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唯物史观意蕴

李 琳

(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唯物史观以大量经验及科学事实为依托,打破了粗线条式分析人类历史的模式,从自然、劳动、社会、人同步发展的角度,系统、透彻、全面地把握人类历史。人类历史是人化自然、生产劳动、社会形态、现实的人相互作用的同步发展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内在逻辑,它将以人为本作为逻辑起点,从实践辩证法出发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力为主线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以自然解放、社会解放、人的解放为逻辑归宿,解决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物质性、自我中心性、非生态性的现代化发展理念。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象性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自然的本质规定性内化至人的本质之中,人的本质规定性内化至自然的本质之中,实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对于自然而言,人是一种主体性存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56只有人能够超越生物本能,进行具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辩证统一的现代化,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构建需要依靠具有实践理性和道德能力的人在充分尊重人与自然双重价值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将以人为本作为逻辑起点,秉承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的“生命共同体”自然观,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态需要和人的现代化发展需要为追求。

(一)现实中的个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主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的“人”是现实中的个人,是存在于现实自然环境中,受到自我主观意识支配,从事物质生产等实践活动的个体。现实中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46。因为要想实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就必须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所以,“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146。现实中的个人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满足自身的吃穿住用等需要,“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1]158的物质生产实践。物质自然条件对于现实中的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必然受到他们所处的自然条件的制约和限制。现实中的个人对于自然是对象性存在,在以整体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人与除他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保持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需要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进行互化的对象性活动中获得了自身的本质规定性,人被自然界所规定,自然界确证了人的本质。自然的本质规定性内化到人的本质之中,人的本质规定性包含自然的本质规定性。现实中的个人对于自然是主体性存在,正是由于人的自我意识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意识,使人类能够自觉地与除他之外的自然存在物建立对象性的联系,人的本质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确证。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人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并非只是具有自然属性的自然界存在物,更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类存在物。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人具备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实践能力,尊重和维护自然价值的道德能力,能够超越生物本能,以实践方式、道德方式与自然进行沟通;
能够超越物质狭隘性,通过精神追求实现对自然的精神关照;
能够超越人类自我价值,通过关注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价值,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现实中的个人对于自然是作为对象性存在与主体性存在决定了人与自然是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应然存在。“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85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类与自然共存、共生、共荣。平等对待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存;
打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隔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
推动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合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秉承了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的“生命共同体”自然观,既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只考虑人的价值而忽略自然价值的弊端,也克服了自然中心主义只考虑自然价值而忽略人的价值的缺陷,实现了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辩证统一。

(二)人民至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底色

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础,人的本质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场重要变革,人是实现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实现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统筹推进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生态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离开人民群众,社会发展就像无源之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就像无本之木。人民至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底色,因为,人民群众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动力来源和价值目标。首先,人民群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创造者。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民能够超越生物本能,从人的对象性和主体性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人的需要与自然供给、人的活动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在实然与应然、必然与自由之间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其次,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实践主体,人民以满足自身的生态需要为目的,秉持自身的首创精神,激发自身的内生动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最后,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落实到人的现代化才有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具有生态需要的人的现代化。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的人类自身的和解,是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满足人的生态需要,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生态需要成为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需要,满足人民的生态需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3]39人民群众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力量,以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推动力,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作为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目标,在社会中努力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用的浓厚氛围,通过不懈的奋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自然界是人进行实践活动所需要的一个重要对象。人的本质规定性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形成人的自然化的建构;
自然的本质规定性在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实现了自然的人化的生产。“人具有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与环境共同成长,人与自然存在着协同进化、共生共荣的关系。”[4]117作为对象性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自然存在物的人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内化自然,确证自我、肯定自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实践辩证法作为逻辑基础,辩证地分析人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及其不断形成的人化自然的历史性逻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价值遵循,合理调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载体

实践活动是推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形成的前提,但是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孤立存在。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自然是人类的“根源”,相对于人类而言,自然是一种先在性存在;
人依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相对于人类而言,自然是一种基础性存在。自然的先在性和基础性说明了人既是从自然界进化、超越而来,又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进行对象性活动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人所特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主动参与自然界发展、主动探寻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实践活动是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又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的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过程。作为主体性存在和对象性存在的人通过实践活动影响并改造自然,作为先在性存在和基础性存在的自然自始至终规制着人的实践活动。首先,自然是实践活动的外部前提和自然基础。实践活动的展开不仅要依赖实践目的、实践手段、实践对象相结合的内部条件,而且需要水、土、阳光等直接介入实践活动和气候、日照、物种等间接接入实践活动的生态环境作为外部条件。其次,自然对人的实践活动结果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唯物史观看,既然自然是人类实践的前提和条件,那么自然必然会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在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增强人的主体性的正效应;
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中暂时获利,但是却造成削弱人的主体性的负效应。再次,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观目的与自然的客观现实相结合的结果,是主客体之间走向统一的矛盾运动。人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与自然双向运动、双重改造的过程。作为客体的自然得到主体的改造变成主体化的客体,完成了自然的人化;
作为主体的人得到自我改造变成了客体化的主体,完成了人的自然化。从实践活动的结果来看,人的主观目的变成了实现了的现实目的,扬弃了目的的主观性和客体的客观性,实现了主客体统一的理想状况。最后,人类在自然界中受动的生存,各种实践活动必然受到自然规律、自然法则的约束,一旦打破自然界的动态平衡、违背自然规律,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人类又能动的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在自然生态系统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合目的性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实践活动作为根本方法,将人化自然与自然化人的过程有机结合,将人的本质与自然的本质融为一体,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使人作用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趋于合理,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人的实践更是蕴藏着丰富的实干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只是依靠理论探索是无法实现的,唯有依靠“实干”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社会发展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持续的、动态的、发展的实践活动,更离不开人的“实干”。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遵循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自然是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的客体对象,它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基础和源泉,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的实践活动。然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5]23。有限的自然资源没有办法满足无限的人的需要,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必须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例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己成为推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能源革命和加快新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6]16。“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7]395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5]50。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辩证统一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8]186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活动,人可以通过实践从整体上把握社会活动。“全部社会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35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实践,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形成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总和。自然的先在性和基础性决定了自然界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客观尺度和运行规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3]39因此,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价值遵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必须将人类与自然看作具有共同利益的“生命共同体”,承认自然内在价值,合理运用自然规律,以实然认识与应然建构相统一、物种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作为价值选择。首先,人们所进行的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应该追求实然认识与应然建构的辩证统一。人是有意识的个体,人的实践是自觉自由的活动。人既能够对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客观尺度和运行规律进行实然认识,又能够超越人类生物本能性、物质狭隘性和自利性,对自然界展开自由追求、精神追求和为他追求的应然建构。人的实践应该秉承人与自然之间实然认识与应然建构的统一,以人对自然的实然认识为基础展开对自然的应然建构。其次,人们所进行的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应该追求自然尺度与人的尺度的辩证统一。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看,完善人的本质依靠于完整的自然,完整自然的形成依赖于合理的人的实践。人的实践既是人自觉自为的影响自然并以此改造自然,将人的尺度内化至自然尺度的过程;
又是人自律自由地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生成自我,将自然尺度内化至人的尺度的过程。自然尺度与人的尺度在人的实践中完成了辩证统一,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最后,人们所进行的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应该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事实判断为改造自然提供了规律性认识,价值判断为改造自然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实践活动是人依据事实判断改造实然世界走向应然世界的历史过程,由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的革命性变革的实践过程。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辩证统一为指导的实践活动,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目的中寻求切合点,以工具理性为追求,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科学发展;
以价值理性为追求,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将人类文明限定在自然之中的文明,“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9]6。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生产力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力量,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现代化发展既是实现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体论和人类文明的双重结构关系方面留下了发展空间”[4]117,因此,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不同人类文明形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角度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途径和举措。

(一)人类文明演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背景

生产力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生产关系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唯物史观从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角度去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历史发展中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系统整体性。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诞生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文明形态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受到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影响,生活在原始文明中的人类只有依靠自然界的“恩赐”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1]161。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产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区分,自然界是人类的主人,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完全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农业革命改变了原始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人类解决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劳动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文化和技能,逐步摆脱完全依赖自然界的状态,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但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类依旧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出现完全对立,相较于原始文明,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少了一份恐惧,多了一份理智。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无限索取自然界资源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逐渐坍塌,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掠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为一种对抗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分割对立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人类作为主体,通过认识和掌握的自然规律主宰和利用自然。自然界作为客体,成为人类满足自我需要的工具和手段。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将自然界的各处都打上了工业文明的烙印,然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10]178。自然在工业文明中濒临终结,人类文明在濒临终结的自然中变得暗淡无光。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生态失衡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现实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人类头顶,人类开始怀疑工业文明所倡导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我消费,故我在”的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反思工业文明所倡导的物质化、自我中心化、非生态化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狭隘性和片面性。试图在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寻找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扬弃,它克服了工业文明“反自然性”弊端,自觉回归至自然的高级“亲生态性”,缓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疏离和对立关系。作为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全新社会形态,生态文明从生态危机的根源出发反思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存在方式。

(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指向

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结合是历史必然性与客观内在性的结合,是逻辑必然与现实需要的统一。生态文明赋予了现代化全新的理念,注入了生态内涵的现代化,消除了工业文明现代化“竭泽而渔”的消极后果,推动着人类文明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转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的生态文明,它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就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11]296。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生产力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它从主观上引导着人类对未来社会创造无限的可能性,从客观上使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不同的文明形态存在着人类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产生了不同的生产力生长点。人类对于自然界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人类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成为决定生产力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由敬畏和崇拜变为征服和掠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依赖变为对抗。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以劳动对象作为生产力变革的起点,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等劳动对象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做法不仅对生产力提升的水平有限,而且对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以大工业生产为本质特征的工业文明现代化将变革劳动资料作为起点,创造出的生产力比之前所有文明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然而,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将人类定义为主宰和征服自然的胜利者,将自然定义为满足人类无限需要的“资源库”的现代工业文明,它的生产力越发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越多。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之路是一条吸收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中的教训,化解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对抗,以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生产力为基础,提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效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文明自觉地发展道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指向,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谋划经济发展,从经济绿色发展的角度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必须注重自然界的使用价值和内在价值;
注重工具理性的实际效用和价值理性的批判精神,在自然界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合理活动,在遵循自然规律、满足自然需要的条件下科学活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精神价值融入生产力的发展,是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将对自然资源的损耗、生态系统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的发展,是减少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知识、技术等无形生产要素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式的发展。“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2]361

人的发展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经历许多历史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人的发展就是在完成每一个发展阶段目标的基础上,逐渐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迈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运动的、具体的、历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衡量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标准:人还未完全获得独立性的“人的依赖关系”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大形态。在这个阶段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呈现出一种和谐状态,但是这种和谐并不是一种完善的和谐。生产力低下导致人类的劳动强度大,产品数量少且品种单一,粗放型生产方式不断引起自然环境的退化;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第二个阶段,人虽然获得了独立性,但这种受到商品经济制约的人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人的个性和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人类生产力的提升虽然增强了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但是也增加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破坏自然资源的能力。但是,在人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人提升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能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辨能力、对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为第三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第三阶段,人实现了完全的独立性,由于人掌握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可能。来到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复归,从崇拜到征服,再到和谐共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实现了和解。因此,人的生态化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逻辑归宿。

(一)人与自然的异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现实反思

人的实践是历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历史发展着的实践中,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不断演化,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人作用于自然的实践目的和实践内容也不断改变。不同的阶段,人对自然有着不同的价值选择和应然认识。与之前所有社会阶段不同,资本主义社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阶段,它改变了人对自然崇拜的态度,实现了人对自然的普遍占有,使自然界在这个阶段成为人的对象,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之物。以资本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405。但是,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服从于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物质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人对自然、人对人、人对自身的剥夺。疯狂追求最大化利益是资本的贪婪本性,资本外在表现为各种各样生产要素的物,实际上物下面所掩盖的却是人与人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无限扩张的资本追求最大化的剩余价值,造成了无限增长的物质欲望与有限供给的自然资源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人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消耗,最终导致各种自然资源的枯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异化了。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人的关系也异化了。资本在实现自我扩张和增殖的过程中,无限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无限压榨劳动力。劳动的非现实化使劳动者越来越贫穷,劳动对象的丧失使劳动者成为劳动对象的奴隶。在异化劳动中,劳动不再是满足人自身需要的一种活动,“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1]54。劳动者异化成为满足这种强制劳动的工具。劳动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体力和脑力,在劳动中感觉不到幸福和满足,只有来到劳动以外才能感到舒畅和自在。这样一来,不管是劳动产品,还是劳动实践,都成为不属于劳动者、不依赖劳动者的外化,人与自身也发生了异化。人的自由、人的解放应该是现代化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但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却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发生了异化。人的异化不仅使人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精神世界的关照、对道德世界的探寻,而且使人失去了对自然价值的尊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人的异化使人变成了单向度需要的“经济人”。在他们那里,物质价值是衡量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都不在他们的视域之内。人同自然的异化制约着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和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社会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世界第一次现代化与工业文明相伴相生,在历史上率先开启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现代化。建立在资本私有性和逐利性之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虽然实现了生产力短期发展和物质财富暂时积累,但是造成自然界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影响却是长期的。现代化发展不是只有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版本,还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版本。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引发各种危机的反思和批判。瓦解了一切私人利益,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1]24。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串联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5]22。中国式现代化是“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并联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伴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当工业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遇,经济效益与生态利益相冲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它是追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永续发展的现代化,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现代化,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化,是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现代化,是打破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与生态化发展“零和关系”传统模式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依托市场经济,利用市场经济这一手段弥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第二个阶段的不足。然而,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市场中通过交换,追求最大化的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人类与自然打交道时要尊重自然价值,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相互契合的价值选择和应然认识。不管是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这一社会形态序列,还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社会形态序列来看,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都是由被动的不自觉逐渐向主动的自觉发展,由受制于自然的不自由逐渐向超越自然的自由发展。只有彻底变革人剥削人、人剥削自然的社会制度,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解,才能为人与自然的和解创造前提和基础。解决资本增殖反生态性的最好方案便是结束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的社会生产才能真正实现为全人类服务的目的,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种全面又自由的发展并不是以牺牲自然、社会、人自身的利益为代价的,而是以自然的自由、社会的自由、意识的自由为基础和归宿。自然的属人特性与人的自然属性构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相互依存关系。自然作为人类的对象性存在,只有与人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它才能展现对人类的价值。同样,人要想生存在地球上,就必须依靠自然界提供物质资源。这样就要求,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又要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在实践活动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自然界的动态发展之间实现辩证统一。人同自然的和解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便是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人类对自然从盲目服从到征服支配再到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解,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和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的问题而展开。唯物史观从人化自然、生产劳动、社会形态、现实的人四个方面探寻人类历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哲学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蕴含了唯物史观的内在逻辑,从以人为本、实践辩证法、生态文明建设、人的生态化发展四个方面探寻人与自然的现代化发展。立足于现实中的个人,从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是自然存在物、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逻辑关联中,分析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辩证统一;
运用实践辩证法,从自然的先在性和基础性、人的对象性和主体性出发,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分析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
从人的生态化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的辩证统一。以唯物史观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意蕴,有利益于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自然界共生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4期)2023-01-04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军事文摘(2021年20期)2021-11-10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小学科学(学生版)(2021年9期)2021-11-02《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年2期)2021-05-02自然界的一秒钟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12期)2021-01-08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20年10期)2020-11-10——评《中国现代化论》">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2期)2020-02-18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9-10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兵器 多元共生军工文化(2017年12期)2017-07-17

推荐访问:唯物史观 意蕴 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