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俊起的图书馆生涯谈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及活化*

井俊起(1875—1958),字伟生,河南商丘县人。曾任汜水县知事、省议会秘书长、省参议员等,1932—1948年任河南省图书馆馆长。井俊起一生清慎勤俭,克己奉公,对图书馆事业和文化事业有较大的贡献,其任馆长期间,河南省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有了较快发展。通过对井俊起图书馆生涯的梳理,可以了解河南省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与保护方面的举措及服务模式上的不断创新,有助于认识河南省图书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于目前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与活化,以及不同机构交流合作、公私藏融合互通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井俊起于1932年8月任河南省图书馆馆长,将图书馆分为总务、编录、阅览三组,保证了图书馆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行。馆内设立普通阅览室、儿童阅览室、佛经阅览室、报刊阅览室、通俗阅览室,并创设游艺室与体育场。1933年,井俊起带领河南省图书馆效仿江苏无锡,开办国学专修馆,为有志于国学之士提供进一步研习的场所。1934年,奉省政府令,河南省图书馆附设义务小学,由图书馆员担任教员,公家统一配发课本。两年后,井俊起再次呈请于市肆中心开设夜校,招收工人、学徒、店员等进行文化普及。

从具体水库工程来看,天台县黄龙水库目前负债较重,达到1.25亿元。沉重债务给企业运行和发展带来极大困难,每年还本付息达到1 800万元左右,加上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等,丰水年份基本上能保障运转,枯水年份很难保障运转。减少企业债务、保障运转是其面临的第一要务。

1934年,井俊起组织印制《河南图书馆概况》,详细介绍该馆的沿革、编制、经费、设备、阅览情形、推广事业、改进及扩充计划等

,分别赠予相关文化机构,使之了解河南省图书馆的大致情况;
后又创办《河南图书馆馆刊》,共出版四期。此期刊由图书馆独立承办,直接进行编辑、出版、发行,图书馆既是刊物的编辑者,也是出版者,主要充当馆藏资源的揭示者、新书的推介者、国内外学术动态的汇报者等角色

,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河南省图书馆的发展及现状。

1935年,适逢家庭卫生运动周,河南省图书馆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参与政府的文化普及活动。1937年,河南省图书馆设立民众问事处及民众代笔处,对于来求代写信函的贫苦人家赠与纸张与邮票。初时人数较少,后逐日增加,民众皆以为便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河南情势日渐紧张,开封的戒备尤为森严。时河南省图书馆响应省政府号令,将馆内的贵重图书运至南阳女子中学保存。1938年,将儿童阅览室、通俗阅览室暂并,普通阅览室、佛经阅览室、善本书室暂行封闭。此时,南阳形势稍缓,为继续发挥馆藏价值,井俊起于南阳开设分馆。时日军轰炸南阳,河南省图书馆所藏文徵明画、明代地图在轰炸中损毁。因南阳战事频繁,图书馆决意西迁至淅川乡间,并厉行裁员,女馆员全部疏散

,图书馆馆藏寄存于淅川金家营。

1942年,井俊起赴南阳广慈寺察看图书馆所存旧书,选定新书四千余册,运往鲁山河南通志稿研究会使用。次年,日寇进攻鲁山,井俊起对鲁山阅览处的新书及县志,商通志会分别寄存,后运回淅川金家营,同时取消鲁山阅览处。到了1946年,日军自叶县、鲁山南下,河南省图书馆取消巡回文库,收回外借图书,一部分寄存丹江北山官坊,一部分装箱运回金家营保存,后辗转于小韩沟与白沙岗暂存。时日寇进犯,井俊起、薛济美及家人携文献资料避寇逃亡数处,将至绝食。后至南山窑洞点查碑刻,并移至西路沟民房。碑箱运送工作完毕后,井俊起赴南阳广慈寺,将所藏旧书与善本书运回开封总馆。

笔者担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时,方文忠众议员曾告诉笔者这一段历史和该议案对华人社会地位的影响。2011年,由美国华裔议员赵美心提出的“向《排华法案》道歉”的议案被美国参议院通过。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薛海培表示:“这一法案的通过为美国华埠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美国国会就《排华法案》道歉,有利于提高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华裔送餐员在与四星上将的冲突中能够获胜,反映出华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抗战胜利后,七十二岁的井俊起仍在图书馆工作。时河南省图书馆经费紧张,故未开展相关实质性工作。1947年4月,井俊起带领河南省图书馆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扩充读书会,广收会员。后南京国史馆征辑抗战材料,河南省图书馆积极响应,印制广告,广泛征集河南省的抗战文献。

1949年1月至4月,井俊起因年老多病,在商丘原籍休息。自1932至1948年,井俊起在河南省图书馆兢兢业业,长达17年之久。1954年6月28日,井俊起辞去河南省图书馆长职务

,1958年殁于开封,终年八十四岁。

2.1 优化馆藏资源

2.1.1 搜访多种载体的文献

2.2.1 改良图书馆机构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而言,开展各类工作的前提是具备一定的文献与技术支持,故馆藏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1932年井俊起上任后,对图书、杂志、报刊、碑帖等进行了搜访,并在编纂《河南通志稿》期间对河南省内的个人著述予以搜集。

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的目标是经济犯罪案件的现场重建。所谓的犯罪现场重建是指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中,依法运用各种科学手段、方法分析犯罪行为,在思维中、在实物模型中去构建或模拟一个犯罪现场,重新认识犯罪行为,得出新的侦查思路的侦查(或勘查)行为。[7]

1934年,奉省政府令,河南省图书馆附设义务小学。经商议,由女馆员陈文溪、石琴芬、莫子毅(均为女师毕业)、王肃寰(河南大学肄业)分任教员。义务小学招收对象多为附近贫寒子弟,共招生50名。学生难以正确认识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故常常无故旷课。针对此种情况,井俊起召开学生家长恳亲会,令馆员在交谈中对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询问,并一一记录在册。井俊起借此机会向家长传输“识字重要”“来学不可间断”等观念,并设立明确的奖惩机制,自己捐款予以奖励。“学生毕业数班,报考升学者甚多,曾蒙教育厅明令嘉奖”

经过不懈努力,河南省图书馆的馆藏数量日渐增加,种类不断丰富。据井俊起1937年记载:“自余到馆时七万余册,现有十七万余册,增加十万册之谱。书库不能容纳。”

可见,井俊起在任五年,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得到明显的丰富与充实。

2.1.2 与各类机构通力合作

根据井俊起回忆录原文,大致可分析出河南省图书馆馆藏的来源,主要包括省内外各大城市的旧书店、政教机关、各类学校、专门机构、报社、公共图书馆、私家藏书楼、书市,兼有部分藏书家、学者等,碑帖亦有部分来源于作者的实地搜访。可见,河南省图书馆的馆藏建设重视与不同机构或个体的联系与结合。

以上措施,不仅保障了不同角色读者在图书馆享受到最适合的服务模式,而且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容纳程度。在这些措施下,图书馆内部体系显得具有合理性,并使业务工作环节条理分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报刊搜集的初期,私家报社对于赠报多持观望态度。井俊起于是派馆员与各社长进行交流,说明河南省图书馆为社会教育机关,并设有新闻阅览室,有报刊收藏的需要,并指出以往报社于路口张贴报纸的不便,与图书馆的阅读条件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描述了读者的阅报热情,再次强调“本馆之报非本馆人看,实系供大众看”。最后明确了“贵社赠报而且赠书,不惟为本馆资产,且为大众增文化食粮,功德何可胜纪?”后私人报社皆一一允许

井俊起不仅充分认识到了不同载体的文献对于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意义,并认识到了文献对于图书馆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社会赋予图书馆的可贵地位。通过购买、代为保存、抄录、刊印、接受捐赠、交换等方式,河南省图书馆实现了与不同机构的联动,极大促进了文献的流通,提高了文献利用率。

2.2 丰富服务模式

大型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金融业带来了创新,也让金融面临信用风险、系统性风险、新的信息安全风险,和原来没有面临过的监管套利风险,从而威胁金融稳定。

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图书馆尚处于起步和缓慢前行阶段,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学术威望的图书馆馆长显然更有利于图书馆思想的普及和图书馆事业发展

。井俊起作为馆长,“为人公正,办事努力”,对“改进馆务,有详明计划”

。他将图书馆分为总务、编录、阅览三组,“余以整理内部,编目最为重要”

,并聘请河南大学教授李燕亭为导师,总体负责图书馆的编目工作。李燕亭在美国肄习图书馆学,同时在大学图书馆有着十年工作经验,图书馆的编目工作质量得以保证,为其他业务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另调阎雪舟为编目主任、崔次楩为总务主任,二人均为师范毕业。1928年,设立儿童阅览室,1931年被裁撤,到了1935年又恢复,由庄佩兰任儿童阅览室馆员。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加强,使儿童教育事业得到稳步发展

。“佩兰女师毕业,富艺术思想,除将图画设法张贴外,并用五色纸剪装成各式景致,足引起儿童兴趣,来阅览者日多”

。井俊起在保证馆员知识程度达标的前提下,根据岗位需求任用馆员,保证了馆员各司其职,各取所长,推动了图书馆各方面业务的有效开展。

在人员分配的基础上,井俊起制定了图书出借规则,明确了各机关、学校的借阅办法,并予以公示。对于不在机关、学校但有借阅需求者,则成立读书会,会员借书即可按照机关、学校办法进行处理。针对原旧书不能外借的规定,井俊起提出:“由借书机关备具正式印函,指定某职员持函来馆取书,写一收据,签名盖章”

,这对于本馆职能的充分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搜集方式上,井俊起在上任初期,在借鉴各大图书馆馆藏目录的同时,订定征求书籍例程:“内分六则,其办法分为四项:甲、代为保存;
乙、价购;
丙、录副;
丁、代为刊印,版权归馆”

。对于私人著述,井俊起强调:“虽以本省著述为重,亦非只限本省,有愿应征者来函说明;
愿捐、愿售者说明价值;
其愿录副者则说明纸笔工价、邮资,由馆复函,商酌处理。”

对于历代公私书目、书录、读书记等各类私藏文献,“能购者一定去购,不能购者亦必设法录副,商给相当价款。”

据记载,在井俊起等人编纂《河南通志稿》期间,对各公共图书馆、私家藏书楼的部分馆藏进行了录副工作。“以北平图书馆、江苏国学图书馆所抄录者最多,有三四十种,及二三十种。他省图书馆及浙江范氏天一阁等处所抄录者,亦有一种或二三种。”

2.2.2 开办各类学校

1933年,因彼时中等学校课目频繁,导致有志于学习继承国学的知识分子不能专心研究。鉴于此,河南省图书馆效仿江苏无锡,开办国学专修馆,为有志于国学之士提供了一条进一步研习的路径。

据井俊起回忆录记载,在图书的采购与充实方面,“除呈请购书经费外,分函南京、上海……长沙各大旧书店,请其寄赠书目,附以回件邮票。”

通过此举充分了解了当时的图书出版及旧书市场。另外,通过与外省图书馆馆藏对比,明确自身短板,从而及时弥补缺漏。基于此,井俊起组织编印征书广告,并请各县教育局等政教机构代为张贴,扩大宣传。回忆录中对于杂志及日报的搜访亦有记载:“乃通函本省、外省各政教机关及各类学校,凡有印行杂志之属,不论年刊、季刊、月刊、旬刊、周刊及报告、统计、汇编、不定期刊物。一律请其寄赠,本馆亦以馆刊交换……尤注意专门刊物,决计置备。”

可见对于杂志出版机构的包容性较大。在报纸方面,“致函各省报社,请其赠送或汇款订定”,并收藏有私家报社印制的报纸。经过不断搜集,“嗣致各省日报,至少亦有一份,即边远省份,无一不备。”

同时,井俊起重视各类公私目录的搜访,汇集了历代公私家书目、书录、读书记等各类文献。对于各时代碑帖,井俊起带领馆员“尽力搜购,自明代以前无不收罗……已达一万二千余种。”

面对“多龙管水”的状况,要实现高效的水资源管理,需要一个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作为“神经中枢”,进行一体化管理。

1936年,由于抗战原因,鼓楼通俗图书馆裁撤。因鼓楼位于市肆中心,有需要接受教育的不同人群,如工人、学徒、店员等。井俊起便呈请开设夜校,由图书馆男馆员分任教员(均为师范或河南大学毕业)。夜校教授珠算、算术等小学知识内容,井俊起亦时常亲自去讲话,学生尚属踊跃。

2.2.3 开展阅读推广

义务小学的招生对象为附近因家庭条件而无法入学之学龄儿童;
鼓楼夜校主要招收需要接受教育的工人、学徒、店员等市井工作者;
而国学专修馆则主要对有志于国学却学无门路的民众开放。这三种皆是通过知识教授的方式对民众进行社会教育。

(3)内部岗位职责划分不具体不明确。部分单位内部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员工办事效率较低,出现问题相互推诿。

在民国时期,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基本特征是以教育平民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以平民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以阅读为中心的服务方式

。井俊起在阅读推广方面也颇有建树。在其领导下,河南省图书馆设置巡回文库,以方便民众阅览。巡回文库选址于民众教育馆、中山公园办事处、体育场办事处、南关农事试验场四处,并从馆藏中选出500种通俗应用类的图书,派专门馆员进行管理,供人阅览。四个巡回书库每三个月来往交换一次,每年开设一周,次年则重新进行图书配备,保证了文献的流通性与新颖性。同时,井俊起还设置了两辆流动书车,装置通用图书与本城日报,分赴城关、附近的河口及车站,民众在候车与候船途中可随时随地阅览。如民众想将图书带走阅读,可由当地保甲长证明;
如民众想读书车以外的本馆书籍,可进行登记,次日由书车送达,形式灵活多样,便于在各种情况下开展阅读推广服务。

1937年,河南省图书馆设立民众问事处及民众代笔处,解答读者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对时局产生的疑问,提供代写代寄信函的服务,并对于来求代写信函的异常贫苦人家,赠与纸张与邮票。初时人数较少,随着服务的深入开展,代笔处与问事处逐步得到群众认可,前来解惑及寻求代写代寄的民众愈发增多。

2.2.4 开展社会服务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职责在于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程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政府的文化普及活动。1935年,适逢家庭卫生运动周,井俊起特安排女馆员陈文溪、王肃寰分别带领两队家庭访问班,于每日下午分途对民众进行家庭访问,宣传“清洁可使人少病,污秽有碍于人生”等卫生观念。对于贫寒人家,井俊起叮嘱其特别注意。家庭访问班于一周之内访问百余家,后仍不定期抽查,督促民众认真履行。

其实从田文镜的一生来看,他真正被受用时已经是在中年之后,久任河南布政使,他的政绩主要是在对河南吏治的严厉管理之上,但其中他对黄河水患的治理贡献也不容忽视。

后来,为提升到馆阅览者的兴趣,吸引更多读者到馆阅读,河南省图书馆又增设游艺室,“备至风琴、台球、箫管、笛、筝、胡琴、琵琶,七功图之类,应有尽有”


后又开辟空地增设体育场,“安设篮球、网球、天桥、木马、秋千、跳高、跳远标准等,以供阅览人随意游戏”

1939年,图书馆因战乱迁至淅川金家营后,井俊起不忍图书被封存,便为金家营小学、二郎岗小学、遗真庵小学、堰滩庙小学与阎楼小学各选出二百本图书,分别存放于五所小学中,作为巡回文库,供师生阅读,后约定每学期轮换一次,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在我国传统社会,读书被视为一种职业,而不是当作一项获取知识的行为。除“读书人”之外,其他社会群体很少有读书的习惯

。为方便其他人士借阅,井俊起成立了读书会,以本地乡公所与各个小学的教职员工为发起人,作为基本会员。一般人士如欲加入读书会,则需至少两名会员的引介方可入会,之后签名盖章,即可借书。阅读推广措施的实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读者的自主性,更是在战时充分发挥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社会教育作用。

河南省图书馆对“家庭卫生周”宣传活动的响应,令当时民众直接接触到新的理论观念,并可面对面与宣传馆员进行探讨,从而自身形成一套整体性理论。而代笔处和阅报处的设立,更是从实际的辅助性服务中拉近民众与文化活动的关系,在服务中对社会大众进行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

2.3 明确文化使命

2.3.1 战时对馆藏的转移与保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对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1938年全国图书馆已减少到1103所,到1945年只剩下704所

,河南省仅1938年一年图书馆就损失392所

。抗战时期,河南省图书馆为保护馆藏文献,进行了两次迁址,并将馆藏文献分散保存,使得馆藏未受太大损失。

1937年11月,奉省政府令,河南省图书馆将贵重图书迁往南阳女子中学保存。井俊起组织检点图书,制备木箱运输,同时在图书馆原址修建防御工程。后日军轰炸南阳,被转移至此的文徵明《长江万里图》与朱常淓所存《中国全图》被毁。“二物究可珍贵,且在馆中并不至毁,而毁于私家,意在保重,反至摧毁,嗣后每一念及,不禁内惭神明,惶愧万分。”

后以南阳情势日逼,河南省图书馆决定西迁至淅川乡间金家营。其间,井俊起带领薛济美等馆员躲避日寇、保护珍贵文献,十分艰难困苦。“余此次出亡,原恐沾染伪组织,毫无私资,完全倚仗图书馆,一旦接济断绝,恐有饿莩之虞。”并数次将馆藏文献分至散乡间多处保存,“日兵一处不到,即可保存一处。”

1940年,井俊起在淅川金家营期间,决定对馆藏进行扩充。“余以本馆近年无购书费,关于抗战动员、自治自卫、浅近科学等新书,均关重要,不能购备,未免愧恧。乃将参议会发给各费除旅用外,尽量酌购新书携回,供人阅览。”

抗战胜利前夕,日寇残存力量南下至鲁山,遍布四围,馆员前逃无路,只得坐受困厄。井俊起在回忆录中言:“全体登大山,各寻绝巘幽壑,或虎狼窟穴,借以藏身……整日不食不饮,不敢任意行动。常在炎日下,不饮较不食尤苦。”后与日军周旋,顺利下山后,不日即与馆员薛济美查点碑目,安置馆藏,其中艰难困苦,令人不忍卒读。

无论是中国古代藏书楼还是近代新型图书馆,在建立、成型、发展的过程中,它们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图书汇集之所,而是自觉担当了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和文化的创新等社会责任的组织机构

。井俊起对图书馆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忘我的精神为保护馆藏、传承文化尽心负责,为保存文化火种,传承民族精神做出了极大贡献。

2.3.2 战后对文献的搜访和征集

一是水利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有数据共享服务、数据管理、资源展示、数据维护等;
二是水利数据中心,主要有数据汇集平台、综合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
三是基础软硬件,主要有服务器、防入侵系统、防火墙、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等。

工程应用方面,目前尚无在与±800 kV极导线共塔架设的接地极线路上装设避雷器的工程应用案例。目前国内各主要厂家亦无现成产品,需要厂家对新型直流线路避雷器开展相应研制和型式试验。

抗战结束后,井俊起带领馆员们努力恢复图书馆正常工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工作为对战时散佚文献的搜访,以及积极响应号召广征抗战文献。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七十岁高龄的井俊起不顾主席与秘书长劝阻,执意亲自回淅川收集图书运回开封。“此书由我运出,能多运回一册,即减去我一分痛苦;
行路难不难,可以不计。”

遂与馆员薛济美同赴淅川,“有最险处,则有济美扶掖;
有深水处,则由济美背负,勉强通过”

。到达后检点存书,于村庄周边十余里张贴广告,搜访遗书。其中言:“略以日寇投降后,意在报复,将本馆图书到处抛弃,远至十数里,售其摧残文化毒计……现本馆业已回至旧址,请将代存图书,无论多少,送回本馆,本馆自当感谢;
其家境贫苦者,且当酌予报酬。且逢人即请代为搜寻,代为宣传,故送书者日有所闻,本馆必使之满意以去。一面使人传布,谓本馆日后将会同乡公所挨户搜查,使其不敢存留。”

“此间散佚图书,经月余收集,已得甚多,约计仅缺十分之一。”

可见,在搜访遗书方面,河南省图书馆采取奖惩结合策略,兼有号召力与威慑力,使散佚文献的搜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下,传统金融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具体要求,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一定必然性。绿色金融长效机制的构建,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保持一致,这就必须要注重政策保障机制、市场运作机制以及人才培训机制的规范化构建,加强对绿色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分析,确保绿色金融长效机制符合市场特征并满足金融行业发展需求,从而逐步增强金融产业竞争力,推进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947年4月,省政府成立搜集保存文献委员会,河南省图书馆积极响应,扩充读书会,广收会员,并制定邮寄借阅办法,分发各县,期于文化食粮得使多人享受。后南京国史馆征辑抗战材料,旨在征求抗战事迹及抗战立功或殉节人物。井俊起积极响应,河南省图书馆开始广泛征集河南省的抗战文献,并表示:“本馆请款困难,诸事难以进行,愿纯尽义务,广征本省抗战文献,纂辑成书,公之于众,并呈报国史馆采录。”

但因中原战事频仍,未取得良好效果。图书馆是使人类文化的创造和延传成为可能的社会组织

。井俊起馆长领导下的河南省图书馆,在战时与战后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正是围绕着图书馆能通过知识影响社会文化、并承担着社会文化使命这一作用所展开的。

3.1 创新形式,活化馆藏,注重民众引导与教育

在图书馆拥有足量知识内容的前提下,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对一定范围内的民众进行普及性的引导与教育。井俊起主要采用了理念宣传、知识教授、行动帮助与媒介推动四种方法。

其一,理念宣传。河南省图书馆响应政府“家庭卫生运动周”号召,宣传新的风气与思想,引导民众积极配合。此举令社会逐渐形成一种全新风气。这不仅是政府倡导的结果,更是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行理念宣传的结果。其二,知识教授。河南省图书馆曾开办义务小学、鼓楼夜校及国学专修馆等,通过授课的方式为民众普及知识与文化教育。知识教授这种途径的广泛运用,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三,行动帮助。井俊起于河南省图书馆设立了民众问事处与民众代笔处。此举为民众的知识普及与知识传播提供了途径,是一种较为主动的文化服务方式,其服务效果与其他途径相比更加直接。其四,媒介推动。井俊起在任期间,积极筹办印制河南省图书馆的介绍性出版物——《河南图书馆概况》,同时创办《河南图书馆馆刊》,刊登新潮思想与各家观点,虽为不定期刊物,却成为当时具有新颖性、及时性的传播媒介,从而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由此可见,河南省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最终实现是这四种途径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结果。如若少了任何一种方式,其最终效果都将受到影响。井俊起通过这四种途径,保证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多管齐下”、有序开展。故现阶段的公共图书馆更应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积极创新服务形式,并结合社会潮流,基于馆藏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在追求让馆藏资源“活起来”的同时,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明确文化使命,为传承优秀文化提供支持。

钠表测量所需的pH值,pH计测量样水所需的温度值,都可以作为状态值,用来辅助判断当前的样水是否符合测量要求。

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优48例,良0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并且有年轻化趋势,除了对治疗效果的关注,对于术后生活质量问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证精准的分期,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减少复发和转移、改善预后成为研究的热点。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淋巴结阴性的患者仍有15%的复发率,其中盆腔淋巴结复发约占67%[1-2],说明存在传统病理检查不能发现的微转移,如何检测微转移成为关键。

3.2 注重公私藏书融合互通,加强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发挥自身作用的前提便是保证馆藏的丰富与完整。就这一方面而言,文献是图书馆行使各类职能的基础。基于此,井俊起在任期间,对馆藏文献进行了开创性与维护性的征集工作。

其开创性主要表现在井俊起上任之初,主动向各省图书馆与各大书店索求书目,横向裨补了往昔馆藏之缺漏;
同时,注重与私藏机构和私人藏书家联动,收集报纸、杂志及不同载体的本省先哲所著之书,以及历代金石碑刻,扩展了馆藏文献的来源范围。简言之,开创性的文献征集主要为文献种类的“新增”,包括范围与载体两个方向,而二者均在不同的来源之处加以体现。

其维护性主要表现在井俊起在抗战时期对馆藏文献的保护,如进行迁址、寻求散佚文献与金石碑帖,并注重辑佚,使后来的读者知晓本馆曾藏有此种文献等。简言之,维护性的文献征集主要指对于馆藏文献的维护、整理及对散佚文献的记录与重新搜求。

由此可见,馆藏建设与文化服务过程中,应努力实现与其他私藏机构、专门机构或私人藏书家的良性互动。井俊起在馆藏建设方面注重交流与策略倾斜,通过购买、录副、交换等方式,将开创性与维护性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保证了河南省图书馆拥有坚实的存在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必然要以足够容量的知识基础开化民风、启迪民智,而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完整性恰恰是使之拥有足够知识容量的前提,这便是与其他私藏机构加强合作的最终动力。

井俊起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图书馆与文化事业,对中国近代河南省图书馆事业贡献巨大。其在任期间,不断搜访多种载体的文献,并与各类文化机构合作,优化了馆藏资源;
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良自身机构、开办学校、开展阅读推广与社会性服务,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同时,在抗日战争时期对馆藏文献进行了及时转移与保护,并于战后积极开展散佚文献搜访工作,通过发挥知识传播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图书馆的文化使命。河南省图书馆作为当时的公共文化机构之一,在井俊起的领导下践行了自身使命,极大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需要重点建设和发挥的功能,因其紧紧关系着社会科学文化的传播、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故现阶段的公共图书馆更应从不同时代的优秀案例中汲取经验,促进公藏、私藏及不同机构的流通与联动,活化馆藏资源,为传承优秀文化提供不竭动力。

[1]井俊起.雪苑戆叟忆往[M].河南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郑州:河南省政协文史办公室,1990.

[2]智晓静,智晓敏.民国时期图书馆出版实践初探[J].新世纪图书馆,2019,(09):81-86.

[3]郭华丽.谈如何有效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办公室业务,2018(11):135.

[4]毛德富.百年记忆:河南文史资料大系·政治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1):133.

[5]王一心.民国时期图书馆馆长群体的任职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20(07):71-79.

[6]河南图书馆视察报告:二二,二三,二四[J].河南教育,1933(11):149.

[7]袁丽华.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学的发展[J].新世纪图书馆,2014(11):73-75.

[8]赵建爽.民国时期通俗图书馆的阅读推广[J].新世纪图书馆,2014(1):57-61.

[9]杨国山.社会教育视阈下的民众图书馆:以南京市为例(1927—1937)[J].新世纪图书馆,2015(7):59-63.

[10]张锦郎,抗日战争事业论文集[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11]夏颂明.抗战一年来图书馆的损失(1938年8月6日)[M]//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2]章春野.论图书馆的文化使命[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9-13.

[13]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5:41.

[14]万妮娜.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发展的三个特征[J].终身教育研究,2019(2):77-81.

猜你喜欢 馆藏河南省文献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学校教育研究(2022年11期)2022-06-08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少林与太极(2020年1期)2020-07-14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少林与太极(2019年11期)2019-02-04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科学与财富(2017年22期)2017-09-10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档案管理(2015年3期)2015-04-20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棋艺(2014年1期)2014-05-20

推荐访问:活化 馆藏 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