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环境检测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

屈磊,张会兴,李超,郭勇

1.陕西华康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水质的逐渐恶化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升,更加关注水质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质环境检测工作,可以为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强化环境管理效果,保障人们安全用水[1]。因此,需要对水质环境检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建议,从而保障环境水质监测数据质量,强化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能够对我国水资源质量状况进行真实反映,为水资源保护治理指引方向,强化水资源环境保护效果。

水质环境监测包含室外现场监测和采样后的实验室分析监测,其中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内部和外部因素都可能影响水质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引起数据失真等问题。因此,加强水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力度非常有必要,只有强化监测质量控制,才能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并对水质污染情况进行真实反映,从而为水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保障人们的用水安全。在环境水质监测工作中强化质量控制,可以把结果数据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保障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实现全过程质量管控[2]。环境水资源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为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详细的数据依据,为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障人们健康,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水质环境监测工作需要满足新时代的质量要求,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计划,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信息化的分析测试系统进行合理应用,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完善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明确工作规程要求等,要对实验仪器进行详细检查,合理控制环境分析检测中的相关变量,从而制定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水质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性控制。

(一)外部因素

在水质环境监测工作中,不同的监测环节、场所,影响监测质量控制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室外现场监测环节中,影响因素涉及到天气、水文条件、位置、平台等。因此,在展开室外现场监测工作时,需要对外部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确保其符合监测技术规范条件,同时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科学检测,确保仪器设备使用状态、操作方法等符合规范要求。一旦遇到极端天气需要提前制定可行性的环境影响修正方案,从而确保室外现场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障监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3]。在采样完成周开展实验室水质分析监测环节中,要对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如样品采样、运输、实验室操作条件等的影响进行考察分析,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水质采样质量进行控制,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平台,并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科学保存和防护。要对实验室分析仪器设备、外部环境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温湿度、采光、震动等要素符合要求,防止出现数据失真问题。

(二)人员素质

监测人员是环境水质监测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一旦监测人员操作不规范、出现操作失误问题,会对监测结果数据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出现数据失真问题。其中,具体表现为采样流程、样品保存条件、操作流程、方法标准等不规范。水质监测工作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一旦操作不规范或者技术能力不达标,会引起水质监测结果不准确,严重降低水质监测质量。因此,需要对水质监测人员进行严格选拔,定期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拓展专业知识,增加工作经验,熟悉工作流程,强化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修正[4]。

(三)数据问题

水质监测工作过程较为复杂,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展开科学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通过分析结果对水质状况进行研究。

但是在具体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对检测结果数据进行规范性处理和精准性分析,导致最终的分析结果偏差较大,这不仅不能对水质状况进行真实反映,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检测工作难度。由此可见,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效果与检测结果质量息息相关。基于此,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原则和要求,展开科学合理的检验数据处理工作,同时对异常数据进行精准判断,从而确保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工作时,要严格按照水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同时引进现代化的分析处理技术和理念,以便对异常数据进行精准判断。同时,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如样品复测、监测结果对比等,保障检测结果可靠性,为环境管理、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

(一)积极优化水质监测环境

外部环境对室外现场监测工作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一旦外部环境不符合监测技术要求标准,会对整体水质环境监测质量和效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具体的室外现场监测工作之前,需要对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展开详细的评估,只有确保评估结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后,才能开展具体工作[6]。要提前校准现场监测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避免设备问题引起的检测误差问题。在室外现场监测中,往往会受到天气、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如特殊环境、极端天气等,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提前做好现场调查和研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并制定可行性的应急预案,采取科学合理的保障措施,确保室外现场监测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水样的保存与运输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水样保存与运输工作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符合相关监测技术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性要求进行运输,确保运输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符合规范性要求。同时,要结合不同样品的不同特性,在样品保存容器上标明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需要在规定时限内把样品运送到化验室进行检验,并做好样品登记工作,对采样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如采样地点、时间、现场参数、现场仪器信息等,并形成完备记录存档,从而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测工作质量的干扰。为了保障水质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创建适宜性的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各项条件符合检测技术要求,同时需要提前校对检测仪器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较大误差问题,尤其在实验室空间内还需要配备控温控湿装置、声光水电设施等,这样可以对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声音、水、电等条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外部环境变化对水质检测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保障检测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水质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7]。要对设备展开全面的校正和检验,确保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并安排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水质检测成本,促进水质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见图1)

图1 实验室水质检测仪器示意图

(二)提升人员数据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

工作人员是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直接执行性和操作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对最终的检测质量息息相关[8]。因此,需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强化其操作技能水平,并具备较高的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水质环境监测质量和效果。要确保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要对岗前考核工作进行严格把关,同时需要对工作人员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确保其具备监测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这样可以保障人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监测人才队伍;
要加强培训教育力度,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活动,确保监测人员能够对最新的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全面掌握,并了解各类专业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为了拓展监测人员的知识视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在小组内分享经验并总结,然后在小组与小组之间定期展开集体讨论,分享经验,总结教训,从而增加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促进整体监测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监测人员外出参与交流考察活动,学习更多的优秀的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为实现工作创新与优化创建良好的条件。数据处理和分析是现代监测岗位对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因此,监测技术人员还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规范,并强化数据敏感性,能够精准判断监测数据的异常情况,并通过标准物质检验方式,与实际样品进行对照,并利用平行样、质控样检验等方式对最终的检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引进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全面保障检测数据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物质、精神奖励,对工作不规范、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或者辞退。同时,需要做好检测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开展[9]。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性、规范性开展,减少检测误差问题的出现,有效提升水质检测结果,见图1。

(三)规范水质监测的具体流程

为了强化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效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制定科学严谨的水质监测规范,并确保水质监测流程的合理性,并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避免流程复杂化,这样才能保障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在国家以及行业标准要求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可行性、有效性的操作规范,并要求监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和落实,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宜性和标准性的监测操作规程,明确具体工作流程,为监测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同时要加大对监测人员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开展,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监测偏差等问题,从而保障水质检测工作的有序化开展[10]。在日常监测工作中,需要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对监测人员的操作能力、理论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等进行科学详细评定,及时发现人员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工作规划进行针对性改进和优化,促进整体监测人才队伍操作能力水平的提升,从而保障质量检测水平。要对监测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定期考核,尤其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流程熟悉程度、样品考核对比等进行全面考核,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的奖惩机制,强化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可行性、完善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内容和范围,确保各项工作内容的贯彻执行和落实。此外,还需要对实验室试验分析工作流程进行合理把控,促进水质监测工作的高效性开展,如要求实验室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符合规范要求,仪器设备满足使用条件,对药剂、试剂等进行规范性使用和管理,定期对试剂纯度、标准溶液含量、溶液保存期限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符合监测技术要求,避免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
要严格按照方法标准展开试验操作,规范性开展平行样测定、标准样测定等工作,及时发现试验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与客观性,需要强化水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检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能够对水质状况进行真实反映。其中水质环境检测质量控制因素有人员因素、数据因素、外部环境等,基于此,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强化其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并优化水质检测工作流程,完善水质环境监测外部环境,全面提高水质环境监测质量,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依据。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水质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10期)2019-08-24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当代水产(2019年3期)2019-05-14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年4期)2018-01-22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年4期)2018-01-22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互联网天地(2016年2期)2016-05-04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互联网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

推荐访问:水质 改进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