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护佑百姓健康——聚焦陕西医改这一年

撰文/成蕊 摄影/成蕊 张思雨 资料

“以前提起去医院看病,就头疼。医院就诊流程复杂,有时候挂个号都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去了还要等很长时间。”提及曾经的就医体验,家住西安东郊的刘大妈感触颇深地摇了摇头,“现在可好了,不管去哪个医院看病,我都会提前在微信上搜索医院的公众号,先进行网上预约就诊。网上还能搜索医院专家信息,给咱这些看病的人,大大吃了颗定心丸,也方便了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

拿起手机,打开医院的预约就诊和挂号页面,便捷的功能和详实的信息让刘大妈喜笑颜开,她迫不及待地和街坊邻居分享着自己学会的预约看病“新技能”和网上就诊的“心得体会”。

刘大妈的经历并不是个例,随着陕西医改工作的深入,在网络信息社会中最受冲击,然而也是最需要医疗资源的老年人,被首先纳入了改革的考虑范畴。利用“互联网+”精准预约,解决患者挂号难,就诊时间长的问题;
建立“一站式预约服务中心”,缓解就诊反复排队,流程复杂的问题;
“一码通用”又可以解决就诊卡内就诊金额的沉积问题……“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老年人的就诊流程被大大简化,老年人就医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我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去咨询服务中心。那里的导医,特别热情耐心,我的问题被解答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来自宝鸡的王先生是第一次来省人民医院就诊,在哪儿挂号缴费,专家科室位置,就诊流程……导医细致周到地为王先生进行着解答,王先生则拿着手机,不停地进行着记录,和导医进行着沟通。

在陕西医改“一盘棋”中,每间医院安排设立“服务中心”,几乎已成“标配”,导医可及时应答患者问题咨询和意见反馈,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同时,医院被鼓励增加的停车位和餐柜,也从“细节入手”“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了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患者就医难”历来是医改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然而,陕西的医改工作却做到了“细”“实”“深”。服务患者,便利就医流程,提升就医体验扎实细致深入的各项工作,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了方便和舒适。以患者为中心,以环境改善为抓手,将“最后一公里”变为“最好一公里”,陕西的医改工作,由“大盘面”分解至“小切口”,让就医群众切切实实感到了舒心自在。

医改,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承载着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民生期盼。陕西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陕西医疗系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健康所需,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布局,促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健全医改领导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医改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首先,陕西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保证医改工作要求的贯彻执行。

同时,各级结合政府换届调整领导分工,由一位政府领导统筹负责医疗、医保、医药工作,有力有效推动“三医”联动改革;
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至少每年分别专题研究 1 次医改工作,医改领导小组至少每半年召开 1次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学习贯彻国家关于医改工作最新要求,研究破解存在问题,持续深化医改共识;
要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要建立重要会议相互列席、重大政策及时通气、调研督导联合实施、相关培训共同参与、工作成效一起分享等沟通机制。

2021年,在西安市举行的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赵一德强调,“十四五”时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按照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阶段性总结评估反馈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全力推动医改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力推动下,医改工作由案牍落地,深入推进。各地各级领导聚焦试点目标任务,压实医改工作责任,狠抓反馈问题整改,切实凝聚起推动陕西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强大合力。

来自安康汉滨区流水镇的郑先生算过一笔明细账,他的家人曾因急性化脓性梗阻性阑尾炎在镇卫生院住院做手术,镇卫生院邀请汉滨区第一医院专家到现场指导。患者住院10多天花费3331.84元,报销2908.66元,最后自己只支付了423.18元。如果患者去区级医院做这个手术,手术费用需5500多元,并且报销比例还低。

据悉,安康市医保局明确远程单学科会诊(副主任医师)收费不高于145元,远程单学科会诊(主任医师)收费不高于185元,远程多学科会诊收费不高于480元;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远程心电、远程DR服务项目,按照不高于线下现行服务项目一级收费标准收费;
远程门诊收费一般诊疗费镇级10元、村级5元,可纳入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报销。

“通过搭建平台和部署远程设备,开展协同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汉滨区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医共体内资源共享、联动发展,推动医疗、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推进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服务链条整合,促进了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安康市汉滨区卫健局局长胡登基说。

像安康这样实现医共体内资源共享、远程医疗的地市不在少数,这也是陕西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布局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陕西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发挥高水平医院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百姓切实享受到医学水平发展带来的“红利”。

同心聚力,硕果累累。按照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日常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目标,陕西各地强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陕西省人民医院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持续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三医联动,给百姓带来了实惠,更给百姓的“钱包”减轻了负担。今年以来,先后跟进落实第六、七批国家组织药品和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目前我省集采药品通用名数已达到453种,超额完成国家年度目标任务100种以上。医疗机构采购和库存管理整体加强,适应集中带量采购要求。

同时,对国家组织集中带量购范围以外的药品耗材,大力推进省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积极联动其他省份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不断优化完善陕西牵头组织的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机制;
及时将省级和省际采购联盟等中选结果、交易信息、中选产品降价幅度和约定采购量等信息,上传国家医保信息系统;
推动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

对于集采中选产品的使用。陕西要求各医疗机构要畅通中选产品进入医院的渠道,合理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完成中选产品的约定采购量。将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耗材情况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医疗机构负责人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并作为医保总额指标制定的重要依据。

落实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统筹地区医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一个采购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完成对医疗机构落实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情况考核。完成约定采购量且考核合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可按不高于结余测算基数50%的比例留用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医保资金,并在考核结果公布1个月内一次性向医疗机构拨付。

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十四五”期间每年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运行情况评估,对符合启动条件的,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以省内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费用为基数,合理确定价格调整总量,在总量范围内突出重点,有升有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对于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陕西依法依规改革优化政府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行为规则,及时调整成本监审和价格听证目录,允许价格主管部门采取简明易行的方式调查成本和听取意见;
强化公立医院价格监测评估,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运行情况监测,为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而对于百姓最关心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和医保支付方式方面,陕西按照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规定,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和临床应用;
探索完善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同时,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逐步减少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的比例,有序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不仅如此,陕西还探索实施中医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遴选中医病种,合理确定分值,实施动态调整。优先将国家发布的中医优势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降低了群众的就医费用。

医保报销、住院报销、药品及耗材费用等,不再成为困扰百姓的难题。同时,对于医德医风的强调和重塑,也使百姓获得了更好的就医体验,让医疗回归医学救死扶伤的本质。

2022年7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综合医改进展情况

“防病”大于“治病”,而不是任由其进一步发展后,成为政府、百姓和医疗机构的沉重负担,这是医改也要大力解决的问题。陕西,就在“专病专防”和“八大细胞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

首先,陕西在全国率先实施专病专防、精细化防控策略,2014年将艾滋病、出血热、乙肝、肺结核、狂犬病、手足口病6种传染病列为重点专病专防。2017年,又将布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梅毒4种传染病列为陕西省重点防治传染病,持续将10种重点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2021年,乙肝、麻疹、狂犬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出血热、手足口病发病率较2012年分别下降20.48%和67.73%。

而在推进健康机关、健康军营、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企业、健康家庭等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方面,陕西也“不遗余力”。扎实推进,在统一思想上下功夫,融合发展,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突出重点在提高成效上下功夫,并成立8类健康细胞建设省级指导专家组,深入基层开展巡回指导,全面普及健康生活等科普知识,让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一种概念,而是群众身体力行,得以受益的健康举措。

“刘大夫,小孩一直咳嗽可咋办?”“刘大夫,家里老人摔跤了,你快来我家看一下。”“刘大夫,我腰疼的老毛病犯了,你帮我拿点药。”……自2000年担任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的村医以来,只要村民需要,刘军亮总是随叫随到。近年来,在医改政策的支持下,郝家桥村已经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医师韩亚飞、周嵘与茨沟镇卫生院进行远程诊疗,解决当地群众看病困扰

“能为这里的老百姓看病,看好病,是我一直以来的坚持。”与刘军亮一样,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41岁的村医李自伟也坚守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上。“如今,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稳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农村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有了健康档案,老百姓就医报销比例提高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李自伟说。

在医改工作中,陕西以慢性病和重点人群为切入点,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医养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到 2025 年底前,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网格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所有市(县、区),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

67岁的刘女士因为肾囊肿住进了西安交大一附院泌尿外科,因有心脏病史考虑手术耐受性须在术前做CAT检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刘女士说,“原想着做上这个检查最快也要三五天,没想到住进一附院的第二天晚上就做了检查。医务人员很耐心很负责,做完检查都12点了,他们真的很辛苦。”刘女士的主管医生田如龙说,“医学影像科主动加班给病人做检查,缩短了等待时间,让我们有更充分的时间讨论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也能尽早安排手术。”

影像科的变化,只是该院“改进服务流程、促进依法执业、规范临床带教、提升后勤效能”的一个缩影,医改过程中,种种改善就医体验举措的落实,大大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医院的形象。

而对于西安交大一附院来说,不仅要解决患者“眼下”的问题,还要瞄准患者的“期盼”,挑起为国为民的“重担”。首先,该院按照国家要求,围绕人民健康急需的“临门一脚”和“卡脖子”问题,充分发挥交大医工交叉优势,筛选凝练了一批攻关任务,主要聚焦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高原病等领域,在医疗设备、诊疗技术、创新药物3个方面,初步确定了9个攻关项目,推进器械、新药的研发及国产化替代。包括全球首台套的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研发及应用、完全国产化的ECMO设备研发及应用、器官移植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磁外科相关医疗技术的探索与推广应用、高原病防治药物的研发与应用等。同时,该院还充分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在布局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公共平台、医用超导重离子研发平台等高端科研平台方面,逐步建立多方合作的联合攻关机制,融合各方力量,源源不断地孵化攻关项目,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惠及广大就医患者。

西安交大一附院,仅仅是陕西公立医院在医改大道上提升效能,不断前进的一个代表。“十四五”时期,陕西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公立医院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助力健康陕西建设。

健康机关建设走进西北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邀请空军医院妇科专家举行健康讲座

首先,发挥地市级医院医疗救治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渭南市中心医院等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高各地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承载能力,更好满足省域内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减少患者跨区域流动。

其次,发挥县医院在县域内的“龙头”作用,向国家申请推荐县医院加入“千县工程”,陕西51家县级医院入选;
着力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实现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县域全覆盖;
在全省遴选10个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遴选21个县级中医医院重点建设针灸、康复、脑病等中医优势特色专科。

与此同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做实做细老年人和4种重点慢病服务管理,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79.24%,高于国家6.11个百分点;
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和转岗培训,全省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3.35人,位居全国第9位。

在医联体建设方面,累计组建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协作网262个;
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阶段性评估工作,做好试点经验总结;
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2年上半年启动25个县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省50%的县建成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目标。

今年7月,陕西发布的国家反馈最新数据显示,我省相关指标持续向好,部分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临床检验同质化明显增强,我省三级公立医院国家间质量评价参加率91.98%、合格率96.35%,位列全国第10位;
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国家室间质评参加率94.92%、合格率97%,位列全国第4位。

在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三级公立医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42%,低于全国水平(0.56%),位列全国第8位;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04%,低于全国水平0.1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5位。

健康机关建设让健康观念深入人心

2020年1月11日,陕西省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招聘会现场

在紧缺专业人员改善方面,儿科、麻醉专业医师配备占比超过全国水平,分别排名全国第4位和第9位。中医药科研支持力度增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中医药科研项目经费分别为28.26万元、26.57万元,位列全国第12位、第10位。

截至2021年底,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54.15%,三级中医院康复科设置率达到80%;
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到40%,超过98%的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
建设老年人心理关爱点21个、安宁疗护服务中心8个。建成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136个,标准化危重救治转诊网络覆盖全省。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陕西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紧抓全国第二批综合医改试点省契机,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理念,突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以来,省政府常务会议两次研究医改工作,省政府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并专题研究医改工作,各市县均召开医改领导小组会议及综合医改工作推进会议,医改事项审议制度化。进一步强化人社、财政、卫健、医保等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建立高效有序的分工合作机制。扎实推进医改培训与宣传,先后4次组织各级各部门参与综合医改培训,在陕西新闻联播推出医改专题栏目,积极挖掘各市县医改先进典型,已连续播出4期。强化政府投入,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公共卫生发展资金26.6亿元,较2021年新增1.6亿元,安排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资金22.84亿元,新增0.95亿元。卫健、财政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实施办法(2022年)》,对排名前3的地市(汉中、西安、咸阳)分别予以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

榆林市健康主题公园

因地制宜推广三明经验,省医改领导小组印发《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建立13方面32项监测指标,每季调度,半年通报。各地市均召开政府常务会或医改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等重点任务,以市为单位整体推动医改工作走深走实。

聚焦重点难点,聚焦特殊群体,回应群众关切……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使我省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不著一词,尽得风流。青衿之志,履践致远。陕西医改这一年,已然由起步走向深入,书写了属于自己的铿锵韵律。

陕西的医改,慎终如始完善顶层设计,善作善成构建医疗大格局,聚焦百姓得实惠、医疗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可持续,切实打造了惠及群众惠及社会惠及发展的医疗体系。展望未来,陕西将不断在体制机制上发力突破,在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陕西的医改,真正做到了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巩固改革成果,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上出实招出硬招,让百姓健康得到护佑,让医改成果真正落实到地,奋力谱写陕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陕西医疗医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4期)2022-10-08《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2期)2022-08-11陕西自贸区这四年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疯狂英语·新悦读(2021年5期)2021-06-08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10期)2021-03-16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当代陕西(2017年10期)2017-10-16遇到疾病,如何医疗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6年9期)2016-05-14萌萌兔医院小朋友·快乐手工(2016年5期)2016-05-14认一认娃娃画报(2009年9期)2009-09-14

推荐访问:护佑 陕西 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