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熟悉”到“陌生”,感受文本别样的美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王 娜

“陌生化”一词是由俄国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即把人们常见的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陌生。“陌生化”的作用是在那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上提供新的审美角度,使人们获得前所未有的发现和体验。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学也似乎缺乏这种“陌生化”。教师对熟悉的课文产生了审美疲倦。墨守成规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觉得乏味无趣,教师本人的职业倦怠也随之而来。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深度“解读”教材,发现“熟悉”文本中隐藏的“陌生”之处,使学生获得别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怎样细读文本,发现“陌生化”的教学内容呢?以下从寻找文本词句中的“陌生化”、寻找文本句段中的“陌生化”、寻找文本结构中的“陌生化”、寻找文本章法中的“陌生化”、寻找文本情感中的“陌生化”这几个角度进行浅显的论述。

好的文学作品讲究炼字,而选入课本的文章更是佳作,大到谋篇布局,小到用字、用词都堪称典范。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隐藏在文字当中的魅力,使精彩的文章成了平淡无奇的白开水。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尝试在看似熟悉的文章中寻找令学生兴奋的“陌生化”的字词。

以部编版五上第二十二课《鸟的天堂》为例,虽然这篇课文出自文学大家巴金之手,但是学生觉得读起来平淡,并没有发现什么精彩之处。尤其是在教学大榕树的样子的时候,学生脱口而出“大、茂”的特点。学生找到的都是类似“数目不可计数”等显而易见的词句。然而有两处字词学生却没有在意,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陌生化”。第一处就是“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其中的“卧”字值得推敲。为什么不能用“躺”?为什么不能用“挺”?这么一指点,学生顿时来了兴致。有的说“躺”字显得懒散,没有了精神,更谈不上生机;
有的说“挺”字只能说明榕树高,而不能显示榕树的大。这时候相机出示榕树的图——占据一大片水面。此时,学生立刻明白用“卧”字的好处——体现出榕树的巨大,而不是高大。在学生理解到这个点的时候,教师又出示了一幅学生都参观过的牛首山“卧佛图”,此时,学生兴致更高了,立刻明白“卧”不仅能体现榕树的大,而且还能体现出榕树的安详,这是一棵有灵魂的树!“卧”字用得何等准确!再如“颤动”为什么不能换成“跳动”。当学生讨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教师出示了小鸟出壳的视频。学生顿时眼里有了光芒——说“颤动”是一种蓄势待发、即将喷涌的力量!这比“跳动”更加含蓄,更加有力度!这是作者用心的体会!这是对大榕树充满勃勃生机,发自内心的感受和赞叹。从两个普通的字词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多么精彩的体会。我想这就是“陌生化”带来的惊喜。

语言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因此必须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一遍遍的细细品味中,发现看似平凡的词语背后所蕴含的“陌生感”。这种陌生能够引导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体验。

比词更大的意义单位是语句。句子中包含有句法关系的一组词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句子所选用的修辞手法等都关系着句子,甚至是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经典的文章中没有繁文赘语。很多语句中都包含着我们需要细细探究、品味的语言密码。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在看似普通的句段中寻找到“陌生化”的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引领到新的高度。

以部编版五上第十七课《慈母情深》为例。当作者来到压抑的厂房中,看到母亲工作的情景——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学生基本上都能知道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但是,仅仅理解到这一层是不够的。所以,这时候必须去揣摩作者的意图,去发现能带给学生新奇感的“陌生化”。首先,教师把这个句子改成去掉了两个“我的母亲”,去掉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比较之后体会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有的说感觉原句是慢镜头,而改过之后的速度变快了,不能体现作者当时见到母亲时的惊讶心情。多美好的体会啊!一晃而过的短暂镜头,却被这排比句延长了,作者的情感也洋溢在文字之间。接着,又把原句中放在后面的“我的母亲”调到每个分句的前面。这个句子一出示,学生顿时讨论开来。这是一个挑战,是出乎学生意料的挑战。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兴致。有的说看后背,没有认出弯腰的是自己的母亲;
有的说戴口罩没有一下子认出是自己的母亲。有了学生这样的回答,我趁热打铁地问:以前母亲的后背是怎样的?以前母亲的腰杆是怎样的?母亲以前的眼神是怎样的?经过这样一提示,学生发现原来没认出母亲,是因为发现母亲居然沧桑成这样、疲惫成这样、被生活摧残成这样。小小的顺序调动,体现的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剧烈波动啊!抓住这样的“陌生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了,体会到了文字所透露出来的温情。

普普通通的语句,不是学生一眼所见的修辞手法,不是流于形式的肤浅体会,而是努力去发现语句背后的“陌生化”,这“陌生化”有可能是独具匠心的语序,也有可能是别具一格的修辞手法,抑或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标点,细细品味,都会令学生历经一次充实的情感体验。

每篇文章都会围绕一个中心展开,不同的文体也有不同的结构。如建房子一样,结构是文章的“框架”,是文章中所选材料的有效组织。文章结构合理与否影响着文章中心的表达效果。以叙事性题材的文章为例,文章的结构清晰,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总体把握的能力,而对于深入深入体会文章言语形式或中心情感方面相对欠缺一些。所以,能够另辟蹊径,发现独特的具有“陌生化”的结构特征,加深学生对于文本体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部编版五下第十四课《小岛》为例。《小岛》主要记述了首长去环境恶劣的小岛巡视,发现有一片中国版图形状的菜地,决定留下来研究推广种菜方法的经历,最终被战士们无私奉献、一心爱国的精神所打动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导读中要求以将军的口吻来讲故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复述这个故事难度不大。在复述故事的同时,学生也理清了将军的情感变化:惊喜—疑惑—生气—感动—敬仰。这篇课文就算上完了吗?虽然学生已经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也抓住了将军心理变化这根线索。但是,似乎学生没有被戍边将士的精神彻底打动。通观全文,我发现了全文围绕“一块菜地”展开情节。怎样才能通过这“一块菜地”来串起全文,并且感受到将士的爱国情呢?有了这个想法,我一边板书“一个小岛”,一边说:“虽然这是一个环境恶劣的小岛,但是战士们却种出了——”学生立刻接上“一块菜地”;
我继续一面板书“一块菜地”,一面说:“虽是一块菜地,却是一幅——”学生立刻接上“一幅地图”。接下来,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照着这个模式,自己说自己写。很快,各种答案出来了:一块菜地,一袋乡土;
一颗乡心,一片爱国情;
一盘白菜,一份爱戴;
一勺菜汤,一份心疼;
一个军礼,一片敬意。

这么一理,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了,一块菜地中蕴含的思乡情、爱国情、将士情全部融合在一起。学生仿佛经历了一场独特的精神与言语构思之旅,在敬仰人民子弟兵无私奉献的同时,也对作者精妙的结构设计由衷赞叹。

章法即古人之所谓布局。它主要是指文章的布局谋篇的方法规律。有的文章的章法看起来非常清晰,而有的文章的章法则非同寻常,甚至不仔细研读,很难发现。如果能够寻找隐藏在文章中的“陌生化”章法,会让学生兴致高涨,教学效果得到质的提高。

以部编版五下第十五课《刷子李》为例。这篇课文一方面从正面的角度直接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的绝活,另一方面借助曹小三,从侧面烘托了刷子李炉火纯青的技艺。通常情况下,老师会把教学的内容集中在对刷子李的动作细节描写上,以及对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上。但是仔细研读文本后不禁思考:冯骥才是怎样淋漓尽致地让曹小三去从侧面角度烘托刷子李的人物形象呢?——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而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却隐含在课文中几个包含“然”的词语上。抓住“当然、果然、悠然、居然、竟然、轰然、忽然”这几个看似不起眼的带有“然”字词语,让学生眼前一亮,甚至是恍然大悟,学习的兴致也随之高涨。学生体会到这几个看似普通的词语,却表现着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轨迹,并且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一方面符合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的特点,另一方面为学生体会并想象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提供了抓手。教师分别抓住这几个带“然”的词语,让学生展开讨论,想象并表达曹小三当时的心理独白。例如,“当然”这个词用得就很绝妙,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曹小三“半信半疑”的心理——刷子李刷墙的本领我曹小三早就听说了,但是仅仅是听说,我还不一定完全信,眼不见不为实,我得好好瞧瞧。之后由扶到放,又引导学生以读写的形式去想象并表达出每个带“然”的词语背后曹小三的心理独白。曹小三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活了,对于刷子李的形象理解得就更加深入了。

可见,抓住这“陌生化”的章法,一方面使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读写的机会,更加深入地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独特个性,感受到文章的秘妙。

除了寻找“陌生化”的字词、句段和结构来更新教学内容,寻找“陌生化”的情感也可以让教学内容焕然一新。有些文章读起来很易懂,情感也很容易把握,但是透过表面的情感是否还有更深的情感值得挖掘,令学生更为之心动呢?答案是肯定的。

以部编版五上第三课《桂花雨》为例。这篇课文的作者琦君回忆了摇桂花的快乐童年往事,抒发了对童年以及故乡的怀念之情。对于作者的情感体验,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似乎还有一种隐藏在文中没有被捕捉到的情感,导致学生不能完全走进琦君的内心,聆听她心底的声音。是什么情感呢?仅仅是母亲思念家乡吗?她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翻阅资料后,知道琦君童年虽在大陆生活,但是青年之后旅居台湾,中年移居美国,至此没有回国。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让她魂牵梦萦,60岁时她写下了《桂花雨》。带着学生了解这段资料之后,他们渐渐体会到这不仅仅是思念,而是一种浓浓的乡愁。接着教师出示琦君《烟愁》的片段,继而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深秋季节,秋雨潇潇,寒意沁人,一位客居他国的老人,望着窗外的落叶,思绪飘到了童年,飘回了故乡,她会想到什么?她会喃喃说什么?此时学生的感悟更深了,说出来的语言不仅仅是“思念”二字,而是真情的流露。最后,当学生的情感慢慢升华时,教师出示了一个可以彻底集中学生兴致的问题——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叫“故乡的桂花”而叫“桂花雨”?这个“雨”字除了包含了当时的快乐,对于思乡的“我”还包含了什么情感?“雨”在中国人的心中包含着什么情结?这么一点拨,学生的思维亮了,他们明白那是乡愁,那是让人魂牵梦萦的乡愁。这么一品味,《桂花雨》的情感就更加深入了。一个“雨”字,就是我们寻找的“陌生化”情感。

结合上述浅显分析,体会到教师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学思路,仔细研读文本,避免定势,努力从字词、语句、结构、章法、情感,甚至更多的角度发现“陌生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文本中发现“陌生”的学习内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深入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了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但要仔细研读教材,而且要摒弃思维定势,以全新的视角去研读教材。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有主动探究的意识,洞悉文本中容易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大到整篇文章的布局,小到一个字词,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标点,都要细细品味,发现他们所包含的价值。从熟悉走向陌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地经历这样的挑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语文。

猜你喜欢 陌生化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4期)2022-05-17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陌生化” 理论在初中现代诗教学中的作用散文百家(2020年11期)2020-11-19背课文的小偷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世界文学评论(2014年2期)2014-04-12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电影新作(2014年1期)2014-02-27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短篇小说(2014年12期)2014-02-27

推荐访问:文本 熟悉 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