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白 云,张钟月,丁乃顺

新媒体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了4 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2]。当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影响最大的是人际间沟通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媒体的兴起拓宽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时空界限,既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契机,同时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必须顺应形势,科学认识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学习习惯和偏好、认知特点,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课教学,同时科学应对挑战,不断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媒体改变着原有的信息传播生态,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及人的心理都带来深刻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既凸显了思政课的价值,也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和手段,更增加了思政政课教学的难度。求得物质奇观与人性精神需求的平衡[3],将是新媒体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时代课题。

(一)信息交流、深度延伸的需要

传统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信息交流局限于时间、空间和互动的人次。教学供给几乎只能在课堂上实现,且与学生的信息交流、互动的对象有限、方法单一。新媒体扩展了思政课教学的手段和途径,优化和拓宽了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拓展了思政课教学的空间。

新媒体为思政课教学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所思、所想和所遇问题及时进行表达,同时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能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反馈。新媒体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供需”关系走向平等,“人人互动”和“人机互动”、“课内互动”和“课外互动”、“即时互动”和“持续互动”的交流互动模式深度延伸。这个交互式平台既消除了传统模式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又有效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改变了过去较为单一且易引起大学生情绪上抵触的说教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满足需求、互动供给的需要

当今,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也离不了微信、微博、QQ、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高校可借助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元化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政课教学活动,以此搭建起高校思政课“教”与“学”互动交流的“立交桥”。

伴随着新媒体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崇尚自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有着较强的探索欲和表现欲。在“人人融媒”的环境下,即使思政课教师有意回避学生对新媒体的喜好,依然采用局限于课堂上地讲授,也很难干预学生自发地融入各种媒介之中。与其避之而不及,还不如积极面对;
与其被动应付,还不如积极应对。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聚焦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推进新媒体融入传统教学课堂,打破和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克服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辐射范围、提高知识面的广泛性。

(三)守正创新、深化拓展的需要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课教学交互性强,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其内容要紧跟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创新。新媒体打破了受时间和空间所限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开拓了新的领域。推进新媒体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守正创新,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让有教育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完美“包装”渗透于“高颜值”的信息技术之中,达到学生自愿接受并真心喜欢,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4]。

当前,信息数字化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相裹挟,我国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压我们,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竭力策动“颜色革命”,企图西化我国青年一代。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无处不在,思想教育无时不在,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间的深刻内涵,采用以“疏”代“堵”的方式,将新媒体纳入到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契合大学生需求,守住思想政治教育底线,深化拓展高校思政课新媒体教学新模式,全面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不断提髙理论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模式。但新媒体传播信息也存在良莠不齐、低俗虚假泛滥的问题,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主体融媒能力不足和使用新媒体时的“泛娱乐化”倾向等,都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对思政课供需两主体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受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显著特征。新媒体的发展顺应了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高效率的潮流,使得互动交流更加便捷,信息传播更加高效,能有效地改善原本传统狭窄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平台和空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思政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将新媒体运用到其中,给思政课教学供需主体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冲击。

1.对思政课教学供给主体的挑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居于供给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其决定着教育效果。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拥有信息的绝对优势,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然而,与新媒体同步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掌握的信息量比以往的学生更宽泛,这就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主导性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们已习惯于使用互联网各种应用搜索引擎查找他们想要了解的知识,依赖于请教老师的知识求解方式成为了过去时,请教“万能”的“百度”已成寻知共识。因此新媒体的应用弱化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

2.对思政课需求主体的挑战

思政课教学需求主体即大学生。学生既是受动主体,又是活动主体,具有受控性、能动性和可塑性等特点。新媒体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问题,这就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冲击。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多元信息的交流,经常反映在自由、开放和多元化的新媒体宽松的话语环境中,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的走向,强烈地冲击着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面对社会的各种思潮,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大学生来说,会使他们对思政课堂主阵地的课本教学产生一定的疑问,如得不到及时引导和正确解答,极易使他们产生道德和信仰的迷失。

(二)给供给内容带来的挑战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一直突出存在,教学方式缺乏精湛“工艺”以及对供给内容的时尚“包装”,与需求方的新一代大学生的所想所需还存在一定距离,导致课堂上的抬头率与点头率难以提高,从而影响了思政课育人效果。新媒体时代给思政课教学内容所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以教材体系为主缺乏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内容滞后

思政课教材多以理论性阐述为主,缺乏帮助理解知识、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忽视了针对作为需求侧的大学生实际需求以及个性差异。教师主要靠教材讲授,难免有照本宣科之嫌,教师的供给、学生的需求与实际生活难以接轨。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各类信息渗透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所关注和关切的问题,以及与思政课课堂讲授截然相左的现实疑惑、甚至有些观点和见解迫切期待释疑答惑。如果思政课的内容完全忽视需求侧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不看需求和问题,只谈理论和道理,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甚至反感和抵触情绪,思政课供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高校思政课供给内容难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

由于大学生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参差不齐,思政课供给侧的教学内容也应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然而,在教学中,由于思政课程的师生配比基数一般比较大,通常采取大班(合堂)授课方式,教师对课堂中上百名学生难以得到全面关注和密切联系,课堂上“你讲我听”,课下近乎“失联”。学生的需求难以准确把握,无法及时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的各路信息的分析与判断,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给教学方式方法带来的挑战

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手段,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瓶颈亟待突破[5]。这就说明我国思政课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这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当代大学生向往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喜爱和接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有亲和力的、富有时代感而又接地气的话语交流与教育方式。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理论性强、说教味浓,则显得枯燥无聊。新媒体的应用开辟了大学生获取所需信息和知识的新渠道,仅依靠思政课教师获取信息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加之新一代大学生本身的现代意识和自学能力比较强,不太愿意接受传统的宣讲式的思政课教学话语方式去学习,因此就会产生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排斥情绪。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课教学应从需求侧的学生意愿出发,探索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而使思政课“变味”,而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使学生真心喜爱、真心愿意走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并加以运用。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校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模仿依赖化、平台低效化和形式娱乐化的问题。

(一)供给主体“环境”不适,运用模仿依赖化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是以单向讲授的传递——接受式的话语模式实施。此方式通常是教师以一种很严肃、很正式的方式,传授已经定论的、成熟的权威性理论,更多地依赖于制度性安排下的“拿来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习惯使然来实现[6]。这种气氛沉闷、缺少新意的教学方式,既缺少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把握,又缺少对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师在“融媒”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媒体出现后一些思政课教师由于“融媒”认识和能力上的不足,在思想上存有排斥和畏难情绪,造成“环境”不适,只为迎合学生需求一味模仿和不假思索的套用。二是“融媒”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存在新媒体过度使用的现象,容易喧宾夺主、限制学生思维空间和想象力,弱化学生的听辨能力、深度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缺乏共识,容易造成教学两主体的情感疏离,二者难以形成思想共鸣,从而使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平台利用“路径”错位,功能发挥低效化

大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路径。党瑛瑛(2018)在对某校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现状调查发现,31.34%的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没有兴趣,只有38.67%的大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87.25%的认为新媒体对其学习、生活产生影响,85.11%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感兴趣,但对思政课相关联的APP或者网站却关注度不高[7]。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运用新媒体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是近些年来的教学关注热点。从目前来看,无论从影响力方面还是功能发挥方面都差强人意,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政课供给主体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的形式单一、乏味枯燥,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不够完善,对新媒体的功能属性缺乏了解,在技术应用上与大学生的要求还存有差距,思政课教师苦于无法突破新媒体技术的藩篱,造成了新媒体使用与大学生需求的不匹配,难以有效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纠正和引导。二是新媒体功能的个性化、多样化丰富了思政课教学路径选择和运用,多种新媒体并用使得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加强,学生易在众多新媒体的影响中迷失自我,也使教师陷入路径选择困境,弱化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三)融合错位虚化迎合,供给形式娱乐化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缺少交互性,难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欲望。这样的教学形式缺乏亲和力、吸引力,学生参与其中自然觉得乏味,使有价值的教育信息无心接受,因此就更谈不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学形式虚化问题主要表现。一是从“人灌输”转向“新媒体灌输”。过度运用新媒体供给思政课教学内容,依然延续了照本说教、形式单一的传统面对面或单向性的正面灌输模式。虽然新媒体功能强大,信息表现形式多样,但思政课教学供给者(教师)并没有充分运用和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也没有充分根据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使得大学生上课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停留在表面。二是从独角戏转向“泛娱乐化”。传统的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教学话语方式,一向给人以严肃、正统、刻板的印象,只为迎合到课率、抬头率或点头率,娱乐化地融进一些有“趣”无“料”、有“笑”无“效”教育内容或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游戏化、教学内容肤浅化的“泛娱乐化”的教学方式,造成了思政课教学目标和功能的偏失,使教学供给主体的责任感弱化。

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日益凸显。基于此,针对目前融合运用显现的问题,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自我发展和完善提高的路径尤为重要。

(一)强化政治站位,提升教师素质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强化政治站位,建设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对思政课创新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政治素质是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的核心要素。思政课极强的政治性决定了思政课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影响,以达到传播政治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目标。其思想育人的属性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在知情意行上下功夫,对其讲授的理论应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还要真热爱,在学思践悟中淬炼真本领,而不能对传授理论将信将疑、模棱两可,更不能敷衍教学,缺乏职业责任心[8]。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质,不仅包括师德修养、专业素能,还应包括媒介素质。一是加强新媒体技术培训。为提高思政课教师对新媒体的操作和运用,可定期采取线上或线下的形式邀请专家对教师开展新媒体运用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新媒体的熟练程度,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他们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水平。二是加强对新媒体功能的学习。根据教学课程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度发掘新媒体资源,建立与新媒体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价值观相符合的新观念,更新话语体系,完善知识储备;
探索多形式运用新媒体,灵活地对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选择,丰富思政课的内容,让新媒体成为连接学生与思政课的桥梁,使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增强,从而使教育效果更深地融入大学生的内心。三是加强与学生进行技术交流与探讨。新一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新媒体运用能力,思政课教师应与学生亦师亦友,多加沟通,根据学生对授课形式的喜好,探讨交流新媒体的操作和运用问题,教师及时更新和掌握运用新媒体知识的能力。

(二)优化供给内容,转变话语体系

加强教学内容供给,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在新媒体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过程中,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供给应聚焦于学生的学,聚焦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善于及时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兴奋点等问题,从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既富有时代性,又体现学生成长需要。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迫切需要改变一味拘泥于教材体系的教学内容,摒弃照本宣科、僵化生硬的话语体系。应探索教学过程更加适合大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包括从新媒体各种传媒形态中深度挖掘与教学相融合的案例、事例,并将其引入课堂探讨,深入浅出,回应大学生关注。为使内容生动化、具体化,应根据教学供给需要,深入加工进行教学设计,用生动有趣的图文或视频进行解读,运用日常话语或相应的修辞手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化语言,以此来传递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

(三)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将微课、慕课、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形式引入思政课教学,使教师成为教学设计者、主导者和助力者,采用问题主导、情景引导、自我教育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习热情

融入新媒体的思政课教学设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围绕大学生的发展,在教与学的两要素中,应更加重视大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首先,思政课教师应把教材的理论逻辑体系转化为问题逻辑体系,善于从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特别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中找准教学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整个教育过程。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借助新媒体搜集、查询有关信息,以问题引导教学,通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自主学习,总结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围绕教学问题和大学生思想状况,针对性的设计教学问题,积极对话学生的个性表达与内在诉求,借助新媒体,依托信息技术,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与学生讨论问题、交流看法,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互动、思维观点碰撞以及情感沟通共鸣,实现对知识主动地思考和自觉地内化,真正为青年学生排理论之忧、解思想之难。

2.建构时空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受课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学习情境,使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上感到困难或兴趣不高。从优化教学情境创设的角度出发,思政课教师应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运用新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和海量的信息存储功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或模拟教育情境或社会真实时空环境,包括历史情境、社会情境、自然情境、生活情境等。这些情境的创设可以实现教学时空环境的弹性化延伸,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和情感,将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有效帮助大学生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内化,促进大学生建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大学生之歌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推荐访问:现状及 融入 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