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早产儿护理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魏洪悦 谷晓玲 袁媛 陈芳琳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2.天津中医药大学)

早产儿是胎龄达到28周,但不足37周,体质量低于2 500g,各项生理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的新生儿[1]。由于早产儿具有胎龄小、体质量轻、器官发育不成熟等特点,容易并发多种疾病,只有正确对早产儿实施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近年来我国有关早产儿护理的研究热度持续不减,已有学者针对我国早产儿护理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但尚无研究对国内外早产儿护理领域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由陈超美博士团队于2004年开发,主要基于知识图谱对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进行分析。该软件凭借其专业度高、操作性强,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2]。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5.8.R1软件对国内外早产儿护理研究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为今后早产儿护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1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本研究文献源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

中文文献检索式为:篇名/关键词/摘要=早产儿(精确)AND护理(精确);
检索时限: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资源类型选择为期刊,共纳入4 084篇中文文献,导出文献格式选择refworks,记录包括作者、题目、摘要、关键词和引文等资料。英文文献检索式为:主题=“premature infant”or“preterm infant”or“premature”or“preterm”or“preemy”;
检索时限: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语言类别:英语;
研究领域选择Nursing,文献类型选择为article,共纳入1 910篇英文文献,保存为纯文本文件,以download_txt为文件名形式保存。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主题与早产儿护理相关的文献;
②期刊文献。排除标准:①重复文献;
②作者、关键词、年份等关键字段不全者;
③文献类型为会议摘要、社论材料等。

1.3文献筛选与分析方法 文献筛选由经过统一培训的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经双人核对,对有分歧意见的文献经由第3位研究者商议后判断是否纳入。

文献分析采用CiteSpace 5.8.R1软件[3]将原数据转换为Wos格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软件界面时间段设置为“From JAN,2011 To DEC,2020,时间 切 片(Years Per Slice)设 为1”,文 本 处 理 区(Text Processing)和网络配置区按照默认值设置,分别对节点类型中的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和关键词(keyword)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Pathfinder和Pruning slicednetworks对可视化图谱进行修剪美化。

2.1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出文献5 994篇,其中源于CNKI的中文文献4 084篇,源于WOS的英文文献1 910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经2名研究者独立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信息,剔除中文文献559篇,英文文献1 150篇,最终纳入中文文献3 525篇,英文文献760篇。

2.2发文量分布 近10年国内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国内发文量略有下降,但始终多于国外。国外2011年至2018年呈波动上升趋势,于2019年至2020年有所回落,但均在90篇以上。见图1。

图1 近10年国内外早产儿护理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2.3发文作者分布及合作网络 纳入的4 285篇文献中,中文文献共有485位作者,英文文献共计329位作者。根据普赖斯定律[4],在某一特定主题,核心作者发文数量占全部论文数量的50%。

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量为:m=0.749×nmax1/2,其中nmax为发文数量最高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中、英文文献的nmax分别为15篇和21篇(表1、表2),故m值分别为2.90和3.43,即中文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分别为3篇,共计127人次,累计发文559篇,占总发文量的15.86%(本文仅对发文量≥5篇的34位作者进行罗列);
英文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为4篇,共计26人次,累计发文151篇,占总发文量的19.87%。国内外核心作者发文量均低于全部论文发文量的50%。

表1 国内发文量≥5篇的作者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国内作者李胜玲发文量最多,为15篇,孙彩霞和刘桂华次之,为13篇,其中研究者李胜玲和孙彩霞合作密切,来自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新生儿科,主要进行早产儿家庭式护理、袋鼠式护理和延续护理相关内容研究,研究年份主要集中在2019年。刘桂华来自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研究方向为延续性护理,发表年份开始于2014年。国外作者以Holditch-Davis D发文量最高,为21篇。见表2。

表2 国外发文量≥4篇的作者分布情况

合作网络图谱显示:国内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共形成485个节点,398条连线,发文量排名前5的作者是李胜玲、孙彩霞、刘桂华、董建英和李磊,其中李胜玲、孙彩霞等作者在同一网络中,但中心度均为0,说明国内作者虽有合作,但团队比较分散,彼此间合作较为薄弱;
国外方面共形成329个节点,253条连线,以Holditch-Davis D为首,多名作者形成了一个较大合作网络图,体现了团队间合作密切。

2.4发文机构分布及合作网络 国内文献共包含354个机构,其中发文量高的是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发文主要集中于2018年。国内发文量≥4篇的发文机构多为医院,见表3。国外发文量最多的是杜克大学(Duke Univ),高达32篇,其次为康涅狄格大学(Univ Connecticut),发文量为31篇。国外发文量≥5篇的发文机构中多为大学,见表4。

表3 国内发文量≥4篇机构分布情况

表4 国外发文量≥5篇机构分布情况

尝试对国内机构进行共现图谱分析,但无合作网络形成。国外发文机构间形成了一个节点数为278,连线数为216的合作网络图谱,代表着机构间合作交流较为密切,值得国内学者、机构学习。

2.5关键词共现情况分析 对2011年至2020年国内外早产儿护理相关研究中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剪枝方式(Pruning)选择寻径Pathfinde、Pruning sliced networks,国内外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网络分别由559个节点、2 343条连线和373个节点、2 871条连线组成。根据T值来划分高、低频词,公式为T=[-1+(1+8I)I/2]/2(T为高频词出现的最低次数,I为关键词的个数)。本研究中T值国内为32.94、国外为26.82,提示中文、外文关键词分别出现33次、27次及以上的是高频关键词。

国内高频关键词共计33个,除去检索词“早产儿”,出现频次最高的是“生长发育”,共计218次,中心性为0.03。一般认为中心性超过0.1的节点在共现网络图谱中有重要地位,在知识结构演变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5]。国内中心性>0.1的关键词包括呼吸暂停(0.34)、鸟巢式护理(0.29)、发育支持护理(0.17)、非营养性吮吸(0.14)、并发症(0.12)、应用效果(0.12)、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0.12)(表5),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早产儿护理研究领域当前研究热点。国外方面,共出现44个关键词,除去检索词后,出现频次最高的是“mother”,共出现118次,中心性为0。国外研究中中心性>0.1的关键词有4个,从高到 低 依次 为prematurity(0.14)、experience(0.13)、breastfeeding(0.12)和growth(0.11)。见表6。

表5 国内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表6 国外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2.6关键词聚类图情况分析聚类分析是根据不同数据源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类,形成不同的聚类团模块,聚类过程中极可能出现聚类的交叉重复[6-7]。对比国内外关键词聚类分析可知,研究重点有相同点,亦有不同点,国内研究侧重于对早产儿喂养(包括聚类团:#1喂养不耐受、#9母乳喂养)、生存质量(包括聚类团:#2生长发育、#3体质量)、护理模式(包括聚类团:#4延续护理、#8护理干预)及常见疾病(包括聚类团:#5危险因素、#6并发症、#7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方面,而国外研究更加侧重于护理模式(包括 聚 类 团:#1kangaroo care、#6music)、母乳喂养(包括聚类团:#3breast milk)、照护者焦虑(包括聚类团:#4anxiety、#5prematurity、#9mothers)和重症患儿方面(包括聚类团:#7pain、#8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2.7关键词突现情况分析 对纳入研究的国内外文献中的关键词分别进行Burst分析,γ参数设为1.0,minimum duration取2,国内文献得到21个突现词,国外文献得到12个突现词,按照时间出现先后排序,见图2、图3。

图2 国内研究突现词

图3 国外研究突现词

突现词是指一个变量的值在短时间内激增、突现变成热点,可以表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或)发展趋势[8]。对比国内外研究突现词可发现,国内由早期的研究早产儿护理体会、护理措施过渡到关注早产儿早期护理干预和护理对策到现在的着重于护理效果,体现了我国护理领域的研究进程;
随着医疗进步,治疗措施不断改进,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出现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治疗手段,相应护理措施随之出现,成为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热点。而国外方面对早产儿的研究起源于2012年,2012年至2015年间主要研究早产儿喂养、与足月儿认知发展的异同、坏死性小肠结膜炎相关护理等,2016年至2017年侧重于探讨早产儿早产原因及精神健康方面。

3.1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对比近10年国内外早产儿护理领域年度发文量,可以看出,国内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于2020年有所下降,说明国内外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早产儿护理。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全面开放,高龄产妇增多,社会压力增大,国内早产儿发生率逐年上升。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早产儿相关研究发文量远高于国外研究。另外国内研究机构数量、作者数量均多于国外研究。国内外研究作者间形成若干个小网络,但网络间联络并不紧密;
国外机构间有合作,而国内无合作网形成,提示我国研究者应加大合作力度,开展跨学科、跨机构的团队合作,加强早产儿护理学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早产儿护理领域发展,提高在国际的学术影响力。

3.2国内外早产儿护理研究热点 通过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我国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早产儿喂养、生长发育、护理干预、常见疾病与并发症等方面;
国际以袋鼠式护理、早产儿喂养、母亲焦虑等内容为主要研究方向。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在医学上属于高危儿范畴,与足月新生儿相比,早产儿机体发育不够成熟,出现疾病概率高[9]。若想维持早产儿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其身体素质,在婴幼儿阶段提供适宜的早产儿喂养显得尤为重要[10]。国内外研究[11]均提倡采用纯母乳方式对新生儿进行喂养,因为母乳不仅可以为早产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更能提高新生儿机体抵抗力,促进其智力发育[12]。

早产使得新生儿提前出生,在宫内营养储存不足,发育不完善,导致出生时体质量等低于足月儿,体质较差,易出现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现象[9]。为尽快让新生儿恢复其原有生长轨迹,早产儿摄入的营养物质在满足其生理活动和发育外,还应满足追赶性生长[13]。然而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的追赶性生长易导致中枢和外周性肥胖风险的增加,为成年后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14-15]。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地对早产儿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提高其生命健康质量。袋鼠式护理、疼痛护理、音乐干预、延续性护理等成为热门护理干预措施。美国研究者认为,护理早产儿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给予新生儿尽可能多的拥抱(医学术语为“袋鼠式护理”),早产儿和拥抱者均能从中受益,尤其当拥抱者是母亲时[16]。另外早产的危险因素、早产儿父母焦虑来源及应对、早产儿照护者心理等有关早产儿家庭方面内容更是成为国际研究热点。

我国早产儿护理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对国内外文献发文量、作者、机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了梳理,找出了国内外当前该领域的核心团队和作者,为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基础和参考。另外,通过对比国外研究,建议我国早产儿护理领域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早产儿护理内涵,如护理模式、疼痛及营养管理、早产儿照护者情绪管理等。

推荐访问:早产儿 可视化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