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王暐琦

(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新文科是为适应新时代人文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结合,形成交叉融合学科的新型文科,其建设有助于国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推进。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与专业的交叉融合,注重传统文科与传统理工科间的互补性,其目的在于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1]。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进一步推进“四新”建设步伐,为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支撑。体育专业作为强健学生体魄、磨炼学生意志、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专业,在形成学生人文情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非常必要的。从新文科视域来看,探讨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那么,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着怎样的必要性,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新文化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高校体育专业作为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体育人才的主要专业,其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相应地实践教学基地来支撑。实践教学基地既是深化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要求,更是高校体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必然选择,开展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一)实践教学基地是深化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开展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对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各大高校为了尽量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不断进行各种尝试,如进行课程改革、建设新专业方向、更新教材内容、变革教学活动形式等等。然而,总体来看,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不太理想,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生实践能力较低,与社会相应岗位的要求不匹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可以为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导向,引导其向社会所需方向发展。在进行体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以社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要求,开展专业调研活动,积极听取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各领域体育工作者、体育活动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体育工作者等对体育就业人员在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明确国家培养规格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期待,分析每年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以更好地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体育人才。[3]随着人们对体育价值的不断认识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增大,尤其是对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大。

(二)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要求

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在校内外进行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是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已学体育健康卫生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应用,还有助于学生对加强体育锻炼、塑造健全性格、形成完整人格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更有助于学生开放思维、开拓视野、了解自我、认识社会等。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实践基地来支撑。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体育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落实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持续、长久而漫长的过程。因此,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高校、社会等不同力量的共同努力。

(三)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体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必然选择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实践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校内的职业技能实训,另一种是校外的专业实习。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也是体育专业学生在前期进行的职业素养训练,主要体现为对学生进行的模拟操作培训——专业岗位基本技术技能,开展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从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一直都在进行。后者开展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短,是在大学四年级实习阶段进行的,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对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校内的职业技能实训和校外的专业实习,不仅可以给学生进行体育实践训练提供稳定的环境和充足的时间,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还能够有效解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环境适应、交通消耗、实习经费等问题,让学生在专心学习专业技能和深入认识和适应真实职业环境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也不例外,社会和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承担专业知识学习者的角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又扮演基地运作管理者的角色,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运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还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在交流沟通、人际交往、组织管理、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可见,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必然选择。

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场域,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在体育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高校体育专业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又离不开实践基地的支撑,所以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高校未能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实践经费投入不足,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活动难以有效落实,合作双方权责划分不清,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混乱,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短缺,团队人员结构单一。

(一)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高校未能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

已有文献资料分析发现,我国许多高校体育专业在早期的时候并未能全面充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活动学时不够,并且一般都设置在大学三、四年级,一二年级没有开设。许多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仍然以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训练运动技术等方式为主,往往分布在中小学校、业余体校这些地方。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与社会对体育价值的重视,许多高校开始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学生实习方式,修订体育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方面,许多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由原来单一的体校、中小学校拓宽到企业、培训学校、见习机构、俱乐部等多个方面,实习岗位也不再局限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而是拓展到与体育相关的工会、行政、管理、销售等多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进行实习,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提供有力支持。然而,虽然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实践基地建设相对比较保守,开拓精神不足,大多只是签订协议,进行挂牌,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对实践教学的设置较少,而未能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在体育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4]。

(二) 实践经费投入不足,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活动难以有效落实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就高校体育专业来说,实践基地是有效落实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域,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和培养体育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实践中迁移应用体育相关理念知识和运动技能的重要载体,在体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实践基地建设不仅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与人力,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共同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落实。足够的资金是高校体育专业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保障。但从现实来看,许多高校体育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校外实践经费有限,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难以满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需求。比如,部分高等院校因体育专业不是学校的重点学科,不够重视体育专业的发展,对其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因资金短缺而难以进行,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高校体育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进行系统性的校外实践训练时,会产生教师指导费、食宿费、交通费、甚至训练装备设备等方面的费用,这就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付这些费用,保障学生顺利进行实践教学活动。[5]但有些高校因在体育专业中投入的资金不足,用于校外实践的费用有限,使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难以进行,影响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 合作双方权责划分不清,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混乱

从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如学校与合作方之间合作深度不够,双方间的权、责、利划分不清,管理效果欠佳等,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环境变化速度飞快,瞬息万变,处在这种环境中的企业往往会跟随市场环境改变来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企业发展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战略规划。他们在与高等体育学校或高校体育专业进行合作时,往往在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浅层次方面理解体育的功能,对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缺乏了解和掌握,更不了解高校体育专业对实践教学基地的需求。所以他们更多是出于礼节性、象征性的接纳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工作,对真正的体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则不重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也缺乏热情,导致校企双方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责、权、利划分不清。从管理角度来看,高等学校与合作方共同建立的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大多由合作方单方面进行管理,校方则以参与者的角色进行参与,对基地的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场地维护、器材设备等缺乏中长期规划,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不足[6]。另外,在高校体育专业实践基地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时,本应由学校带队教师和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及其他管理人员共同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但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没人管的现象。

(四)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短缺,团队人员结构单一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短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不足,是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面临的另一重要问题。作为教学任务的落实者和实践教学活动的执行者,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由体育教育院系专职体育教师构成,虽然这些教师的实践课程教学素养和理论课程教学素养都相对比较高,能够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但当前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瞬息万变的,国家和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随着大环境背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体育教育院系专职教师对体育市场需求、体育行业岗位要求可能不是完全掌握。因此,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仅仅依靠体育教育院系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7]。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是学校与合作方通过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场域,基点建设不仅需求体育教育院系专职教师的参与,还需要基层优质体育教师、退役运动员、企业相关负责人、俱乐部管理员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凝聚多元化的力量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高校体育专业落实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从分析来看,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遭遇着许多困难,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新文科视域来看,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实践教学,使实践基地全程为体育专业学生服务

新文科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张打破专业壁垒,重组文科专业,强调建立交叉融合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是有效落实该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域,是体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科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更新教育理念,突破专业壁垒,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实践基地充分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服务。作为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健全人格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育学科发展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为体育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提供相应地指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实践,增加体育专业的综合实训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就要引入具有实践经验的体育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体育专业应用领域、专业前景、就业形势等,并对其进行有关体育实践环节的指导,让学生在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同时,为自己的学业进行一定的规划。在大学二、三年级的课程设置中,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一定时间的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的综合实训课程,由合作方主导,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参与完成。在四年级阶段保持原有的毕业实习,但该阶段的实习实践工作可以根据前三年的实践情况,采用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8]。

(二) 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完善的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长效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体育管理部门未能正确认识到体育的育人价值和重要功能,对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未能足够认识,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学生安全问题没能得到有效保障。另外,目前许多实践基地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对产业的开发不够重视,现有实践基地的场馆设施、人力资源等存在长期闲置的现象,已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实践活动保障体系。首先,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运用市场手段对实践教学基地现有的资源进行盘活,联合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推动实践基地良性健康发展,改善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状况。同时,要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如进行技能培训、场馆开放、承办赛事等,在操作层面上做到与市场和社会的接轨[9]。其次,体育院校要发挥学校特色,充分利用已有条件,积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争取各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借助社会企事业单位力量,并与之共同创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要有效结合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等基地,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的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三) 明确合作双方权责,加强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管理

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权、责、利划分不清,管理比较混乱的状况,从新文科视域来看要改进管理体制,进行统筹规划。首先,高校要构建完善的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邀请实践教学基地人员共同制定详细、具体的实践教学质量考评指标,设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小组,对实践基地工作进行指导与评估,争取实践基地单位与学校共同管理教学实施和过程监控,确保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有效运行。其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要坚持高校与基地单位“互利双赢”的原则,在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选择实践教学方法时,在结合学校教学要求、学生现实需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实践基地单位需求,并邀请其共同参与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学校通过实践教学基地锻炼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
实践基地则通过委托实习、定岗实习等来缓解自身体育教师不足的状况。在进行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高校与基地单位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与管理范围,双方通过交流合作、协同共进,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10]。再次,做好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有效衔接,校内实践教学是校外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是对校内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方面都要做好衔接,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落实。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团队人员结构

一支强有力的师资团队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师资力量不足是业内人士早已达成的共识。受思想观念、教育体制、社会认识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国家、社会以及学校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更是不积极。然而,体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的锻炼,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向国家与社会培养体育教育人才和运动训练人才的重要场域,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因此,新文科视域下高校要以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加强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首先,加强体育专业教师培训,鼓励并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体育企事业单位、产业部门及其他合作院校进行培训,通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让教师了解当前的体育市场机制、掌握行业前沿理论、学习新型运动项目和相关管理课程,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11]。其次,高校要不断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引进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优秀教师、退役运动员、企业家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基地教学活动体育 秘密基地小哥白尼(神奇星球)(2022年4期)2022-06-06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天津教育·下(2022年4期)2022-05-10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我们的“体育梦”学苑创造·A版(2016年9期)2016-10-10体育一家人中国体育(2004年5期)2004-11-17体育一家人中国体育(2004年4期)2004-11-16体育一家人中国体育(2004年6期)2004-11-16

推荐访问:视域 基地建设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