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如何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

☉陈华云

创新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学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一部分的语文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致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既加重了语文教师的授课压力和授课负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讲,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和进步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下面,笔者就来具体谈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一)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据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已经认识到了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的课堂上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然而,由于教学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或者是过于形式化,导致教学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举例来讲,在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语文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则仍然被动地接受着语文教师传授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想法和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师通过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虽然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课堂的活跃性,但由于语文教师没有做好课程的引导工作,所以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影响到了课堂纪律的维持。

(二)学生不积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全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并且改变了自己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手段的创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实现了教学的创新,有一部分语文教师仍然无法从传统的教育理念当中挣脱出来。所以,这部分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上,仍然侧重于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上虽然与学生有了一定的交流和互动,但是无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互动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这既影响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惯性思维的束缚。众所周知,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定的惯性,都会根据事物的发展顺序以及内在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这是一种思维定式,对于人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于没有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所以导致学生一直被传统的固势思维所束缚,在考虑问题以及分析问题上仍然比较单一片面,所以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开拓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

(一)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深的一种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很多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教育教学的理念。因此,在短期内很难根除应试教育的思想。就目前来看,一部分小学已经不会再对学生进行考试成绩的年级排名,但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却仍然存在,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仍然会将学生的全面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师忽视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对学生进行准确、科学的判断,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降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严重的还有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

(二)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的语文教师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掌握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
另一种则是虽然具备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接受较慢的老教师。无论是哪一种教师都需要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三)语文教师不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部分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并且在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也开始更加强化学生对于沟通能力的学习、表达能力的学习,以及语言能力的学习,同时还会在教学的课堂上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人文素养。然而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的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利用比较少,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应用传统的教育方式,那么就会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文教师通过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发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多个层面、多个结构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可以脱离传统思维的束缚,不会受到现有知识的限制。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创造力的发展,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语文教材课本当中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可以紧扣教学的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为学生巧妙设计精妙绝伦的故事环节和游戏活动,从而使学生可以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语文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与教材课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举例来讲,在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跳水》这一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设计问题——“除了船长想到的办法之外,还能有怎样的方法来救到孩子?”通过要求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案来解决问题。例如,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乌鸦喝水》这一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乌鸦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一定可以喝到瓶子当中的水?乌鸦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这时,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得出“乌鸦能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主要取决于瓶子里的水是不是能够填满石头间的间隙”的结论。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在小学生的语文教材课本中,有很多这种题材的课文,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课文当中的创新因素,为学生们巧妙设计问题,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二)加强课文续写训练,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课本中,有一些课文的结尾比较耐人寻味,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这类文章对学生进行语文续写的训练,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篇课文,文中小女孩的命运十分悲惨,在故事的结尾,小女孩和奶奶一起飞走了,飞到了没有饥饿,也没有寒冷的地方,那么小女孩儿是否过上了真正的幸福生活?语文教师就可以针对这篇文章的结尾,让学生们展开想象力,大胆对文章进行续写,让学生在想象当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打开创造性思维的大门。在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篇课文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课文当中哈尔威船长那种职业的道德意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紧抓“黑色的雕像、一动不动”等描写哈尔威船长的关键词语或者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象在海水不断涌进船舱之后,获救的乘客以及船员焦急地呼喊,而哈尔威船长则像一尊黑色的雕像一般,徐徐沉浸大海的情景,让学生分析和思考哈尔威船长当时的内心想法,描写当时的情景。随后,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一位情景描写比较好的学生在向台上进行朗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想像力,开拓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空间[3]。

(三)借助课堂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思维的差异。在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者意见,在辩论中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和探究性阅读能力,提倡学生从有创意、多角度的语文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举例来讲,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落花生》时,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课文当中的父亲是要让他的孩子们具有像落花生品质一样的人格。随后,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设计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落花生和石榴、草莓只能选择一个,那么你想要做落花生还是石榴或者草莓呢?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可以让学生明白,落花生不仅对人有用,而且还具有谦卑温和的品质,而石榴或者草莓有漂亮的外表也对人有用。因此,应该将草莓、落花生、石榴融为一体。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组织这样的辩论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语文课文的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养成求新求异的思维,有效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如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还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向语文教师质疑。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堂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师需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提问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师需要进行鼓励和肯定,从而不断地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4]。

简而言之,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长期持续地对学生进行动力支持与肯定。在语文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辩论,鼓励学生突破常规的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创造性教学活动课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2年1期)2022-08-19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2年5期)2022-06-28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天津教育·下(2022年4期)2022-05-10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背课文的小偷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视野(2014年17期)2014-08-25

推荐访问:创造性思维 素养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