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王志恒

本文以国家级新区发展现状为出发点,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基于2003-2019 年城市经济发展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的建立的确促进了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同城市设立新区的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最后,本文总结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合理化建议。

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实施的重大战略选择,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目前我国共有19 个国家级新区批复成立,广泛分布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其中共有13 个新区设立在2014-2017 年,且增设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国家级新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因此,研究国家级新区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国家级新区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国家级新区的概念

在总体战略规划的安排下,国家在跨越省级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特定的实行特殊开放政策的行政区域,并将其总体开发布局上升到国家层面,设立了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的改革与创新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相联系,已不再是简单的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范畴。设置国家级新区将有助于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工业体系,是一个国家重大经济使命的体现。

(二)国家级新区对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1.促进制度创新。无论是产业集聚的影响,还是政府赋予“先行先试”的优先权,国家新区都为制度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和优质环境。通过税收优惠、科技创新体系等多种创新,引导发挥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开展先进科学技术的攻关研究,同时紧抓各项政策落实,努力提高人才集聚效果,实现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激发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在土地要素利用方面,通过优质的土地资源吸引企业,实施优惠政策,使得部分企业投资于国家新区并建设工厂,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增加对新区的劳动力投入,有利于新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的扩大。资本要素的供给可以促进高水平金融业的发展,对促进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共享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产能供给以应变不断更新的消费需求。

3.引导科技创新。国家级新区是科技创新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温床和工业园区,助力推动实施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战略。政府的激励政策重点是建立企业的技术产权制度,突出培育国家级新区内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从而继续探索研究推动国家级新区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干预手段,新区政府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实施宏观财政政策,这不仅可以向新区直接提供投资,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来增加财政资源,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乘数效应的实现。

(一)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

1.实体经济发展快速。各新区努力提高国际和区域竞争力,充分发挥吸引外资新优势,改善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优化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区域建设和产业生态建设。

2.有效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目前,新区正在积极努力制定和实施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将自身的发展积极融入国家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的进程中。

3.营商环境逐渐改善。新区将逐步增加力度进行减税和免税,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如天津滨海新区全面实施减税政策,有效降低了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主营收入成本。同时,本着优化服务的宗旨,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国家级新区面临的问题

1.优惠政策逐渐减少。国家新区在招商引资初期呈现出过热的态势,但随着国家级新区数量增加,新区的优惠政策所带来的红利也随着国家逐步取消对新区的优惠政策也逐渐消失。国家级新区发展速度放缓,导致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2.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面临风险。地方政府明确不能利用融资平台增加公共债务,并严格管理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水平之后,资金筹措渠道缩窄,融资规模减小,无法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

(一)假说提出

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目标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现代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新区一直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石。由此提出假说:

H1: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东部地区城市化速度快,而且城市化水平高,经济活动更为活跃。中西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落后,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通过设立国家级新区带动城市经济增长,会在不同城市之间形成区域异质性。由此提出假说:

H2: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1.模型设定。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国批复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主要倾向于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实施,根据了解到的数据,在2006-2016 年时间范围内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居多。因此本文经过考虑选取2003-2019 年中国4 个直辖市、26 省和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共计30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并将这些城市分别划入到“处理组”和“对照组”之中,“处理组”包括我国已设立国家级新区的城市,其它未设立新区的城市为“对照组”。本模型中将设置Treat 这一政策虚拟变量用来表示某一城市是否实行了设立国家级新区这一政策,由此可得“处理组”的赋值为1,“对照组”则为0。另外,按照各个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年份划分时间分界点,将“处理组”的研究样本分为“新区设立前”和“新区设立后”,同时设定时间虚拟变量Period 区分政策实施之前与之后的时间,“新区设立前”指定Period 值为0,“新区设立后”指定Period 值为1。因此,为检验假说是否成立,建立双重差分模型:

在式(1)中,lngdp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i 城市在t年时的地区GDP 的对数值。didi,t为本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为Treat 和Period 两个虚拟变量相乘得到的交互项,其系数用来估计国家级新区设立这项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Xi,t是一组控制变量,包括投资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政府支出水平。φt是时间的固定效应,μi是各个城市的个体固定效应。β1是本文核心的估计参数,表示国家级新区对经济增长的净效应。若β1为正,则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反之,εi,t则不具有促进作用。为随机误差项,

2.变量说明。模型中被解释变量lngdpi,t为地区GDP取其对数值,是用来衡量地区经济的增长水平的变量;
本模型中的核心解释变量didi,t反映的是国家级新区的设立这项政策,取值为0、1;
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可信性,就必须要控制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考虑到经济学中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对经济发展水平有影响,本文参考相关文献选取上述变量为控制变量,分别反映企业投资行为、居民消费行为、政府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并用固定资产投资对数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数值、政府财政支出对数值计算。

(三)实证结果分析

各变量统计特征如下表:

表1 描述性统计

由表可知,衡量各个城市经济增长的值为11.225,标准差为0.505 表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控制变量来说,其标准差也较大说明各地投资水平、消费水平和政府支出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1.平行趋势检验。由图1 可以看出,设立国家级新区之前的时间窗口中,β1的变化较为平缓,未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这说明样本省市之间无显著的差异。而设立新区之后,β1显著上升,这说明新区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地区经济增长水平。

图1 平行趋势检验图

2.基准回归结果分析。基准回归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新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0.0572,且结果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从全国整体层面来说,设立国家级新区会对当地经济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说明,投资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政府支出水平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正向的关系。假说H1成立。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3.稳健性检验。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将被解释变量lngdp 改为gdp 之后进行相应的稳健性检验。由稳健性检验结果可知,研究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在1%的水平下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表明在稳健性检验后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仍然表现显著,说明模型回归的结果稳健。

4.异质性检验。东部地区样本估计结果中,核心解释变量回归系数为0.0754,这表明在东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显著。在中西部地区样本估计结果中,政策实施效果仍然显著,但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小。在针对不同区域设立新区的效果检验之后,可以得出在东部地区建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果更为显著,对提升当地经济水平更能发挥巨大作用。假说成立。

表3 异质性检验结果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自设立以来,国家新区从促进制度创新、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引导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对新区经济增长发挥作用,成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国家级新区发展中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连接重要区域战略、改善经营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困难、政策优惠逐渐减少等诸多问题影响着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第二,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新区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增长。通过异质性检验,表明我国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对于推动所在城市经济增长方面存在差异。

(二)政策建议

1.加大对国家级新区支持力度。国家应不断总结新区发展经验,与当地政府联合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支持国家级新区里的重点项目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项目成为招商引资的良好载体。根据产业规划和战略规划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引进相关配套项目,进一步研发自主创新平台,逐步形成大项目主体、配套设施、自主研发聚集的新格局。

2.优化国家级新区空间布局。国家还应站在长远的角度关注经济发展全局,将政策、资金投向主要城市群核心城市,在战略沿线设立国家级新区,同时要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还要注意国家新区的位置选定和原城市群的联系,优化国家新区的空间结构。

3.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通过重点培育和优化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促进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通过各项产业政策来积极引导新区内建立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引进高水平人才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到新区的治理,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布局。

引用

[1]曹云.国家级新区与其它城市功能区的比较及发展趋势展望[J].商业经济研究,2016(23):119-120.

[2]冯烽.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21(11):65-72.

[3]范巧,郭爱君.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8(05):46-51.

[4]余典范.上海浦东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的比较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03):13-20.

猜你喜欢 新区变量水平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经济与管理(2022年3期)2022-05-20张水平作品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22年3期)2022-04-27抓住不变量解题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21年4期)2021-04-29作家葛水平火花(2019年12期)2019-12-26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开放缔造活力新区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6期)2017-06-21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新高考·高二数学(2014年7期)2014-09-18宁波三门湾新区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福建中学数学(2011年9期)2011-11-03

推荐访问:经济增长 新区 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