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皮影焕发时代新光彩——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扎巴镇皮影戏的创新发展

张雅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一件文化大事。作为成长于青海河湟谷地的文化工作者,我们更应承担起弘扬河湟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实现非遗与现代相连接,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未来。

皮影戏作为河湟文化中集声、影、形、戏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重新焕发出古韵曲艺的魅力。青海省化隆县扎巴镇皮影戏剧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传承人们饱满精湛的演技、创新与传承的融合发展在展现时代印记的同时,更加繁荣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文化的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湟谷地蓬勃发展,绽放出时代光彩。

化隆县扎巴镇皮影戏作为化隆县濒危抢救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在全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化隆县文体旅游局带领皮影剧团结合红色文化,创作、排练、制作了现代红色学党史皮影戏《永远跟党走 启航新征程》 《移风易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领我们向前进》等主题剧目。今年,还编排、录制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放光辉》《新春喜洋洋》等剧目,获得了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欢迎,化隆县扎巴镇皮影戏已成为光影艺术中的红色传承品牌。

这支队伍茁壮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群众文化生活逐渐丰富,皮影戏班子一度面临没市场、缺资金、传承“断档”等一系列问题。化隆皮影走上了艰难的发展道路。随着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政府出台了打造群众“文化大院”、非遗挖掘、人才培训、文艺调演、项目调研等一系列举措来积极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部门联合组织皮影剧团深入全县17个乡镇积极开展各类皮影戏演出“送戏下乡”活动,加大了宣传力度,从各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化隆皮影戏的传承、弘扬与发展。

(一)“装扮”升级赋能皮影生动体现

贴近基层壮大人才队伍。针对老皮影班子后继无人的问题,化隆县文化产业办工作人员深入扎巴镇,运用地方方言、民间谚语、时代故事、传唱歌曲等方式积极鼓励吸引扎巴镇年轻的皮影爱好者加入演出队伍。通过他们幽默风趣、积极热情的感染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激发了热爱、传承的拳拳之心。目前,原来的4人班子发展到了16 人,还将演出团队分为前台演唱组、乐队伴奏组、影人挑纤组等,实现了队伍丰富壮大。

大胆钻研突破设备更新。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他们积极带领大家动手制作具有创新丰富元素的皮影人物,多方筹措资金添置演出设备。以前的幕布小而陈旧,演出条件有限。就在加宽加大的幕布框架上加装了彩色舞美灯光,既增加了时代感,又能吸引眼球。设备的更新将皮影亮子(幕布)打造成了“青海第一亮”,使青海皮影戏有了新的突破,这是青海皮影戏历史上的一大创新。

(二)提升艺术表现,打牢精神印记

为了让老皮影戏焕发时代新光彩,剧团工作者们在创作演出中,对剧本编创和传统皮影艺术唱法进行了提升和创新。

化隆县扎巴镇皮影戏剧团

编剧方面。传统文化与红色经典交相呼应,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的不易与艰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使命的担当。此外,各类剧目还融入移风易俗、扫黑除恶、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等主题内容的宣传展现,群众在感受河湟非遗魅力的同时,又重温了革命故事,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将党中央各项精神融会贯通、入脑入心。

表现形式方面。突破传统的表演形式,演员们在演出中齐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气氛推向高潮,传递着各族群众深厚的爱党情怀。除了红歌的生动表达,在延续传统的演唱风格基础上还运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朗诵、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丰富了各种演出元素,在视觉和听觉上让观众耳目一新。创新模式的呈现引人入胜,群众参与感、互动感、体验感得到了满足和提升。

(三)因势利导拓宽传播途径

皮影班子队伍不断壮大,演出内容不断充实优化,宣传模式也要积极探索。皮影剧团分别在2021 年和2022 年成为了化隆县党史教育宣传小分队、化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小分队,他们肩负着宣传党中央精神政策的使命,深入机关、乡镇、校园、社区、军营,开展送戏下乡“五进活动”。在政府的支持下打开了宽阔的发展空间。在演出中,还邀请了新华网、《青海日报》、海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提升了知名度,并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网络直播。截至目前,该剧团先后在线下持续开展宣讲520 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4.5 万余人,通过各类线上平台推广获点击量200 万余次,极大地鼓舞了传承表演者的表演信心,激发了演员的表演热情。

(四)文旅融合挖掘市场力量

在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的当下,非遗传承可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就要鼓励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因此,化隆皮影班子不仅通过演出形式传播弘扬河湟非遗文化,他们也通过制作、推广文创产品拓宽市场。一个个手中挥舞的皮影人物摇身一变成为家中摆放的精美物件,成为游客在山水化隆旅游玩赏的美好印记。

目前,我省河湟文化的发展普遍面临着传承断层、经费紧缺、创新瓶颈、缺少平台等困难。因此,在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紧抓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身活力,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增加现代特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生动活泼的表演贴近百姓生活。同时,建立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并增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加大宣传和传播力度。实现万联网络资源和河湟非遗的无缝对接,利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扩大受众数量,增加点击量。在重要时间节点和大型活动中进行现场演出,增强与群众的互动性,进而全面推广河湟文化。此外,创新传承方式,通过“旅游+非遗”“公司+非遗”“党建+非遗”“文化产业+非遗”模式实现活态传承和非遗创新。

化隆县扎巴镇皮影戏演出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因此,通过创造性、创新性的发展引领,与现代相结合的红色创新皮影戏,踏着时代的步伐,已成为青海省河湟地区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实践。在今后的河湟非遗保护工作中,我们要顺应于时代,立足于实际,创新于形式。深入挖掘和提炼非遗内涵,融入更多时代元素,为非遗注入青春气息,使其适应时代发展,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剧团 我们来演皮影戏大灰狼画报(2022年6期)2022-08-06皮影戏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0年11期)2020-12-14月光皮影读友·少年文学(清雅版)(2020年4期)2020-08-24我爱皮影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不老的皮影读友·少年文学(清雅版)(2019年5期)2019-09-18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幼儿画刊(2018年12期)2018-11-05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幼儿画刊(2018年10期)2018-10-27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幼儿画刊(2018年9期)2018-09-26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8年9期)2018-09-10皮影戏的秘密创新作文(小学版)(2018年7期)2018-08-20

推荐访问:青海省 皮影戏 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