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文/巨文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浙江省新昌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小县,但创新能力十分突出,被誉为“小县大创新”“科技创新新昌模式”。以经济实力为主要指标的排名,新昌县没有出现在全国县域百强榜单(赛迪顾问经济研究中心以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等4个方面进行排序,发布了2022赛迪百强县),但在全国县域科技创新排行榜上,新昌的排名则都比较靠前。那么,为什么新昌的科技创新能够走在全国前列,经验是什么,对全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有何借鉴价值?

多年前,新昌县还是浙江省的一个次贫困县,具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特点,平原面积很小,人口只有41.9万。科技基础条件较差,没有高校和大院大所,人才数量不多、底子薄,能够投入的研发经费也很有限。

但就是这样的条件,却成为中国轴承之乡、全国医药强县、纺机基地、冷配大县、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传统产业轴承企业600多家,产值占全国15%的份额;
空调部件企业200多家,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全球制冷空调控制部件王国”。拥有一大批细分领域的“冠军产品”,如维生素E、车用电子膨胀阀等15个产品在全球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瑞舒伐汀、液位传感器等20个产品在国内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新昌现有销售额超百亿企业3家、上市企业1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4家、省“隐形冠军”企业6家,万丰集团、三花智控、新和成、中财管道4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

截至2021年,新昌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七年保持在4%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是全国的3.8倍。2020年,位列全国城市创新百家示范县榜首、中国创新百强县(市)第7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全国县域投资潜力第20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020)。新昌县“小县大创新”“科技创新新昌模式”受到广泛好评和肯定。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用历史偶然因素解释一个区域内某种产业集群形成的初始原因。他认为,自然因素或历史因素都会激发某一产业活动在本地的形成。不过,第一粒种子落地可能具有偶然性,长成森林依靠的却是长期积累(保罗·克鲁格曼,2017)。新昌的工业发展就起源于一个偶然,20世纪60年代末,新昌大旱,一只水泵因缺少轴承无法作业引发的难题,让时任新昌县长的杨光明作出决定,要制造新昌自己的轴承。1969年初,12个年轻的新昌人在一间破祠堂里生产出几十套轴承,开着卡车到省里报喜。到下半年,浙江省汽车大会召开,这12个新昌人接到5个型号的轴承订单,以及机床、空气锤等几台设备,新昌轴承制造就此拉开序幕。改革开放后,新昌轴承产业发展迎来辉煌时期,厂家最多时达到2000多家。

轴承产业是典型的制造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培育了地方创新创业文化。新昌后来的制冷部件、汽车部件,乃至航空产业的发展,都与此有着直接间接的关联。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道才,就是通过自主研发二位三通电磁阀进入空调配件行业,经过30多年奋斗,三花股份5个产品在全球占有率居首,几乎每一台高品质空调均有三花配件。万丰集团从轻量化汽车零部件起家,目前已经面向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收购一家奥地利航空设备制造商进入飞机制造领域,在民用飞机等方面发展迅速,在我国民用航空制造领域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把制造业作为立县之本

新昌县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绩,是因为新昌县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优先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新昌县委书记总结说:必须把工业发展永远放在第一位。新昌县自然资源匮乏,资源性产业不可能得到发展。虽然有花生、肉羊等很多品质优良特色农副产品,但由于农业具有边际报酬递减效应的特点,很难形成大规模、高效率的产业集群。新昌选择走制造业发展的道路。只有制造业,才具有深度分工的可能性,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强,才会聚集越来越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形成集群网络效应和产业的根植性效应。

(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在一个地域上,能否形成某个产业或产业环节的集群化发展,是这个区域能够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深化产业分工,促进知识流动。但要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还需要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新昌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构建创新平台。新昌从整合高新区与经开区入手,将9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统筹管理。围绕主导产业建设新昌轴承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科创服务中心、科技大市场、科技孵化器、中小微企业产业园等平台。为引进高端创新资源,新昌正在创建高端科创园、海创广场等项目,并斥资1.37亿元在浙大网新双城国际新建“科创飞地”。

二是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昌尤其重视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企业“盯着市场搞研发、盯着明天搞研发”,加大研发投入。坚持把研究院所建在企业,把人才留在企业,完善省市县三级企业研发机构培育机制,全县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39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0家,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前列。

三是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新昌县出台鼓励建设开放实验室的意见,全县20家大型企业82个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共享,每年服务中小微企业1000余家,检测费用比市场平均低40%。2020年5月31日,以全要素、全过程、全价值链、全治理链为特色的新昌众创共享科创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通过建立创新资源数据库,实现创新资源“一览无余”,完成“揭榜挂帅”全流程开发,实现创新需求“一网对接”。截至2021年9月,云平台已注册企业1200余家,入驻服务机构70多家,集聚创新专家3000余位,发布创新课题303项,达成产学研合作87项。

四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新昌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深化企业精准出题,推行企业自己找、部门协助找、专家精准找、中介牵线找等四种模式,每年挖掘凝练企业攻关课题超过150项。深化高校精准解题,引进集聚高校共建产业创新研究院3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近20家,如九三学社中央科技服务基地建成投运。深化两层双向对接,带着企业进高校找团队,邀请专家来新昌找企业,促进校企精准合作,每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以上。深化政府精准助题。出台产学研合作专项政策,建立专家、团队激励表彰制度,为参与新昌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团队、研究生导师设立专门奖项。实行县领导结对创新团队制度,每月联系,每季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与市场是什么关系?一直存在很多争论。但就科技创新而言,政府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美国研究“三螺旋”创新理论的知名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2014)认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政府是与大学、企业并列的三大创新主体之一,起着规则制定和维护、公共风险投资等多种作用。

一是确定最优发展的产业。选择什么产业,发展什么产业,并不完全是市场化的结果,政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决定作用。2005年,新昌县由于大力发展工业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成为“全省重点污染县”,关停了大量企业,经济受到重创。这迫使新昌县政府招商引资时考虑技术含量高、污染少的企业。新昌通过土地使用税调节、财政奖励、排污指标设定等手段,倒逼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特别规定凡是进入新昌的企业只有研发强度达到4%以上,才能享受政府税收、奖励等补贴。

二是把创新摆在全部工作首位。随着经济发展,政府对科技创新驱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逐步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全部工作的首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科技创新。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于确定下来的科技创新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不因领导变化而改变,也不因创新成效慢而放弃,真正做到久久为功、铁了心抓创新。新昌坚持“一把手当行动队长”,实行“领导抓、抓领导”,书记、县长带头当好科技创新的“行动队长”。成立县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党委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抓科技抓创新的组织体制,增强部门间在政策和工作上的协同性。

三是强化科技投入。新昌县明确科技投入的财政支出占比不低于10%,年均增幅不低于10%,2020年财政科技投入6.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10.78%。每年安排4亿元用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战略性产业发展,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结合一系列扶持政策,已撬动40亿社会资本。2020年,新昌的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已经走在前列,研发经费占GDP比重4.38%(全省2.88%),连续七年保持在4%以上;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7件(全省34.1件),新产品产值率51.9%(全省39%)。新昌企业每年开发省级新产品超过100项。

四是做好服务。政府主动当好科技“店小二”。通过办事“零跑腿”、服务“零距离”、知识产权保护“零缺位”,全心全力为企业提供服务。

(一)找准高水平县域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我国有1636个县,374个县级市,情况非常复杂,在科技部52个创新型县市中,分为生态县、产业县和扶贫县等三大类。能够像新昌县一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县市还属于少数。对于这样的有着独特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县市,还是应当给予一定关注,找准他们在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位置,发挥这些县市在产业关键领域、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独占性作用,引导这些县市成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节点。但是,在县市这一级行政区,科技创新资源贫乏仍是其最大短板,这在全国县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多数县域的科技资源十分薄弱,几乎没有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对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定困难。所以,需要加强研究县市,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县市在国家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二)进一步强化高水平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国家高新区等科技创新资源布局主要还是从大城市角度考虑得较多,对县级科技创新发展考虑较少。从新昌县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相关企业的规模化聚集程度,以及研发强度、技术水平等角度看,新昌县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新昌县的省级高新区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大多数国家高新区,即使与全国173个国家高新区相比,其排名也在第50多位左右。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考虑如何通过高新区在县域的布局,引导国家科技资源向有条件的县域集中,推动县域产业更快更好地融入全国产业网络和创新网络中,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加强县域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支撑作用

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点,探索县域科技创新支撑共同富裕,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夯实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域应当推动科技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要加大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支撑,同时积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跨界融合再创新,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金融、智慧教育和智慧养老,打造一批“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打造科技创新支撑共同富裕示范区。

(四)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新昌县的经验表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矛盾,关键是要看选择什么样的产业,走什么样的道路。新昌是山区县,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脆弱性,2005年后,新昌痛定思痛,政府强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8%以上,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境内河流水质保持在Ⅱ类水以上,PM2.5平均浓度保持在26微克/立方米以下,入围2020年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新昌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位列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56位。

猜你喜欢 新昌县新昌县域 家乡桃花美趣味(作文与阅读)(2022年5期)2022-07-29华东地区典型山区县市空气质量分析——以新昌县为例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0期)2021-07-16锐新昌:上市前股东减持分红 圈钱割韭菜嫌疑深重股市动态分析(2019年49期)2019-01-13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新昌县人民医院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县域经济提速四川党的建设(2013年12期)2013-08-08

推荐访问:新昌 科技创新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