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流行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詹明鹏

网络表情包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型网络社交方式,以其独特的言说表达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演化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普遍话语方式。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流行,展现了大学生喜爱的言说方式,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带来新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掌握其言说方式发展,采用适恰的话语表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网络表情包流行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网络言说表达的逻辑与表现,守正创新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理路,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网络社交的发展,催生了网络话语言说范式的变化,表情包是当下最为流行的网络话语表达之一。关于“表情包”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从表情包的诞生和发展来看,也不难理解其基本内涵。一般认为,表情包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属由不同字符组合而成的“颜文字”表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师斯科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于1982年 9月将ASCII码中的字符组合,形成了微笑的表情符号——“:)”,后来日本和韩国发展了此类符号,比如“(=^_^=)”(其意思为“喵喵”)等,使得此类字符表情更加丰富,并在相关网络社群中固定为“颜文字”(kaomoji)。第二阶段是由“颜文字”转向图像表情的“绘文字”阶段。为了方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能够快捷地表达某种意思,一些新兴社交平台开发出了一系列动物图形表情,比如“黄色小圆脸”,是一种标准化、系统化的“绘文字”(emoji)表情符号。相对于“颜文字”,“绘文字”表情样式丰富、种类多样,更受欢迎。2015年,“笑哭”的emoji表情符号被《牛津词典》评为年度热词,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第三阶段是声像化与系列化的“表情包”。主要以热点事件、人物、语录、动漫以及影视截图、甚至制作者个人头像作为基本素材,再配上相应的简短幽默的文字,以图片格式制作成静图或者动图。这类表情符号通常以成对、成组的形式出现,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表情包”产生和发展于日常网络交往的需要,具有语言功能。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加拿大学者马塞尔·达内斯(Marcel Danesi)认为网络表情包是时代造就的新型文字,是人类书写系统发展的结果,“表情符号与传统书写系统相比,显然具有其独特属性。它们既有直接代指物体的表形功能,又有替代文字描述的表意功能。”[2]表情包形象多样、意涵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文字字符而传达复杂的思想,满足人们在网络交往中的多重意义表达,因为表情包“打开了在线交流的想象空间,丰富了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3]表情包本身源于现实身体表情,但是它又在解构和建构表情的意义。不同的表情包,表达的意义不一样;
相同的表情包,在不同的交往对象、不同的交往情境中可以表达不一样的意思,呈现“一包多义”,即所谓的“图有尽而意无穷”,比如“笑脸”表情包,既可以用于传达喜悦,也可以表示喜忧参半,甚至能表达皮笑肉不笑的意蕴。尽管表情包是建立在人们对现实身体表情的理解基础上,即表情包的“意指”源于人们交往中的肢体语言,但经过了加工的表情包,其表情所溢出的意义就远非身体器官所能表达的了。不管是最初的“颜文字”,还是后来的“绘文字”,抑或当下流行的“表情包”,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表情符号,而是成为了一种网络交流交往的话语言说系统。

话语是思想的表达,而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符号。表情包作为一种网络话语表达集合了文字、图像、声音等元素,构建了一种独立于文字字符传播形态的全新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网络表情包能够帮助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疏解心情、消除尴尬。人的交往中有时不免会表错情、传错意,这种情况下通过文字或者口头表达很难解释清楚,甚至给双方带来一定的尴尬。但是,此时一个俏皮的表情包,却能给双方带来会意的微笑,达到“一笑解千愁”的目的。其二,网络表情包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宽泛性解读。网络表情包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所指”与“能指”功能,而这种功能又是随意的,它具有自身的言说方式:表意不全,是一个解构与重构、编码与译码过程,同样的网络表情包在不同的语境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多样的社会现象也可以用同样的表情包进行解释。也就是说,面对大千社会,网络表情包在实际叙事中否定了一种终极解释的存在,这种宽泛性的言说指向较之文字符号更为符合人们日常非正式交往的轻松心态。因此,不管是在私人网络社群空间还是公共网络空间,网民的沟通更乐于使用表情包而非文字,此举又进一步促进了网络表情包的流行。

大学生是网络表情包的狂热追随者、积极创造者和热情使用者。据“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2021年面向全国435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41%受访大学生经常使用表情包,10.25%有时使用,1.79%很少使用,仅有0.55%受访者完全不使用表情包。”[4]由此可见,表情包是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普遍语言。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流行,是大学生日常沟通范式的重要转变,是大学生网络言说表达、实现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一)符号沟通是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流行的功能基础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在不断扩展:从身体表情到语言声音、从图腾符号到叙事文字、从各种图像到多样表情包。网络交往是当下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表情包是他们沟通交流的重要符号,据调查,有“近六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不能脱离表情包”[5]。表情包的符号沟通功能,是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流行的基础。大学生通过表情包进行沟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错时沟通。大学生在个人的社交平台发出有关表情包,以抒发其境遇和心情。虽然没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但是通过相应的表情包,能够透露一定的思想感情。此时表情包的发出者并没有要求接收者即时作出回应,甚至接收者可以不做回应,但是接收者通过表情包就能够读懂发出者的表情语言,知晓其情况。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浏览社交平台,其实主要也就是通过读图、看表情包,了解他人在做什么、有何动态,在“发”与“读”中实现了“无声”的沟通。二是即时沟通。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手机在身,沟通无界,极大方便了沟通主体的同时在场。人与人的交往,总希望得到及时回应。大学生网络交往虽然离不开文字符号叙事,但是网络表情包却在发挥着极其强大的即时沟通作用。特别是在大学生非正式社群和亲密朋辈间的交流上,表情包能够实现文字无法呈现的表情、情感等,有大学生甚至可以自我“丑化”的表情包来实现双方和多方交流沟通的形象在场。事实上,不管是大学生之间的网络对话,还是在各种网络朋友圈中,斗图、拼图等皆是普遍的现象,也反映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特有即时沟通方式。

(二)身份认同是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流行的价值旨归

人作为群体性存在,追求群体的归属感,希望得到群体认同。融入某个群体,既是个体自身存在的明证,又是人的精神追求和满足。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自我确证和群体认同,包括在生产中的劳动认同、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认同等。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人不仅需要在现实社会中获得认同,也需要在虚拟空间中获得群体认同。表情包的出现和使用,为人们在网络中获得认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和有效的载体。作为一种流行的社交表达方式的表情包,其创作、使用,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身份认同的载体。大学生通过网络表情包来获得自我认同更为普遍,这种认同方式就像在消费社会中人们通过消费什么和怎样消费来达成身份的“示同”和“求异”[6],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往往通过使用不同的表情包融入和离开不同的群体。调查显示,只有19.5%的受访者表示会和父母聊天的时候使用表情包,但是却有93%的受访者表示在和朋友同学聊天的时候使用表情包;
33%的大学生表示在网络空间中的群体表达,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而且有71%的大学生认为制作表情包会得到更多的来自朋辈的认同。[7]网络表情包类型多样、主题丰富、风格各异,每种类型的表情包都意味着不一样群体类型。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会因为使用风格类似的表情包而顺利对话,容易结识志趣相投、审美相近的伙伴,他们更加容易相互认同认可,在社群中获得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感。除此以外,大学生也通过创造表情包吸引同伴而形成新的社群,创造异于他者的表情包来构建新的认同。美国学者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H.Erikson)指出,“为解决认同危机,青少年制造出了各种风格,作为‘圈内人’和‘圈外人’的标志。”[8]网络表情包就是重要的标志,设计与创造共同意趣表情包的大学生很自然地会聚集起来,从而形成圈内人,而在表情包上持不同意趣的学生,也难以成为网络上的同圈人。

(三)言说方式是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流行的外在表达

与严肃的政治言说有别,网络表情包一般以轻松娱乐的方式进行,符合当代大学生日常言说的意趣。大学生通过对多种符号系统和文化规则混合使用,创造属于他们的表情包表达,构成了一种大学生亚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青年文化现象。特别是恶搞型表情包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对主流社会的反抗创造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由此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9]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流行,实质是大学生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主动保持距离的一种行为,或者说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另一种解读与情感表达。大学生网络表情包言说既用于表达个人情感,也用于表达对社会事件的看法;
既在网络个人空间用表情包“示情”,也在网络公共平台用表情包“述情”。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大学生通过表情包表达赞同,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所创造的“大白”的可爱表情包广泛传播,能够汇集社会正能量,共同防控疫情。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在面临挫折、面对媒体炒作社会各领域竞争激烈、“内卷”白热化的现实时,容易产生“佛系”“躺平”等想法,他们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社会人物、影视明星、社会现象等进行一番解读和“恶搞”后制作成相应的网络表情包,深得“吐槽族”的青睐,从而收获某种“成就感”。尽管此类表情包缺少思想的深度性,但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围观与使用,形成他们群体的特定言说方式。

大学生网络交往表情包流行,反映了表情包是大学生喜爱的网络言说方式,给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启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根据大学生话语表达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严肃的政治话语和轻松的网络表情包话语之间进行适恰的转换。从本质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于用主流意识形态掌握群众”,[10]其表达就是用什么方式向群众言说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表达什么、怎么表达、谁来表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鉴网络表情包的发生机理与流行逻辑,在话语表达内容、方式、主体上与时偕行、与生同频,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内容要一元主导与多样共生相结合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多样形式在共同的舞台上交流交锋,西方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从未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坚守阵地,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时所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向大学生讲清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并不否定和排斥其它异质文化的存在。人类文化是多元多样的,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多样文化的比较中才显示出其科学性、先进性;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本身也呼吁文化的多样性,在多样中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就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1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文化,实现一元与多样和谐共生。

网络表情包属于一种典型的亚文化,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构成了多样的文化形态,也能满足大学生网络表达需要。面对网络表情包在大学生中普遍流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认识表情包,读懂大学生网络表情包使用的逻辑,掌握大学生表情包日常交流的话语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与大学生在同样的话语表达语境中展开平等对话,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话语与大学生网络话语的转换与对接。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它的价值就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在于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具体可以通过形象化、表情化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达到与大学生的言说方式同频,与多样文化共在,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继承和坚持已有行之有效的表达和言说方式,在体现意识形态的变革和话语转换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面对新情况,讨论新话题,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系统化、生活化、具体性、融入性和功能性的问题”。[13]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网络化、生活化,并不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庸俗化,而是更加突出其育人方式的时代性、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承认网络表情包等多样亚文化的存在,但是要批判其“诙谐”表达、剑走偏锋,对于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表情包,思想政治教育要敢于亮剑,主动出击,批驳错误,用正道压歪道,用正气解歪气,用真理驳歪理,用正能量的话语转化负能量的话语,营造风清气正的话语表达环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引领多样性文化;
在话语表达上既要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高冷”严肃表达,又要用其“高清”尚善改善低俗化的网络表情包表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表达既“连天”又“接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要理论讲授与表情交流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要通过有效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所掌握。理论讲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传统方式,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与规律,源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讲授方式的理论依据,列宁曾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4]真理不一定不言自明,群众也不一定能自发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这就要求社会向人们传递先进的思想。而且,人们的实际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总处于一定的张力之中,即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高于人们的现有实际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我们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装进”群众头脑,理论讲授是有效的基本方式。要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先使大学生认知、认同马克思主义,这就需要把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正确地传授给大学生。系统的理论讲授,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尽管人类交往和认知事物的方式在不断变化,理论讲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主要方式,但是,当代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网络交往方式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代际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讲好道理,也要创新“讲”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表情包等流行的元素,把“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意思”。

网络表情包的流行,从一定意义上表征着当今社会进入了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所谓的“图像时代”,人类更多地通过图像的形式来认知世界。读图同样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种认知方式,网络表情包不仅赋予大学生的言语方式,也重构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任何图像,包括表情包,都是某种话语的表现,包括生活话语和政治话语,而不是与价值无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推动人的认知方式、话语表达方式、信息交流方式向图本思维和图像认知转变,并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15]图像与网络的结合,极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大学生网络表情包的流行,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形式的时代化、网络化。图文化、音像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取得成效,就要紧跟时代发展,深入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网上网下语言表达特色,加强自身话语表达转化,即由传统的文本话语转化到图像、声音、文本三者结合,形成音像图文互构。网络表情包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和实践方式,但是由于单一的表情包具有释义的不确定性特征,有时会给图像意义带来误读,产生误解。所以,单纯的图像表达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需要把“读本”与“读图”相结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扬其理论讲授的传统话语表达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借由图像,嵌入声音,配上文字,形成图文互构进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既能发挥表情包图像吸引学生的时代特点,又能发扬讲道理说服学生的传统优势。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理论讲授与网络表情包相结合的方式,也正在逐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把“抗疫精神”在社会层面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而网络流传的表情包化的医护人员(俗称“大白”)勇毅前行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好地阐释了抗疫精神,激发了更多人志愿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就是,通过把社会上充满正能量的事件、人物表情包化,在网络中广泛流传,表情包就发挥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了网络表情包价值的社会转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主体要定位明确与角色互动相结合

任何话语的表达都离不开其言说者,即话语表达主体。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界定存在不同观点,梁德友教授所认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一定阶级或集团”,具体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16]。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有效“灌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中,其实施主体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老师等,他们分别通过思政课教学和日常管理服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在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要求上与党的要求保持一致,容不得半点走样。从这个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主体的地位是明确的,不能与受教育者等其它角色进行互换。

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来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又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地位至高,受教育者是被动的接收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总体处于“言者说,听者从”的状态。受此影响,一段时间以内,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注重理论讲授的单向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关注学生思想实际,教育方式单一固化。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没有发言权,与教育者没能形成对话,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没兴趣、不愿听,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当代大学生个性彰显,希望被认同、被肯定,希望能够以被关注的状态进入教育实践中。网络表情包的流行,从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生躲避强硬的政治话语表达而采取的一种回避、抵抗形式,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话语方式与言说方式。在网络表情包的交往中,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主体,可以根据个人言说所需运用表情包表达情感、发表意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进行平等对话和沟通,这就要求教师要进入学生的话语表达体系。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运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试探、了解、沟通、说服、实践等的过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形成和发展中既作为对象而存在,更作为主体而存在。表面上看,大学生作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运行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现出来的接受、无所谓或拒绝等不同的态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17]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了解大学生日常话语言说系统,用他们喜爱的话语来讲好道理,才能够与学生的话语表达同频,才能够深受大学生欢迎。所以,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言,教师只有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才更容易成为他们成长的“引路人”。从网络表情包话语表达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成为大学生的学生,大学生可以成为老师的老师,老师向大学生学习表情包的制作,了解大学生表情包的言语,才能更好地用大学生的流行语言符号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只有处于和谐的互动与转换中,形成师生共融共成的关系,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当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平等,并不否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网络表情包话语方式来表达,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感召学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

概而言之,在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流行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既要守正、也要创新,既要向上、也要向下,从而实现有效转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实践中,坚守马克思主义话语,与大学生网络表情包表达同频,适应时代发展,在主导中引领,在对话中引导,在共鸣中认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话语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 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