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版画资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

黄 亚 琪

(三峡大学, 湖北 宜昌 443002)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民间版画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深入挖掘地方民间版画教学资源,优化高校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公元八世纪的雕版印刷术,使得成百上千的书籍得到印制,大大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成为人类走向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我国版画是由印刷术中图像印刷部分派生出来的一门艺术,同印刷术的起源和进步密切相关,记载和传播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

(一)民间版画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版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我国木板年画。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逐渐发展而来的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汉代已有出现。木板年画在宋代叫做“纸画”,至明代叫做“画帖”,清代道光年间始定名“年画”。现今,由于各地的民间习俗不同,年画在不同地区的叫法也不尽相同,如:北京叫“画片”“卫抹子”,浙江叫“花纸”,四川叫“斗方”,苏州叫“画张”等,近年来才逐渐约定俗成,被称为“年画”。

文献资料显示,唐朝时佛教盛行,全国大小寺院有四万多座,宣扬佛教是僧尼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当时流行的雕版印刷术成为印制佛经、经卷的有力工具。从现存的唐代镌刻的《金刚经》看,雕版刻工线条流畅、刀法娴熟,说明当时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精巧的程度。唐中期以后,雕版印刷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民间刊印的各类书籍中。五代时,雕版印刷业继续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刻书范围从佛经、佛画扩大到医书、文集。宋元时期,官方与私家刻书相互促进,雕版印刷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印刷的书籍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当时的民间书坊,在印书的同时还根据民俗活动印制一些版画出售。明代,木板雕刻印刷术已经比较普及。在印制的书中,多有插图,刻工精致,内容反映了当时的一些风俗民情;同时,这个时期的彩印版画也得到了发展。清代以后,随着经济的繁荣,木板年画发展进入高峰期,题材范围扩大,年画的形式、构图、色彩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创新和变革,不但受到更多民众的喜爱,还出口到了东南亚各国。

(二)民间版画的分类与特征

木板年画具有广泛的题材,如:早期的神仙题材,后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演义小说以及某些地方戏曲等。此外,风俗画是年画的重要表现内容,包括节日风俗画,像新年、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庆祝活动等;社会风俗场景和生活场景的年画,如庙会、花会、渡口、闹市、各行各业人物等;喜庆题材年画,有瑞兽祥鸟、花卉果品、名胜古迹等,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受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版画反映的多是当地的民风民俗,因此,地域性是民间版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北方民间版画主要了反映北方的农耕生活,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南方民间版画相对于北方则多了几分细腻,题材多为民俗生活、江南风景等。尤其是江苏,几乎各个地区都有年画,用色清新淡雅,擅长运用传统水墨套印技法。另外,少数民族聚住区如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等地,也都有民间版画印制,风格美丽、丰富、神奇。

此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早期艺术语言的单一且模式化,到现代具有民族特性的现代版画增多,民间艺术家对传统民间版画的创作已不再局限于木刻,而是试图运用现代印刷、摄影图像、数码图像等新技术手段,创造出各种新型的版画,不仅记录了当代社会的发展,也表达了新时期的人文关怀与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民间版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反映,更是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应深入挖掘它的价值,将其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

(一)民间版画的美学价值

民间版画以地域性的文化为背景依托,在传统的民俗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版画内容大部分来自民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日常,折射出民间特有的传统观念,反映了民众普遍的审美意识。

1. 空间表现形式大都为二维

创作者尽量把所有物象都放在一个平面内,从而减少了对三维空间的重建。相对于西方艺术对空间透视关系的追求,中国版画更倾向于利用绘画中的对比,如粗细、长短、大小、黑白、色彩等,以一种平面图像表现空间关系。创作者通常会运用超越客观时间、空间位置的方式,以一种自由图式排列来表达意图,这是我国民间版画独特的画面表现方法。

2.艺术语言组织较程式化

在民间版画作品中, 创作者为了突出某一重点对象,往往区分大小,打破现实比例,如:重要的人物被画得很大,其他次要人物则被画得很小;版画中的色彩采用对比色,如:黄和紫、红和绿、黑和白等,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用色纯度高、色块大而不琐碎;版画还常用较为固定的形象以及形象组合,通过谐音、比喻等方式指代特定的事物,表达特殊的寓意。如必定如意(笔、锭形之墨、如意)、夫荣妻贵(芙蓉花、桂花)、福寿双全(蝙蝠、桃子、连钱)、马上封侯(马、蜂、猴)、百事大吉(百合、柿、橘)、金玉满堂(金鱼游于池塘或鱼缸)、富贵平安(花瓶里插牡丹、桂花)等等。这种艺术语言的程式化,并没有使得民间版画发展停滞,反而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二)民间版画的娱教功能

民间版画具有世俗化、生活化的特点,它与劳动者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它具有实用与审美性,给劳动者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极大的乐趣;另一方面,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以及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它还在记录传播、伦理教化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

1.娱乐功能

民间版画廉价、实用,多数劳动者都可以买得起。内容有门神、斗方、画条、民间故事、窗花、灯花等,色彩浓艳,图像具有一定装饰性,因此,可以被用在各种场合美化物品、美化环境、渲染气氛。尤其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民俗活动中,民间版画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过去民间有“有钱没钱,买画过年”的说法。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在厅堂、门窗以及灶台贴上焕然一些的年画,这样既可以营造出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还可以借以祈求上天的赐福。

2.教化功能

民间版画可以说是农耕时代销量最大的印刷媒介。它是普通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一种文化传媒方式。版画中的很多作品都给人以直接的联想和启迪。它在丰富劳动者业余生活,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同时,又起到教化的作用。看似普通的民间版画,表现了劳动者的独具匠心和奇思妙想,深深烙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因子。民间艺人创作的作品,或有意或无意颂扬了诚实守信、敬老爱幼、热爱家乡、明理和谐等传统道德,有效发挥了教化和宣传的功能。

我国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在201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研制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在高校版画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建设,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这种能力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而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考力、表达力以及人格品性。[2]

(一)利用民间版画教学,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思考的精神

民间版画主要通过笔和刀等工具在木板上创作,是一门需要动手、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活跃性。学生会很容易参与到版画学习中,积极实践、探索创造美术作品。

另外, 民间版画的表现语言用线简练,形式不受客观因素约束,可以随意进行取舍,大胆地进行夸张变形,用笔稚拙却情感表达生动,充分显示个性特征。在色彩运用上,颜色的纯度高,对比效果强烈。这些艺术特点都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表达内心的情感,进而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

最后,版画中所表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他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既遥远,又充满现实趣味。可以在版画教学中,让学生体验艺术美与家乡生活的关联性,让他们认识感悟地域文化;并在版画学习中,引导他们关注生活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感知力、审美力以及观察力。通过民间版画学习,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逐渐学会批判质疑、理性思维,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二)利用民间版画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民间版画创作一般会用到笔、颜料、刀、等工具,然后还要经过创作起稿、定稿拷贝、雕刻、颜料印刷等五道工序。制作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有序、谨慎,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因此,相对于普通绘画,虽然版画制作过程对学生来说,充满了新奇和乐趣,但同时,由于制作需要的工具多、程序多,也对学生的动手操作、协调能力以及大脑思维逻辑能力要求比较高。为了更好地创作,就需要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在选题及社会调研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增强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与品质,感受到了学习过程的乐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除了具备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外,面对社会飞速的发展与变化,学生还要学会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学会应用各种新技术、新能力去面对、处理复杂多变的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培养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从民间版画的发展看,在不同时代,其创作形式有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漏版画、纸版画等;印制方式分为凹印、凸印、平印、漏印;用色既可是单色,也可为套色。另外,在题材的选择上,民间版画还经历了从早期关注民众精神信仰,到现代偏重人们生活描述的转变。因而,学生在版画创作中,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利用现代印刷、摄影、数码图像等新技术手段,抑或是在版画内容的变现上,都有足够发挥创新能力的空间。

总的来说,民间版画内容的丰富性及创作的时代性,使学生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提高学生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发展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毫无疑问,民间版画是历代劳动人民艺术创作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文化财富。但是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出现,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很多优秀民间文化正在消失,民间版画生存的原生态环境也在逐渐萎缩,民间版画传承后继乏人,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认读民间版画所传达的意涵。

如何保护与传承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担当,文化传承更是文化保护的核心与是灵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版画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一门传统的技艺,民间版画又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与创新性。立足于我国国情和民间版画特性,深入挖掘民间版画教学资源,并把其引入高校美术教学,围绕立德树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高校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年画版画民间 版画作品选登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5期)2022-07-07牛年画牛幼儿100(2021年7期)2021-04-10年画心声歌刊(2020年4期)2020-09-07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少儿美术(2019年8期)2019-12-14缸鱼年画之旅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19年2期)2019-06-06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6年4期)2016-06-17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6年2期)2016-04-11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5年5期)2015-07-09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5年1期)2015-03-26

推荐访问:版画 素养 促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