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M,模型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韩滢滢 王玥 詹彬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公立医院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医疗需求的载体,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主体和实现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2022 年,国务院颁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强调加强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并落实相关措施[1]。

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发展的前提,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提升。P-CMM 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过程域构成的提升分级的系统模型,其框架体系能够指导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具有系统性、持续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P-CMM 模型

P-CMM Version 1.0 于1995 年发布,是一种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系统评价方法与理论体系,通过持续提高人力资源成熟度等级达到管理的目的,适用于提高组织或企业的管理能力。目前,P-CMM 模型已在美国陆军、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波音航空航天公司和KPMG等国际公司得到较好的应用,国内企业如华为、东软和中兴等在应用P-CMM 模型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尤其是在公立医院中,P-CMM模型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管理相对较薄弱,尚未形成规模。

P-CMM 模型在员工培养、规范体系和管理模式方面提供五级改进之路,分别是初始级、管理级、定义级、可预测级、优化级五种成熟度等级,由实践、过程域目标、过程域、成熟度等级四部分构成。

(二)评估对象及人员组成

研究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为样本医院,由15 名院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小组成员均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5 年以上,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研究开始前都经过培训,了解临床各科室的工作状况。

(三)基于P-CMM 模型建立评估体系

根据黄宇[2]等总结的P-CMM 成熟度等级与过程域,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和人才招聘管理进行等级评估,发现符合“管理级”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和人员配置,表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处于P-CMM 模型的二级管理水平。本研究结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管理特点和文献报道[2-4],薪酬管理制定共包括四个方面、20个项目指标,绩效考核分为四个方面、15 个项目指标,招聘体系分为执行类和制度类,分别有7 个指标和9 个指标。

(四)评估标准

采用差距分析法和李克特六点计分法,对薪酬、绩效各指标进行评分,每项分数为1 分~6 分,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得分为4 分时,认为医院在该方面达到基本水准。招聘评分采用百分制对16 个指标的问卷打分,F(完全达到标准):86 分≤X ≤100 分;
L(大部分达到标准):51 分≤X ≤85 分;
P(小部分达到标准):50 分≤X ≤15 分;
N(完全达不到标准):<15 分。

(一)薪酬管理评估

由表1 可知,薪酬指标总体平均分为3.09 分,表明医院的薪酬管理尚未达到基准水平,其中尤以“薪酬策略”和“按既定标准调整”分数最低。分析二级指标各项得分,发现医院能够建立较完整的计划体系,薪酬分配与岗位人员能力和表现相匹配,但与标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管理层没有关注策略进展和听取员工建议,无法做到及时评估,员工渗透度低,涉及相关策略调整时员工参与度较低,程序相对不够完善,且薪资分配均基于国家规定,与医院具有分配主导权的绩效挂钩程度较低。由此可见,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在策略调整机制、评估体系、与员工交流沟通和监管等方面。

表1 薪酬管理体系的评估及结果

(二)绩效考核评估

由表2 可知,绩效指标总体平均分为3.79 分,表明医院的绩效考核接近但达不到标准,其中,“医疗质量”达到基本水平,“满意度评价”“运营效率”和人才“持续发展”方面有待提升。详细分析各二级指标可以发现,医院服务流程不完善,资源利用效率低,具体表现为执业医师日均住院工作负担大、患者就诊平均等待时间长、病床周转率低等。结合医院人员结构分布看,医院就诊患者数量多,不同科室分布的患者数量并不均匀,儿科、急诊科、妇产科患者多,但这些重要部门的医师占比低,接诊医师数量有限,导致患者平均等待时间较长,医师工作压力过大。此种情况下,医患双方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更好的缓解,容易产生医患纠纷,医务人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且住院治疗患者较总体就诊患者数量相对较少,床位周转率会有所下降。

表2 绩效考核标准及评估结果

(三)招聘评估体系

由表3 可知,医院在招聘中已达标准的8 个项目集中在招聘的大致流程中,“科室参与招募”“方法、辅助提供”“相关指导的提供”等更细节化的项目存在明显不足,其中,状态达到N、L 的项目可归纳为“招聘管理缺乏战略性规划”,招聘开始前缺少方法和相关指导,只是简单按照医院和政策的要求执行招聘规划及流程,没有从长远角度考虑医院的发展,绩效等制度不够完善,科室人员由于工作繁忙、管理层不重视等原因基本上不参与招聘活动,导致医院缺少更具体的招聘标准。另外,在标准执行方面,医院无法做到严格按照标准招聘,对部分岗位的需求分析不到位,招聘的人才无法满足科室发展现状,人才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容易出现短期内大量流失的情况。

表3 招聘体系及其评估结果

(一)优化调整薪酬管理体系

建立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定期评估薪酬体系,及时收集员工和监管人员的反馈建议,商讨相应的解决措施,是提高公立医院薪酬管理水平的关键。公立医院薪资以平均分配为主,在具体分配时常出现排资论辈的不公平现象,传统薪资计算方式固化,多根据学历、职称核算,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人员配置得不到优化,对公立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十分不利。公立医院应树立优质的薪酬管理理念,重视员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收获,在员工能力范围内设定合理的薪酬绩效评价指标,优化薪酬管理体系,使其更加合理有效[5-6]。

此外,医院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单位,在我国医疗市场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医务人员是医院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面临的压力只增不减,甚至超负荷工作,付出与酬劳不对等。除了调整薪酬,医院应给予医务人员适当的精神鼓励。李从容[7]研究指出,在公立医院对员工实施心理契约管理,有利于掌握员工的需求和员工实施自我管理,提高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优化绩效考核管理

根据国家公布的公立医院考核指标,医院可参考后自行选择并调整有关指标进行绩效考核,结合医院发展特点,制定适合本院的绩效考核标准[8]。因此,医院对绩效考核的指标不能只是照搬,对于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日等人为干扰因素大的指标可适当降低评分标准或排除,设立具有战略性的规划目标,再将目标细化到更有意义的指标上,从医院内部的财务状况、运转方式、学习与成长、患者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衡量[9],重要科室要在招聘时调整医护人员的数量,提高医护占比,加快患者就诊速度,同时采用绩效考核与薪酬、职位晋升挂钩的形式,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

(三)完善招聘体系

公立医院的招聘关键在于长期性、战略性的规划,根据医院发展需要规划最适合的人才,提高人岗的最佳匹配程度,提高招聘效率[10]。P-CMM 模型显示,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是升级人员配置,因此,招聘人才不能仅流于表面或应付短期需求,而是要细化岗位描述,建立沟通渠道,加强与科室人员的沟通,详细、深入地了解科室内部人员结构和需求,制定公平、公正的招聘标准,录用人才坚持“以用为本”。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多平台、大面积招聘,改变传统招聘途径,广纳人才,满足医院发展的人才需求[11]。

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存在的管理意识不强、体系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阻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12]。

P-CMM模型作为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的评价模型,能够作为公立医院的资源管理水平的诊断工具,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等级评价,帮助医院明确定位,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该模型没有进一步给予指导措施,对“怎么做”缺少绝对的标准,因此,公立医院应用P-CMM 模型时要结合其他模型或分析方法,因地制宜,借鉴最适用于医院的框架和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薪酬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公立医院的管与放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推荐访问:人力资源管理 模型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