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动画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文/卢苗苗

1.主旋律动画作品的概念和发展

主旋律动画是指以动画技术为主要制作和表现方式,结合经典的和新时期的艺术创作与表现手法,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主流社会广泛接受的价值观、文化内容、生活方式等为素材,经过系统创作而形成的多种形式的动画作品。[1]具体来讲主旋律动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能充分体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为内容,符合生活和时代的审美价值并讴歌人性人生的动画。

我国主旋律动画作品的发展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变革息息相关。我国主旋律动画作品发展历史较长,早在1935 年,张乐平的作品《三毛流浪记》就将中国动画推向世界。到了建国之后,中国的动画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涌现出了诸如《大闹天宫》《小八路》《哪吒闹海》《神笔马良》《天书奇谭》等一大批优秀的主旋律动画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且意境深远,在国内外都广受好评。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欧美和日韩的动画进入中国,诸如《变形金刚》《聪明的一休》《奥特曼系列》《圣斗士星矢》《机器猫》等外国动画迅速占领了中国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的荧幕。自此,中国的主旋律动画进入突破题材内容的瓶颈时期。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动画产业的重视,中国动画人奋起直追、创新思维,像《翻开这一页》《最可爱的人》《追梦者》《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一大批优秀动画作品俯拾皆是,这些动画作品从文物历史讲到人物事件,画风主题各有不同。进入新时代,中国动画行业正踏上从规模数量增长为主,到质量水平提升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主旋律动画作品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语言提高了主旋律作品的亲和力,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主旋律动画作品优质作品不断涌现,题材类型丰富多元,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风美学风格突出,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取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中国的主旋律动画板块重新聚集起了众多的国漫迷,其宣传阵地的价值日益扩大。

2.主旋律动画作品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色彩

主旋律动画作品日益成为宣传和引导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将我国主流的价值观念嵌入动画作品的叙事过程中,主旋律动画作品因此具有浓厚的思想教育意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明确的价值观和鲜明的政治色彩。首先,表露出鲜明的民族性。其从创作之初就始终坚持着民族政治立场,以中华民族精神为立足点取材表现党和军队光辉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作品,表征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民族精神。其次,彰显了鲜明的时代性。主旋律动画作品聚焦时代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对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进行取材,生动而深刻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其时代精神和时代诉求紧密贴合。这个特点赋予了动画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启发和阶级教育,达到了对观众鼓舞、影响、提高的作用。

(2)强大的隐性教育功能

主旋律动画作品目前受众范围较广。随着媒体的丰富和接触动画产品的手段的便利,动画已经不再是儿童们的专利,逐渐受到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追捧。据调查,目前国内动画的受众群体的“绝对年龄”构成上,13 岁及以下的受众群体占总人数的11%, 59%的观众年龄在14 到17 岁,18 岁以上的观众占到30%。[2]主旋律动画作品的受众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接受者之一。这都表明主旋律动画作品正以一种雅俗共赏的形式,通过它独特的媒体传播优势,加之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声音,利用画面和音乐将观众拉到剧情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主旋律动漫作品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作品传达的价值观念。

(3)较高的艺术欣赏性

主旋律动画作品充分发挥动画作为幻想艺术的特点,运用奇观化的后现代叙事和世俗化的形象设计对主题的表现形式进行大胆重构。其基于客观的历史事件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使得幻象与现实相结合,带领观众穿越到历史现场,以更具亲和力的叙事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再度呈现,打破传统主旋律作品叙事议程枯燥呆板的局面,迎合受众赏析的心境,使新时代的受众对历史题材有了深入了解的欲望。除了在内容性上因感染力带来的传播动力,动画故事本身及动画角色形象等视觉和听觉因素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得到各个民族和阶层的认可。动画作品卡通式的演绎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认知,适合不同思想阶层受众的解读。

1.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主旋律动画作品以其生动、幽默的可视化语言,使高校学生在放松身心观赏影片的同时激发其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3]比如,2019 年的国产主旋律动画作品继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作,同时紧扣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主题,作品饱含爱国情感、承载家国情怀,在引领青年一代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动画片《从未变过》采用动画加真人实拍的创作手法,将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现代社会的楷模人物重叠对比,展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和源源不竭的中华精神,吸引各年龄段受众对时代进行关注和理解;
《幸福路上》《1992 年,我出生在中国》等主旋律动画作品,生动反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和感人故事。《逆行者》《天使的眼睛》等作品真切表现一线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这些动画作品都与时代精神、时代诉求紧密贴合。

2.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教育者所运用、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类型主要有语言文字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传媒载体以及管理载体。主旋律动画作品属于传媒载体,同时也是现代传媒载体。主旋律动画作品作为一种受众范围较为广泛的影视作品类型,它以动画化、卡通式的演绎形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素养要求贴附于主旋律动画作品这一传播媒介上,潜移默化地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激发了广大青年人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与共识。主旋律动画作品紧跟时代步伐,其传播内容具有时代性。[4]其在一定方面弥补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形式匮乏的窘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3.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性

主旋律动画作品兼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其通过寓教于乐、历史再现以及榜样效应等形式,兼具主旋律表达与观赏性,切实地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视化和可观赏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性。首先可以增强高校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主旋律动画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来自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既对各个时期历史事件进行创作,也对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进行挖掘。这些民族化元素的运用继承传统,立足传统,探索民族化,成功唤醒了观众内心的群体归属感和群体规范意识的“集体无意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其次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主旋律动画作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近些年来主旋律动画作品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这也促进了国漫的精良制作和走出国门,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自信。

4.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主旋律动画作品很多取材自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比如在《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一只戴着氧气罩的兔子在病床上,弥留之际,他把手伸给后辈说道:“我的路走到今天也就结束了,我们的大国梦就交给你们了”。这只兔子原型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他为我国“蘑菇”事业倾尽一生心血。那兔的故事用动物形象弱化了那些实际的沉重的信息,同样也诙谐地诠释了每一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的民族认同感,并由此进一步的升华内容主题,引燃观众的认同。主旋律动画作品切实观照时代精神,有助于教育者运用时代精神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来教育和引导高校学生关注当下,同时也可引导高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优良传统照进现实、照进实践,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主旋律动画作品价值的有效实现离不开主旋律动画作品、高校学生和高校三个主体。主旋律动画作品是载体,高校学生是对象,高校是价值实现的重要阵地,只有三者实现自身的提升和完善,主旋律动画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5,6]

1.坚持主旋律动画作品优质性原则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主旋律动画作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载体,就要以制作精良、内涵丰富的作品教育、引导和鼓舞高校学生;
就是要以积极向上,引人向上的文艺作品,触动高校学生的心灵。但近年来,我国动画的创作在急于向日美动漫学习的同时,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出现了因为定位不准、急功近利而造成的作品质量下降问题,其中不乏有些动画角色造型粗糙、背景设计简单、制作技术低劣。甚至在有的动画作品中原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设计和表现形式正在逐渐被弱化。这些动画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毫无用处。因此,在主旋律动画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主旋律动画作品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即主旋律动画作品要教育和激励高校学生,也要强调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娱乐和美的享受,提高高校学生素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2.坚持高校学生主体性原则

高校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活动的接收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把主旋律动画作品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为,在利用主旋律动画作品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贴近高校学生的实际,要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要让高校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有关主旋律动画的活动中来,要促进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激发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自我教育的习惯,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我要求,高度发挥高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要注意选择一些新载体,对大学生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主旋律动画教育活动。要坚持时常教育,不搞“形式化”、“片面化”,以高校学生为出发点、以高校学生为落脚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学生所学、所用、所感。

3.坚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在主旋律动画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必须重视并积极探索完善主旋律动画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主旋律动画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首先是物质保障方面,主旋律动画作品的使用需要放映设备和观影场所等硬件设施,高校就要重视并将其所需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纳入高校的总体规划中,重视这方面的经费和人员投入。其次,要注重构建激励机制,高校学生群体具有能动性,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有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两种情况,健全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调动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投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并发挥其作用。最后,要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评估和反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估可以有效帮助正确认识和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教育者在收集评估反馈的结果之后可进行调控和决策,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作为现代教育传播的媒介之一,主旋律动画作品已然成为新时代向青年受众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艺术形式,其传播方式具有隐匿性,其传播内容则蕴涵着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主旋律动画作品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旋律动画作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媒介和教学工具,则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同时主旋律动画作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为了有效实现主旋律动画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为传播载体的主旋律动画作品,在其选择上必须坚持优质性原则;
在传播对象方面,必须坚持高校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作为其价值实现的重要阵地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如此,才能成功地将主旋律动画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动画作品中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帮助高校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载体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疯狂英语·新读写(2022年3期)2022-11-22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做个动画给你看小哥白尼(趣味科学)(2021年12期)2021-03-16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7期)2021-01-13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动画发展史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10期)2020-10-28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我的动画梦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推荐访问:主旋律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