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意言语到诗意人生——我的诗教主张和教学风格

■郑州航空港区太湖路小学 张雅莉

儿童是自由的。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达,他们善于在有限的词语中自由穿梭、游弋,并且自主打破、重组。他们的语言活泼有趣,常常“语出惊人”,“小孩说大人话”的现象使人忍俊不禁。很多妈妈有记录孩子童言稚语的习惯,这一刹那的惊喜往往来自儿童专属的叙事诗。

自由,让儿童的思维驰骋于自然万象,那些成人无感的自然万物很容易引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说,“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
“蝴蝶喊毛毛虫姐姐”;
“下雨了,妹妹穿着红雨鞋在水洼里起舞,是鱼缸里的一对红金鱼”。他们还说,“不要像公鸡一样吵闹”;
“原来爸爸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他们和小动物做朋友,和身边的玩具交谈。他们与时俱进,爱唱《孤勇者》……

这就是儿童。他们年龄小,掌握的词汇不多,不懂语法修辞,还不知道物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但他们有着一颗童心。什么是童心呢?童心就是诗心,是赤子之心,是率直、纯真、善良、好奇、生命力旺盛之心。先哲老子认为,单纯无邪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而童心不只是儿童的专属,一个耄耋老人也会因为有一颗童心而变得愈加可爱。童心让儿童有着比大人还强的想象力,他们通过想象在内心画图,以更直观、浅显的形式去诠释认知。当儿童的认知世界被一颗童心所描摹,以文字和言语的形式再现,就变成了有趣的童言稚语,就成了儿童独有的诗。

我们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去研究儿童的言语形成规律,抓住言语建构的黄金时期,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

儿童善于模仿,他们在敏锐的观察中牙牙学语,学习是从习得开始的,儿童的言语建构离不开丰富的生活实践。

我们先从“习”和“得”的字源古义看儿童的实践性知识。

“习”的古体字是“習”,“習”从“羽”从“白”。“羽”代表小鸟的羽毛,意为“数飞也”,指小鸟多次练习飞翔,才具有飞翔的本领。“得”的字源古义也很有趣,左边是双人旁,在古人造字中,双人旁意为行走、做;
“得”字的右上角是“贝”,“贝”是象形字,意为贝壳,可以引申为宝贝、贵重的东西等;
“得”字的右下角是“寸”字多一横,查阅《说文解字》,“得”表示伸手抓取,所以“得”可以解读为去做才能获得。

这两个字本身就揭示了生活实践在儿童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习是基于生活实践经验的,言语学习也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丰富的言语表达形式。婴幼儿所知词语有限,他们会在有限的物象间寻找相同和不同,通过内心画图的形式以简单的词语表达,常常词不达意,也常常会闹笑话。例如他看见姥姥缠黑毛线,再看看妈妈的头发,会拽着头发兴奋地说“线、线”,这时妈妈会告诉他这是头发。儿童在生活场景中认识了“头发”,他发现每个人都有头发,并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兴奋地表达出来,所以儿童会度过一段有趣的找相同和找不同的时期。对他们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不断更新的实践性知识让儿童乐此不疲地去学习。

在成人眼里,儿童的知识储备极其有限,但儿童天性好奇,探知欲强,他们从口欲期开始以嘴巴的啃咬探知世界,紧接着是上手,然后到蹒跚学步,再到“鸡飞狗跳”,在有限的知识储备中,儿童不断地发现和建构新的词语。他们喜欢以自己的有限词语去描绘现象,通过描绘现象去解释较为复杂的东西,揭示事物的内涵。

例如,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听了老师讲拟人,她想通过自己的语言告诉妈妈什么是拟人的修辞。她这样给妈妈讲拟人:“妈妈,你知道什么是拟人吗?你听,楼上有人在说话——哦,原来声音会串门儿。这就是拟人。”

儿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敏锐的词语串联,在事物中积极建构联系,生发出新鲜有趣的词语注解。儿童独特的言语建构形式形成了有趣的儿童诗化言语——儿童诗。儿童诗是儿童内心图画的文字再现,把“卷笔刀削铅笔”说成是“铅笔伸进卷笔刀的胳肢窝里挠痒痒”,这种言语建构形式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由习得到悟得,是积极语汇的形成过程。在儿童言语形成时期,我们如果能及时抓住这些瞬间有趣的言语闪现,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就能无限扩大儿童的言语发展优势,形成儿童的诗样言语。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的形成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言为心声,立言立行,语文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行动的指南,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只有把言语实践放置在丰富而广袤的生活实践中,言语才有现实意义。语文的学习过程,是从言到意的转化过程,而这个过程,要借助“象”来实现,借助生活实践的具体场景,通过具象来开启儿童诗意的言语建构。

我们不妨还从字源古义解读儿童言语的诗意。

“诗”字由“寺”“言”组成,“寺”,是切断之意,指语言中断处。从儿童的认知看,儿童最善于建构新的言语体系,他们善于打破,在为数不多的词语中组合、排列、整合、融合,构成像诗一样的自我言语体系。也正是这种果敢的打破,使得这些难得的原创言语有峰回路转之感,使人耳目一新。

儿童弄不懂那些诗歌的写法及要求,他们只是敢想敢说,心里想到什么,就写出什么,这使他们敢于驰骋在自然万象之中,捕捉到生命中那些最本真、最善良、最美好的瞬间,找到事物之间成人难以察觉的神秘联系,进行儿童诗化叙事。大语文观包括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诗化教学捡拾起儿童言语的文学特质,揭示语言学习的文学密码和文化密码。诗是内心深处闪现的生命之光,这光的源头,就是那颗纯真无邪的童心。童心就是诗心,是每一个人心中贮藏的赤子之心。王宜振老师说:“每一个孩子心中,都驻扎着一个诗的精灵。”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住儿童像诗一样的言语,引导儿童进行诗意的言语建构,让儿童的言语学习走向诗化。

近年来,“诗教”正在低幼教育阶段悄悄兴起,妈妈、老师、作家,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诗教大军中的一员,儿童诗作越来越引起重视和看好,童诗成为诗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人的一生,最难得的是拥有一颗诗心,我们做诗教的任务,也是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去积极寻找和发现这个隐藏着的小精灵,用心守护,让它尽可能长久地陪伴孩子长大,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诗心的人。

儿童喜欢故事,我们有趣的童年是在故事中开启的,我们在故事中慢慢长大。故事有代入感,故事表达的场景本身就是儿童自身的经历,所以故事亲切。儿童生活在故事中,故事中有他自己的影子。儿童喜欢模仿大人,喜欢玩过家家,这个“过家家”其实就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成人故事,他们通过做一做、演一演来再现他们认知的故事。儿童的言语建构也发生在具体的言语场景中,这个言语场景也是故事的场景。

许多儿童诗是通过故事来呈现的,这样直观的呈现形式更易于儿童接受和认可。儿童在诗意的故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从而形成自己的积极语汇,建构自己的诗意言语。相对于消极语汇,积极语汇更有助于孩子的言语形成,也利于他们探究言语密码,走向诗化言语。

儿童诗中的故事提供了有趣的场域,打开了孩子想象的闸门,很好地契合了儿童的学习认知,例如台湾诗人方素珍的《不学写字有坏处》就深受孩子们喜欢: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我想你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像这样的故事诗,基于儿童认知,贴近儿童生活,易产生共情,胜过那些“你要好好学汉字”的空洞说教。儿童在故事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在故事的言语实践中学会既饱含童真又富有诗意的言语表达。所以,基于儿童认知学习特点,我们着眼于开发和建构儿童的诗意言语。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做童诗课程,从“童诗配画”“童诗绘本”到童诗创写,从诗意言语到诗意人生,以诗教呵护童心,呵护梦想,保卫童年,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到了中高年级,儿童的言语学习逐渐趋向于理性化,我们再以“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实践”开展语文课程的学习,引导孩子们逐渐从言语人生,走向诗意人生。

猜你喜欢 诗教童诗诗化 抗疫童诗一组红蜻蜓·低年级(2022年6期)2022-06-16童诗对对碰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12期)2021-01-13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中华诗词(2020年5期)2020-12-14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崇德镇“蒲公英农民诗社”诗教工作纪实中华诗词(2020年8期)2020-02-06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11-15主旋律戏剧的诗化情思——评剧《母亲》赏析影剧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全国诗教工作会议在江苏镇江隆重召开中华诗词(2018年1期)2018-06-26另一种话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43期)2017-06-06诗化音乐 乐化诗歌——透过「音乐基本要素」分析「古诗新唱」多样教学的实践研究中国音乐教育(2017年11期)2017-05-20

推荐访问:诗意 教主 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