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背后的流量密码

文>本刊记者 郭佳

有个朋友,每天早上给我发一条星座运势的文章推送,持续了一个月。另外一位朋友,知道我最近迷上了瑜伽,就跟我说:“星座博主说你那个星座最近就是爱运动。”我实在忍不住,也看了几个星座分析的视频,确实说的大部分内容都直击心灵。不只是星座,活跃在互联网的“玄学博主”,早已不胜枚举。“玄学”已经是一个小有规模的“泛娱乐圈层”,以视频、文章等形式,从西方的星座占卜,到东方的八字命理,包罗万象、门类繁杂、流派众多。

笔者问了身边的朋友,十个里有两个不信星座,不信的两个里还有一个是半信半疑。由此可见,“我相信玄学”,也已经成为当今年轻一代心照不宣的亚文化思想。《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0%参与者表示身边喜欢星座文化的人很多,超过50%的人表示相信星座是因为想“通过星座了解自己”。

中国的“玄学”,源于《道德经》,生于魏晋名士风流,探讨的是玄虚、超远的本体论问题。而西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而上学”,研究世界的本质与存在的本源,在含义上与中国的玄学异曲同工。现在人们常常将星座塔罗、八字星盘、命理占卜、修仙捉鬼等凡是与“玄乎”沾边的事物,一概笼统论为“玄学”。

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也站在科学的角度理性质疑其真实性。但不得不承认,在互联网语境下,作为娱乐化的消遣方式,玄学背后的流量不容忽视。

朋友圈经常会出现“看到转”的文案,更有甚者,写着“看到不转,诸事不吉”,面对后者,转了不情愿,不转又心有余悸。但是当代青年玄学行为不仅限于此。

第一,接好运。打开小红书或者微博,首页时不时会刷到“许个愿吧,这个冬天会实现”“灵隐寺接好运”等内容。用户为求心安,通常会选择顺手点开、许愿,无形中为博主引流。

第二,转锦鲤。在微博上,转发锦鲤是无数微博用户每天的必做事项,观察一个用户转发锦鲤时所配的文字,几乎就能了解他当下的目标。而在某些帖子下方,还能不时看到还愿的用户。他们称就是因为转发了锦鲤,所以万事如意,于是呼朋唤友来继续转发。

第三,算命。这里的算命并不是影视剧里的算命先生。现在两个陌生人聊天,会先问一句“你是什么星座?”年轻人认为工作不顺,是因为星座水逆,感情坎坷,是因为星座不合。有些大学生,甚至以星座为交友标准,因为不喜欢某个星座,而孤立某位同学。

星座的热潮还未散去,便出现了“八字”“塔罗”“星盘”三分天下的局面。打开购物网站,很容易搜到算命的商家。年轻人们不仅信奉玄学,还创造出了自己的玄学偶像:头条预言者汪峰、雨神萧敬腾、法网恢恢张学友……

第四,心理暗示。很多年轻人在遇到困难以后,会不自觉思考上一次顺风顺水的时候,自己穿了哪件衣服,什么发型,然后模仿上次的样子,暗示自己这次也会顺利。

第五,谐音梗。比如不可以买草莓(霉)和芒(忙)果,要吃苹果(平安),尤其是当代打工人和学生,似乎热衷于谐音梗玄学。

第六,看风水。在中国台湾,有大热的综艺《风水有关系》。《康熙来了》曾经也会定期推出风水专辑,邀请风水大师指导人们如何通过风水获得好运加持。

第七,中国风水学,在国外深受欢迎。钛媒体一篇解读“互联网大佬为何迷信风水学”的文章中提到:截至2020年底苹果应用市场关于命理学的应用程序多达227款,国外一些媒体生活方式专栏,这两年也大幅度增加了风水建议内容。做房地产发家的特朗普,不仅信奉风水,而且还雇佣了专门的华裔风水师为自己出谋划策。很多外国人甚至认为,这是充满魅力的东方哲学。

在这个时代,全民科普逐年稳步推进。然而,为什么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却还是会沉迷玄学?

首先是心理层面。朋友形容星座是“都市青年的精神安慰剂”。抖音星座博主陶白白的视频内容往往以情感故事切入,用故事和观众搭建起情感共融的桥梁,观众自然会情不自禁地去寻找代入感。其实,大部分玄学内容,都是类似通过情感深入用户思想层面的方式。这些真的准吗?网络上众说纷纭。在“996”“单身”“房价”等高压下,用户需要的只是一个情感出口,是真是假已经不那么重要。而玄学初衷,本来也不是算得准,而是星座情感主题的构建,是为用户搭建情感输出的平台。自己的情感得以输出后,用户开始在身边搜索“志同道合”的人,“玄学圈层”应运而生,这个圈层以部落成员共同的生活方式和趣味为中心,并且是以情感为纽带。也就是说,在这个圈层里,用户不仅仅是单方面获取情感输出平台,更会自发在微博、豆瓣、抖音、快手、小红书等阵地留言,借由社交的方式产生情感的交互与流动。在互联网平台通过与陌生人情感碰撞,从而短暂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其次,猎奇和寻找刺激的心理,同样驱使着人们进入玄学圈层。比如星座,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只是出于好奇,可是时间越久,就会认为,它说的很对。在这里,玄学本身成为了默认的逻辑,为受众心中的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种确定性的可能,从而强烈地刺激并冲撞了他们心中的焦虑与不安,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大冒险式的强烈冲击感。比如年轻人挂在嘴边的“水逆”,稍有不顺心,就是水逆,为了减少水逆的影响,会采取戴转运珠等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玄学被娱乐化后的意义之一。

然后,对未来的迷茫迫使人们缓解焦虑。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快节奏时代。一方面对自身未来发展充满担忧,一方面又会因为现状而焦虑。笔者有很多朋友专门找人算命,想要未卜先知自己的情感生活。朋友告诉笔者,“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压力,很多话不能和别人说,怕增加对方的压力,就只能和菩萨说。”

最后,疫情带来了生活的波动,导致很多人开始将不可知的未来寄托于神秘玄学。比起现实的努力,大家更期待“一键生成的未来预测”可以为不安的当下带来一些安全感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虽然流量可观、模式可复制,看似未来可期,但玄学目前却身处迷茫的境地:

第一,题材限制。如何去除封建迷信,利用古今中外的人类学传统元素,去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甚至一定程度上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一直是个困局。

第二,众口难调。在一期专门探讨玄学的播客内容里,有人信奉西方的星座预测、塔罗占卜,也有人崇尚东方的八字星盘、奇门遁甲,最后的结果还是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而玄学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

第三,变现困难。目前的玄学运营者,几乎还是利用短视频运营、文章变现的路线,本质上和其他自媒体平台没有区别,并没有充分发挥玄学圈层的能量。而随着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海量的玄学博主的带货和变现能力,相较于一般的其他题材UP主还要弱些。最早走红的星座博主同道大叔已经以“星座IP化”策略为基础,依托卡通形象的衍生品研发售卖,逐步巩固星座娱乐流派的影响力与变现力,但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去自媒体化”的转型,依旧是一个问题。

在传统的认知里,女性比男性更信算命,所以玄学兴起的基础,依旧离不开强大的女性市场。但是面对市场上针对“她经济”产生的品牌营销,玄学显然还是只停留在情感输出的平台上,无法实现长久稳定流量。

综上,玄学为用户提供情感输出的平台的初衷是美好的,但如何跨过单一的标签视野,放眼广阔的版图规划,仍旧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玄学圈层锦鲤 漫画哲理杂文选刊(2021年11期)2021-11-10汉晋社会文化变迁与《论语》学的兴盛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4期)2021-08-10锦鲤出征,高考必胜意林(2021年14期)2021-07-29新媒体时代圈层文化现象研究新媒体研究(2021年2期)2021-06-04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意林(2021年3期)2021-03-11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意林(2021年23期)2021-01-16网络圈层如何赋能青年人民论坛(2020年26期)2020-10-20“后浪”叠起,媒体如何引导圈层文化人民论坛(2020年22期)2020-09-06小编,来条“锦鲤”意林(2019年8期)2019-04-28平衡智族GQ(2018年7期)2018-05-14

推荐访问:流量 密码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