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模式与对策*

张 晶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其必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1]。高等职业院校要承担起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的历史重任,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是其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内涵、基本模式和现实对策进行专门研究,对加快高职教育发展、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培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矛盾运动的过程,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的活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素质、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素质和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既包括了人的智力、体力以及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兴趣、爱好、个性以及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广泛的发展,其中就包括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观。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职教育,其最本质属性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工匠精神体现为产品的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对与其工作相关的某一方面专业品质的不懈追求与顽强坚守,属于道德品质的范畴,也是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

2.从教育学的视角看是高职教育属性的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在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备高端的职业素质、高端的职业技术技能和高尚的职业精神。其中高尚的职业精神就是指有探索职业技术的求是精神、掌握职业技能的求真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精神、勇于开拓的求新精神、精益求精的求精精神、团结互助的求和精神。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卓越的求精精神。所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专门人才,这是高职教育属性的应有之意。

3.从文化学的视角看是中外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借鉴

在中国古代,当社会分工中开始存在专门从事手工业的群体后就出现了工匠。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包括以下特点:一是创新精神。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古代工匠无比智慧及创造性的表现;
二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雕细琢、千锤百炼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第三就是敬业精神,他们十分尊敬自己的劳动,也形成了独特的“敬”的文化,酿酒敬杜康、茶农敬陆羽、木匠敬鲁班等。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造文化,如日本的“匠人文化”、瑞士钟表匠的“对手艺的坚持”、德国的“工匠精神”等,都体现了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和对职业的崇敬热爱。我国当代的工匠精神就是在传承古代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和借鉴世界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文化。

4.从现实的视角看是对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的理性关切

一个时期以来,受市场经济规则不完善的影响,部分企业追求“短平快”的盈利模式,缺乏保留优秀工匠、制造优秀产品的价值追求。一些传统的体制内企业,也存在内卷严重、创新不足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劳动者缺少专注、坚守和创新,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最终必然会走向平庸,就没有所谓的生涯发展,也不可能生产更好地物质产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现有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新特征,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好坏或者是精细化、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只有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满足人们精细化需求的产品,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所谓模式就是解决一类问题的固定范式,也就是从方法论的高度理论归纳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种文化育人和理论教育的过程,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可将其基本模式总结为:

1.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培育和改造,为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2]。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即通过理论灌输,将工匠精神内植于学生,从而产生精神力量,在社会实践中予以转化。当然,理论灌输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而是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群力之所举,则无不胜;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教育者水平再高,也超越不了集体智慧。所以要综合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辩论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在释疑解惑中求实,在教法学法上求活,用“大众话”推进工匠精神大众化。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

如果将依托课堂、课本等有形媒介相对应的课程叫显性课程,那么大学精神、院校文化、学术氛围等发挥的就是隐性教育的功能。隐性课程是通过无意识心理机制潜移默化影响人们价值取向和态度情感的过程[3]。如果说课本、课程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那么文化氛围等则是在直接熏陶、锻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
如果说显性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形式,那么隐性课程则是渗透在院校教育的全时空、全方位和全课程。因此,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一环。

3.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教师引领示范模式

陶行知先生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教师做得好,学生就会从心底尊敬服从。高职教育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教育,教师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实践指导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课堂里的“言传”,更在于实践中的“身教”。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培养能工巧匠,教师也应该是大国工匠。近些年来,国家多措并举打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其目的就是推进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起到更好地引领示范作用。

4.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协同模式

从课程的时空角度看,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不是一种主辅关系,而是一种并列互补关系,两者共同构成现代职业教育的整体结构,对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理论性是衡量专业水平的基本标准,实践性则是课程的活力所在,实践教学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庸,而是理论教学深化改革的驱动力。岗位的实践与体验也是工匠精神形成的重要环节,高职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进行潜移默化,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与探索创新,并精益求精地完成训练要求,从而起到巩固、强化和内化于心的功效[4]。

依据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理论模式,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紧迫性,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1.厚植培育土壤,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

(1)树立正确的职业人才观。长期以来,社会欠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偏见,这种错误观念,使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同感造成一定阻碍。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可以说大力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职院校要深入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树立科学全面的职业人才观,担起主体责任,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2)打造体现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转化为学生可以实实在在看见或感受的客观存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反复浸润学生心灵。将工匠精神融入校风校训等学校精神之中,使其成为凝聚高职院校师生意志的精神动力;
构建体现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建设雕塑广场、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等,让学生在有形的文化载体中接受感染和熏陶;
构建工匠精神行为文化,通过开展仪式教育、纪念活动、举办技能展等,增强教育活动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情境”的熏陶感染中收获刻骨铭心的记忆,进而转变思想、升华认识、激发斗志,达到育人无声、化人无形的效果;
构建工匠精神制度文化,制定多种制度规范,使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2.优化课程设计,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对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具有牵头引领作用,工匠精神培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着力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1)在思政课程上突出系统深入。首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之中,鼓励学生自觉把个人发展、专业学习、职业规划与国家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其次要深入挖掘文化基因。“讲好故事,事半功倍”,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空洞的说教,能上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同身受,最终认可接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工匠文化历史悠久,关于能工巧匠的典范不胜枚举,工匠精神传承至今,必然有其足以适应时代需求的内涵特质,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拉近与当代高职学生的距离,寻找共鸣点和契合点,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2)在课程思政上突出对接融合。首先,对专业课程中蕴含工匠精神的元素进行整合和梳理,杜绝“守着宝山难识宝”,创新契合知识点、思政点与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的教育方法,把职业素养培育同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育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相统一,发挥出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其次,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之中。例如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互动、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纳入素质目标,把将要达到的学习成效,包括会做什么、能做到何种精准程度、达到什么标准等纳入能力目标等,做到人人都参与、时时受教育、处处可管控,让教育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向“大国工匠”转型

促进教师队伍向“大国工匠”转型,是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完成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根本保障。

(1)加强院校与企业人员的深度交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深度改革,院校师资力量对岗位型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开放借智”的策略。因此,必须严格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专业教师原则上必须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任用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聘用一批企业经验丰富技术人员、技术技能高精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全面推开专业教师定期赴企业轮训、教育见习和企业实践制度,使教师真正成为本领域和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2)积极参与各类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自己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教学或职业技能大赛,通过高手角逐、项目推动和“师傅带徒弟”,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又以赛促学,促进学生培养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品质。近些年,国家对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职业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和层次水平显著提升,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理应“当仁不让”、大显身手。目前高职院校师生可参加的国家级大赛有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以及各层次各行业的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实践教学能力大赛、课程开发大赛等[5]。

4.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实现育人双管齐下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取得成功,其突出优势就是校企合作双管齐下,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恰恰是市场所需要的。我国的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有机组成部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只是物质生产,一定程度也是院校教育和大国工匠培养的延续,没有企业的参与,高职教育往往会缺乏生机和活力。企业文化、生产过程、管理制度、用户评价等都会对组织成员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要坚持应用型办学,加强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可综合采用“依托式”合作——院校依托企业建立实践实习基地,“嵌入式”合作——企业到院校设立相关场所吸收技术和人才资源,“互补式”合作——相互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惠互利等合作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将教学过程生产化、教学成果产业化,再将实践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提高学生的过程体验和创新能力,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

猜你喜欢 技能型工匠培育 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略论职教论坛(2022年1期)2022-11-2090后大工匠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工匠风采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3期)2021-11-19工匠神形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9年12期)2019-02-03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4期)2018-05-02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科学大众(中学)(2018年2期)2018-02-01第十道 生相克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1期)2018-01-19蟑螂小猕猴学习画刊(2017年12期)2017-12-26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8期)2016-12-26

推荐访问:工匠 培育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