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蒋绮蕴, 谢臣晨, 龚丹, 周鹏, 袁红, 张一英, 汤伟琴, 吕军,夏庆华, 李程跃

高血压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虽不可治愈,但针对其影响因素做好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的发生[1]。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表明,经济社会因素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在地区间分布不同会导致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性[2]。目前关于城郊高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成熟[3-4],但聚焦东部发达地区的研究较少,且多为城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比较[5],较少涉及影响因素的城郊比较。因此,本研究以上海为例,利用上海市慢性病调查数据,探究城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比较分析,为针对性提出中心城区与郊区高血压预防干预重点提供依据。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于2013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6],该调查以上海市1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在上海市居住6个月以上)为目标人群。抽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方法,按照中心城区、郊区、农村地区分层,采取完全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60个、30个、30个乡镇(街道);
在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中按照与人口规模成比例大小抽样(PPS抽样)法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
对抽中的行政村(居委会)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几个户数大致相同的片区,每个片区内户数约为50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其中2个片区;
每个被抽中的村民小组(自然村)或居民小组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7户居民作为调查户;
按KISH表抽样法每户抽取1人。本次调查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组织下开展,由各区配合完成。全市共抽取25 920人,完成调查25 657人。本研究选取中心城区和郊区共计6 530人,剔除信息不全及逻辑错误者后,共纳入5 855人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本次调查采用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问卷(2013),通过面对面询问和体格检测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慢性病相关影响因素的情况(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等),部分生理指标情况(血压、血糖、血脂、身高、体质量、腰围等)。

1.2.2 相关指标的界定①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即平均收缩压≥140 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90 mmHg。②吸烟者:指调查时吸烟的人和以前曾经吸烟的人。③饮酒者:过去12个月内有过饮酒行为的人。④向心性肥胖:男性腰围≥85 cm或女性腰围≥ 80 cm。

1.2.3 质量控制本调查采用市/区/监测点多级质量控制原则,对抽样、问卷调查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项目组提供统一的调查表、调查手册,以及测量工具(血压计、皮尺等),所有调查员统一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参与调查。此外,本研究对调查资料的数据库进行了清理,剔除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关键分类变量缺失、高血压患病率影响因素缺失的记录,以及出现逻辑错误的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利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所有相关的危险因素做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后退法筛选变量,显著性水平α=0.05。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5 855人,其中,中心城区3 039人,男性占40.77%;
年龄为(59±17.95)岁,以60岁以上为主(53.80%);
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技校的人数最多,共1 001人(32.94%),余下依次为初中(25.00%)、本科及以上(16.22%)、大专(15.17%)、小学及以下(10.66%);
婚姻状况以已婚/同居为主(73.45%)。郊区共2 816人,男性占47.69%;
年龄为(55±16.66)岁,以60岁以上为主(41.19%);
不同文化程度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初中(37.46%)、小学及以下(28.05%)、高中/中专/技校(19.74%)、大专(7.95%)、本科及以上(6.78%);
婚姻以已婚/同居为主(86.90%)。

2.2 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情况

本研究分析显示,中心城区有922人患高血压,患病率为30.34%;
郊区调查对象中731人患有高血压,患病率为25.96%,两区的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P<0.001)。见表1。

表1 5 855名调查对象高血压的患病情况 单位:例(构成比/%)

2.3 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

2.3.1 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从与家人的关系情况看,中心城区中独居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48.15%,近一年中与家人关系好、一般、差者的患病率分别为29.26%、39.33%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郊区中未发现有此差异。

此外,两区人群的患病率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食盐摄入、体力活动情况、睡眠情况、高血压家族史、BMI、向心性肥胖、糖尿病患病情况和高血脂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性别、心情沮丧频率、新鲜蔬菜食用情况和新鲜水果食用情况等在中心城区和郊区的高血压患病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 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高血压患病情况(0表示“未患高血压”;
1表示“患有高血压”)为因变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等因素为自变量,分别对中心城区和郊区调查样本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在中心城区人群中,年龄大、丧偶、有高血压家族史、BMI>24 kg/m2、患有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吸烟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P<0.05)。而郊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大、有高血压家族史、BMI>24 kg/m2、有向心性肥胖、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见表2。

由此可见,中心城区和郊区高血压患病的共性影响因素是年龄、高血压家族史、BMI、糖尿病和高血脂;
中心城区特有的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和吸烟,而郊区特有的影响因素是向心性肥胖。

表2 5 855名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

3.1 中心城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郊区

本研究发现,上海市中心城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郊区,提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越高,这与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7-8]。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居民生活条件好,饮食中糖、脂肪等含量较高[9];
生活方式多为久坐,体力活动减少[10],增加了高血压患病风险。此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工作生活压力大,增加了精神紧张感[5,11],这些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3.2 城郊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3.2.1 吸烟和婚姻状况是中心城区特有的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吸烟是城市人口有别于郊区人口的影响因素,与Yip等[12]研究结果一致。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心城区人群职业类别更广、文化程度差距大,对吸烟的暴露水平存在差异。而郊区中职业类别较为局限,且文化程度偏低,吸烟暴露水平更加集中。针对这一情况,应加强对中心城区高压力职业人群的关注,开展对这类人群的专项戒烟干预活动,如通过控烟短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对职业人群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戒烟签名、戒烟竞赛等活动,激发吸烟者采取戒烟行动。

本研究表明,丧偶人群在中心城区中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更高(OR=3.205),但在郊区并未出现这种差异,这与刘志军等[13]研究结果一致。不同婚姻状况下人群高血压防控意识、膳食习惯和健康行为有所差异[14],婚姻状况好的人生活更加规律,而夫妻一方丧偶后容易引起不良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中心城区居民婚后大多不与父母同住,丧偶后承受的心理和生活压力较大,且生活上缺乏照料及相关的家庭支持,更容易形成不良的饮食行为方式,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因此,中心城区高血压预防工作中,应该增加对丧偶者患高血压风险的关注,例如,针对其特殊心理问题,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健康讲座;
组织丧偶群体成立以“互帮互助”为原则的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同伴教育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发生风险。

3.2.2 向心性肥胖是郊区特有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向心性肥胖是郊区居民特有的罹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OR=1.658),与杨舒迪等[15]研究结果相同。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郊区居民行为习惯和工作形式正在发生改变。有研究显示,上海市郊区不活动的居民比例高于中心城区[16],郊区居民的健康意识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而中心城区居民健康意识较高,休闲性运动的投入和定期锻炼的比例均高于郊区[17],从而向心性肥胖发生率低。因此,在高血压预防工作中,针对郊区居民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体质量宣传教育,例如,以楼道、小区或学校为单位组织打卡健身活动,形成常态化锻炼形式,保持居民体态健康;
以公众号的形式发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健康知识,帮助肥胖人群建立健康的运动和饮食模式。

3.3 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等是城郊人群共同的影响因素

年龄、高血压家族史、BMI情况、糖尿病和高血脂是城乡居民共同的影响因素,这与四川省[3]、福建省[1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城乡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时,应以老年人群为主、中青年人群为辅;
密切关注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加强血压监测。例如,针对不同年龄层人群特点,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为老年人提供通俗易懂、便于阅读的健康折页、社区宣传板报;
针对中青年等工作群体,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高血压防控相关信息。

本研究也存在如下局限性:首先,作为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在确定高血压危险因素时,不能判断高血压发生与各相关影响因素暴露的时间先后顺序,因果关系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其次,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我国东部地区相对适用,但外推至其他地区时仍需谨慎。此外,本研究中关于健康行为的调查以调查对象自己回答为主,未采用专业量表进行定量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针对人群患病影响因素尽早采取相关措施,对减少高血压的发生能起到明显预防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根据城郊高血压共同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策略外,更应注重差异性影响因素,针对城郊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以全面提高城郊居民高血压的预防效果。

猜你喜欢 患病率城区患病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幼儿画刊(2022年8期)2022-10-18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2期)2022-04-15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幼儿画刊(2021年12期)2021-12-16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5期)2021-07-22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期)2021-02-07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金色年代(2016年4期)2016-10-20完形填空训练中学英语之友·上(2010年8期)2010-09-20高二生物测试题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8年6期)2008-11-12

推荐访问:高血压 上海市 城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