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绿色贸易融资发展建议

徐冯璐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2)

伴随着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环境支撑的浙江省出口导向型贸易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减少贸易中的能源消耗并推动绿色贸易的转型刻不容缓。然而,比起传统的贸易,绿色贸易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资金投入。绿色贸易融资通过为进出口绿色商品的企业进行融资,大力促进绿色贸易的发展。然而,绿色贸易融资涉及贸易、环境、金融诸多领域内容,是一个创新交叉领域,在各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创新、变革和完善。浙江省应立足省情,定标国际,确立一套绿色贸易融资的发展思路。

绿色贸易是一种新型价值观,旨在保护、改善、提高环境质量和功能的产品及服务的贸易,强调在产品设计、生产、包装、物流、营销、消费和服务等全过程中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浙江省发展绿色贸易,能促进中小企业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确立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
能更好地顺应海外市场新趋向,规避绿色贸易壁垒,提高贸易质量,也体现了贸易大省的绿色责任,有助于与海外市场和谐共生。对于浙江省大量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大部分处于产业链底端,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如要转型绿色贸易,就需要大量技术研发、人员培训和渠道推广各方面投入。资金是开展绿色贸易最大的障碍,原本就微薄的贸易利润加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使其没有内在实力开展绿色贸易。绿色贸易融资通过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促进绿色环保产品的进出口,激励行业绿色转型。绿色贸易融资兼具绿色金融和绿色贸易,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贸易融资不仅能够助力浙江省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绿色发展战略,还可以引导浙江省生产与消费绿色化转型,通过国际产业链合作加快融入全球绿色价值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增长模式。

浙江省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经初步形成鼓励绿色金融的政策法规体系。另外,近年来,浙江省在绿色金融领域做了大量有益探索,绿色金融产品正在不断丰富,如绿色信贷、证券、债券、期货、保险等。此外,浙江省凭借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了解企业的绿色程度,实现智能征信和审批,解决其融资难问题。因此,浙江省已经在政策、产品和技术上具备发展绿色贸易融资的基础。

绿色贸易融资是新兴的交叉领域,浙江省发展绿色贸易融资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诸如绿色标的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激励机制缺乏、相关配套还未健全、人才储备短缺等。

3.1 绿色标的缺少统一的认定标准

绿色贸易融资以绿色贸易和环境产品为融资标的,但浙江省还没有权威的标准对其清晰界定,很难为贸易融资对应的项目打上绿色标签。另外,现阶段浙江省缺少标准化的制度工具衡量商贸交往的绿色贡献,市场无法对绿色标的评估恰当的价格,所有这些无疑会大大增加贸易融资活动的交易成本。而且,绿色贸易具有国际性,世界各国对保护生态的要求不一样,国与国之间没有一致的、清晰的、可行的指标体系,成为绿色贸易融资发展的主要障碍。

3.2 激励机制缺乏

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绿色贸易融资相对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要承担更多的成本,而且有一部分属于公益性投入。然而,目前浙江省还没有成熟的激励约束制度来推进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绿色贸易融资,相关主体的收益、风险与成本不匹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绿色贸易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处于流通环节的贸易企业更希望其所处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施绿色生产或绿色消费,这样就可以降低其绿色投入。因此,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绿色转型面临着博弈的挑战。

3.3 相关配套还未健全

浙江省绿色贸易融资所需的配套制度和基础设施还不到位,如绿色贸易产品的定价交易制度、绿色贸易融资的风险监管制度、绿色贸易融资补偿制度等都在探索制定中。另外,绿色贸易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境信息共享技术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绿色贸易结算系统、绿色壁垒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等还在筹备和规划中,离投入使用和发挥效能还差得远。

3.4 人才储备短缺

绿色贸易融资涉及多领域,需要通晓环境、贸易、金融等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在传统贸易融资工具的基础上设计创新各种绿色贸易融资产品离不开人才储备。然而,浙江省各级管理机构、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的员工大多是传统教育下培养的专业人才,参与绿色贸易融资的能力有限,即便是各路专家组成团队,在沟通、协调和统筹中也会耗费不少时间和成本。绿色贸易融资人才的培育和储备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需要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重新审定,也需要相关部门在员工培训上有针对性地规划实施,还需要相应的激励措施。

浙江省发展绿色贸易融资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三方都有所作为,形成合力。

4.1 政府

从政府角度来看,需要完善政策配套,制定落实各种保障绿色贸易融资的制度法规,统一“绿色”认证标准,协调促成绿色贸易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并完善绿色贸易融资风险监管规则和标准,具体如下。

4.1.1 加大对绿色贸易融资的政策激励

强调加大对服务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进出口贸易、跨境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等企业经济活动的支持力度。对环境友好型进出口企业实行融资补贴,简化补贴申请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减少企业的借贷资金成本,增加银行环境友好型投入的收益。通过奖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开展绿色贸易融资。

4.1.2 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贸易融资标准框架

政府作为发起人,加快制定绿色贸易融资专业化的技术标准、评估体系和业务导向,统一标准,在定价机制、风险识别、利益分配等方面都有章可循,有助于绿色贸易融资的推广。标准的制定既要符合浙江省贸易发展实际情况,又要借鉴国际经验,与国际规则接轨,尽量减少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给外贸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4.1.3 创新绿色国际合作模式

绿色贸易融资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难以形成统一。因此,政府必须结合浙江省“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家政府之间的互通协调,共同管理贸易中的风险,尤其是要与绿色项目中的税收调节、碳交易等方面达成共识,以便为开展绿色贸易融资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另外,政府可以作为牵头人,以国际商贸团体、国际调研机构等组织为依托,宣传和普及绿色贸易融资,加强金融机构和进出口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彼此的误解、矛盾和对抗,提升绿色贸易融资开展和实施的效果,不断达成组织内、机构间或区域内的共识,为开展绿色贸易融资扫清障碍。

4.1.4 搭建绿色贸易融资基础设施

绿色贸易融资所需的基础设施,如技术系统开发和数据库筹备等具有一定规模经济和公共物品的特点,由政府推进效果会更好,政府应大力作为。聚焦国内国际绿色产业,细化绿色贸易重点行业,通过引入环保、银行、企业、第三方认证多方外部数据,形成绿色贸易大数据,就可以提高银行对绿色项目的精准识别能力。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绿色贸易结算系统,每笔资金的流转数据都不可篡改,其流向和用途都有迹可查,做到绿色资金的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建设有关绿色壁垒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协助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降低企业与银行经营的环境壁垒风险。建立国际贸易绿色项目数字信息平台,即时全面,解决国际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促进绿色贸易往来。

4.1.5 制定绿色贸易融资风险监管规则和标准

外向型的贸易环境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政府要有控制风险的能力,识别绿色贸易融资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引导金融机构在绿色贸易过程中妥善规避机构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国别风险。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强宏观审慎评估和微观运营监管的协调,积极探索完备有效的绿色贸易融资风险防控机制和体系。

4.2 金融机构

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主要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为绿色贸易融资服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4.2.1 金融机构应将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业务规划中

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渗透到组织架构和内部治理的方方面面;
把项目是否环境友好、是否可持续发展作为决定是否提供资金的关键因素;
把对环境的贡献作为衡量经营绩效的重要准则。奖罚分明、激励和约束并存,引导资金向绿色项目倾斜。

4.2.2 加快绿色贸易融资产品创新

金融机构可以发挥“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等成型的绿色认证体系优势,开发专项金融产品。从贸易金融传统工具角度,借鉴绿色票据经验,完善绿色信用证、绿色保函、绿色保理等产品模式。从贸易金融创新工具角度,如将区块链票据、供应链票据、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与绿色金融有机结合,加大对绿色贸易的支持力度。

4.2.3 夯实绿色贸易融资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加快培育绿色贸易融资专业人才,通过绿色招聘、绿色培训、绿色绩效考核、银校合作、银企合作等途径,提高绿色贸易融资人才的储备。同时,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健全绿色贸易融资数据平台,在绿色项目认证审核和配置资金上消除技术障碍。

4.2.4 抓紧提高绿色贸易融资风险控制能力

健全完善绿色担保机制和绿色金融动态跟踪监测机制,加强防范绿色贸易融资违约违法行为。警惕绿色贸易项目资金分配不当、资金使用中的短期投机行为,建立长效机制;
统筹协调项目在地区、产业、进出口商和商品上的风险分布。

4.3 贸易企业

外贸企业要丰富绿色产品并落实清洁生产,具体如下。

4.3.1 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浙江省外贸企业需要有绿色发展理念和文化,全面融入战略和治理中,形成公司上下的共识。在良好的绿色企业氛围中,录用具有绿色环保意识和觉悟的职员,经常性举办环保主体的宣传和培训活动,并制定绿色素养标准。

4.3.2 储备绿色贸易复合型人才队伍

浙江省外向型企业需要大力储备绿色贸易人才,具体做法有:培养绿色管理人员,带动员工实现甚至超越绿色战略目标;
以环保意识为录用员工的关键条件,以绿色素养标准来选人用人,向应聘者明确绿色理念;
对员工定期开展环保宣传和学习活动,引导员工掌握业务办理的绿色方式和方法;
企业可以和高校合作,邀请高校专家走进企业传授绿色理念和技巧;
开展绿色绩效考核,促成员工强化环境友好的工作行为。

4.3.3 加强企业间合作与交流

浙江省外向型企业可以形成绿色制造联盟、绿色供应链联盟,共享人才、资金和技术,加强内部互助,减少外部依赖,积蓄绿色贸易的先发优势。另外,绿色外贸企业通过依附整条绿色产业链,更容易提高融资能力,更有机会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浙江省在绿色贸易融资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要塑造品牌,亮好名片。第一,浙江省发展绿色贸易融资,有望助力实现“双碳”。“双碳”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担当,需要全国上下的绿色行动,包括绿色贸易。浙江省通过资金向绿色贸易企业倾斜,推动企业绿色化转变,促进环境友好的贸易方式,是实现双循环低碳化的重要工具。另外,绿色贸易融资通过支持绿色贸易展现浙江省绿色发展成绩。第二,浙江省发展绿色贸易融资,有望改善绿色供应链。进出口中,供应链融资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链上主体的行为。绿色贸易融资是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关键一环,绿色贸易融资兴盛了,绿色供应链模式也能长足发展。浙江省作为进出口贸易大省,积极发展绿色贸易融资、配套绿色供应链建设是未来的趋向。

猜你喜欢 浙江省贸易融资 《初心》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2年8期)2022-08-24“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融资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融资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浙江国土资源(2019年10期)2019-10-31贸易融资砥砺前行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18年7期)2018-11-107月重要融资事件创业邦(2018年8期)2018-08-28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18年4期)2018-08-01贸易统计中外玩具制造(2017年11期)2017-11-09

推荐访问:浙江省 融资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