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别山精神的逻辑联系及时代传承

邹笑寒,伍廉松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系统概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大别山精神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在大别山这块流淌着红色血脉的土地上形成发展的红色精神的总和。大别山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从二者的内在逻辑出发,探究建党精神与大别山精神之间存在的联系,能够更好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更好发挥建党精神凝魂聚气、铸魂育人的作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别山精神的主要内涵被凝练为“坚决彻底,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无私无畏”[3]。尽管形成于不同时期,大别山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并在理想火炬、原则底线、革命血脉和价值基调等内在逻辑方面动态地传承着伟大建党精神。

(一)传承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理想火炬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灭的信仰追求,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命脉,也是大别山精神的理想火炬。“坚持真理”坚持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坚守理想”坚守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4]面对种种坎坷磨难,共产主义战士之所以能够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道路上以自身头颅和鲜血启发民智披荆斩棘,战胜挫折困苦,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身的行动指南。纵使遭受敌人的围剿,面临革命梦想破灭的威胁,也不曾有过弃理想信念于不顾的念头。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5]而这也正是大别山战士的真实写照,黄麻起义的领导人吴焕先早在1924年便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称“马克思是革命的导师,我们要按照他的方法造出个新社会来。”以王幼安为代表的一批党员,被捕后受尽折磨依旧宁死不屈以诗明志,写尽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许下工农政权胜利的愿望便慷慨赴死。大别山的战士们不是什么特殊材料生成的,而是由壮阔的梦想和坚定的信仰淬炼而成,也只有透过这份信仰,才能理解他们不朽的牺牲由何而来。正是凭着战士们这份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伟大建党精神的理想火种和大别山精神的灵魂火炬才能在大别山的河湖港汊、峰峦叠岭里高高升起。

(二)坚守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原则底线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力量之源,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准绳,也是大别山精神的原则底线。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的秘诀正是在于矢志不渝地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面临着已倒之狂澜待挽、中流之砥柱难寻的时代难题,是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着的初心使命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4]。大别山地区自大革命时期开始,便积极响应革命号召,发起了“抗息、抗捐、抗债、抗粮和均粮”等工农运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先后发动了九月暴动等农民起义运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山区民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到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华中根据地,痛击日本侵略者,挽救民族尊严。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坚守反内战阵地的前哨站,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提前部署,赢得战略主动,被邓小平同志评价为“虽在全国范围吃苦头最多,付出了代价,但换取了战略上的主动,取得了全局的胜利。”[6]63大别山革命的燎原之火自燃起之日便映照着一颗颗“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滚烫初心。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徐向前元帅也曾慷慨直言“因为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只要不死,还要革命。”回首大别山地区的奋斗征程,正是由于始终为人民谋福祉的赤诚初心与为民族谋复兴的满腔热血,党和人民才能书写下这历经革命烽火、满载红色精神的不朽篇章。

(三)赓续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血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灵魂深处的精神基因,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风骨,也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血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信仰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更是愿意为这一信仰流血牺牲的人,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历史也是一部山区军民与各种反动势力誓死斗争、传承革命红色血脉的历史。寸土山河万丈血,杯抔热土千缕魂,大别山地区共两百万人入伍参军,近百万人壮烈牺牲,倒在了革命的道路上,可谓家家有英魂,户户铸红心,处处埋忠骨。黄麻起义后,由于起义失败,国民党反动派曾多次对大别山区进行清剿,军民遭受到了无情迫害和残酷镇压,不足一亩的土地被志士们的鲜血染得赤红,黄麻的“红田”遗址便是由此而来。虽然因为镇压,大别山区曾一度人丁稀少,不少田庄村寨化为废墟,但革命军队中一直流传着“大别山里出好汉,骨头生就似铁坚”的口号,将牺牲流血看作小事,始终没有放弃革命斗争。在这种不畏强敌、英勇顽强的氛围下,大别山革命队伍拖不垮、打不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淬火的前路中砥砺前行未曾退让,最终涌现出了徐海东、许世友、王近山等一大批不怕牺牲的英勇斗士。他们正如入党誓词里那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一样,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从未畏惧过前方究竟是淬火的炼狱抑或是严寒的冰窟,也不曾有过半分萎缩,神州大地上永远承载着他们不朽的功勋和伟大的精神。

(四)继承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价值立场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化险为夷的制胜法宝,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立场,也是大别山精神的价值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长期以来,民心政治一直都是重要的政治议题,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正是因为始终把人民作为价值立场的“源”和“本”。大别山能够维持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神话,除了对党忠诚的一腔热血,还离不开当地民众的支持。《便衣队之歌》曾是大别山地区传唱度最广的民歌,其中“哪朵葵花不向太阳,哪个穷人不向共产党”两句朴实无华的歌词唱出的正是群众们对党和红军无尽的感激与牵挂。刘伯承元帅提起大别山也曾不止一次地感慨“我们军队所依靠的是人民。”仅1931年的一个季度中,就有七千民众自愿参军,当地群众自愿捐献的军粮更是达到了四万余石,更有成千上万的军费和鞋袜衣帽支持,六安地区的群众也纷纷提出“要人有人,要粮有粮”,为革命战士做好后勤支援工作达到“整个黄麻地区,男女老少齐动员”的效果。不少农民门上都贴着“红军来了鸡犬不惊,白军来了鸡犬不宁”的对联,民心向背可见一斑。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在黑暗中的中国从崇山峻岭间发出一道红色光芒,离不开千千万万军民戮力同心。回首大别山红旗不倒的革命征程,正是由于始终坚持党和人民齐心协力,才能拥有这历经革命烽火、满载红色精神的不倒红旗。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过程中构筑起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也是对中国红色革命史的高度总结。大别山精神是在大别山军民的接续奋斗和革命实践中孕育而生的,是对二十八年革命历史的深度凝练,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大别山精神形成与发展的整个历程,与建党精神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重逻辑层面高度统一。

(一)历史逻辑:源自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鸦片战争以残酷的形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莽莽神州万马齐喑,泱泱华夏前路难寻。“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成为近代中国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7]大别山地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历经多个历史时期,创造了红旗不倒的革命神话。从伟大建党精神到大别山精神,正是无数革命志士与中国人民完成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艰难历程中的一个生动写照。

“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8]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领导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艰难行进,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别山历来是军事要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成立确定了革命的战略地位[9],满足了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需要。革命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的山田旷野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陈潭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便在大别山区开始了早期的党组织活动,调动大别山地区的革命积极性。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区的农民运动使得当地民众革命热情高涨,星星之火从山区燃起,先后掀起了黄麻起义、六霍起义等革命运动,并成功建立起了全国第二大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实践层面上充分证实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道路建设问题的准确判断。抗日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演变成为了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中原地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拉开了大别山区的解放战争帷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次战略上的千里跃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战略基础。面对着各个时期中国革命的种种危机和敌人的重重威胁,大别山军民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薪火相传,火种不灭,形成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完成救亡图存历史使命的生动写照。

(二)理论逻辑: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革命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7]百年前的共产党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党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步入新征程,党中央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论断,一方面对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确切要求,另一方面,也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造史进行了深刻总结[4]。而这一创新要求,在理论层面上,在伟大建党精神和大别山精神的逻辑联系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便在神州大地上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领导着中国共产党人奋力前行。毛泽东同志深入考察了中国革命的现实,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革命实践,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而“崇仁爱、重民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伟大建党精神。

早在旧民主主义时期,大别山区就已经撒下了启发民智的种子。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别山区的先进知识分子先后返乡进行山区的思想启蒙工作,使得大别山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期就已经成立了早期的党组织共存社,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打下了有利的思想基础。而在早期共产党员陈潭秋等同志的大力宣扬下,马克思主义的火星在大别山得到了迅速传播,并成立了多个党支部,初步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红色信仰,当地民众对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基本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大别山精神形成的起点”[9]。而长期的革命实践为大别山精神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土地革命时期是大别山精神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地军民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毅然高举起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大旗,展开九月暴动和农民起义运动,在一场场革命暴动中,大别山精神中的革命信念与革命意志也得到了一定的升华与提炼,“大别山红色文化才有了发展的依托,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升华为大别山精神。”[9]并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升华。皋陶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四种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形成的独特文化氛围是大别山精神形成发展的厚重土壤,对大别山精神的孕育作用也不可忽视。

(三)实践逻辑:由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孕育而生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被“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这一迫切的问题困扰着。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屡战屡败的仁人志士们才真正领悟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审视从伟大建党精神到大别山精神的形成历程,是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孕育了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大别山精神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早期的共产党人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回到大别山区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工农运动的组织,形成了早期党组织。1923年以后,各区党支部纷纷成立,并积极领导了工人运动,对革命进行了思想宣传。到了1926年,大别山区展开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出现了最早的农民武装运动,为大别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土地革命是大别山精神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大革命宣告流产,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大别山地区先后开展了黄麻起义、商南起义等农民运动。1931年,在党中央的精密部署下,大别山地区实现了革命部队的内部统一,成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展开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大别山精神也在当地革命军队的实践中逐步成型。抗日战争时期是大别山精神的发展阶段,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下,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有组织的革命反击,形成了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对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是大别山精神的成熟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人民军队实现千里飞跃进驻大别山,大别山部队的艰苦行军和英勇抗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大别山军民二十八年来对革命的信仰与坚持,铸就了“坚决彻底,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无私无畏”的大别山精神。

从伟大建党精神到大别山精神的动态发展过程并不是偶然的,其内部蕴藏着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这三重逻辑共同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别山精神的内在统一性。长期的革命实践孕育出的大别山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丰富和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层面上,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从伟大建党精神到大别山精神,既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开展主题教育,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2]。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理应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继续弘扬大别山精神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贯彻“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坚定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大别山精神最核心的特质是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信念的坚守[10]。理想是信仰的力量源泉,信仰点亮着前行的道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在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就是因为拥有这份远大的革命理想。回首大别山历史,无论面临的是何种境况,大别山军民始终坚守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未曾有过丝毫动摇。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交汇点上,国际风云也变幻莫测,各种风险与挑战正接踵而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11]面对此种状况,广大青年更应该从大别山精神和建党精神中汲取精神动力,在前进的道路中排除万难,勇往直前。首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感悟共产主义信仰,积蓄真理力量,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其次,坚持党的领导,越是面对前方不确定的风险挑战越是要向党靠拢,高举起革命红色旗帜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维护党的立场,坚决与网络世界的各类有损于党的形象、现实生活中动摇党的领导地位的乱象斗争到底。再次,坚持党史精神学习,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人无精神则处世不立,青年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和各类历史博物馆、革命遗址的参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与政治觉悟,激发起自身的革命热情与活力,为共产主义事业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最后,坚持将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将理论学习应用于青年自身的生活实践,以抵制外来糟粕思想的入侵。同时自觉学习党中央的最新理论成果,消化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果实,在社会实践中淬炼自身的共产主义信念,发扬革命精神,在实践中掌握真理力量,永葆“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

(二)坚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新时代伟大斗争贡献青年力量

“不屈不挠”是大别山保持红色革命血脉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如磐,始终屹立不倒。这百年斗争的党史充分证明,没有伟大的斗争就不可能拥有革命的最终胜利。坚持不屈不挠勇于斗争,自立自强勇担使命,不仅是百年党史带给我们青年一代的历史经验,更是中国青年面对愈发复杂的时代局势的必然要求。面对富有挑战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首先,青年要提升自身素养,为新时代伟大斗争建设的推进积蓄力量,积极学习前沿知识,打好学识基础。时代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坐而论道,需要每个青年投身实践,依靠自身强大的学识素养,推进时代发展。其次,青年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继承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勇气,发扬大别山精神的斗争意识,增强自身战斗力,负重前行,迎难而上,战斗在推进新时代伟大斗争建设的前线,做一名时代新人。最后,青年需要胸怀全局、放眼全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2]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今天,人类已经愈发成为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胸怀全局的先进大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作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只有从人类发展的整体态势进行思考,把握历史全局动态,才能在时代建设的潮流中赢得主动,为未来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挑战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准确理解新时代伟大斗争事业的历史特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为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事业贡献属于青年的力量。

(三)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发青年昂扬向上的斗志

自强不息体现了大别山精神的价值精髓,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底色。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奋斗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熔铸于每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血脉之中,贯穿于中国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沉浸百年风雨依旧生生不息、历经种种磨难永远风华正茂的专属武器。而这份沉淀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今天,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当前社会“躺平”等丧文化严重扰乱青年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因此,必须弘扬好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首先,青年要保持自身政治定力,立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面对外界种种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步伐。其次,青年必须在激烈竞争中保持昂扬斗志,在实践中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工作中练就本领、在尽责中砥砺成长,坚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最后,青年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奋斗中接续推进的,是新一代的中国青年需要在未来持续努力的,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艰难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青年必须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做好奋斗终身的准备,将中国革命的建设事业把握在青年人自己的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12]

(四)发扬“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人民事业

无私无畏献身于人民事业是大别山精神的价值基调,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各个历史节点中将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将人民事业作为党的各项安排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祉而持续努力。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强调的那样“民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13]青年作为人民事业的接任者,未来中国的当家人,必须发扬“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积极投身人民事业。首先,青年要锤炼自身政治品格,将人民利益作为自身工作的衡量标准,深入到最广大人民的队伍中去,弘扬好大别山精神不畏困难险阻扎根人民事业的优秀品格,贯彻建党精神不负人民的优秀品格,为人民事业服务,为祖国建设献身,将人生的精彩画卷绘制进祖国的万里江山之中。其次,涵养自身社会公德,要始终坚持人民路线,参与到社会服务和基层公益的事业中去,紧跟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点燃全国人民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火炬,舍小家为大家,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最后,提升个人品德,面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糟粕文化,青年群体要避免精神层面的荒芜与缺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源泉,涵养自身德行,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将个人的小我融进中华民族的大我之中,积极献身人民事业而奋斗终生。

猜你喜欢 大别山建党中华民族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清明(2022年5期)2022-09-21建党百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建党百年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1年7期)2021-10-13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9期)2021-09-27庆祝建党百年(五阙)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又见大别山黄河之声(2021年1期)2021-03-29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2-07建党九秩中国火炬(2011年7期)2011-07-25

推荐访问:大别山 精神 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