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红色文化影像国际传播力提升的新进路

陈峻俊 符家宁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1]。在国际传播的场域中,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向外界传递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力量、智慧与文化,而爱国主义的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历史精髓与时代内涵。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系列红色文化影像,如电影《战狼2》(2017)、《我和我的祖国》(2021)、《长津湖战役》(2021),电视剧《觉醒年代》(2021)、《功勋》(2021)、《大江大河2》(2020)等制作精良且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明显的中国特征,掀起了人民爱国热情的层层浪潮,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各地华人的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红色文化影像在塑造国际形象、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国际传播领域一直具有难以忽视的积极作用。

学界对“红色文化影像”的定义并未深入探讨并形成广泛共识,笔者认为,以革命与改革历史为叙事背景,重点展现红色文化,突出红色精神主题的影视剧作即是红色文化影像[2],并在此概念框架下对其国际传播新进路展开研究。纵观我国红色文化影像的国际传播情况,笔者统计整理了Box Office 网站近十年内,我国经典红色电影的全球票房数据(详见表1)。从中不难发现这些作品的国内票房与国际票房相差甚大,其国际转播潜力未能完全发挥。数字时代红色文化影像在国际传播与交流中面临怎样的现实困境,又该如何“破圈”,发挥其正面作用?本文将从红色文化影像的国际传播局限切入,重申红色文化影像交流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重要性,探究红色文化影像国际传播力提升的新进路,以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借鉴。

表 1 近年经典红色电影全球票房统计

201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命题。数年来,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指引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输出从未间断,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文化种类,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红色文化在国际传播层面一直囿于传播主体不定,传播内容简单,传播形式单一的困境,这也是本文探析红色文化影像国际传播的局限之处,概括当前困境中症结所在的三个维度。

(一)传播主体:亟需国际视角转向

国际传播中,红色文化的主要传播主体有国家层面的传播机构以及非体制内的自由传播者。国家层面的传播主体是以国家机构为单位背景,在高站位对接的国际轨道,如CCTV-4(中央广播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此类传播机构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遵循正面引导,把握大局的原则,以塑造国家形象,传递国家动态为主要任务。其站位较高,眼光长远,重点突出大国担当,文化传播诉求则退居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都是中国的原生性文化硕果,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曝光度与认可度却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国家背景的影视传播机构往往倾向于紧盯国内市场,而忽视了海外拓展,以至于在国际市场的争夺中错失先机。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视域下,国家传播机构的国际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红色文化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文化,以红色文化为落脚点,可以开辟国际影视传播疆域,为大国形象注入文化之魂,拓展我国文化的多维向度。此外,国家传播机构在拍摄投资,团队号召,成片放映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如何凝集国家力量,融合红色文化,向世界推介,提高红色文化在文化输出中的比重,是红色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相较之下,非体制内的自由传播者,以微观视角创作影像,利用国际社交平台进行传播,积累大量国际粉丝,国际传播效果甚佳。其中的典型案例,如自由媒体创作人—李子柒,通过在YouTube、Facebook、微博等平台上发布具有中国元素的美食、工艺的制作过程,在海外平台积累了大量粉丝,深受国内与国际观众的喜爱。作为一名普通中国女性,李子柒在视频中所体现的吃苦耐劳,简单淳朴恰恰符合了人类对健康、自然、简单生活的美好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阐释中最为基本的内容。无独有偶,我国“非遗”文化独竹漂的传承人杨柳凭也借对独竹漂技艺的呈现扬名海外。可见,自由传播者在国际舞台上也具有极大的传播潜力。但纵观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自由文化传播者,却鲜有以红色文化为标签的。现有的红色文化短视频在国际平台中的传播主要集中于红色文化旅游的纪实片段,其传播者具有无组织、小规模,且偶发性较强等特征。因此,需要具有国际整合能力的专业组织出面,联合自由传播者,鼓励其参与红色文化影视国际传播的建设。同时,中国还具有规模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他们身处国际传播环境中,具有相应的国际传播视野,也是红色文化的最佳传播主体之一。以此群体为桥梁,连接国内与国际,可以将红色文化传遍世界。

(二)传播内容:微观叙事视角相对缺失

数字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为影像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内在支持。但我国的影视制作水平与当下的国家综合发展水平并不同步,尤其是影视作为意识形态的有力载体,表达元素丰富,在世界人民精神生活需求膨胀的二十一世纪,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影像作品在国际传播的领域中的影响力却相对有限。中国电影频道在YouTube 平台上发布的《建国大业》(The Founding of a Republic)获得了124 万次的播放量,电视剧《特战行动》(Operation Special Warfare)上线两个月,单集播放量超过133 万次(统计时间截至2022 年3 月25 日)。这些作品主要集中于战争题材,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突出中国军人与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敢于牺牲,卫国爱民等红色品质。这些叙事内容也虽然也能引起国际观众的情感共鸣。但基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在内容的传播理解上存在文化隔阂与难以逾越的文化折扣,中国话语的国际化表达也存在翻译障碍。因此,红色文化影像在国际传播的道路上依旧道阻且长。

根据美国权威电影票房排行网站(Box Office Mojo)的数据,2017 年爆火的影片《战狼2》在全球票房前一百部的影片中,位列第57 名。不同于其他影片,《战狼2》跻身百名之列是依赖于本土票房的积累,而非国际票房的增幅。由此可见,红色文化影像的海外传播困难重重的同时,也意味着其潜在发展空间巨大,但要提升红色文化影像的国际传播效果,亟须解决其进行国际跨文化传播的种种问题。要通过影像作品,向世界传播红色文化,就必然要获得国际观众的认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影像作品多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基本处于放弃状态,一些输出国际市场的影像作品,也是在国内取得良好成绩后,择优对外传播。换言之,我国的影视生产行业缺乏国际视野与分众意识,并未产出针对国际受众传播的专项影片。战争题材与宏大叙事,则成为我国红色文化影像较为集中的一个特征,实则,小切口,大叙事的微观视角,亦不失为摆脱当前传播困境的突破点。

(三)传播形式:影片种类相对单一

美国文化的向外输出离不开好莱坞电影作为一个主要载体,如近年来,以“漫威”为代表的科幻“大片”在美国文化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功不可没,而英国BBC 公司则以高质量的纪录片闻名于世,同时向全世界人民输出各种观点与价值理念。反观国内,中国的国际性代表影像似乎很难被定义。有学者认为“纪录片是最具有文化品格和国际传播力的影视产品之一”[3],但我国的纪录片产量却一直平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笔者整理了2016—2020 年我国影片的产出情况,如图1 所示。国家统计局将电影分类设为四类,分别是科教片、动画片、纪录片和故事片,在2008 年后增设了特种片类别。由图1 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影视产业的重点一直是故事影片,虽也有不少优秀的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较好口碑,如《故宫》《云之南》《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但其缺少红色文化元素,多以强调人文景观为主。

图 1 2016—2020 年中国影片产出统计(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腾讯视频在2021 年上映了一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影像。该片是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进行国际传播的红色文化专项纪录片。其采用探险视角讲述了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强渡乌江天险、翻越夹金雪山,以及东北抗联苦战林海雪原、娘子军转战琼崖密林、东江纵队营救飞虎队员五个片段故事,展现了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歌颂了红军战士凭借顽强意志取得胜利的战斗精神。在表现形式上,通过沉浸式的探险体验、解说与独白的合奏、民族风光与野外生存技能的展示,丰富了整个影片的观赏性。该片最大的成功在于将中国红色文化与探险叙事结合,开创了新的叙事语态,是中国红色文化影像在国际传播中的一个新探索。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把握其意识形态特征、全球化话语叙事风格以及人文自然景观呈现之间的平衡度,将红色文化与现代化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结合,探索将红色文化打造成中国品牌文化的国际传播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4]红色文化根生于中国,萌芽、发展于中国,是中国故事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为追求独立与民主自由,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沉淀于红色文化之中,使红色文化具备了国际共情的可能。与此同时,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助于提升国家的软性竞争力。在共同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也有着其作为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爱国共情,软性竞争,文化发展是红色文化影像国际传播可行的共识。

(一)红色文化内涵爱国共情

汤一介指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中可以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念,这些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念应具有‘共同价值’的意义,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被不同民族所接受,而且这些‘共通价值’意义的观念又往往寓于特殊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念之中。”[5]国际传播中,“‘共同价值’的意义”是跨越国际交流障碍,以及文化隔阂的试金石,如“爱国”就是世界各国所通持的文化价值观之一。红色文化萌芽于中国建国之前,是中国人民救国建国的文化支撑,内含浓烈的爱国情感,易于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与民族自豪感。故此,红色文化通过影像方式诠释爱国精神,就具备“走出去”的可能。一直以来,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精神内涵,以鲜明的中国特征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长期的革命斗争,不断在战斗中沉淀的宝贵经验转化,促就中国模式的形成,是中国智慧的凝结,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发展模式的参考,具有显著的国际性传播价值。

近年来,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一批优秀的爱国主题影像涌现了出来,《觉醒年代》《大江大河》《战狼》等作品凭借精良的制作,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与对生命的庄重反思,不仅赢得国内观众的喜爱,更受到了国际观众的注目。如YouTube 用户vakyres 在《建党伟业》(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的评论中表示:即使不是中国人,也依旧深受鼓舞。用户David Liu 表示:被影片中(中国人的)梦想、行动和决心所深深触动,如图2 所示。说明了爱国主题可以成为国际受众的共情触发点,而通过影像手段在国际传播中弘扬红色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是可行的。红色文化内涵爱国主题,通过影像手段诠释爱国深情,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红色历史,刻画中国风骨的题中之义。

图 2 《建党伟业》YouTube 评论截图

(二)国际话语的软性竞争力提升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的硬性较量正在逐步让位于文化与文明的软性实力较量。”[6]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的硬性较量方面的优势已经逐渐凸显,但在文化软性竞争力方面的建设依旧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要提高国家话语权,硬性较量是底气,软性竞争力就是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性竞争力,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初衷。建设与我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性竞争力,就需要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构建国家文化软性竞争力的传播格局。一直以来,我国的软性竞争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而红色文化独具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智慧的文化核心。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能展现大国文化魅力,进一步巩固国家话语权,还可以提升软性竞争力,塑造底蕴深厚、文化多彩的中国形象。

影像作品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多感官传播影视内容,传递中国思想,传达中国声音,是增强我国文化软性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选项。在国际传播中,影像作品的叙事基础就是对国家文化的诠释,著名文化理论学家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说,“电视不仅是流行文化的代表,也是国家文化的表征,电视的叙事是国家文化最显著的符号元素”[7],影像的叙事内容是国家文化最直接的体现。红色文化影像的国际传播,基于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与依赖,在呈现“爱国”主题的阐释语境中,易引发观众共情,这是红色文化软性竞争力在提高国际认可度上的关键突破点。漫威电影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打开美国文化传染世界的通道,成就了美国文化传遍世界的版图,红色文化影像或也可以凭借其奋斗精神与爱国情怀勾勒中国特色文化的未来愿景。

(三)共同体视域下的文化发展

2012 年,中共十八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念,时至今日,理论界对此价值观念的理解已形成了初步成熟的看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全人类的整体发展和共同前途命运,倡导世界各国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同心协力,政治上对话结伴,安全上合作共享,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多元共生。[8]文化多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准则之一,“多元”就是在保有各国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国家文化的互相交往、交流、交融。红色文化从国际发展的角度考虑,是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与世界各国文化在国际之间传播与交流。共同体视域下的红色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民族的,也是人类文明的。文化之间持续的交流,才会有不断的发展,以及新的文化产生。红色文化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定的价值观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又引领红色文化超越民族属性,促进红色文化“走出去”。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文化与文明的进步,就产生于各种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之间。文化只有不断地突破,结合时代特征,吸收时代精髓,不断吐故纳新,才会持续发展留下文化精华。

此外,文化的发展,不仅要“向前看”,更需要“回头望”。影像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保存方式,是最为全面、详细、直接的。当下留存的红色文化故事,除了人们的口口相传,就是通过影像得以记录。红色文化于历史中持续演变,于时代中不断更新,其发展历程中,会有文化因素在时代中被放大,也会有文化因素待挖掘。那么影像作品的创作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就是以最为形象的方式对优秀的文化因素进行记录、保存、传承。共同体视域下,红色文化或会同化,或会异化,或会产生一种新的文化。红色文化以影像为载体进行传播,就无形之中将待发掘的优秀文化因素保存,同时以最完整的姿态,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

故事,是人类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也可以说是人类群体中所发生的事件的叙述或叙事的某种结果。[9]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国人民为追求民主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素材。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内学者一直探究的课题。谁来讲、如何讲、对谁讲、讲什么是讲好故事必须斟酌的四个维度。红色文化影像国际传播的新进路的开创重担毫无疑问将落在媒体建设的肩上。媒体既有专业团队,又具广阔的国际视野,拥有深度钻研的基础,兼具技术设备的组建能力。从媒体建设的角度探索,或可为红色文化影像国际传播提供新的可能,助力红色文化成为世界认可的共有文化。

(一)集中+散落:搭建多层次传播主体梯队

要将红色文化推向世界,媒体首先需要建构的就是传播主体梯队,要联合国家发声主体与民间自由传播者,搭建“集中+散落”的多层次红色文化传播主体梯队。集中型梯队是第一传播梯队,主要由国家传播机构构成,传播主体数量较少,但传播力量较大。处于第二位的散落型梯队则由留学生与“洋”网红组成,他们具有最便捷的传播渠道。以国内自由传播者为第三梯队,利用其熟知红色文化内涵的优势,通过影视手段进行恰当表达,为红色文化影视的国际传播提供大量影视素材。三级梯队之间可以由下往上提供红色文化的影视内容,并各自可以作为独立传播者,进行国际传播,如图3。

图 3 传播梯队示意图

国家传播主体集中资源,以世界公知的国际性事件或赛事借船出海,拍摄红色文化专题影像。国际赛事广受瞩目,借此机会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可以体现中国特色,更可以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2022 年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中国的非遗文化二十四节气与冬奥主题结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国家层面的传播主体还可主导拍摄红色文化主题的故事片与纪录片,在从高层次把握主体方向的同时,设立专项主题的资金项目,吸引影视从业人员立项申请,拍摄具有国际传播视野的红色文化影像,择优在国际文化交流时展映,或作为“国礼”赠送其他国家。另外,还可设立“线上红色影厅”,作为收集红色文化影像的作品池,鼓励国内外的自由传播者拍摄、制作、上传原创红色文化影像作品,从中筛选具有国际传播视野的影像进行海外传播与故事挖掘或二次创作。

散落的格局建构则是依托数字时代的网络技术。数字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一部摄像机,可以随时记录与分享生活。建立红色文化讲述人机制,由地方文化局进行组织化管理与培训,小规模,分散式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有目的地培养面向国内与国际不同层次的自由传播者。红色文化影像的国际传播,要求影像具有国际化传播的能力与条件,就是要求其背后的影视创作人具有国际传播的视野与能力。以留学生和“洋网红”为第二梯队的红色文化自由传播者,引领国外受众感受中国红色文化的魅力,自发利用他们本身就掌握的多个国家文化的相关知识,以及对不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所具有的情感认同等自身条件进行红色文化影视的国际传播,成为红色文化散落格局建构的天然桥梁。B 站知名UP 主“我是郭杰瑞”,就是一名美籍犹太人,常年往返于中美及其他国家,他在B 站中上传了大量关于中美文化差异的短视频,深受国内与国际受众的喜爱。通过吸引此类自由传播者,红色文化在进行国际传播之时便会以不一样的视角呈现给国际受众。最后,国内红色文化影视的自由传播者以其本土性为优势,对红色文化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较为了解,同时因地缘性特征,可以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故此会成为最大的传播主体。

(二)长视频+短视频:创设多模态传播形式

相比于新闻和纪录片生产更多服膺于实际的政治和文化利益,流行影视因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伴随而在文化上被西方受众寄予了更高心理安全感的期望。[10]概括而论,纪录片的传播形式已经在国际受众心间赋予了“政治与文化利益”的标签,故而国际观众在观看时会潜意识地设置心理防线,无形中增加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的难度,但纪录片是最能直接展现文化风貌的传播形态,因此对于纪录片的传播形态不可“一刀切”。因此,故事片与纪录片并举的红色文化影像长视频模态设置,是最为适合国际化的传播形式。即以纪录片的平视叙述展现红色文化的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历史遗址等,将受众的心理防线淡化在平视语境的叙事模式中。同时,以故事片的丰富情节,再现真实历史与坚定信念,全面塑造红色的人民英雄形象。故事片与纪录片作为长视频的两种传播形态,可以帮助国际受众有效定位红色文化的传播价值,深入理解其浑厚的历史意蕴。

数字时代中,人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短视频正是碎片化的时代产物。2016 年,抖音作为一款面向全年龄传播的音乐创意软件,自上线以来,迅速登上全民常用软件的榜首。国际版抖音TikTok 上线后,也深受国际受众的喜爱。短视频具有“短、平、快”的特征,以丰富的图像元素,搭配合适的音乐,共同作用于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力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观众的兴趣点,促使观众深入探究,即使未能引起兴趣探索,也可以瞬时切换到下一个短视频内容。短时的影像呈现,将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方寸屏幕上,信息流量最大化地涌向受众。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正是可以通过其信息最大化的动态影像,对红色文化的历史,进行故事化再创作和演绎,并进行国际化传播。短视频的创作时间短,制作成本低,成品量大,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突出红色文化最独具魅力的核心,以人类共通情感结合点,吸引国际受众理解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热爱红色文化。

(三)历史+现代:融合时代特征的传播内容

红色文化不仅源于历史的积淀,更包含现代化的阐释。红色文化的影像叙事时空不该仅仅局限于革命历史,对于其现代性理解与演绎同样应该得到重视。“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1]红色文化影像以历史题材为主,进行影视化的创作与改编,变的是诠释的形式与细节的补充,不变的是红色精神与历史节点的真实。以历史题材进行创作的红色文化影像,通过现代化的拍摄手法与技术,还原或再现红色历史中革命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中国人民对于新道路的艰难探索。历史留下的不是没有色彩与生命的僵硬记忆,而是一代代赓续坚定的红色信念。对红色文化的现代性解读与再阐释,是红色文化的时代性与现代性价值彰显,也是助力红色文化历久弥新,不断突破的有效方式。

红色文化的影视再阐释是对红色历史的解读,那红色文化与当下时代精神的结合,就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扬弃。对于文化最好的继承方式,就是在现代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运用。以现代化题材为创作基础,红色文化为背景底色,摄制当代中国的红色影像,在国际传播的话语中,架构红色文化现代题材的叙事模式。国内的一些影像作品在此方面已作出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深海利剑》是一部讲述中国潜艇兵成长的现代军旅题材作品,剧中的潜艇新兵在一次次磨炼中褪去软弱与幼稚,逐渐成长为坚定、成熟,有担当的中国军人。不同于其他军旅作品的坚硬质感,《深海利剑》不乏人文关怀的叙事情节,使现代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更具柔性策略。总体上看,现代题材的红色文化影像依旧较少,且在叙事策略上过于刚硬。应巧妙利用影视叙事手段,结合现代题材对红色文化进行诠释,通过国际平台与渠道传播,以柔性传播的方式,展现立体的中国形象。

(四)高新科技+传统手段:呈现分众立体化影视

数字时代的技术发展带动了影视制作与传播手段的多样扩张。VR、AR 等技术在影视制作过程中,多维还原真实与再创虚拟场景,给观众沉浸式的观影体验,5G 与4K 为影视放映提供了超清流畅的画面呈现,高新技术带来的是真实观感与直击心灵的震撼。如红色电影《战狼2》的3D 立体呈现,画面清晰的展现与顺畅的传达,都是基于网络与显示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中国日报微信视频号中发布的《坚持就是胜利:十年变革的秘诀》短视频,利用VR 技术影像还原中国近十年的变革与发展历程,立体式呈现了十年来的对比变化;
人民日报微信端在2022 年北京冬奥结束后,采用多屏合一的界面技术,将冬奥志愿者的工作记录剪辑呈现,多视角展现中国的冬奥热情与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担当。红色文化是十年变革中的精神支撑,也是冬奥青年志愿者的热情之源,将高新科学技术应用于红色文化的影视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不仅会给国际受众带来最新的文化享受,也是展现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绝佳机会,利于塑造科技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大国形象。

与此同时,在国际传播渠道中,以电视剧为主的传统影视传播手段,依旧占有一席之地。传统内容形态的红色文化影像,也是其进行国际传播的根基沃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影视传播渠道以广播、电视为主,那么以传统手段摄制的红色文化影像在其地区就具备了基本的传播条件。根据传播地区的影视放映条件,分类别地采用不同影视摄制技术,以合理的方式有区别地进行国际传播,才能将红色文化影像的传播效果发挥到最大。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 文化与人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红色在哪里?儿童时代·幸福宝宝(2020年2期)2020-03-02《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14期)2019-09-10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什么东西不应该是红色的娃娃画报(2018年2期)2018-02-27追忆红色浪漫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什么东西不应该是红色小朋友·快乐手工(2015年4期)2015-05-07

推荐访问:进路 影像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