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逻辑、方式与实现机制

□王志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1],工匠精神生动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教育部提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2]由此可见,与本科院校培养知识型和研究型人才相比,高职院校的培养重心应该是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因此,“工匠精神”作为时代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作为职业精神与意识形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双向结合的典型,是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绝佳内容,理应成为提升高职学生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课题。

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其对国家、社会、自身的正确行为准则。而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与“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内涵高度契合[3]。

(一)践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从现实人出发,以实践为基础,以改变现有的革命为途径,阐释了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目标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了克服“劳动与生活”的双重异化,扬弃镶嵌在市民生活功利化和社会交流商品化的异化劳动处境,超越了资本逻辑,把人的实践与生活回归到人性的整全性,重建了劳动“属人的”和“人属的”生活世界中的本体地位,为“劳动让生活更美好”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不仅是对以往哲学的批判和逻辑的发展,而且实现了对以往工业文明精神所达到的对人学理解的超越,使哲学第一次重新回归到现实人本身,从而使哲学走出了那种追求外在力量对人统治的乌托邦定式,展现出哲学作为人本主义的真正内涵[4]。“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其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核心旨趣都是为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一种关涉人、确证人、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权益的价值支撑,凸显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度契合。

(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讲话精神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教育目标指引,即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又重视学术科研与技术技能培育,为新时代培养接班人,他们是大国工匠后备人才的最重要来源。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加突出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体把握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要求,体现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两者目标的一致性。

(三)传承中国精神的一致性

中国是全球唯一没有被历史打断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即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传承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形成了许多特有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9月,工匠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第一批伟大精神,彰显其价值和历史地位。工匠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我们要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保障;
历史沉淀深厚的工匠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6]。

(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历史使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高校思政教育的主线,“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师德建设。”[7]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不仅仅体现了人们对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的追求,更是个人美德和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工匠精神的价值根基和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工匠精神的培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两者在内涵和价值追求上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度,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

(一)融入课程教学:推进工匠精神融入课程育人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合思政理论课与时俱进的特点[8]。首先,要在思政理论课中凸显“工匠精神”相关培育目标,应着力在各门思政课中渗透“工匠精神”的教学内容和精神实质。从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性来看,重点在于着重引导、教育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持久专注、精益求精等品质,为此,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上述相关体现工匠精神的内容。其次,应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审核、选用、使用、更新、评价监管机制,引导学校按规定建设地方特色教材、行业使用教材、校本专业教材,以补充教材形式融入工匠精神相关内容。

具体而言,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中国精神等内容,明确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之一,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培育学生爱国精神;
在解述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时,可加入“尚巧大成”“精益求精”“道技合一”等工匠精神教育,塑造学生职业观与道德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教师应以工匠精神分析其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作用,并从“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过程和历史选择两个方面探讨“工匠精神”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关系。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中,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阐述国家发展战略、讲解经济政治形势时,讲清楚“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意义,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与培育“工匠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充实相关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吸收,还可以帮助学生领会“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专业课程教学是工匠精神融入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门的技术技能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有效弥补学生在知识方面的不足。具体来说,首先,要把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标准和专业课程单元设计,将工匠精神培育内容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对接教材体系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融入理论教学之中。在遵循课程思政原则下,在教育教学环节渗透工匠精神的理念。其次,将工匠精神的考核指标融入专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概而言之,课程教学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因此,要在各类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通过优化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提高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育人元素,开发一系列富有工匠精神的精品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专注、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通过激活课堂教学各环节,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兴趣,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育人全过程,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融入实践教学:强化工匠精神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要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9]。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技能和岗位实践操作技能,也就是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符合岗位需要的工匠型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经受长期积累,应将工匠精神适时渗透到实践教学各环节,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之时协同培养职业精神,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之时潜移默化了工匠精神,从而能自觉养成不断践行工匠精神的习惯,为将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牢基础。

实践教学是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加速高职学生由主观自我转化为社会自我的关键,更是学生融入职场彰显社会价值的重要支点。为此,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日益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把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中,首先,构建“师徒”工匠精神传承关系。在古代手工业中,工匠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原因是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师徒关系的优势,这种师徒关系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也表现得尤其明显。现实中,学校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一对多”面对学生,无法进行“一对一”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限,甚至是片面的影响。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个个个体的学生只能边缘性地群体参与,在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成长过程中难以达到充分参与。为了弥补此不足,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构建师傅带徒弟的师徒关系可改善和提升学生充分参与的空间。师傅“一对一”指导学生,学生在学习师傅的专业技能时,感受师傅的职业精神[10]。在此过程中,学生从新手成长为熟练工,从简单技能者成长为熟练的技能大师,并逐渐培育了工匠精神。其次,实训场所的情景化教学是为学生提供技能习得和养成职业精神的外在条件。实训场所是技能教学和非技能教学的重要载体,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学习者能充分理解工匠在技能和非技能方面的要求。实训场所是学生未来工作的路演,学生在实训场所能充分感受到未来工作环境、文化氛围、社会关系等,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了必要条件。校企合作还为学生接触先进制造设备提供了方便,教学与企业的工作车间接轨,创设更多情境化训练任务,学生有机会在就业之前充分接触相关设备,完成复杂多样的实训任务,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提升了职业素养和培育了职业精神。

(三)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实现工匠精神文化育人

工匠精神的内涵本身丰富了高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将培育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工匠精神元素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工匠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一系列校园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实现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

依形态而言,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首先,要推进校园物质(载体)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有效利用图书馆、文化馆、校史馆、工匠文化走廊、校友风采墙等育人载体,展现工匠精神。有计划整体性地优化教学楼、教室、实训室、体育馆、运动场、生活区、路牌路标等公共区域环境,以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或学校知名工匠人物命名校园景观、道路、建筑等,实现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校园景观环境相融合。在学生所到之处、目之所及都呈现出工匠文化元素,甚至把中外工匠精神相关故事等元素融合到校园文化载体中,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学生热爱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11]。

其次,将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文化精神体系。围绕党和国家有关文化育人的相关指导精神,梳理学校文化脉络,挖掘和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内涵,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一体化打造包括校训、校风、学风等在内的学校文化精神体系。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地方工匠精神文化资源,以深入挖掘校内文化育人特色亮点为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工匠精神及职业素养教育主题活动,搭建师生互动、校内校外互动、多方参与的文化育人创新平台,激活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和路径。

再次,打造融合工匠精神元素的校园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定期举办以工匠文化为主题的科技竞赛、技能大赛、艺术表演等活动,用“大工匠”熏陶学生心灵。塑造“大国工匠”系列文化品牌,突出学校专业特色,挖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累积的文化资源和形成的人文特色,坚持资源整合与集成创新有机结合,形成一批体现传统与特色,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的工匠精神元素校园文化品牌。把新时代工匠精神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理念、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

(一)“认知内化、功能融入、失范检测”的认同机制

个体价值观念生成过程主要由两个要素促成,即个体价值观念认知内化过程和个体价值观念实践过程。个体价值观念认知内化过程是知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个体价值观实践过程是“做”的过程,两者之间表现为“知”与“行”的对立统一。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内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教育内容理论说服力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二是教育内容契合学生的需要,情感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是教育载体灵活多样,便于学生认知和内化;
四是拥有友好的环境,支持知行合一的实践。相对于物质和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接受是个缓慢的过程,既要赋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认知、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又要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对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意识观念;
而且要注重对观念意识产生的宏大社会土壤进行功能优化,通过科学灌输、信念引导、利益调节等功能使高职院校学生内化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随机性、可塑性,在加强引领的同时,构建必要的预防、控制及纠偏机制。因此,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底线意识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分析,以多方联动的整体思路浇灌和培育工匠精神,防控大学生职业精神偏颇失范,通过失范检测及时纠偏,及时查缺补漏,及时反馈改正,让工匠精神在高职大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二)“健全评价、政策支持、社会赋权”的激励机制

健全社会评价体系,提升工匠精神的社会荣耀感。进入现代大工业时代之后,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传播使得工匠的生产经验总结和传承不再是技术更新的唯一途径,再加之高效的机器化大生产对传统工匠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造成巨大冲击,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逐渐式微,工匠演变为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工匠职业没有了手工业时代的“荣光”,直接导致了工匠精神被冷落。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从“产品数量”转向“产品品质”,“工匠精神”日益被党和政府所倚重,“工匠精神”从“行业话语”转向“政策话语”。这充分说明打造新时代“工匠精神” 已经成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支点[12]。为此,我们应加快优化工匠精神生长的土壤,加快健全社会评价体系,让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共同向往的精神追求与价值指引,提升工匠精神的社会荣耀感,激励学生在追求工匠精神之时实现人生幸福、价值尊严、创新发展,提升他们的专业品质、钻研精神与理想主义情怀。

在政策支持上增加对工匠人物的激励,增加职业回报,增强工匠群体的社会获得感。在当今依然盛行“文凭本位”社会观念中,“劳力者”与“劳心者”同工不同酬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证明了如下结论,个体收入水平是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决定了职业的社会价值[13]。对于工匠而言,现实中工资水平、职业保障等方面都处于社会“末端”,作为“劳力者”的工匠没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声望和职业声望。就国际比较而言,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工匠与行业专家、学者在收入报酬、职业荣誉感与社会尊重感等方面相差不大[14]。因此,我国亟需深化收入改革,理顺工匠职业薪酬形成机制,提升工匠的职业声望与职业吸引力,强化工匠的社会获得感,以此在社会效能上激励“工匠精神”。

(三)“榜样示范、自我教育、自觉提升”的践行机制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追求与他们的综合素养密不可分。较高的文化素质是现代公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积极去实现自身权利的前提,高职院校学生能否树立工匠精神,关键是要养成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15]。自我教育是高职学生通过自我的认识和反省,有目的、有计划提高和完善自身价值观的方式。自我教育需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能够将学生的思想激活,使其主动将知识中的观念、意识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动。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提供践行工匠精神机会,成立各种兴趣和社会实践组织,吸引学生加入,既可为学生实践工匠精神创造条件,又能加强榜样示范作用,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养成。在实践教学中善于利用大国工匠和身边工匠故事等各种资源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机会,通过各项活动的蓬勃开展,促进其工匠精神的生成和发展。

(四)“氛围营造、精神引领、价值导向”的熏染机制

工匠精神在学生个体心中的生成既不是外部环境强制的结果,也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在孤立和封闭的状态中的自生自成,而是个体与其外部价值观念环境在实践中交互作用而发展或构建起来的。整个社会大背景是个体价值观念生成的宏观环境。宏观社会环境对个体价值观生成的影响是非常微妙的,一定的价值理想、社会价值取向、社会风尚等诸多因素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个体价值观念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此,形成尊重工匠的社会环境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外部保证。社会是家庭、学校的延伸,价值观念的产生、体验,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导向、熏染和陶冶。工匠精神在学生心中的评价与确立,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激励和检验。要加强对工匠精神的社会宣传,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网络媒体的教育引导作用,弘扬工匠精神等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因此,一方面,要净化社会风气,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熏陶和感染学生;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导引,正确处理社会环境中积极和消极因素,确保社会价值观导向作用的优化,避免社会“负能量”的影响,引导他们走向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工匠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90后大工匠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光影视界当代工人(2019年16期)2019-10-08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工匠神形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推荐访问:工匠 融入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