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类型研究

刘忠伟 张 怡

(1.永城职业学院,河南 商丘 476600;
2.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后,太极拳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以邓小平同志为日本太极拳爱好者题词“太极拳好”为标志,以我国同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积极融入全球化为前提,以我国经济建设成效为基础,太极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快速走向国际社会,其跨国际、跨文化传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和长足发展。资料显示,“太极拳已传播至世界范围内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习练人数近1.5亿人”[1]。“全球大约1/3的孔子学院设立了太极拳课程”[2],并于2020年12月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太极拳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针对太极拳的国际传播现象,学术界给予了极大关注,大量研究成果开始探讨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问题。从现有的文献看,“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对太极拳在某国或地区开展现状的研究,缺乏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也有一些学者从太极拳国际传播的“意义、途径与策略、传播过程中的译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3]。但是,关于太极拳传播类型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仅作为个别研究主题的附属部分进行论述,如《太极拳文化海外传播的理论研究与问题消解》一文中,对传播类型作了简单的论述。传播类型作为传播理论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展现传播现象的现实图景与特征,而且有利于厘清不同传播群体或传播方式的优劣价值,进而根据不同的传播类型制定针对性传播策略,促进传播现象的良性发展。因此,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分析法,基于传播类型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类型进行研究,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国际化传播取得的历史经验,提升未来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效果。

1.1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类型的划分

传播类型作为传播学理论的最基本内容,不仅被广泛引用,而且具有多种研究观点。从目前的文献看,按照划分标准的不同,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⑴“非人类传播与人类传播”,其中人类传播又被进一步分为“非社会传播与社会传播”,而社会传播又被进一步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4];
⑵按照传播规模为标准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5];
⑶按照传播范围的大小和对象的多少为标准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6]六种类型。在非传播学领域,传播类型的分类方法也存在着差异,依据韩方明在《公共外交概论》一书中将国际化传播类型归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7],在体育领域,王世军[8]依据传播学理论,根据体育学的传播现实,将体育传播类型划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种类型。根据学者们对人际、组织、群体传播概念的界定,人际传播指个体与个体、个体对小群体的面对面的传播活动,群体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9],组织指人们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任务建立起来的社会团体。本研究认为,群体传播中既与人际传播中个体对多人的小群体传播类似,又与组织传播中按照一定目的或规则组成的群体活动相似,群体的产生必然同时伴随着一定的目的性,与组织传播高度重合,因此,将群体传播的内容归纳为人际或组织传播类型;
网络传播虽然有其现代性特征,但其很多现象可以用大众传播类型来解释,因此,可以归为大众传播。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由政治所规定的、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10]。作为一种国际化的传播活动,本研究依据已有的传播类型理论,根据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现状,认为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应当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种类型。

1.2 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彼此交互沟通的心理现象,是个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类型的自我传播指太极拳习练者对太极拳及其相关文化现象产生的所有思维活动内容,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形象、想象、情绪、见解、感情等与自我内在相关的所有内容,不仅受太极拳文化传播现象本身的影响,而且更受太极拳文化接受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个人兴趣、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影响,对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自我传播作为促进习练者内在动因的重要传播方式,在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进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当接受者主动接受太极拳文化,或有意向了解太极拳文化时,如接受者偶尔看到周围习练者、赛事、网络内容,便产生好奇,主动了解,往往会产生好的效果;
其次,当接受者被动接受太极拳文化时,如接受者的观念里反感太极拳运动或具有人种与文化歧视,则容易受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路径等方面的影响,产生不可把控的传播效果;
再次,当接受者习练、深入或全面了解太极拳文化后,则容易受太极拳本身的历史文化与功能作用的影响。就目前存在的研究成果看,不仅太极拳文化中的仁者爱人、四两拨千斤、身心双修等观念被广大习练者所接受,而且长期习练太极拳对习练者的身心健康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另外,还包括传播者接受传播反馈后的心理活动,它使传播者不断思考太极拳的社会需求,改进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内容、路径,进而改善传播效果。

1.3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面对面或者通过简单的媒介且由少数人参与,如电话、视频电话、邮件、小群体的网络会议等,所进行的信息交互活动,是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人际传播的个体对个体、群体之间的面对面信息传递过程,具有传递方式灵活多样、信息交互内容复杂多变、情感色彩浓郁等特征,其传播反馈直接,传播效果可见性高,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强,对传播方的价值感受强,能够根据接受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甚至在进行传播活动前,人际传播就已经选定了固定的信息接受对象,容易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中,太极拳传播便首先从容易接受太极拳文化的人群开始进行太极拳的传播活动,传播对象包括选择海外华人华侨、有一定太极拳文化基础的习练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群体等,如,在1959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日本太极拳爱好者、1980年邓小平同志接见日本太极拳爱好者的前因影响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政府先后于“1983年派遣陈正雷、王西安应邀访问日本”“1983年派遣朱天才到新加坡传授陈式太极拳。”“1985年派遣马荣茂、陈小旺、陈正雷、陈桂珍到日本进行友好访问”[11],开展太极拳传播活动。为了配合汉语言传播,同时为了促进太极拳国际传播,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全球大约已有1/3的孔子学院设立了太极拳课程。

1.4 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实现传播的目标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12],为了高效完成目标任务,组织在进行传播活动时,往往会在内部建立一套管理结构和制度体系,组织内人员或部门需承担不同角色或分工。太极拳的组织传播具体包括国际性质的太极拳社团、研究会、协会、太极拳馆校、公司、推广中心等机构,目前,该类机构包括欧洲太极拳协会(European Wu Tai Chi Chuan Association)、美国神龙太极拳协会(Shen Long Tai Chi Association–USA)、澳大利亚太极拳协会(The Tai Chi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国际金花太极拳协会(The Golden Flower Tai Chi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新加坡陈式太极拳协会(Chen Shi Taijiquan Association-Singapore)、温县陈氏太极拳协会、世界陈小旺太极拳联盟、各种国际性太极拳赛事等。如,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组委会即属于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组织,该组织以传播太极拳文化、打造世界太极城为目标任务,有计划地进行太极拳交流竞赛、举办学术论坛、宣传推广等工作。自1991年以来,该机构已经举办了十届竞技赛事和学术论坛,先后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与学者参与会议,积极地推动了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太极拳组织的内部传播指各种太极拳机构内部为了协调部门、成员之间的任务与关系,统筹传播工作、统一传播内容等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太极拳组织的外部传播指各种太极拳机构为了合理、有效实现传播太极拳文化对组织外部进行的传播活动。如河南温县陈氏太极拳协会,对内部具有推进太极拳发源地认同、太极拳小镇建设、文化旅游园区、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国际知名度等的目标任务,为实现目标任务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与制度条款等内容,对外部包括传播太极拳技术套路、文化历史、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精神等内容。

1.5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在现代社会推进信息交互的最快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指个人或组织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具有扩散功能的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是少数传者与不确定的公众对象所进行的信息交互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大众传播具有传播者的高度职业性,传媒媒介呈现一对多的现代性、快速性和公平性。太极拳国际化类型的大众传播指太极拳文化传播者将太极拳文化的相关信息,通过书籍杂志、电影电视、手机电脑等传播媒介,向大众传递太极拳信息的过程。具有传者与受者的灵活选择性、信息流通的公开性、单向性、快速性、覆盖范围广等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太极拳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将太极拳的相关信息传播至国际社会,小到一个村落的太极拳师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借助互联网络将太极拳文化传播至国际社会。如,陈小旺通过录制光碟、太极拳套路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向国际社会传播太极拳活动;
大到受全球关注的标志性事件,通过各大专业传媒机构向各国人民报道,如,2012年中国宇航员刘洋,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极拳锻炼,并由中央电视台连线向社会直播其在太空舱里习练太极拳的场景。可以说,大众传播类型极大地拓展了太极拳的国际传播范围,并且使太极拳传播不再局限于太极拳技术人员的人际传播,而且与大众传播的职业性特征相结合,使传播人才、科技文卫人才、文学艺术人才等都参与到太极拳的传播中来。如,温县陈家沟村“太极印象”节目,除了太极拳技术、历史与文化本身外,该节目还结合现代科技,融入了灯光、舞蹈、文艺、感观等各方面元素。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无论从传播者的人口数量,还是从太极拳信息的接受者人数,或者从太极拳国际传播的覆盖范围,以及所取得成就等各方面的事实来看,都能够说明目前太极拳已经成功地传播至国际社会,这正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的丰硕成果。数往事而思来者,鉴往知来。2020年太极拳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不确定性风险,针对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实际情况,本文分析了太极拳在国际化传播类型方面取得的历史经验。相信本文所梳理的太极拳国际传播类型对后疫情时代的太极拳国际化传播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习练人际太极拳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武术研究(2022年6期)2022-11-05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3期)2022-05-23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莫愁·智慧女性(2022年5期)2022-05-14太极拳的『绝世秘籍』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搞好人际『弱』关系意林·全彩Color(2019年6期)2019-07-24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健身气功(2018年1期)2018-02-07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健身气功(2017年3期)2017-07-25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党的生活(黑龙江)(2016年7期)2016-07-15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推荐访问:太极拳 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