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苏煜辉

(甘肃省庄浪县通化镇中心小学,甘肃 平凉 744600)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充满潜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与应用数学知识.结合小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来看,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程的结合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无限可能,可改变以往学生长时间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精心规划课堂教学流程,使研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上生根发芽.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模式,该模式展现的综合性与启发性高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够为学生提供发展多元能力的良好机会.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任务就是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研究者,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自主分析问题,然后解答问题,使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中的探索者.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可使整体教学结构更加合理.学校会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研究性学习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保障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而更好地促进整体教学的发展.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带领学生在实际知识应用中提升学习能力,这一目标需要足够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持,同样需要学校在规划教学内容与制定课时安排时付出努力.研究性学习可为数学课堂提供无限的可能,可使教师带领学生改变以往机械化的学习模式,搭建更具开放性的课堂.

其次,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学习效率.当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地针对数学问题展开研究时,教学就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常规的教学流程与学生的研究学习过程都将拥有更高的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与资源的运用是吸引其注意力的最佳方式,研究性学习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大量趣味性的教学资源引入数学课堂,以方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调用,进而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完成深度学习.数学具有抽象性特征,对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融入研究性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够结合数学题型对数学公式熟练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清晰的框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综合能力,进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

(一)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点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使能力提升的每一步都有准确的起点与目标,从而保障整体学习过程足够扎实;
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怀着更高的兴趣与热情参与学习,以加快其掌握知识原理与应用方法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数学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在愉快的状态下不断验证猜想,获得极具价值的学习经验,在今后的实践练习中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是能够启发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教学模式,具备许多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缺点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考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如果自身的综合能力较弱,则很难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实际状况,无法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研究性学习一般比较适用于高年段的学生,因为低年段的学生正处于数学意识发育阶段,他们并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研究性数学学习的技巧.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实践性操作,但研究型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缺少一定的实践性操作,所以在很多时候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的配合下、同学的合作下,从教材、生活、实践等情境中选择最为合适的内容作为研究课题,然后利用类似课题研究的方法对数学知识展开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中的反应程度来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小学阶段的课程多与生活具有较大关联,数学教材在选取知识内容时以生活为参照,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生活技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具体知识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来源与应用方法,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化较强的场景下完成相应的练习.一般来说,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大多会同时使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这种做法可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更能抓住学生的目光,进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方式设想如何才能创设出一个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上学方式进行统计,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看看大家都是怎样上学的,这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我是家长天天开车接送”“我是和小伙伴一起走路上学的”“我家太远了,我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学的”……教师可组织学生统计结果,填写统计表,并按照教材给出的方法绘制条形统计图.随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思考条形统计图在直观呈现数据大小上的优势在哪里,并鼓励学生提出更多适合使用条形统计图的情况.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将绘制的新的条形统计图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后学习时间,针对自己刚才想到的适用条形统计图的情况,完成数据收集与统计图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后会自信心倍增,在遇到数学问题时敢于进行自主研究学习,提升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重视课堂引导,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高度符合生本教育理念.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主观感受,在确保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完整地将课程教学目标融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学生受到足够的吸引,怀着较高的主动学习意识投入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极为重要,有时这一环节产生的教学实效性甚至高于教师的集中讲解.在设计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流程时,数学教师要尽量增强学生的自由度,使学生围绕某一特定问题展开开放性思考,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真实的学习体验.小学生天生爱玩,所以为了可以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教师就应借助多样化的课堂转变教学形式,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切忌直接干预,而是应多采用提建议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间接引导,让学生自行决定下一步需要完成什么.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思考问题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小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掷一掷都有哪些可能性,然后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更为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明白自己是课堂中的知识传输者,而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导者.教师应充分协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研究,等到学生被问题“难”住的时候,再进行难点教学.在点拨学生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重使用间接引导的技巧,如提出“在这个游戏中,每位参与者得到的机会公平吗”等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可能性”这一概念,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确定可能性的具体情况,从而对本节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理论,进而更想去钻研数学知识,并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带来乐趣.

(三)创设合作交流模式,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分组,充分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学习成绩来科学合理地进行分配.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教师应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如将性格不同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使小组成员间更容易实现优势互补.此外,在确定各小组成员时,教师也可以将当堂测试的成绩作为标准之一,数学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搭配数学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使小组成员间形成带动关系.对于比较活跃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在其小组团队中融入一个相对文静、腼腆、不爱说话的学生,让其带动不爱说话的学生去交流.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一次“摸底”小测验,初步确定学生的能力差异状况.随后,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的性格与偏好,制定本节课的小组划分方案.在课程开始,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种数学理论知识,这时学生就会在讨论中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的问题表达出来,小组成员会根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最终的结论.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进一步讲解,这样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完成后,在黑板上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如“已知一个正方体一个面的长、宽都是18厘米,请问正方体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已知一个长方体长10厘米,宽7厘米,高5厘米,请问长方体的面积要怎么计算.”这时学生就会想起教师教学的内容,很快回答出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四)结合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现代生活已经无法与多媒体技术分割开来.随着“互联网+教育”战略的推广,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利用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在种类与数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材已经不再是数学课堂能够利用的唯一素材.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研究性学习推向更高层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时刻利用信息化技术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视频、图片资源,在电子白板上播放100以内加法的运算技巧,将数字的变化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此外,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数字变为学生喜欢的物品,然后利用PPT来对其进行一步一步的教学.这种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目光,带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数学教师也可以使用更加新颖的多媒体教学功能,如在电子白板中安装自动判断加减法计算正误的软件,让学生轮流走到电子白板前,完成1道100以内的加法计算题.学生输入计算结果后,系统就会立刻判断出计算结果的正误并播放不同的音乐与画面.这种方式增加了随堂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喜欢计算练习.随后,教师还可以增加新的学习环节,引导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将100以内加法练习的互动视频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要求学生课后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相应的练习,并由家长将练习结果反馈给自己.这种方式使家长在课后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必提前学习过多的教学方法,可以依照视频提供的内容与孩子在十分快乐的氛围中完成课堂知识的巩固,使课后的知识巩固不再成为家庭的负担.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小组合作交流模式、信息化技术模式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数学教师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7-21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19年12期)2020-01-19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我为什么怕数学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