。

二、主观性的视角:

让镜头成为叙事的参与者

视点影响着电影的叙事方式,影片中使用了不少主观视点,模拟少女李玩、小狗、爷爷等人的视角。通过对不同人物视点而构建剧情,使观众成为影片叙事的参与者,激发观众的参与度与体验快感。

本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戏便是父亲对李玩的家暴。这组镜头中导演既没有用多镜头快剪辑来渲染紧张激烈的气氛,也没有让镜头以冷静旁观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记录,而是让稍微有些晃动的镜头在李玩与父亲之间进行切换。父亲为主体的镜头都稍微带一点俯视,带有一定的压迫感,展现了在这场对抗中父亲的绝对优势;李玩为主体的镜头都带一点仰视,能清楚地表现出李玩的面部表情。而暴力过后,以李玩视角小心翼翼走向父亲的主观镜头,更是将主人公心底的恐惧不安表现得淋漓尽致。镜头成为了这段叙事中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记录者。而通过这一场戏的镜头运用,观众心中有了一个更为立体的传统父权家庭中的权威父亲形象,同时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李玩的角色,最大程度上感受到少女在面对家庭暴力时的无助和恐惧,促使观众不自觉地联想起自身的成长经历,形成对于人物角色与叙述主题的强烈共鸣。

三、手持摄影:

加剧残酷的现实主义镜头

摄影机的状态深刻影响着电影叙事,本片在拍摄方式上使用了手持摄影的拍摄方式。摄影机跟随人物的自由移动,形成了更加纪实的风格,给观看者造成了身临其境的感受,让观众成为“缺席的在场者”,潜移默化中站到主角视点背后,获得更为主观化的情绪与观点表达,不由自主地将自身的青春记忆和成长经历与影片中人物角色的生命体验“缝合”。《狗十三》运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影,以增加故事叙述的真实感与残酷性,给予观众在观看时的一种在场感与共鸣。

而在李玩寻找丢失的狗狗“爱因斯坦”的一场戏中,导演更是将手持摄影和长镜头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李玩拼命地呼喊、奔跑、寻找,摇晃的镜头与真实的空间环境相结合,跟进在人物背后的长镜头不仅将人物的心境、环境的气氛表露无疑,更成为表现场景真实性的有力叙事载体,从而让影片呈现出时空连贯、完整开放的纪实美学风格,进一步展现出真实生活中的残酷青春,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主人公失去狗狗时的焦急无措。

四、影片色调:

以冷暖反差进行倾向性叙事

色彩对于电影的重要性毋需多言,即便是在黑白片中,不同深度与纯度的色彩亦能传递出影片独特的风格与特性。而彩色片则更甚,不同的颜色不仅可以增强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以红色、黄色、橙色为主的暖色通常给人以欢快、活跃、奔放的感觉;以蓝色、绿色、黑色为主的冷色调则给人以郁结、恐惧、失望的感受。色彩作为电影“讲故事”必需的视觉语言形态之一,其情绪性使之成为电影叙事最为隐形而又最具感染力的元素。在本片叙事中,导演就充分利用了影片色彩的情绪性,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故事背后更深层次的表达。

该片多数场景以冷色调为主,切合其残酷成长的母题。家里大人开会“六方会谈”、李玩和父亲一起在车里时、李玩晚上去找狗的时候……影片以偏冷的色调配合成长中一场又一场的残酷叙事,在视觉上突出了影片的暴力感与残酷性。

影片中也出现了偏橙色的暖色调场景,主要是在少女李玩自己的空间——卧室,这一场景中的打光主要以偏橙的暖色调为主。李玩在自己的卧室中是最为放松的,趴在窗台前吃方便面、趴在床上看书、听音乐,或者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发呆地想象着成长的无限烦恼。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李玩的卧室是成年人鲜有驻足的场域,这是李玩成长过程中拥有的为数不多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墙上到处贴着自己喜欢的歌手海报,枕边放着常用的耳机……整体的场景散发出暖色的质感,温暖、舒适、安心。李玩在这个场景中是自由的、活跃的、放松的。

这种冷与暖的对比成为隐形的叙事元素,由对比所形成的反差效果成为本片进行倾向性叙事的主要方法。冷色带来的郁结压抑与暖色赋予的轻松自由相对,更加突出了李玩成长之残酷。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即便李玩以舒适的姿态蹲在自己的卧室窗台上发呆,但台上的铁栅栏却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笼子将李玩困圈其中,似乎在说自由也不是真的自由,而是被规训被限制被压抑之下地“喘口气”。

五、隐喻:贯穿于

成长叙事的“点睛之笔”

隐喻就像是电影的潜台词,不用赤裸裸的表示,只稍加布设便能实现更深层次的叙事目的。本片中出现了多次隐喻,内涵丰富,寓意深厚,成为该片残酷成长母题下的点睛之笔。

首先是李玩晚上在窗前听见的鸟叫声。本以为是楼上住户人家养了鸟,而在影片结尾揭露谜底时却发现鸟叫声是个患有精神病的胖子的口技。映照到正在成长中的李玩,似乎寓意着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有时你所认为真实的东西未必就是真实的。

其次是牛奶。牛奶在影片中共出现过4次,其意义不尽相同。第一次是李玩上学前奶奶强迫她喝的牛奶,这时的牛奶是长辈一种强加的爱;第二次是社交宴席上父亲让李玩拿牛奶敬酒,在这个场景中牛奶也好酒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敬酒背后的人情世故;第三次是高放怕李玩吃面包噎着让她喝牛奶,而李玩转脸便在卫生间吐了,牛奶就像高放对她的关爱,并不了解又一厢情愿,李玩不能勉强自己她想要的;最后是和李玩一样不喜欢牛奶的弟弟被迫喝牛奶,牛奶变成了一个“重蹈覆辙”的预示,弟弟也要开始经历一些姐姐经历过的东西了。在结尾处,弟弟摔倒在冰面上,哀求着教练,而李玩已然成为一个平静的旁观者。成长的残酷在于不可逆转,也无法抗拒,李玩的成长可能已经完成,但是弟弟的成长才刚刚开始。

影片最关键的成长冲突都围绕着狗展开。影片中李玩与狗的联系可以简单梳理为:不要狗——慢慢接受——失去——寻找——违心认下另一只相似的狗——再次慢慢接受——再次失去——再次寻找无果——与第一条狗相遇却放弃相认,李玩成长的每一个心理节点都与之相契合,而在这个过程中,她抗争的程度亦不断减小,最后残酷成人。狗是李玩成长中情感寄托的载体,正如李玩所说:“我不是非得要一只狗”。在狗狗丢失时女孩找狗的那个歇斯底里的过程并不完全是因为狗,更多的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发泄——对生长环境、对身边所有人、对无法言说之物的爆发。对于李玩来说,具体的狗是可有可无的,她不过是拿狗来借题发挥,是把不能用語言表达的情绪通过找狗的行为发泄出来。狗是李玩的情感寄托,因此,当这情感突然被抽去的时候,她一定要找一个宣泄口,这个人物的行为动力正是源于此。

影片叙事中设置的隐喻简单却精巧,将电影更深层次的内容予以隐形表达,在故事的整体叙述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电影在主题背后弥漫出更多的东西来。

《狗十三》不仅是少女李玩的残酷成长史,更是大多数中国少年的成长过程,而在少年成人的故事背后,更是对当下社会及文化系统的一种反思与锤问。正如《当代电影》杂志社主编皇甫宜川所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13岁女孩的故事,但故事背后呈现的却是对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的一种反思和拷问,比如童贞与谎言、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男权社会结构、教育问题、隔代溺爱问题、中国式离婚问题等等,就是我们前面讨论的,小题材大格局。”这部作品的切入点虽小,但影片弥漫出的东西很多,在一个普通青春期女孩成长的背后,牵连出的社会文化景观却是如此多样如此复杂。对青少年的成长现状的如实描绘与叙述不仅给与了观众感同身受、颇具共鸣感的成长体验,更引发了大家对于中国式传统教育的深思。在一个个镜头中,在一次次隐喻里,在双层的叙事线与对比反差的影调中,观众的共鸣与反思由此弥散开来,实现了影片作者“小故事大格局”的隐形追求。

注释:

①引自曹保平等所著电影文学作品《狗十三》,参见当代电影,2014(4):47-56.

参考文献:

[1]曲春景.中国电影“叙事伦理批评”的电影观及研究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77-83.

[2]曲春景,温立红.电影的“叙事伦理批评”与“伦理批评”方法的综合研究[J].电影新作,2019(4):10-16.

[3]葛颖.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曹保平,吴冠平,冯锦芳,皇甫宜川,张雨蒙.狗十三[J].当代电影,2014(4):47-56.

[5]陈咏.《狗十三》:现实主义的青春挽歌[J].电影艺术,2013(6):18-20.

[6]梁颐.无声处埋情,从容中灼心——曹保平电影创作探研[J].当代电影,2015(12):47-52.

作者简介:王颖,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叙事 浅谈《红楼梦》叙事风格的特色青年文学家(2016年32期)2016-12-23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美学分析今传媒(2016年11期)2016-12-19主旋律影片《开罗宣言》叙事分析声屏世界(2016年10期)2016-12-10满族说部中的英雄叙事模式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9期)2016-12-08《叫我第一名》的叙事风格探析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青年文学家(2016年29期)2016-11-23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青年文学家(2016年29期)2016-11-23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

推荐访问:叙事 残酷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