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发糖文化”甜了谁?

│文 本刊全媒体见习记者 章梦晗

今年夏天,印度掀起了一场围绕选举腐败的激烈辩论。印度最高法院对各类选举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政治馈赠”现象表达高度忧虑。7月16日,总理莫迪更是直接将“政治馈赠”行为称作“发糖文化”,强烈批评这种“小恩小惠”的贿选行为,认为这种趋势会严重危害国家发展,让地方政党忽视大型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呼吁民众不要沉溺于这种不良风气。

所谓“政治馈赠”,就是各党派通过一些免费物品、福利政策收买选民、获取选票。“政治馈赠”现象在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行为与印度的政治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尽管莫迪此番在政治集会中痛批“发糖文化”,但将时间倒退几个月,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以下简称“印人党”)还是这种政治行为的最大获益者。而将时间指针回拨二三十年,印度国民大会党和印人党也仍旧是“政治馈赠”游戏的一把好手。

就在莫迪举行政治集会痛批“发糖文化”的北方邦,在年初选举时,印人党也一样向下层民众广撒福利,最终一举拿下北阿坎德邦、曼尼普尔邦以及果阿邦的执政权。有分析认为,印人党执政5年以来,北方邦失业率节节攀升,工业规模萎缩,民众生活深陷贫苦,但凭借以国家资源直接向下层民众派发福利,印人党还是在北方邦等“印地语带”选举中创造佳绩。

北方邦居民拉胡尔告诉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从今年开始,北方邦政府出台了有关解困抗疫的政策,承诺选举前的3个月内,邦内穷人可以免费获得小麦和大米。而印度官方信息显示,这一举动花费的6000亿印度卢比(约合525亿元人民币)都由联邦政府出钱补贴。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印度崛起》作者胡志勇认为,莫迪现在痛批“发糖文化”是基于目前执政党的政治身份考虑。他说:“批评这样的行为可以让执政党有较高的政治站位,体现执政党的政治觉悟。‘政治馈赠’‘发糖文化’在实际上讲就是一种贿选行为,莫迪高举反对旗帜更像是一种政治作秀,印人党本身也会做这样的事。并且,这样的行为在印度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胡志勇向记者表示,莫迪的呼吁和斥责可以姑且一听,但后续真的对“政治馈赠”行为进行制止不太现实,“这种小恩小惠其实就是在贿赂选民,这在其他一些国家的选举中是绝不会被允许的,但印度民间有这样的办事传统,这根植在他们的文化里,大部分人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从选民的角度,他们还对选举党派分发福利抱肯定的态度,认为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有印度媒体认为,莫迪这样高调喊话只是为了打击地方邦的草根政党,维护目前印人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印人党自身也实施过类似的政策,不能因为有其他政党也这样做,就被污名化为“政治馈赠”,这种政治行为的有效性应由选民投票决定。

《印度快报》发文称,以莫迪为代表的“政治精英”脱离了民众生活实际,这样笼统地指责各个地方的政治举措缺少政治智慧,也缺少同情心。

媒体态度不一,但现实中“政治馈赠”行为确实难以制止。尽管印度最高法院在年初就已受理了关于“政治馈赠”现象的申诉,并且,该现象于选举季变得热门之后,最高法院也界定了馈赠严重性的范畴——超出常规预算范畴即属于“严重问题”,并要求印度选举委员会做出回应。但在4月,印度选举委员会回应称,各个政党的“政治馈赠”行为是“政策类决策”,这属于中央政府管辖范畴。“踢皮球”“基层文化”无疑给这类行为打上了“保护伞”,制止“发糖文化”是否只是徒托空言只能拭目以待。

尽管在莫迪批评“发糖文化”后,各方都在揣摩其用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政治喊话背后总有与之相连的政治利益与现实问题。

莫迪痛批“发糖文化”,认为印度早该摒弃过时风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宁胜男分析,莫迪做出这样的喊话可能不仅仅囿于党派。确实,印人党在过去的一系列举动将“政治馈赠”行为做大做强了,导致印度的一些地方性政党也开始变本加厉地仿照印人党做法,以至于局面开始不可控起来,甚至危及中央财政。“这个风气起来之后,确实形成了政党之间的一种攀比的现象,这对于整个国家的财政和邦一级财政是不利的。”

印度《商业标准报》揭示了“政治馈赠”背后地方与中央财政的“往来关系”。该报表示,地方的草根政党用“政治馈赠”式的福利政策讨好民众,但实际上这些献礼所需资金是通过举债获得,而选举之后,这些政党则想方设法躲避还债。

据胡志勇研究分析,印度多年来的“政治馈赠”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一是中央选举资金。在许多国家,涉及选举财政都会建立专门的资金,但是在印度,一些地方党派却“挪用”这笔资金为自己的选举造势。这在其他地方可能涉及腐败问题,但在印度却是稀松平常。二是像印度媒体披露的,一些政党通过“打欠条”借债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馈赠。三是来自印度一些政党的赞助者,比如一些企业会出资金。“但在印度,后两种途径对于资助者来说都是有风险的。现实情况是,很多政党都不去还这笔钱。特别是对于选举失败的党派,让他们还钱或兑现与赞助者的承诺是非常困难的。”胡志勇介绍说。

宁胜男告诉记者,地方政党的“举债”和“要挟”是否有效,还要看印度地方性政党在整个中央、全国性执政联盟中的地位。假如一个政党在人民院占席位多,该政党在全国性执政联盟中的地位就比较强势。这些党派可以通过威胁退出由中央政党领导的全国性执政联盟,以削弱全国性执政联盟在人民院的席位数,甚至影响到执政联盟席位多寡,进而影响政府的组建。

对于印度国内,偏向于认可“政治馈赠”的态度非常明显。其中最让民众“难以自拔”的就是“政治馈赠”本身可能会改善他们的生活。从历史来讲,印人党经常对选民做出类似的福利承诺。除了米、面这类生活物资,以往还有在选票打钩就发放200卢比的行为。还有一些大党会作出相当诱人的民生承诺。在2019年大选时,莫迪就对农民进行了一系列的福利承诺,比如让其收入翻番,承诺给予更多民众医保。一些选民的福利上会直接标有发放“福利”的党派、政客的logo,比如“PM Welfare”(总理福利)、“PM Care”(总理关怀)。

但是这些真的是“福利”吗?一些党派所承诺的“馈赠”民众到底能不能受益?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绝大部分承诺是不会兑现的。”胡志勇与宁胜男对此都有所观察。“比如2019年选举时,莫迪对农民的许多承诺都没有实现,成了空头支票。”宁胜男说,这种行为之所以能成为传统,原因还是在于底层民众生活比较困苦,享受不到发展的红利,平常无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到选举季起码这些政党给出一定福利承诺,即使不能全部兑现,但也还是有点“盼头”,所以底层民众对这些“馈赠品”比较欢迎。

但这种福利实际上也是建立在利用选民的基础上的。“你会发现,在印度的选举中,各个政党的承诺都说得又响又漂亮,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因为没有相关政策约束政党去实现他们的承诺。”宁胜男认为,这种“政治馈赠”的现象本质上是短期内绑架民意,锁定政治程序的体现。她说:“这种行为把原来属于公共的资源,比如财政的钱,换作是某个党派给民众的馈赠,然后直接下发到民众,让民众认为,就是因为这个领导者在台上,他们才能够得到这样的福利,生活得更好,所以就更加支持这个特定的领导人。”

猜你喜欢 党派福利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当代世界(2022年7期)2022-07-25“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旅游世界(2021年5期)2021-11-07抗战时期《中国农村》杂志探析学理论·下(2020年7期)2020-07-16诗人结社与党派分流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9期)2016-05-14Take Away Pizza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6年5期)2016-01-10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年3期)2014-03-24三大特别政党海外英语(2013年5期)2013-08-27

推荐访问:印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