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探究

于 芳,贾士煜

(1.开封大学 a.人事处;
b.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现代化、城市化历程。当代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在现代化体系中,乡村和城市一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乡村不会被淘汰,城乡互补共生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改善乡村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乡村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这是党中央的一个重要决策,属于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精神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它引领乡村的发展。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关键,是新时代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动力和方向。可以说,文化建设就是在为了乡村振兴而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要挖掘乡土人文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村落文化,保持乡村风貌、凸显村落特色,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沟通城乡文化[2],丰富乡村文化载体,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艺术职业教育有助于弘扬村落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其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城乡文化同构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3]。因此,要大力发展艺术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区域合作、项目教学等方式,加强专业化艺术人才培养,推动非遗传承与创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优化文创产品设计、乡土居住空间设计等,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助力乡村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一)市场经济和城市文明的冲击

乡村文化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乡规民约、族训家训等道德文化,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还有多种多样的传统手工艺等,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
独具特色的村落建筑等,属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传统文化底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乡村文化受到城市文明越来越多的影响,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乡土文化断裂的加速器。很多村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度不高,头脑中的地域性、本土性记忆逐渐减少。他们认为,网络文化和城市文明是潮流,是时代风向标,乡村文化是土的、俗的。基于这种认识,他们用不断追求新奇、多变的现代文明,追求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远离乡土文化,来证明自己不落俗套。

(二)人才缺乏

乡土文化建设、文明乡风培育的主体是人。现在,许多有知识、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乡村人才流失,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乡村振兴缺乏核心力量,乡村文化发展缺乏动力。

(三)理念落后,体制机制不健全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不如城市,公共服务不足,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机制不健全;
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足。有些农村地区重视传统村落、古建筑、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而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另外,乡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市场助力不够,对乡土文化资源缺乏深度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之间没有建立起紧密联系,导致乡土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率不高。

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前提。构建乡村文化艺术品(包括民间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等)生产体系、规划乡村景观环境等工作,都需要艺术职业教育的支持。要充分发挥艺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为乡村文化建设培养对口人才,推动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一)艺术职业教育+“非遗”传承

一些艺术类职业院校建立有“非遗”工作室,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经常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讲学传艺,安排学生到“非遗”所在地见习,推动艺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非遗”传承的有机融合,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许多“非遗”所在地都是传统村落,艺术类职业院校师生的到来,提升了村庄的活力;
师生们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增强了乡村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乡村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村落整体规划中,在“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优先考虑“非遗”项目的整体活态传承保护,以传承保护为出发点,考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推动产品品牌化、系统化、IP化,实现民间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二)艺术职业教育+文旅融合发展

当前,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推动艺术职业教育和乡村文化旅游业有机融合,发挥艺术设计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叠加效应,有助于激活文化旅游消费市场[4]。现在,农村环境规划和建设存在“千村一面”的问题。基于此,在乡村文化旅游景点规划中,应该引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当地村落文化中汲取养料,开展一对一、点到点的具有针对性的规划以及具有艺术性的创意设计,凸显地域性和乡土文化特色。艺术类职业院校可以将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制作课程与旅游衍生品的设计制作结合起来,推出实训项目,开展艺术教学活动,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可以安排学生到当地文化旅游企业实习,参与体验性较强的乡村文旅活动的设计,参与乡村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制作,通过宣传展示,增强当地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深游客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促进乡土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开封大学2014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尚勤杰,用手中的画笔,将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小屯村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改善了这座小山村的文化氛围,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小屯村的“神笔马良”。尚勤杰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女士也在推特上为其发文点赞。随着小屯村涂鸦墙视频、图片的广泛传播,村子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村里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起来,旅游业也发展起来,村民们从最初对壁画的抗拒变为现在的欣然接受,乡村文化发展取得实效。

(三)艺术职业教育+新型集市构建

农村有赶集的传统。传统农村集市的存在,为附近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为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的时代条件下,要打造新型农村集市,在其中融入艺术元素和乡土文化元素,使那些在社会现代化转型中断裂的乡土文化,在新型农村集市这一公共空间里得到修复和传播。在新型集市建设中,要打造传统版块和创新版块两个单元。在传统版块中,保留原有集市的贸易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细分为农贸、文创和美食三个功能区,打造青年创客、返乡青年创业基地。在创新版块中,融入当代艺术,将其划分为艺术区和亲子区两个部分。在艺术区,设置艺术类职业院校与当地乡镇的合作项目,如艺术展览、艺术培训等,打造艺术家驻地、学生写生交流基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协调一致,构建稳定的“艺术集市”生态圈,迎接“新村民”的入住,并通过线上传播、线下营销、口口相传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以增加客流量,进而带动体验式消费,建立起乡村经济新秩序,促进乡村经济和乡土文化的发展。

(四)艺术职业教育+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离土离乡,来到城市发展,乡村人口“过疏化”,导致农村缺乏活力。艺术职业教育应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出贡献。应构建农村文化艺术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扎根乡村的文化艺术人才,促进乡村文化创意人才聚集。有条件的艺术类职业院校可开设乡村文化艺术专业,培养从事乡村文化艺术工作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在社会上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乡村文化艺术的创新力,增强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艺术类职业院校应鼓励学生毕业后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引导他们到乡村文创产业示范基地去探索创业的新路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生活,进而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艺术职业教育的支持,应通过艺术职业教育,培养乡村文化创意人才,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要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激发农村创新活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展现村落人文新风貌,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乡土职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江澜新潮金山(2022年1期)2022-02-16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职业写作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我爱的职业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7年1期)2017-03-29五花八门的职业幼儿园(2016年10期)2016-06-22《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新农村(2015年19期)2016-03-12新农村 新一辈艺术评鉴(2014年22期)2015-01-17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 探究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