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姚 雪,吴义达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战略,这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影响深远。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新兴力量,区位优势明显,县域经济稳步发展。但与周边发达省份相比,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竞争力都不够强,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文收集近年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安徽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党的十九大首次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有文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意义及指标体系。闫坤和鲍曙光(2018)认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改变过去过多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注重经济增速、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投资创新双驱动转变,通过科技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宋菲菲和宋亚平(2020)认为,县域经济理所当然地成为包容性发展的主战场和最前沿,不应该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要让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同步进行,实现经济增长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关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有效实施。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更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分布广泛而又数量庞大的县域行政单元的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高质量发展全局。王蔷(2021)基于县域产业升级、要素激活、城乡融合、制度创新的总体分析和测度,构建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二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相对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以传统产业为主,总体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尚未成为县域增长的主动力。依靠大量要素资源投入支持经济发展模式已面临严重挑战,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成为县域现代化的关键。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熊小林和李拓(2018)实证研究了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学者还研究了科技支撑、结构红利、新基建、金融竞争力的发展等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方面,刘国斌和韩宇婷(2019)认为,创新发展是动力、产业融合发展是关键、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城乡融合发展是保障。

三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与实现路径。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要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更多的农业科技和农业人才流向农村。优化县域产业体系,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的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科技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和生产设备升级来发展现代化的乡村集聚经济。强化创新氛围、培育企业家精神、加快动能转换、加强园区支撑、优化营商环境、重视核心品牌建设、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从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与实现路径等,对不同省情的县域高质量发展展开研究的文献较少。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省份,县域经济具有独特性,但关于如何进行高质量发展的文献并不多。如何构建安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市县乡联动效应?如何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省县域互利共赢?这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一)总体经济情况

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临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下辖50个县、9个县级市,共59个县(市)。2020年,安徽省GDP总量38 680.6亿元,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18 063.36亿元,占比约46.7%,已然接近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根据主要经济数据排名,2020年安徽省县域经济总量前20强县(市),经济总量达到9 642.8亿元,约占安徽GDP总量的24.93%。

县域经济在各市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差异。2020年,合肥市GDP达到10 045.72亿元,其下辖的一市四县(巢湖、肥东、肥西、长丰及庐江)GDP为3 212.7亿元,约占该市经济总量的32%。阜阳市GDP为2 805.2亿元,其下辖的一市四县(界首、临泉、太和、阜南及颍上)GDP为1 922.5亿元,约占该市经济的总量69%。经济总量较低的黄山市GDP为850.4亿元,其下辖的四县(歙县、休宁、黟县及祁门)GDP为439.77亿元,约占该市经济总量的52%。

(二)产业结构情况

目前,安徽省产业结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信息科技实力增强,新兴服务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融合推进,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末,安徽省GDP总量达到38 6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在产业结构分布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41∶51(取整数),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 18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 67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 824.2亿元。二、三产业总体占比92%,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由历年数据可知,不同的县域在产业结构上并不与省级完全同步,而是各有侧重。因此,本文以安徽县域综合竞争力为基础,分别选取实力较强的肥东和肥西两县、居中的寿县和桐城两县以及发展较为薄弱的石台县为例,对比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见表1所列。

由表1可以看出,2015—2019年,所选取的五县第一产业比重均持续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优势日益显现,2020年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回升。2015—2018年,肥西县、肥东县和桐城市第二产业比重都在60%以上,是县(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但从2019年开始,肥东、肥西两县均打破了“二三一”的格局,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020年,肥西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1.91亿元、359.83亿元、448.42亿元,结构比例为7∶41∶52;
肥东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6.4亿元、232.4亿元、394.65亿元,结构比例为11∶33∶56。

表1 2015—2020年安徽省部分县(市)三次产业比例

桐城市的产业结构与上述两县结构相似,但受县域发展条件及综合实力限制,第三产业比例仍未超过第二产业。2020年,一三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4.8亿元、197.1亿元、161亿元,产业结构比例为9∶50∶41,第二产业占比一半。2015—2018年,寿县第一和第二产业占比均在3成左右,第三产业占比4成左右;
2019—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占据半数比例;
2020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5.5亿元、56.4亿元、110亿元,结构比例为25∶25∶50。

综合实力较弱的石台县,第一产业比重相对稳定,2015年占比18%,2016—2019年基本保持在17%的比例。工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逐年降低,2020年,石台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16亿元、6.26亿元、16.83亿元,结构比例为18∶22∶60,虽然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但从产业结构的增加值来看,与其他县(市)的差距相当大。

(三)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59个县(市)中,南北差异较大。南部地区大多数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受区位、资源禀赋影响更多地发展农业、旅游业等。在《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0》中,安徽省四个县(市)上榜,分别是潜山市、青阳县、歙县、黟县,成为2020年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这四县均在安徽省南部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南部地区已形成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如宁国山核桃、广德毛竹、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郎溪县还被誉为“中国绿茶之乡”。北部地区大多数缺乏先天的资源禀赋,主要依靠工业经济探索适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如经济领头的肥西县,近些年积极寻求战略转型,计算机、通信及其他制造业成为其重要的支撑产业。南北部县域的定位不同,工农商发展各有侧重,形成安徽县域经济的一大特点。

(四)公共服务情况

(1)公共服务资源明显改善。经济的发展仅仅靠自身的“天赋”是不够的,基础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目前,安徽省59个县(市)已实现紧密型县域医疗全覆盖,分级诊疗有序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成,县域人口就诊基本能够做到“大病不出县”。长丰县、砀山县、金寨县、歙县四县列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名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全覆盖,办学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投身乡村,城乡教学差距缩小,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各县(市)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分级分层优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形成各具特色的养老体系。“2020中国社会保障百佳县市”中,无为市因其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和养老服务而位居榜单第二名。

(2)交通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安徽省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到2030年,安徽省将全面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畅通高效”的高速公路网络,预计十年后,所有县域之间都能通高速。随着合安高铁的通车,安徽已经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域铁路覆盖率目前已经达到80%,安徽省内有24个县通了高铁。在建的合青高铁将使省内多个县域与渤海湾经济圈对接,县域经济发展将又有新突破。

(3)产业园区的载体功能不断提升。产业园、双创服务平台以及中小企业服务等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园区建设加快了县域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进程,如长丰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发展中不断探索,以“一区多园”为载体、双凤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特色产业聚拢壮大,培育形成了多种主导产业,包括新型建材、电子电器、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等,最终成为安徽县域经济的后起之秀,并登上全国百强县榜单。

当前,安徽省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省内经济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正深入发展。县域经济在取得不错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如产业同构化、产品同质竞争、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含量较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导致安徽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质量不高。

(一)县际发展不平衡

整体上来看,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增速较快,但县际之间有明显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2020年,综合实力排名前三的肥西、肥东和长丰县生产总值分别为870.2亿元、703.4亿元和659.4亿元,而排名最末的三个县,旌德县54.9亿元、黟县45.6亿元、石台县仅28.25亿元,县际发展差距较大。部分缺乏主导产业、资源优势不明显的县(市),如石台县、祁门县等,经济增长缓慢。究其原因:一是思路传统,不够大胆创新,工作中依然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路子解决问题,对新常态新形势反应滞后,这主要表现为部分县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观念未能积极顺应时代变革、注重发展质量的提高;
二是县域间竞争激烈,往往“各自为政”,没有大的格局,很难做到互利共赢。

(二)存在产业同构、产品同质现象

从近几年的《安徽统计年鉴》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县域的产业结构逐渐打破了原来的“二三一”格局,不再是工业为首,2016年开始至今,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但从各县域实际来看很多产业体系相似,第三产业虽然比重增加,但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品质弱、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新兴产业并未得到高效发展。很多县(市)只追求眼前利益,未加认真考量就照搬经济发达区域的经验,忽视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未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实现县际的合作共赢。低端产业链的大量出现,对安徽省整体县域经济的推进产生消极阻力。

(三)特色优势未完全显现

从目前来看,安徽部分县域地区已能够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如黟县和歙县的发展路径,均利用自身及城市辐射的优势充分发展旅游业。但仍有不少县市忽视自身优点,盲目扩张经济规模,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战略性的长远规划,县与县之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生产。由于产业园区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比较明显,大多数县(市)都采用产业园区的方式吸引外资,对外来资本“照单全收”,资本及企业良莠不齐,结果并未达到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的预期效果。此外,对本地企业的重视不够,导致本地产业举步维艰,从而限制了县域特色优势的发挥。

(四)公共服务提供不充分

一是公共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安徽县域的公共基础设施虽然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但仍有不足,中等发展水平以下的县(市)网络信息未全面覆盖、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公共服务产品提供不充分。医疗卫生方面,各县(市)医疗机构较少,诊疗器械不足、诊治方式单一、高级人才缺乏。教育方面,县域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短缺,城乡教师队伍结构及师资差距较大。养老服务方面,各县(市)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模式及功能较单一,健康管理力度不够。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人才服务政策,大量人员尤其是新生代劳动力仍往城市流动,县域劳动力缺失。

(一)统筹县域经济发展

(1)省级支持统筹,县域联动发展。省级统筹支持和规划,避免县域间的不良竞争,保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受全球疫情影响,省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稳定是首要目标,要坚持稳中求进、不急不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省政府要精准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重扩大有效需求,持续增强企业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各项政策的有效联动和精准落地,形成保障经济平稳前行的合力,做到“六稳”“六保”,努力保持县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2)打造特色县域,协同县(市)域经济。根据各地优劣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做出不同的经济强县,包括现代农业强县、传统工业强县、科技创新强县、绿色有机强县、旅游文化强县等等。发挥好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县(市)域协同开发机制,从政策保障、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合力推进市县互联互通、全面融合。

(二)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强化工业强县理念。加大对县域工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立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发展更为现代化、集约化和科技化的县域工业体系。找准各县(市)特色,推动县域工业增加品种、提升品质,着力培育精品工业,争创新一轮优质品牌。提升传统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将现有的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

(2)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新型产业创新发展园区,将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扶持,支持县域地区生产共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鼓励创建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以榜样作用影响更多的新兴产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核心企业,促进更多的优势企业掌握主动权,在发展中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支持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加强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形成互利共赢的优势产业群。

(3)继续深化数字经济。《202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网络强省、数字江淮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据共享对于县域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县域经济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加快5G网络建设,促进5G+产业发展,将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深化数字安徽理念,发展县域工业APP,加快数字化、产业化建设。重视县域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创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线上线下多措并举。

(4)坚持创新理念。创新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少,要重视教育培训,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创新理念。重视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优质的产业基础平台,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继续推进“县院合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共同进行研发,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留住高质量人才。结合中心城市布局,打造卫星城镇,培育特色小镇。

(三)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1)打造优质政务商务环境。大力推行“放管服”,减少行政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逐渐形成“线上一卡通,线下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做到企业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跑一次”。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政务信息公开、透明,信息公开平台覆盖市、县、乡镇;
政务审批便捷、高效,全面提供水、电、气、通信等暖心服务,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改善中小微企业贷款环境,提高放款速度,鼓励有条件有潜质有发展的企业能贷款也愿意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培养“小巨人”企业,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县域地区得到充分体现。改进行政职能,建立良好的政商关系,切实服务民营企业,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行业准入及资质标准等方面应做到“一视同仁”,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健全监督机制,对于各领域出现的歧视性现象积极整治,保障民营企业在水电气、消防等领域受到公正对待。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保护,严肃处理企业信用违约风险,及时公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依规惩戒,规范民营企业行为,打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2)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城乡内需体系,线上线下、多措并举刺激县域消费。将需求与供给有效结合,寻求供需平衡。在保质保量供给的前提下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有效刺激需求以及创造新需求,全面促进消费。县域消费不仅要畅通县内循环,县与县之间也要清除障碍,保障自由循环。加强县域养老、幼儿托管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导健康消费方式,培养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新模式。利用各类电商平台打造县域优势品牌。对于一些特色商业街区,可以统一规划、灵活改造,鼓励文明摆摊,活跃夜间经济。根据不同的旅游需求,精准提供旅游产品,如乡村旅游提供优质土特产及体验式服务、红色旅游推出革命文化产品等,创造性地增加需求。

(3)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医疗服务设施。积极指导和帮扶教育资源匮乏的县域,稳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依托养老设施建设,完善县级养老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服务网络”,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向乡村延伸覆盖。

(四)深度融入长三角

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包括苏浙沪皖四省(市),共计26个市,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同时也是城镇集聚度最高的城市群。积极融入长三角,利用一体化的禀赋优势助力安徽县域经济优质发展。加强长三角“一岭六县”区域合作,共建绿色制造联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及空间优势,带动宣城、芜湖、马鞍山等周边县域发展。利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发展规划,探索跨省县域互利模式,以发达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域共同成长。主动把握长三角都市化的大好机会,促进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安徽县域整体竞争力。学习和借鉴苏浙经济强县的发展模式,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大胆革新和探索,有针对性地改进,尽量少走弯路。

(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重视农业农村,振兴乡村经济,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是市县乡一体化发展,工农互助互利。县域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及良好的城乡关系需要市县乡三级协调互补,城市带动县域、县域带动乡村发展。二是建设新型乡镇,打造特色农村。坚持县乡区域协调发展,整体规划乡村图景,全局打造新面貌。以人为核心,保护现有区域优势,有条件地创造乡村新优势,吸引高质量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提高乡村竞争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特色种养项目。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信心,拓展就业渠道,兴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训基地等吸引农民工就业。鼓励农民多种粮、产好粮,加大奖励力度,落实农业补贴,稳定农产品产量及价格。有效解决农业融资难、借贷慢等问题,提高农业融资效率。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拓展快递服务网络,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县域高质量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中国新通信(2022年3期)2022-04-11咸阳何以“一路向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农家书屋(2016年8期)2016-05-14

推荐访问:安徽 高质量 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