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解析与实践取向*

邵晓霞 黄书娴 王 晖 吴丽娜

(天水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课程思政,是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育人新格局的有力举措。2020年11月3日,全国有关高校负责人和文科领域知名专家齐聚山东大学,共同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就新时代新文科教育的新使命达成了共识,也确立了“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任务。其中,“强化价值引领”,作为促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任务之一,其实现需要通过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大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从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早已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指出全国高校应根据本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全方位推进不同类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全力推进建构各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人才培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制度体系,深入挖掘课程育人的价值与作用[1]。课程思政,成为新文科背景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依托,亦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学科课程则是建设“课程思政”的基本单元[2]。外语学科课程与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文科教育立德树人的“大思政”背景下,外语课程思政势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提升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促进等过程之中。这些过程明确了外语课程与教学的新指向,蕴含着课程思政独特的学理内涵。在新文科背景下,从学理层面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解析,并尝试建构实践路径,可以厘清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指向,践行立德树人和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为新文科背景下我国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

新文科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实现文科内部以及文科与自然科学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之后形成的文科。它突破现有文科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限制,对文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组织形式、课程体系等进行结构重塑,其特征体现为新交叉、新功能、新范式、新路径。值此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背景下,学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立德树人的含义指向三个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时代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3]22。因此,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突破认知语言学“基于使用”的“历史依赖”与“路径依赖”两种阻挠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的关键障碍[4]。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树立新的外语课程教学理念,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体现在外语教育育人价值的全过程中,通过“复合型人才培育”达至“铸就灵魂”、经由“综合能力培养”达至“沁润品德”、通过“外语技能训练”达至“彰明德行”、凭借“文化素养提升”达至“修养德行”等多维向度,以凸显外语课程思政之“全人教育”的价值旨归。换言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融合,多元并举,共同确立外语课程思政的目标指向,明确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阐释,达成外语课程思政的核心共识,即厘清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内涵。

(一)通过“复合型人才培育”达至“铸就灵魂”,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旨归

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解析,须基于外语学科属性的分析。外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全、规模大、责任重。具体而言,外语的开设覆盖所有的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已有3 000多个专业点,涉及的语种已基本覆盖所有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语种。外语教育关乎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亦关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更关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建设[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也已明确界定了外语专业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也就是说,外语教育本质上属于人文教育[6]。语言学家斯特恩(Stern)曾指出,语言学习主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会影响其思维、情操、价值观、态度等各个方面[7]。由此可以推知,外语课程凭借语言、文学、文化等蕴含着经济兴衰、社会变迁、文明更迭、思想发展、自然演进、科技创新等丰富的人文内涵,渗透于外语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新文科背景下,这一育人功能,主要指的是“立德",即“铸就灵魂",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外语人才。这一过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在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育”是外语课程育人功能在学校外语领域的基本体现,其人文教育内涵,既包括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等外语工具性的特点,亦凸显了经由高等外语教育,发挥“涵养人心、培育人格、浸润思想、感召德行”等外语课程的人文性特点[8]。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需要根据时代诉求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一流外语人才[5]。因此,外语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外语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凸显课程属性,将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高度融合,共同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可以说,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教育“复合型人才培育”与“铸就灵魂”是双向并举的。外语课程培育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实现是以外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指引的,经由外语教育,实现通过“复合型人才培育”达至“铸就灵魂”的效果,实现外语课程思政的价值。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通过“复合型人才培育”达至“铸就灵魂”的效果,是外语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具体来说,便是在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中。一方面,学生通过外语学习,成长为“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即实现“复合型人才培育”的目标;
另一方面,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获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实现外语教育的价值塑造与精神追求,即“铸就灵魂”。换言之,“复合型人才培育”,是指强化价值引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的高度重新审视高等外语教育,正确认识外语在高等教育大格局中的地位;
“铸就灵魂”,则指向经由高等外语教育铸就马克思主义之“魂”,用新时代哲学观来注解“复合型人才培育”对外语学习主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复合型人才培育”落脚于学校外语课程基本属性体现的过程之中,“铸就灵魂”则把握发展方向,二者双向并举,以德立学,为学生打开认知世界之窗,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其正确的价值判断、坚定其正向的文化立场、培养其兼容并蓄的家国情怀、提升其“中国表达力”与“中国文化自觉感”,从而使学生形成正向的国家观、民族观,成为“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人生奋斗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外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并提升学生对祖国未来与民族命运的担当。从中可以看出,厘清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与“铸就灵魂”之间的双向关系,是使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价值明晰的关键。这需要在外语课程整体设计过程中(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对“复合型人才培育”与“铸就灵魂”予以明确的定位,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时代我国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导,通过外语课程的有效实施落实新文科建设的新使命。此亦为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旨归。

(二)经由“综合能力培养”达至“沁润品德”,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指向

人本身是完整的,即集德智体美劳于一体,因此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完整的过程。课程思政,就是通过学校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德能兼备的人才。就本质而言,课程思政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习主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旨在以德施教、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向的、积极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9],让学习主体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外语课程思政,便是通过外语教育,加强外语学习主体形成思维品质、价值判断、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亦是培养学习主体具备“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综合外语能力的过程。外语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多维外语语言知识、训练外语技能、提升文化意识、发展外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也是外语学习主体在自然、社会、自我等主题语境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价值判断、文化立场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外语课程思政的过程,是经由外语“综合能力培养”达至“沁润品德”的过程,此亦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指向。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经由“综合能力培养”达至“沁润品德”的目标指向,是新文科提出的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是将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的任务落实并融合于外语课程与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新文科背景下,“覆盖全、规模大、责任重”的高等外语教育,担负着让外语学习主体具备“德能兼备”“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综合外语能力的责任。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教学,在促进外语学习主体语言知识获取、外语技能训练,培养其具备一流的综合外语能力的同时,塑造其品行、品位、品德及灵魂。也就是说,经由“外语能力培养”达至“沁润品德”的效果,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凭借外语课程教学,助推学生精通当今国际化背景下外语人才所需要的外语知识,懂得外语沟通艺术,提高外语交际能力,为自己祖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增光添彩;
同时,在对中外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具备理解、接受、欣赏优秀文化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宽容,以更宽广的胸怀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并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外语课程思政的最大特点在于外语学习主体的综合语言能力提升的同时,其良好的德行品质也随之“沁润”而成。通过外语的学习,学习主体在努力获取知识、训练技能、体验文化的过程中,其认知世界之窗开启,其国际视野予以开拓,会自觉地比较、判断、辨析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其兼容并蓄的祖国意识与家国情怀亦得以培养与提升,其品德意识便内化且发展为道德情感与品质。

(三)通过“外语技能训练”达至“彰明德行”,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所在

新文科建设要求做强做大外语,通过外语技能训练,将外语学习主体培养为精通一门外语、会运用多门外语进行沟通交流,掌握一种专业能力、具备多种外语能力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也就是说,新时代需要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须精通一门语言技能,熟练多种外语沟通技能,掌握一种专业能力,具备多种外语能力。事实上,作为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战略支柱之一的“精湛的‘交叉复合+’专业能力”,其基本要求是需要外语人才精通语言技能[10]。也就是说,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习者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精通语言技能。外语课程的学习以了解、掌握外语知识与技能为基本内容,“技能”是外语课程最基本的核心基础,是该课程基本的课程属性——工具性的主要体现。《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外语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外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了解国家社会和国际规则,具备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与外界交流的能力,具备对不同的文化现象进行阐释与评价的技能与能力。可以看出,外语课程中的“技”,不仅包括用外语交流的基本技能,也包括跨文化、跨领域交流的技能。由此可以推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外语学习主体精湛“技能”的掌握,须得与“彰明德行”紧密结合。因为,外语学习主体运用外语交际、交流的过程,是在特定社会情境下,多元文化交织、多视域融合的背景中外语技能的运用,需要外语学习主体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辨识、归纳、建构、评价、创新中,运用技能、明确规则、深谙文化,方可达至顺利的交际、交流目的。其间,思想品德意识参与其中。故而说,通过“外语技能训练”达至“彰明德行”的效果,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所在。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通过“外语技能训练”达至“彰明德行”,是将外语学习主体外语技能的提升与思想品德的培养作为兼容并重的教学内容,渗透于外语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在特定的学习场域,经由有计划、有组织的外语学习、体验,习得精湛的外语技能,同时需要“彰明德行”,即在模拟的跨文化交流语境中增强学生自身道德意识、道德品质,进而满足新时代对外语教育的需求。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外语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促进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校内交叉培养、校际协同培养、国际联合培养,从而为外语学习主体跨文化交流技能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场域,以使其技能趋于精湛,是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然,“彰明德行”贯穿这一过程始终。因为不同学科间、不同学校间、跨国学校间,多元文化交织、多维需求相叠,“彰明德行”是确保一切走向良好的根本保证。

(四)凭借“人文素养提升”达至“修养德行”,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共识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战略支柱之一是“多语种+人文素养”,其中,“人文素养”指向人文学科知识结构,要求外语学习主体对文化、文学、哲学等领域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新时代一流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外语学习主体的人文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等的培养[10],即人文素养的提升。这要求在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相结合进行培养。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通过文化体验与实践,提高学习主体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汲取人文经典营养,凸显外语学科“涵养人心、培育人格、浸润思想、感召德行”的人文属性。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促进外语学习主体人文素养的提升,凸显外语课程育人的特质,体现具有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立场的新文科教育发展的时代共识,也体现新文科背景下一流外语人才所应担当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职责、提高国际话语权的责任。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凭借“人文素养提升”达至“修养德行”,既是高等外语教育育人功能的逻辑基点,亦是反映高校外语课程价值、体现学校外语教育实践取向的基础和前提。新文科背景下一流外语人才培养的最终去向在于社会场域,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话语权提高,需要外语学习主体的外语运用能力、外语交际能力发挥作用,也需要其人文素养、伦理品性为内核保障。此亦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共识,即凭借“人文素养提升”达至“修养德行”,外语课程教学提升学习主体的人文素养,亦需培育其道德品格。换言之,高校外语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凭借“人文素养提升”达至“修养德行”,显示外语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实践过程满足了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人文素养提升”,是践行外语学科“人文教育”属性的路径,“修养德行”则是落实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思维品质”的预设目标。如此,便可实现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对外语文化知识的传授、外语技能的提升与价值引领、思想浸润、德育渗透的培育目标。因此,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既需要观照外语学习主体的外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也要考虑学习主体在特定文化语境中文化立场、文化自信的形成,亦需要考量外语学习主体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意识、人文精神、思维品质的培育。

从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思政所反映的多元并重、多维并举的学理内涵观之,外语课程思政充分体现了育人价值的独特优势。故如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国“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中,让“覆盖全、规模大、责任重”的高等外语课程教育之育人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方式的选取以及课程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予以分析,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经由课程提质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制定“协同育人”课程目标,引领人文精神培育

课程思政作为构建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和实现“三全育人”的战略举措,是对课程育人作用的理念回归[11]。由是观之,课程思政体现的是协同育人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学校各级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统一、同向同行,同心协力实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的任务。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身就是专业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互促互进、彼此成就[11]。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是在国家“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中,依托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类专业课程,将知识传授任务、人才培育职责、思想政治工作融合于一体,将新时代国家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化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凸显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协同育人”的课程目标理念。“协同育人”的课程目标理念,体现了高等学校专业课程的专业教育价值,也充分发挥了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还推动专业课程成为价值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若要外语课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需要统筹制定“协同育人”的外语课程目标,极力促进“外语知识传授”“外语能力培养”“思想价值塑造”三条紧密结合的主线融合发展。首先,确定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外语知识传授”“外语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于每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些目标包括外语专业学习主体本科毕业时应该达到的总体育人目标与每门专业课程教学的外语知识获取、外语能力提升、思想道德培育等具体目标同向同行,并都需要从院、系、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多方协同予以制定。其次,确定每一门课程的育人目标,融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于不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分析自己所授课程所蕴含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方面的内容维度,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交流、协商,并通过比较、分析、鉴别,从而确定适切的“思政育人”课程目标。最后,根据“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与所处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随时调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在“复合型人才培育”与“铸就灵魂”、“综合能力培养”与“沁润品德”、“外语技能训练”与“彰明德行”、“文化素养提升”与“修养德行”之间形成动态、开放、协同发展的生长点。

(二)整合“立体多元”的课程内容,促进多维素材融合

课程思政指向教育结构的变化,即通过教育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9]。要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须有“立体多元”的课程内容作为其载体,因为不同的素材内容蕴含着不同的知识体现功能、能力培养功能和价值塑造功能。“外语课程素材的本质特点是语言与文化的互动、语言与思维的互依、语言与社会的互融”[8]19。根据知识类型的特点,外语课程思政内容应当包括两类知识内容:其一,明言知识,即普遍的、客观的、事实性的外语文化知识内容;
其二,默会知识,即具有外语学习主体个体性和情境性的外语知识内容,其存于个人经验、嵌入个人实践活动。因此,需要充分挖掘实现外语课程思政育人的课程素材内容,从三个方面整合具有立体、多元、多维特点的内容。第一,存在于外语课程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外语教师需要仔细研读和分析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课程教材中的语篇内容,深入挖掘存在其中的外语知识内容、外语文化内容,并作为外语课程思政育人的基本素材。因为在中国的语境中,对于所有类型的语篇都可以“从思政视角思考”(think ideologically-politically),这是挖掘非思政话语中思政元素的一种好方法[12]。第二,与外语学习主体生活紧密相关的外语课程内容。当教学回应学习者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实践体验中的人生际遇与心灵困惑时,可以真正触碰到其认知与实践的隐形根源,触及其默会知识的深处,进而对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影响[9]。这意味着外语课程思政的内容,需要以存在于外语教材中普遍的、客观的事实性知识为基础,通过深入挖掘、剖析教材语篇内容,将其与外语学习主体生活认知、感性体验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对外语世界普遍、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将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课程中语篇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意蕴进行分析,并将之创新迁移运用于自己的生活情境之中,与自己的人生际遇与内心体验相结合,通过分析、比较、对比、辨析、鉴别,提升并转化为自己的默会知识。第三,与跨界知识相融合的外语课程内容。这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将外语专业教材中的外语知识与高度相关的网络信息、时事政治内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性话语、中性话语相衔接,从思政视角挖掘教育价值。其二,将外语专业教材中的外语知识与高度相关的其他专业如中外历史、古今哲学等相结合,通过分析其中的语篇、话语内容,提升外语学习主体的外语能力与思想品德。因为语言构建现实(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的话语都有价值取向[12]。

(三)创新“显隐结合”的实施方法,力推交叉融合发展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是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的过程,是涉及教育管理体系、学科建设体系、教材选取与征订内容、课程设置任务、师资队伍发展等一系列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概而言之,它是外语专业“协同育人”的课程目标落实的过程。从学校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的特点与课程思政的实质来看,需要凭借“显隐结合”“交叉融合”的方式方法,实现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的多维目标。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是各级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齐头并进,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
而课程思政的特点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各类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将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理想信念、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他各类课程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过程当中,将具体教学场域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融合,共同促成新文科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对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显性的外语课程体现于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大学外语课程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外语专业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课程内容,需要外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制定“协同育人”课程目标、选择与组织“立体多元”的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等来实现。例如,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要培养外语学习主体的人文精神、思辨能力,要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宪法法治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等。这是外语课程对思政内容的预设标准,外语教师需要根据整体课程内容的架构,参照相关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对显性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与实施。隐性的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则指,在外语课程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元素内容与呈现方式,以及“铸就灵魂”“沁润品德”“彰明德行”“修养德行”的过程是比较隐蔽的、随机的,有时甚至是渗透于外语教学的不同环节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意识到这种“隐性”特点,优化整合,让来自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元素交叉融合,进行巧妙的构思、科学的设计,让外语学习主体参与其中,去感受、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与提升思维品格、价值观。

(四)探索“多向多维”的课程评价,加强多元能力培养

课程评价在课程中起着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等作用[13]。故而,需要建立健全以立德树人成效为导向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予以综合、全面的评价,其标准需要从三个方面予以考量,即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标准[11]。这是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主要教育因素的全面的、多维度的评价,亦是对外语课程思政实际效果的有效检验,是保证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为重要的是,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课程评价,需要通过创新,充分体现评价的“多向多维”,以便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外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第一,通过对外语课程本身的评价,考量以立德树人、协同育人为课程价值的外语课程设计与实施目标是否达标。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灵魂[11],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须体现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课程设计与实施取向是否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各个教学环节是否观照到外语学习主体多维能力的深度融合发展,等等。

第二,通过对外语教师的评价,检验在确立立德树人为课程价值的核心目标、促进“立体多元”的外语课程内容整合、促进多维素材的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外语教师能否突破单一的外语知识传授、外语技能训练的维度,挖掘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课程中语篇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情感之于学生外语知识的传授、外语能力的培养、思维价值的塑造效果;
能否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主要的依托“语言”“能力”“价值”进行多维有效的设计;
能否结合外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维度进行有机深度融合,找到最适合的育人之道。此即为对教师是否作为新时代“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卓越教师之检验标准[11]。

第三,通过对外语学习主体的评价,考核以立德树人为课程价值的核心目标、“显隐结合”的课程实施方式,是否促进了外语学习主体的外语能力的形成、价值的塑造等,是否对其作为“全人”的成长过程以及发展程度有了帮助和提升,是否有助于将外语学习主体培养成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一流外语人才。如此,以立德树人成效为课程评价导向,进一步促进外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效果,从而起到“多向多维”评价的功效,以保证并助推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14],它强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中[15]。新文科背景下,经由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解析,可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高校外语学科课程须体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性”和“价值性”之双重属性,并经由“课程提质”这一途径作为新文科背景下促进课程思政的路径之一。这需要把握外语教育的价值导向性,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功能,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一流人才,这是外语教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也是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之所在。故而,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逻辑和实践取向,对外语课程目标予以重新确定、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组织、对课程实施方法进行优化、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多维评价,以便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下时代,让外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亦是外语教育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应有的担当与实现路径。

猜你喜欢 文科外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20年3期)2020-08-14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求学·文科版(2019年6期)2019-06-12豆文科作品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孙文科东方艺术·国画(2016年1期)2016-11-16大山教你学外语漫画月刊·哈版(2016年5期)2016-07-11大山教你学外语漫画月刊·哈版(2016年1期)2016-02-22

推荐访问:学理 取向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