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邬婷婷

1.内部风险。一是决策风险,创业型企业往往业务方向及盈利模式较为单一,需要快速成长后才能进行多元化的发展,而其中领导层的决策至关重要,一旦决策失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就会处处受制,如果决策不进行调整优化,那么很可能最终破产。二是筹资风险。创业型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增加企业规模,除了良好的经营外,进行适当的筹资也是一种常规性方式,一般创业型企业进行筹资的对象主要是银行,由银行进行一定数量的贷款用于经营发展。在整个筹资过程中,贷款金额、企业自身情况、账期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旦筹资金额、账期等不合理,造成营运指标、盈利指标的下降,就会影响创业型企业的发展,给创业型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三是经营风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受到不同客观因素的阻碍,比如人力不足、人才短缺、原材料不足、设备设施损坏、产品损坏等,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层对外部市场环境及企业内部环境进行预判,降低经营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并合理利用方法分摊风险,比如对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等进行保险,进而确保企业的稳步发展。

2.外部风险。一是政策风险,国家政策对于行业发展在宏观上有着极大的作用,如果国家政策倡导,行业势必步入快速发展期,而如果国家不提倡,那行业规模势必将会逐渐萎缩,创业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紧跟国家政策,一旦与政策相悖,就需要进行调整,否则企业发展将受到阻碍。二是市场风险,市场中产品价格及服务成本不断变化,给创业型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的市场风险,价格的波动直接决定了企业产品的盈亏,比如采购原材料价格、设备设施、人工成本等的变化,一旦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引发创业型企业经济损失。三是信用风险,创业型企业提供服务或制造产品,在进行交易过程中都需要事先签订合约,而后进行服务或产品的输出,但如果交易方违背合约,就将给企业带来风险,而信用风险的动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方面是交易方违约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违约后带来的利润损失大小。四是法律风险,一旦交易方无法根据合约进行交易,创业型企业将利用诉讼来维护自身权利,但如果其不在法律保障范围内,诉讼后也无法保障创业型企业自身的利益,这就形成了法律风险。在实际过程中,发生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上的不完善,由于监管不利及制度上的缺失,导致内部人员超出法律范围外进行业务的往来,最终导致法律风险的发生,使创业型企业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1.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创业型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是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体系也是围绕战略目标达成而建立,但部分创业型企业存在短视行为,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战略目标,导致创业型企业无法长期稳步发展。内部控制制度也需要从战略目标角度考虑,强化对于绩效考核及责任制度的落实,一方面对于绩效考核不能注重短期利益,而危害长期战略规划,使得隐性财务风险不断累积;
另一方面责任制度落实不利,就会互相推诿,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2.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我国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部分创业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较为薄弱,不能进行有效的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往往是事后进行补救,但事后阶段损失已经造成,仅是亡羊补牢的减少损失,终究是对创业型企业造成了阻碍影响。另外,由于风险控制意识薄弱,企业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度,由于执行力较差,各部门人员并没有从防范风险角度来考虑时间,只是从工作简便角度进行执行,这种情况初期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随着这种常态化的发展,风险将逐步的累积,最终风险爆发,影响创业型企业的正常运营。

3.融资方式有待提升。我国创业型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一般都会从银行进行贷款融资,但融资不均衡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企业带来较大阻碍。在创业型企业领导层决定融资时,要根据发展计划中的资金总需求来进行融资金额的确定,并且要结合发展计划的期限及目标,来进一步确定融资期限,但部分创业型企业没有使用科学的融资方式,造成未来发展中资源分配不合理,不仅浪费了企业资源,同时给创业型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

4.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信息化系统能够大幅度提升创业型企业的工作效能,但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这就需要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利用风险预警机制进行财务风险防范。但部分创业型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流程,整个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发现其中的风险,而且风险预警机制也由于监督不到位,即使超出风险范围,也没有进行风险管控,致使创业型企业财务风险加剧。

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创业型企业需要从战略目标角度出发,针对长远利益进行规划,绩效考核不再以短期利益为重,而是综合性的进行评价。通过内部控制优化评价指标,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及发展目标,并了解企业内部各岗位职能,在充分寻求内部员工及领导层的合理意见后,进行绩效考核指标的完善,使评价指标更加的科学合理,反映员工实际工作价值。另外,创业型企业工作量较大,工作节奏较快,而且每一步的工作都牵涉企业利益,这就要求利用内部控制,详细划分各岗位职责,使员工了解岗位责任及工作边界,使每一步骤的工作都能找到负责人,一旦企业发生问题,能够迅速找到负责人,在进行问题处理后,进行相应的问责,利用奖惩制度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效能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确保创业型企业稳步发展。

2.强化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一方面是创业型企业内的定期宣传及培训,利用实际案例告知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利用内部控制制度形成风险防控体系,并严格监督执行情况,对于违反制度或执行力差的人员进行问责,并计入到绩效考核中,使个人利益与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使员工从主观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事前预防及事中监督,在前期计划中就要预见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在事项中期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风险超出可控范围,即使出现风险问题,通过前期准备也能够快速的处理,将企业损失扼制在初期,确保创业型企业的持续发展。

3.降低融资风险。创业型企业使用信息系统降低融资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信息共享中心的形式,对集团资金及子公司资金实现集中核算及管理,融资风险也可以使用此种方式降低财务风险。通过信息共享中心,来动态化的了解企业资金结构、账期、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进而从整体角度来规划融资金额及期限,实现资金的充分利用,提升资金周转率,有效进行资金管理,杜绝资金资源浪费,并降低在整个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使资金流通无阻,企业资金链稳定,将融资带来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4.强化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方面是设定风险指标,在制度中明确各指标的风险最大值,通过现金流、周转率、盈利指标等指标的设计,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发展目标,设定各指标的风险最大值,一旦指标超出设定标准,需要动态的分析指标情况,是否对企业造成实际影响,从而动态的管理企业财务情况。另一方面是利用信息化系统动态监督,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随时随地的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监管,一旦发生问题,从信息化系统中找出对应负责人,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快速处理并解决问题。同时,引进及培养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才,从会计管理角度整体性的管控创业型企业风险,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初期,使创业型企业财务风险逐步降低。

综上所述,创业型企业只要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增强创业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人员工作效率及质量就可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确保创业型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指标财务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环球时报(2022-08-20)2022-08-20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科学与财富(2021年35期)2021-05-10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债券(2021年1期)2021-02-04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债券(2020年4期)2020-08-04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意林·全彩Color(2019年9期)2019-10-17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今日财富(2019年25期)2019-09-24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

推荐访问:企业财务 风险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