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与共同富裕

王少妆 杨学儒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中明确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202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被视为新时期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中央财政主要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其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目前,全国已批准创建了2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覆盖除香港、澳门、台湾外全部31个省级行政区中的110个地级市。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否真正起到了政策所期望的“强农富农”,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的效果呢?如果是,其通过什么路径来促进共同富裕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习近平,2021)。这意味着,推进共同富裕,一方面要求提升社会总体的富裕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改善全体人民对社会财富的共享程度。因此,共同富裕应包含总体富裕与成果共享两个维度。那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总体富裕效应和成果共享效应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呢?进一步地,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其效应是否具有异质性呢?

为回答上述问题,在兼顾共同富裕测度指标准确反映其科学内涵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地级市层面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以中国29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揭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影响地区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总体富裕”效应和“成果共享”效应的差异,以及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本文拓展了对农业产业园建设效应的认识,提出并验证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共同富裕效应。这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出了另一条有力途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第二,本文研究发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了地区农业全要素提升,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而增加了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实现了就业转移,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从而回答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问题。第三,基于共同富裕内涵的科学解读和地市层面数据可获得性的系统考察,立足于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重大问题的现实需求,本文构建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地区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从而为区域层面的共同富裕评价和实证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研究假说;
第三部分是计量模型和相关数据说明;
第四部分是主要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五部分是机制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

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7-02/05/content_5165626.htm。中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文件,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从主要政策文件的内容和要求来看,农业农村的发展路径越来越强调立足各地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高质量、全方位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7年3月,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农业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创建条件、建设目标和任务等。由农业产业园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后,农业部、财政部按照高标准、少而精、宁缺毋滥的要求,联合组织竞争性选拔。对批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适当支持。奖补资金为分期安排,对考核不合格的,则不再给予奖补资金,并按规定撤销创建资格。之后,各地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发布了关于本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工作方案。比如:广东省发布的《2021—2023年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强调,推进新一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质量效益。黑龙江省印发的《黑龙江省乡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截止2022年8月,全国已批准创建2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包括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2017年至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创建了7批,2017年41个(首批11个,第二批30个),2018年21个,2019年52个(含纳入管理体系7个,其中有2个2020年转为创建),2020年39个(含纳入管理体系8个,其中有1个2021年转为创建),2021年50个,以及2022年50个。

通过绘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中国各地级市的可视化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产业园分布在胡焕庸线的右侧部分(2)如需分布图可向作者或编辑部索取。。从区域分布看,截至2022年8月底,各区域产业园分布情况为东部地区85个,西部地区88个,中部地区49个,东北地区28个。其中,广东省获批的数量最多,共16个;
四川省和江苏省次之,各获批14个;
山东省13个;
黑龙江11个;
其余省份不足10个。由此可见,国家农业产业园数量排名靠前省份多为经济发达省份,多非农业大省,而可能是农业强省。从主导产业类别看,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68个,畜牧为主导产业的60个,水果为主导产业的47个,蔬菜为主导产业的42个,而以水产、油料、中药材等其它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相对较少。

(二)研究假说

总的来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能够有效激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显著促进各地的现代农业发展,对高质量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进而推进地区共同富裕水平(蒋黎等, 2021; 黄承伟, 2021)。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是带动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创利的重要途经,而且能够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能够更多、更充分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李和平、张晓晓, 2019; 涂圣伟, 2022),助力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

一是促进“富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的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其一,为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产业园建设不仅致力于产品优质,还努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实现园区特色产业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并且赢得市场关注和认可,提升溢价能力。通过依托其特色主导产业,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从而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品牌。通过打造产业品牌以增强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将品牌价值转化经济价值,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其二,农业产业园本质上是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区,集聚着资金、人才、市场等现代生产要素。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财政奖补资金引导和社会资本投资投入为主,加大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和先进技术引进,使得更多优秀人才、先进装备和优良品种进驻产业园,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深化农业生产和生产性服务业分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在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同时快速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了产业园的经济效益及其入驻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张延龙等, 2022),从而有利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做大蛋糕推进总体富裕。其三,现代农业产业园还承担着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使命,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企业+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企业+农业大户”等多经营主体联动模式,或借助农业龙头搭建创业平台,孵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或涉农上下游服务企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其四,现代农业产业园还通过围绕其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奖补资金和融资机会支持牵头企业或实施主体加快从农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的进度,以前难以配备的行业领先的高价值装备迅速铺开,提升了农产品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加工品质和效率快速提升,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不过,装备升级带来的劳动力节约可能抵消甚至完全覆盖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总体上难以带动更多农民转移到第二产业,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长乏力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二是深入挖掘农业生态价值、旅游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兴业态,推动当地农旅融合、农商融合,全面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杨学儒等,2019),创造更多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同时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涂圣伟, 2022; 赵海燕等, 2021)、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构建生产、加工、休闲等农业全产业链,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二是实现“共享”。现代农业产业园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技术示范推广作用,利用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形式,将先进技术、新品种等传授给农户,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农民。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构建 “龙头企业+基地”、 “企业+农户”等多元经营运作模式,探索订单、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租金+分红+劳务收入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收益,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使得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李和平、张晓晓, 2019; 肖琴、罗其友, 2019),让农民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业分工深化,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弱势农民提供了从事农产品主播、无人机“飞手”等新兴较高收入职业的机会;
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旅游”等产业园,带动农户以民宿经营、农家乐餐饮服务等多样形式创业就业,农民就业持续向第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在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已超过四成(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2022)的现实背景下,其对促进弱势农民的共同富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产业园还通过盘活农村厂房、土地、劳动力等可利用的资源,利用土地租赁、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王晶、吕开宇, 2021)。另外,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通过产业品牌建设,打造公共区域品牌,增强地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并通过发挥品牌效应溢出作用,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增加了低收入农户的收入,缩小农村群体差距。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利于促进地区共同富裕。

假说2: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利于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假说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可以带动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

(一)数据来源

基于理论逻辑和数据可获得性考虑,本文选取了2015—2020年中国29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不包括直辖市(3)本文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国发[1993]38号1993年5月17日)293个地级市名单为研究对象,数据完整,故样本量为每年293个。排除直辖市一是因为其行政级别不同,二是因为直辖市通常被理解为城市,和本研究主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差异,而且直辖市农业农村都相对较小,从逻辑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实证上,本文也用加入直辖市的数据做了稳健性检验,其结果无显著变化。。研究数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共同富裕指数数据根据下文构建的指标测算得出,各具体指标数据来源于各地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官网。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等数据均根据历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地理坡度数据基于ASTER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V003的高程数据计算得出。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补充。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共同富裕指数。分析共同富裕的内涵表明,共同富裕由“共同”和“富裕”两个关键词组成,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不断提升富裕水平的同时更加公平地共同享有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们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共同富裕测度指数应包括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刘培林等, 2021)。“富裕”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富裕,指的是在实现物质富裕基础上逐步推动精神富裕,强调实现人民生活富足,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方面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因此,我们从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两个方面测算总体富裕程度。“共同”指的是全体人民中的每一个人共享发展成果,代表的是在发展中不断缩小区域、城乡等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实现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李实, 2021; 王一鸣, 2020)。因此,我们从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两个方面衡量发展成果共享程度。由此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本研究参照郭芸等(2020)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数测算的熵权法做法,计算得出各地区的“共同富裕”综合得分。共同富裕指数的得分区间设定为[0, 100],共同富裕指数越大,代表该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越高,反之,共同富裕指数越小,则代表该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越低。对于“总体富裕”和“成果共享”两个维度的指标测算,本研究根据其子维度具体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出各地区的“总体富裕”和“成果共享”综合得分,得分区间亦设定为[0, 100]。总体富裕指数/成果共享指数越大,代表该地区的总体富裕程度/成果共享指数越高,反之,总体富裕指数/成果共享指数越小,代表该地区的总体富裕程度/成果共享指数越低。

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虚拟变量,采用2015—2020年中国各地级市是否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虚拟变量。我们以某一地级市最早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包含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体系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年份作为该地级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日期,在当年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地级市记为1,否则为0。

表1 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

3.控制变量。本文还控制了其它会影响地区共同富裕程度的变量。一般而言,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与该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地理区位等有关(裴延峰, 2022; 覃成林、杨霞, 2017)。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自主权进行控制,地方财政自主权指的是各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占比。对于产业结构情况,我们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进行控制。对于地区的人口密度,我们选取地区内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进行控制。对于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我们选取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控制。对于地理区位情况,我们选取各地区的平均地理坡度进行控制,又由于各地区历年来的坡度数据基本没有变化,故我们将其与时间趋势项进行相乘。另外,本研究还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和地区固定效应。

此外,为了避免数据的剧烈变动产生的异方差和统计偏误,本研究对以上变量均进行了对数处理。本研究主要变量的测度与描述统计表如表2所示。

(三)模型设计

为考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建立双重差分模型(DID)将研究对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前后的其它差异进行控制,从而分离出真正的政策影响的效果。但由于各个地级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时间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采用多期DID模型进行分析。构建的模型如下:

Yit=α+βDit+θControlit+μi+νt+εit

(1)

其中,i和t表示地级市i的t时期。被解释变量Yit表示第i个地级市t年的共同富裕情况,我们选用构建的共同富裕指数进行估计。Dit表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虚拟变量,当地级市i在t年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则取值为1,否则为0。Controlit表示其它控制变量,指的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外会影响地区共同富裕程度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自主权、第一产业占比、人口密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以及平均地理坡度。μi、νt分别代表地级市和时间固定效应;
εit为模型误差项。β为本研究解释变量的核心估计系数,表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情况的影响。

表2 主要变量的测度与描述性统计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表3汇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情况的影响的估计结果。列(1)仅加入关键解释变量,列(2)仅加入控制变量,列(3)在列(2)基础上加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虚拟变量。从第(3)列的结果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的影响显著为正(β=0.269,p<0.01),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显著促进了地区的共同富裕。假说1得到证实,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确实是推进地区共同富裕的有力途径。

(二)平行趋势检验

为了检查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是否存在共同趋势,本研究参照Beck et al.(2010),通过在回归中加入一系列按年份划分的虚拟变量来进行控制。其中,d_1-d_5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之前的虚拟变量。d_1表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前一年记为1,其余为0。d_2表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前二年记为1,其余为0,以此类推。d1-d3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之后的虚拟变量。d1表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后一年记为1,其余为0。d2表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后二年记为1,其余为0,以此类推。d0表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当期的虚拟变量。

表4列(1)给出了平行趋势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政策实施相对时间之前的虚拟变量系数基本不显著,说明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之前,处理组和控制组对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别,满足平行趋势假设。

表3 DID回归结果

表4 平行趋势检验结果

(三)安慰剂检验

为了排除政策冲击不随机和地区异质性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我们参考Li et al.(2016)的做法,采用安慰剂检验。基于随机产生的处理组虚拟变量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年份的虚拟变量,我们得到了新的随机模拟的交互项。我们将真实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虚拟变量替换成随机产生的交互项,对模型进行重新估计。图1展示了将该过程重复1000次后得到的估计系数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基于随机样本估计得到的系数均值在0的附近,呈正态分布,且与基准回归系数存在较远距离。这证明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并不是由于其它政策冲击或者随机性因素导致的,表明基准回归通过了安慰剂检验,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图1 安慰剂检验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检验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我们采用替换变量、剔除特殊样本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1.替换变量

在基准回归中,我们使用是否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虚拟变量来衡量对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考虑到在不同的地级市其产业园建设的数量也会影响到共同富裕程度,对此,我们采用各地级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数量替代基准回归中的是否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回归。表5列(1)给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总数量对地区共同富裕影响的分析结果。从表5列(1)中可看出,产业园建设的总数量对地区的共同富裕有正向显著的作用。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数量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这与基准回归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了我们的基准回归结果相对可靠。

2.剔除特殊样本

对于样本选择而言,在样本外时间即在2021年和2022年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控制组在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等方面与处理组可能存在相似性,将这些在2020年还未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而在2021和2022年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地级市纳入控制组,可能会导致对估计结果的低估。因此,我们将这些会影响估计结果的地级市样本剔除之后重新回归。表5列(2)给出了剔除样本之后的估计结果。从列(2)汇报的结果可以看出,剔除样本之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仍然显著,同样印证了我们的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表5 稳健性检验结果

3.使用PSM-DID模型

在前文我们使用双重差分法(DID)评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级市共同富裕的影响。虽然使用双重差分法能够识别出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地级市与没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地级市之间的共同富裕在产业园建设前后的相对差异,但考虑到一个地级市是否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并不是完全随机选择的,可能是政策制定者根据各产业园建设情况或其它条件进行选定,使得研究结论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误,从而导致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还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来探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级市共同富裕的影响。

PSM-DID模型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我们按照从2015年至2020年的各年匹配处理组和控制组的样本。其次,使用公式(1)中的控制变量作为匹配的特征变量。第三,通过应用Logit模型,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虚拟变量和匹配的特征变量来估计倾向得分。第四,使用所估计的倾向得分和1 ∶5最近邻匹配方法来匹配处理组和控制组。最后,使用匹配后的样本,和基于公式(1)的DID模型进行PSM-DID估计。

表6给出了各匹配特征变量的平衡性检验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不能拒绝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地级市和没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地级市无系统性差异的原假设,表明样本的自选择偏差减小。表7给出了更详细的匹配结果(以2020年为例)。从表7可以看出,匹配后,所有匹配特征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均大幅缩小,说明匹配通过了平衡性检验。表8给出了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后数据的DID回归结果。从表8可以看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的影响显著为正(β=0.247,p<0.01),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显著促进了地区的共同富裕。这一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促进地级市共同富裕的积极意义。

表6 各年平衡性检验结果

表7 平衡性检验结果(以2020年为例)

表8 PSM-DID回归结果

基于前文结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影响的可能渠道以及产业园建设发挥作用的情境。在机制检验方面,我们将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角度来探讨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此外,考虑到地区异质性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作用效果,故我们进行异质性分析。

(一)机制检验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地区总体富裕,还能够释放出更多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实现发展成果共享。通过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融合,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第三产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民增收创利、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从而提高了当地的共同富裕程度。表9列(1)、列(2)和列(3)分别展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总体富裕和发展成果共享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虚拟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显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总体富裕、发展成果共享以及共同富裕均有促进作用。从模型2和模型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相比于对总体富裕的影响效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发展成果共享影响更大,这符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政策对其“辐射带动有力”的政策初衷。

在这一部分,为探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地区就业结构的影响,我们分别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4)本研究参照唐建军等(2022)对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采用SFA-Malmquist指数法对各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总从业人员比重的对数值为被解释变量,对各地级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与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进行回归。结果如表9列(4)—(7)所示。列(4)结果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假说2得以证实。列(5)的结果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相较于没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地级市,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地级市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得到了显著下降。列(6)的结果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不显著。列(7)的结果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相较于没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地级市,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地级市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得到了显著提高。综合(5)—(7)结果可以看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的就业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更多的就业人员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三产业,显著提升了农村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从而促进了发展的包容性,切实推进了地方共同富裕,假说3得以证实。

(二)异质性分析

1.地理异质性检验

地区区位特征的不同使得其共同富裕程度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影响不同。对此,我们将中国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部分,考察不同区域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影响的差异。结果如表10所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东部和东北地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其共同富裕、总体富裕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其发展成果共享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于中部地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显著促进其共同富裕和发展成果共享,而对地区总体富裕的影响则不显著。对于西部地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总体富裕和发展成果共享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

表10 地理异质性检验结果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从地区经济水平角度而言,对于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尤其是第二产业和非农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较高,虽伴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但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地区收入和居民收入相较更高,第二产业发展对地区总体富裕程度尤为突出,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其总体富裕程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切实带动了其相对弱势人群(农民,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的收入增长,使得农民群体能够有效分享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从而对共享发展成果维度具有显著影响。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各有其产业优势所在,中部地区的产业基础较好,地区的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更是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所在,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农业是其优势所在,因而农业产业园对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影响的附加值可能不高,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能够充分释放其优势产业发展的红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包容性,从而提升了地区发展成果共享。对于西部地区,由于其各产业基础薄弱,尤其是工业基础更为薄弱,因而发展农业、林牧业等对其发展有重要作用,且产业园数量也较多,因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在“富裕”和“共享”上均成效非常显著。

2.地方发展水平异质性检验

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级市其共同富裕程度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影响不同。对此,我们利用各地级市人均GDP以衡量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将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1/3、中间1/3和后1/3的地级市分别认定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中等或较差的地级市。结果如表11所示,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中等或较差的地级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其共享成果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具有一定的“分好蛋糕”的效应。其中,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级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其共同富裕、总体富裕和发展成果共享的影响都显著为正,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或较差的地级市仅对共享成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共同富裕和总体富裕回归系数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级市,居民收入、社会发展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对地区总体富裕的影响不大,使得其对共同富裕指数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级市,由于地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数量也很少,其促进总体富裕的增量还不大,进而其对共同富裕指数的影响也不显著。然而,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好坏,由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定向支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低收入农民从比较收益极低的低层次农业就业向第三产业流动,显著提高了其收入水平,改善了其共享地区发展成果的程度,从而都显著的促进了“成果共享”。综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在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促进经济发展(总体富裕)方面有所差异,但在促进成果共享上具有高度一致的显著效果,真正促进了包容性发展,切实推进了“共同富裕”。

表11 地方发展水平异质性检验结果

本文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5—2020年293个地级市数据,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力转移就业角度实证考察其对于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之后,地级市的共同富裕程度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不仅具有提升总体富裕的效应,更具有促进地区发展成果共享的效应;
同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了农民就业结构,带动低收入农民从第一产业向比较收益较高的第三产业转移就业,显著提升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包容性,切实推进了农村共同富裕。此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还表现出地理异质性和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地区共同富裕的效应更显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和较差地区的总体富裕维度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于所有地区的成果共享维度都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这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致性地促进了农村包容性发展。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本研究拓展了对农业产业园建设效应的认识,提出并验证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地区共同富裕效应。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园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讨论农业产业园的运行模式(Spagnoli and Mundula, 2021; 李和平、张晓晓, 2019),以及建设产业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Davodi et al., 2011; 肖琴、罗其友, 2019; 蒋黎等, 2021),缺乏对其包容性发展效应的关注。本文提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丰富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效应研究。第二,本研究提出了推进共同富裕的新的途径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共同富裕实现途径的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农村经济主体如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陈锡文,2022;
郝文强等,2022)、非农部门的发展如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张金林等,2022)、数字技术采纳(罗明忠、刘子玉,2022)等促进助推地区共同富裕、以及通过返乡创业试点等政策(黄祖辉等,2022)来拉动县域经济增长。本研究发现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在地区共同富裕实现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了地区农业全要素提升,降低第一产业就业而增加了第三产业就业,实现了就业转移,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从而揭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第三,本研究构建了地市层面的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近两年学者们提出的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有区域层面,也有微观个体层面。代表性区域层面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注重于指标体系的全面和科学,却忽视了市县层面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如刘培林等(2021)、李金昌、余卫(2022)等所构建的测度指标体系中人群差距(如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数据在市县层面是不可获取的。微观层面,罗明忠、刘子玉(2022) 受限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二手数据,以收入、健康、教育、保障和就业五个指标构造农户层面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现了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缓解,但对“共同”层面体现不足。另外,孙学涛等(2022)实证检验城镇化的影响时从“富裕水平”、“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三方面构建区域共同富裕指标,和本文指标体系类似,但其富裕水平指标仅由可支配收入构成,对“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理论内涵的表达有所欠缺。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从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着手,并兼顾数据的可获取性,从“总体富裕”和“成果共享”两维度构建地级市层面的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不仅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区分效度,而且也验证了其具有较高的校标效度。该指标体系对区域层面的共同富裕评价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

本研究具有以下启示:(1)全国应进一步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量,扩大覆盖面,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严格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考核,注重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效,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建成一批能够真正发挥产业引领、要素聚集、产业融合、创新创业孵化和强农富农作用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扎实推进农村共同富裕。另外,各省市应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政策配套政策的成效,加快形成一个省市区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共同富裕注入持续动力。(2)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不能狭隘地发展农业,应注重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通过培育和打造农产品品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商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商业”等新兴业态,促进地区农旅融合、农商融合,形成一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开展类似广东省“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的技能培训,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背景下农民的就业转移创造技能条件,帮助农民转移到比较收益较高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3)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发展水平中等地区,要注重依托其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因地制宜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最后,本文研究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但其作用可能会受到省市层面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影响。虽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上都是省级园区创建而来,但如何进一步排除不同地区省级园区的影响,从而得到更“干净”的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构建了切实可行的、信效度良好的地区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为诸如返乡创业试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的政策评估从经济发展效应向共同富裕效应深化提供了可能,从而可以更好地检验相关“三农”政策的包容性发展效应。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产业园现代农业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Palabras claves de Chin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1年12期)2022-01-01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现代农业小学科学(学生版)(2021年6期)2021-07-21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推荐访问:现代农业 产业园 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