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词义发展演变对文言文教学的影响——以“正”字及其相关词语为例

●张 珊 关立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开发和选择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标准中指出,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
二是立足于学生的真正需要。在当今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从文言、文章、文学等角度对文言文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并且依据课标要求、考试方向以及文本类型等因素对具体文本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而分析词义的发展演变正是从文言角度深入探索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根据“正”字的起源、词性及其发展演变,在当今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探究词义发展演变对文言文教学的影响。

“正”,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
《尔雅·释诂》“正,长也。”《尔雅·释泉》“滥泉正出。正出,直出也。”可见,“正”本义是“纠正,阻止错误”如《尚书·君牙》“咸以正罔缺”;
也可以解释为“生长”或“直”,如《易·坤》“直其正也。”

而后,“正”字的词义不断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比原义大,从最初的动词形容词进一步辗转派生出新的词义,常见的含义如下:

(一)正zhèng

1.作为名词。“正”可以表示“规律,道理”。如《张衡传》中的“妙尽璇机之正”;
并且“正”也通“政”表示“政治,政事”。如《墨子·兼爱下》中的“古者文武为正均分”;
同时“正”还通“证”,可以理解为“凭证,证据”。如“必有正焉。”——《仪礼·士昏礼》

2.作为动词。“正”作为动词通“整”,表示“整理,端正”。如“立必正方,不倾听。”——《礼记·曲礼上》;
“正”也可以解释为“整治”。如柳宗元《全义县复北门记》中的“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
而如《国语·晋语》中有“以正晋国”,“正”在这里作为动词表示“纠正,改正”。

3.作为形容词。“刚建中正”(《易·乾卦》),“正”可以表示“不偏,不斜”,并且被引申为“正直,公正”;
“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礼。”(《周礼·夏官》)其中“正”表示“正常,正当”;
“必有事焉而勿正。”(《孟子》)“正”则表示“期望,预期”。

4.作为副词。“正”可以表示状态的持续、动作的进行。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登临目送,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而《史记·苏秦列传》中有“正告天下”,“正”解释为“公然,显然”。

5.作为区别词。《礼·王制》“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可以理解为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二)“正”zhēng

“正”也有“zhēng”的读音,其常见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综上,“正”字最初的含义有“纠正,阻止错误”、“生长”和“直”;
其词性为动词和形容词;
读音为“zhèng”。而后词义逐渐扩大,具有了“规律,道理”“整理,端正”“整治”“正直,公正”“正常,正当”等含义;
同时词性也逐渐扩大,由作为动词和形容词到可以作为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区别词等;
其读音也由原本的“zhèng”发展为“zhēng”和“zhèng”两个读音的多音字,并且衍生出了“表示月份”和通“征”可以解释为“赋税”“征讨”“鸟名”等不同含义;
同时,“正”作为古体字的“政”,发展出了“政治、政事”等含义。

“正”字在中学文言文中多次出现,其含义依据词性可总结如下:

(一)作为形容词

“正”字作为形容词在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二)作为副词

1.恰好;
正好。如“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

2.表示状态的持续、动作的进行。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三)作为动词

1.端正。如“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之道》

2.纠正;
改正。如“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四)作为名词

如“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周亚夫军细柳》

(五)作为区别词,与“副”相对。

如“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狱中杂记》

可以看出,“正”字的不同含义在中学教材中反复出现,并且体现为多种词性和读音,因此适当地追根溯源了解“正”字的发展演变并且进行总结与概括十分必要。

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区分词义,了解词义演变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词义发展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在文言学习的过程中,不再仅仅只是简单地对文本进行翻译,更多的是理解词语不同含义的来源,掌握词语含义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词义的发现演变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分析词义的发展演变,抓住关键词,通过对文字的精雕细琢,来斟酌文本中的思想与感情,并领略文章的精华。也就是“从文字本源来感受文言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得到不断地继承与发展。

三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人这一认知主体对于客体世界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主体认知能力的建构过程。因此,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也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建构的过程。

由此可见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求学生在不断地积累、梳理与整合的过程中,认识文言文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与此同时,文言文学习在日常交流中体现为学生话语措辞的信息含量与文化层次不断提升,这也是语文素养提升的一种表现形式。

总而言之,从文言角度出发,探究词义发展演变,总结区分词语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有利于探索文言文教学内容更多的可能性。

从词义发展演变入手改进教学内容,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因声求义

在文言文中字音往往具有独特性,与现代文中的字音相比更加复杂,包括通假字、破读字、多音字等异读字。异读字是指一字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读音。

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第一个“正”读作zhèng,作为副词表示状态的持续、动作的进行;
而的第二个“正”则读作zhēng,作为名词表示月份。

类似的异读字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选录的《论语十则》中有“知(zhī)之为知(zhī)之,不知(zhī)为不知(zhī),是知(zhì)也”。其中的“知”在读“zhī”时,解释为“知道”,在读“zhì”时则翻译为“智慧”。

可见读音会影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错误的读音会造成对文本的误解,而正确地把握读音,既是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字词的含义进而理解文章的意义也是为了区分词性和词义,以免造成混乱。

通过因声求义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理解不同读音是和词语的不同含义相联系的,进而在准确地掌握读音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词义。

(二)析形释义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最常见的造字法,从这一角度深入分析汉字,探究汉字本源,能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这一特殊语言的感知能力。

“正”从造字法角度来说是一个会意字,“一”表示古文中的“上”字,可以理解为在上位的人,把“一”放在“止”上,表示上位者止于正道的含义。

在《说文解字》中,“正”字也是540个部首之一。“正”部字除“正”以外还有“乏”字。《说文解字》:“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房法切”。也就是说:把正字反过来就成了“乏”字。《段玉裁注》解释为:“此说字形而义在其中矣。不正则为匮乏,二字相乡背也。”可见,二者不仅在字形上有所关联,在字意上也相互联系。

从中可以看出,造字法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智慧。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系联法将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串讲。如:《说文解字》中“辶”部字中表示行走的字有巡、迟、逶、迤、遴、逯等。其中“巡”表示长行的样子;
“迟”表示曲折行走;
“逶”“迤”皆表示斜行;
“遴”表示行步艰难;
“逯”则表示行步谨慎。

从造字法角度将相互关联的字词进行讲解,使学生学习的不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文言文词义系统的脉络。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三)词义对比

文言文的用词准确精炼,通过对词语的近义和反义词的对比,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词语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也可以从字词比较出发更好地理解文意。

1.形近字对比。常见的“正”的通假字有三个,分别为:

(1)通“政”,“政治,政事”。如“古者文武为正均分。”——《墨子·兼爱下》

(2)通“证”,“凭证,证据”。如“指九天以为正兮。”——《楚辞·离骚》

(3)通“征”,可以表示:“征税”。如“正其货贿。”——《周礼·地官·司门》;
也可以表示:出兵,征讨。如“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书·汤誓》

2.反义词对比。常见的与“正”字意义相反的词语如下。

(1)邪:“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表示“不正当,不正派”与“正”字“公直,公正”的含义相对。

(2)歪:会意字,“和不正二字为一”表示“不正,偏斜”与“正”的本义“不偏,不斜”互为反义。

(3)斜:表示“不正,歪斜”如“青山郭外斜”,与“正”字“不偏,不斜”的含义相反。

(4)副:作为区别词表示“与正相对的”如“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梅花岭记》

对形近字对比和反义词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在了解词义区别的同时,也能总结二者之间联系从而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四)归纳总结

文言文的一词多义现象使得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篇目中出现时词义并不相同,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词义混淆或者直接将自己已经学过的词义代入不同句子中,产生对文章的错误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区分。

如“正”字在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选文《次北固山下》(王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翻译为“不偏;
不斜”;
在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选文《渔家傲》(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中则理解为“表示状态的持续、动作的进行”;
而在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选文《庄子。北冥有鱼》“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又解释为“正常,正当”。

与此同时在区分词义的基础上还应即时进行归纳总结。如按照词性可分为:

1.作为形容词:不偏、不斜;
正常、正当;
公正、正直。

2.作为副词:恰好;
正好;
表示状态的持续、动作的进行。

3.作为动词:端正;
纠正;
改正。

4.作为名词:宗正。

5.作为区别词,与“副”相对。

对于词性的区分与归纳总结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之前的学习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区分与比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逻辑思维也得到发展。

学生的实际需要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的迫切要求。而从词义发展演变入手,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中的语言进行更深入地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内涵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于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审美意识。

文言文教学应该依托文本,“依托”文本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文言”问题。学生对于文言学习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的障碍。因此,扫清语言方面的障碍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步。但是文言文教学不是单纯的文言语法教学,不能忽略文本本身的文学性,同时文言文中与现在一脉相承的文化与思想正是文言文真正的“灵魂”。因此,文言、文学、文化三个角度在文言教学中应该相互融合,才能使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感受文学并了解文化。

猜你喜欢 读音词义文言 字词篇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0年1期)2020-03-30西行学院成语班小猕猴学习画刊(2019年9期)2019-11-08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9年10期)2019-11-05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文言之美美不胜收杂文月刊(2018年5期)2018-05-14绘画与分享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6-12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语文周报·教研版(2017年21期)2017-06-08我是小字典创新作文(1-2年级)(2015年3期)2015-04-10大少不同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2014年9期)2014-10-11挑战主持人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09年9期)2009-07-07

推荐访问:词义 文言文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