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模式在社区互助服务中应用现状及展望*——基于行动研究视角的比较分析

曹新维,毕兰凤

(1.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2.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时间银行”一词最早是在1973年由旭子水岛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卡恩正式提出了“时间银行”概念。为应对美国失业问题,卡恩根据时间价值平等原则,提出用“一小时劳动兑换一小时服务”,建议将1小时化为1时间币,建立由时间币作为兑换标准的“劳动兑换服务”制度。时间银行后被广泛应用在养老领域。1990年在美国诞生第一家时间银行,到2019年美国已有500多家注册的时间银行,全球已有30个国家在推广时间银行。

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区养老领域开始关注“时间银行”实践运作模式,自此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但我国“时间银行”并不是注册实体,而是作为志愿服务的一种激励运作方式,甚至在操作形态上改变了“时间存储与流通”,而是将时间和积分进行了等值交换,因此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时间银行运作。时间银行模式在推动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激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探讨时间银行模式的长效运作机制以及可行路径是志愿服务实务和研究的难题。

自2018年民政部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全国各地出现很多探索时间银行的案例。其中安徽T、J、X、S社区的时间银行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的运行主体、参与主体、运作模式虽然存在差异,但对志愿服务、社区居民互助以及商居互动服务具有促进作用。

(一)运行主体

运行主体指的是在时间银行的运作过程中拥有对时间银行模式的解释权和操作权,并按照一定程序规则推动时间银行模式运作的单位。

T社区时间银行的运行主体是社区,主要以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推行工作。X社区时间银行的运行主体也是社区,但与T社区不同,X社区由社区居委会引导居民参与制定社区志愿服务公约,社区居民或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可按照公约规定获得相应积分,可兑换奖励。J社区时间银行依托社会工作项目开展工作,运行主体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项目内开展志愿服务时间存储—兑换的闭环操作,但项目以一年为周期。S社区与J社区运行主体均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S社区也采取项目化运作,但S社区将时间银行运用于社区矫正人员公益劳动时间兑换。

毫无疑问,对于社区互助服务而言,社区是时间银行实施的重要平台,国内外时间银行运作的实践也基本是在社区场域下进行的,但运作主体决定了时间银行操作空间的韧性。同为社区运作主体,推行模式不同,操作韧性空间也会不同,自下而上自治运作的韧性空间会更大。而作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时间银行主体运作要遵循“双重”效力,即一要符合政府购买主体或合作方的行政协议效力,二要符合机构服务的专业运作效力,韧性空间受到政社合作机制以及专业水平发展限制。

(二) 参与主体

参与主体指的是时间银行在运作过程中主要参与对象在时间银行运作中提供服务,能够获得“储蓄时间”并“兑换时间”的权利方,主要指社区志愿者、培养的潜在志愿对象以及社区居民积极者等人员。T、X、J、X社区的参与主体有差异性。T社区时间银行的参与主体是全体社区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获得“时长”等值积分,社区居民参与活动也纳入管理,但积分值不同。X社区的参与主体是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社区采纳居民提出居民公约的建议,在社区试点可行后,按照时间银行运作,并扩大覆盖范围。J社区的参与主体是社区早期培育的志愿组织,社工依托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用时间银行项目激发团队的参与活力,壮大组织力量,形成组织规范性管理,培养组织的自主能力。S社区的参与主体是社区矫正对象,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时间、兴趣和特长匹配志愿服务岗位。

(三)运行方式

运行方式指的是时间银行在运作过程中具体的运作范式和操作方式。T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行模式,X是自下而上的自治运作模式,J、S均为社会服务项目运作模式。在具体积分操作方式上,四个社区都是线下活动、现场签到、线上记录的方式,但在获取方式、积分设置、时间存储、兑换时限和内容等方面具有差异。从兑换内容看,T、X、J社区操作和时间银行的本质内涵有出入,是通过积分转化的方式兑换物品的,而不是通过等时间服务兑换,这也是目前时间银行运行本土化呈现的主要方式(见表1)。

表1 各社区运行方式差异

(四)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指的是在时间银行运作过程中,影响主体、客体、方式等各要素的结构及相互关系。由于运行主体和运行模式呈现差异化,T、X、J、X社区的运行机制呈现单向运行、双向互动以及闭环互动几种特征。

T、X社区是单一社区运行机制。在运作过程中,时间银行参与者除兑换物品外,很难接触到模式本身。T社区从始至终都是社区举办,居民参与;
X社区虽然由居民从自身需要提出相关建议,但在之后的决策、设计、运行、兑换等环节,居民也仅仅参与了“兑换”这一环节,时间银行运作主体和参与主体是单向运行关系,时间银行运作取决于运作主体的意识和能力。J、S社区的运行机制为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合作的项目运行机制,J、S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工拥有较大专业服务自主权,依托项目,建立起运作主体和参与主体的双向互动。但J社区社工服务机构与政府的合作基础和关系不及S社区牢固,S社区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公益服务存入时间银行存折后,街道司法部门会定期做认定,实现了时间银行运作的闭环互动。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对公益活动做了变动,没有做强制要求。S社区运用时间银行模式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特长,对社区矫正对象肯定激励的做法恰恰体现了最新的政策精神。

(五)运行成效

运行成效指的是各社区在推行时间银行社区互助服务中取得的成果和效果。一是激发了志愿参与的主体能动性。X社区6个月内物品兑换的次数已经将近300次,J社区一年项目周期内兑换次数达150次,S社区的社区矫正对象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特长选择了不同的志愿服务。二是整合或培育了社区资源。为保障兑换物品的来源,X社区在项目开始阶段联系了4家爱心商家,之后半年时间内增加到20家,涵盖餐饮、超市、理发、家电维修等多个领域。J社区时间银行项目周期内招募志愿者共52人,成为了社区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的主力军。S社区为协助矫正对象匹配到志愿服务,积极开发志愿服务岗位,梳理志愿服务清单,挖掘社区矫正对象的优势,组织参加活动,培养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在行动参与研究中发现,各社区运用时间银行模式对社区互助服务以及志愿服务具有正向积极意义,但仍有难以逾越的鸿沟阻碍其运行发展。

(一)运行主体制度权威的缺失

目前,时间银行主要有行政和社会力量两种运行主体,社会力量主体从属于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相对社会力量来说更具有主体权威性,但不及社会力量的灵活性、专业性以及参与主体的能动性。由于缺乏制度保障,领导者意志影响时间银行推行的可持续性。从2017年到2019年,T社区先后有5名负责时间银行的管理人员变动,志愿者或居民需要与新接手人员对接工作。J社区以社会服务项目形式进行,项目的结束意味着运作模式或关系的变动,志愿者的信任感降低,不利于巩固前期的服务成效。S社区在遵循社区矫正法的同时,社工服务机构与街道司法部门达成了推行时间银行的行政权威,保障了时间银行模式在社区矫正人员志愿服务参与中的可持续性。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时间银行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立法。美国国会于1987年通过《促进志愿服务联邦法案》,为劳动积分在不同代际间的互惠关系中,以及同代人之间的互助式养老过程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参与主体积极性不够

应用时间银行模式发挥在社区互助服务中的作用,需要广泛发动参与主体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志愿组织。参与主体从身份构成看,包括社区一般居民、社区党员、社区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居民、社区所辖范围的企事业员工、社区社会组织等。目前社区志愿者参与主体主要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社区一般居民,且参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社区互助服务体系不健全。时间银行模式作为工具价值体现,在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发挥居民主体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方面难以体现。这与政府职能向社区延伸,在社会领域出现“政社不分”“政社混淆”弊端,以及社区服务和自治水平薄弱有关。一些地区为志愿劳动积分与社会服务的结合给予制度化保障,便于劳动者用积分从政府得到社会服务这种做法值得提倡。S社区社工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时间、兴趣、特长安排志愿服务并记录、存储志愿服务时间,街道司法部门对志愿服务时长加以认可的做法,正是志愿服务积分与社会服务合理嫁接的一个生动案例。二是建立以时间币作为等价衡量标准的“劳动兑换服务”的交换服务场域受限。T、J、X社区在运用时间银行模式时,以积分转化物质奖励的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志愿积极性,而在兑换的服务选择方面受限制。由于兑换物品单一、单个物品所需积分高、可选择服务受限等原因,居民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居民的构成和居民意识问题。T、J、X社区中绝大部分居民来自城市周边的农村,属于市民化社区。农村偏向于“熟人社会”,“差序格局”让大多数人在有需要时想到亲戚、邻里、家族等非正式网络的无偿帮助。但上述社区传统的“熟人社会”被“陌生人社会”所替代,居民参与意识和寻求服务的意识均尚未形成,故在社区的各类志愿服务中,一方面是居民没有形成归属感不愿意参加,另一方面是因为担心“陌生人”帮倒忙。

(三) 运行保障不充分

四社区运行方式和机制均有非循环性的特点,T、J、X社区是以兑换物品为终结,S社区以认证时长为终结。这体现在时间银行运行实践与运行理念相冲突。“互助”是时间银行模式理念的核心内容。该模式最早是针对养老问题提出的,实践中发现,老人间的互助有利于倡导积极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美国超过200个以时间银行命名的志愿服务组织中,均强调“互助”理念,以帮助老年人和青少年为核心的弱势群体。

在访谈中发现,T、X社区工作者对时间银行的概念模糊,J社区的社工对时间银行概念和理念有了解,但坦言在接手项目后因执行任务需要才去了解时间银行的,X社区的社工对时间银行的理解和运作有专业见解。此外,目前时间银行以积分兑换物品的形式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并未体现“互助”精神。像武汉市首义路“美好时间银行”,在志愿者团队组织下开展了幸福厨房、义务理发、免费送餐等多项服务,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互助”精神,但不难发现,满足社区居民可兑换的服务是推行时间银行的前提,专业人员发挥专业力量是支撑,这就需要打破社区服务治理的格局,重新构建时间银行在社区互助服务中的运行方式和合作机制。

(一)鼓励基层多元探索,加强政府引导

目前我国时间银行模式作为志愿服务的一个手段,和时间银行的本质内涵和实践操作理念有一定的差距,时间银行的本质是通过“存储—交换”实现互助,但要确保“存储—交换”运行主体的效力,这是时间银行运作的前提;
在一定的效力范围内,运行主体所赋予的服务流通是关键,而志愿服务岗位所依托的社区互助服务体系健全是根本。在具体实践中,应鼓励基层街道社区积极探索,形成特色经验,加以推广。

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志愿参与是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参与的重要方式,时间银行是志愿参与认可的有效模式,是实现行政认可、社会认可和自我肯定的有机统一。政府在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中应积极倡导时间银行模式并加以推广。

(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时间银行的运行载体是社区,而运行保障则是社区服务体系,尤其是志愿服务体系。我国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在实践中普遍存在志愿活动行政色彩浓厚、志愿服务项目缺乏实用性两个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以解决。一要强化社区服务和自治能力。T、X社区正经历转型,由原来的行政指令性举办志愿活动,转变为从居民需求出发,举办符合居民需要的活动。二要转移社区事务型和服务性职能,由社会组织承接相关事宜。J社区在三社联动、社会组织参与的背景下,在社区中迅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服务体系,时间银行项目的成功不仅促成志愿者团队的发展,而且将该模式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整个城市的扶贫工作中。三要将社区文化、社区自治、社区组织培育、志愿服务队伍的培养纳入工作重点,为志愿服务构筑服务生长点,从而形成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并应用于老人、儿童、青少年等多个领域。

(三)构建时间银行运行的服务平台

构建时间银行运行平台的关键在于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区发展的时间银行模式。包括时间银行如何成立、责任主体、加入的条件、兑换规则等一系列细节。最值得借鉴的是S社区矫正时间银行。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志愿服务的存储和公益服务时长的兑换统一。X社区在制定居民公约时,居民表示社区公约切实关乎自身和社区的利益,因此居民的参与度非常高。由此可见,构建面向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平台。是时间银行模式顺利推行的根本。

(四)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支撑力量

社会工作通过服务方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J、S社区合作的社会工作机构依托项目探索时间银行运行的效果较为明显。社工在服务过程中遵循专业和职业价值,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统筹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实现时间银行“存储—兑换”资本的建构和流通。所以,政府在政策设计、政社合作的过程中,要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赋权,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作用。当然,还需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和保障机制,确保社会工作人才能进得来,稳得住。

加强政府引导从宏观层面肯定时间银行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可行性,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构建时间银行运行平台,从中观层面为时间银行模式的存在和发展创造前提,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并从微观层面确保时间银行模式的技术和人才支撑。总之,时间银行模式在社区互助服务中的应用推广是一个体系工程,在社区服务治理体系中生根发芽才有生机和活力,有关实务方面的学理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推荐访问:互助 视角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