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创作思考

汤紫君

(井冈山大学 艺术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茶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贯穿我国文化发展整个历程,是我国重要传统文化之一。茶舞蹈是茶事活动的艺术表现,茶事活动则是茶舞蹈的生活来源。赣南采茶舞蹈与茶事活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茶文化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为茶舞蹈提供了第一手素材,给采茶舞蹈注入汩汩流淌的生命之源。赣南采茶舞蹈是赣南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与人们日常农耕、劳作有着密切关联,以模仿人们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各种身体的姿态和动作为特点,尤其是采茶时灵动的手部动作更是被模仿得惟妙惟肖。赣南采茶舞蹈依托满载深厚茶文化底蕴的赣南大地,经过历史的打磨与沉淀,造就出人类文化中难得一见的精髓,借助夸张的舞蹈表现形式给人们以视觉及心理上美的享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江西赣南地区上千年的种茶采茶劳作,衍生出生动淳朴的采茶歌舞,汇于五彩缤纷的民族艺术长河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据史料记载,赣南采茶歌舞的源流可追溯至宋朝,该艺术形式的历史大致为:种茶、采茶的劳作催生了茶歌;
歌声中持篮而舞,衍生出采茶歌舞‘采茶灯’(茶篮灯)并融入灯彩;
最终借鉴了各种民间舞蹈形式以及道教文化,形成‘采茶戏’。由此可见,被誉为江西采茶戏十足的赣南采茶戏,是由最初的采茶歌舞演变而来的,歌与舞属于赣南采茶戏的核心组成部分”。赣南采茶舞蹈属于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分支,其起源可追溯至宋朝时期,是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出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深受客家人青睐。赣南地处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四省交界地区,具有复杂人文环境,是客家人主要集聚区,源远流长的客家民俗文化使得该地区富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在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基础上,还融合了多元文化,并多种文化交融的碰撞下,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赣南文化,赣南采茶舞蹈就是特色鲜明具有多元文化底蕴的艺术产物。

赣南采茶舞蹈在早期并非是以舞蹈形式单独存在,而是协同采茶歌曲一起融合于赣南采茶戏中。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府开始高度重视赣南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因此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广大文艺工作者自此开始深入挖掘赣南采茶舞蹈,采用赣南采茶舞蹈中独特的动作表现形式,充分展现赣南采茶舞蹈中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点,也逐步凝聚了赣南采茶舞蹈的独特魅力。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教授与非遗传承人陈斌茂老艺人及团队共同研创了《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舞蹈教学教材,系统的将赣南采茶舞蹈元素进行整理加工,在保留赣南采茶舞蹈风格的同时结合舞蹈元素的训练价值,构造了体系规范,具备民族特性的民间舞蹈教材。通过在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本科民间舞蹈课堂开设赣南采茶舞蹈课程,为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开创了新的土壤。赣南采茶舞蹈在茶文化与客家文化的熏陶下,展现了它独具一格、且富有文化价值的舞蹈风格特征。采茶舞蹈发展历程展现了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发展,也将客家文化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多元文化的融合造就出赣南采茶舞蹈诙谐幽默,俏皮灵动,具有乡土气息的审美风格。赣南采茶舞蹈中许多内容都能够抒发人们对本地家乡的热爱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追求。通过进一步挖掘隐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加深人们对赣南采茶舞蹈的了解,挖掘赣南地区人民群众淳朴憨厚的风土民情与以及对大自然的崇尚热爱,倡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1 赣南采茶舞蹈的表演形式

2.1.1 矮子步。在赣南采茶舞蹈中,矮子步是最具特色的典型动作,是赣南采茶舞蹈的基本动作元素,主要源自于采荼劳作生活,在采茶过程中,由于茶树相对比较低矮,故采茶过程中常需要弯腰或屈膝采摘,通常具有特别明显的屈膝、下蹲等动作。久而久之,这一特征被艺术家们所捕捉,通过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终将诙谐、幽默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民间常用“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峨眉月脚底轻飘飘”等艺诀来形容赣南采茶舞蹈中矮子步的表演形式。矮子步表演时,舞蹈人员往往通过进行半屈膝或者是屈膝墩身、抬头、直腰来呈现诙谐幽默观感,以刺激人们潜在幽默细胞,为劳动人民减轻劳作带来的困顿感,彰显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2.1.2 单水袖。在戏曲表演中,传统水袖是舞者两手袖子呈对称形式,通过舞动双袖给予观众美的视觉盛宴,而单筒袖则是赣南采茶舞蹈中水袖表演的一种特殊形式。赣南采茶舞蹈中的单水袖通常只有左袖筒,与扇子配合呈现出风格独特的表演特征。关于单袖筒舞蹈动作主要灵感来源,民间说法是认为由于客家人在日常农耕劳作过程中,都要常规在腰间系上腰带或者是系堂布,用来擦汗、扇风和带东西。久而久之,人们就结合茶农擦汗或是扇风的动作进行采茶舞蹈创作,并对手部动作进行夸张化,运用甩、绕、缠、飘、卷等多种动作表现茶农生活情绪中的喜怒哀乐。赣南采茶舞蹈艺人们不断的挖掘与更新单袖筒的多种表演方式,加上表演时的艺诀、音乐与人物形象,使其展现出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深度展现了赣南采茶舞蹈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2.1.3 扇子花。扇子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日常用品,赣南采茶舞蹈中的扇子在边沿以一圈彩绸作为装饰。扇子花舞蹈千姿百态,扇子花表演中涉及的动作种类共计有三十多种动作,在表演过程中,各种各样优美多姿的扇花可谓眼花缭乱,能够让人心旷神怡。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时主要依靠手腕的力量将扇子舞出千姿百态花样,有一指花、二指花、按扇、抖扇等多种表现形式,组成各种形态的优美舞蹈语汇。民间流传着艺诀,即“采茶戏无扇子,好比吃饭没筷子”,由此可见,扇子花在赣南采茶舞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及作用,是赣南采茶舞蹈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2.2 诙谐幽默的风格特点

诙谐幽默是赣南采茶舞蹈独特的审美特征,别样的丑角文化为赣南采茶舞蹈增添了趣味的色彩。赣南采茶舞蹈中丑角人物形象中分为正丑与反丑,正丑通常指角色中青年男子,善良淳朴,如同传统采茶戏《钓虫另》中的“田七郎”,反丑通常是指浪荡公子,如同“刘二”。无论哪种形象,都有着赣南采茶舞蹈中个性鲜明,诙谐幽默的特点。丑角在戏曲文化中通常是插科打诨的人物,在诸多民间小戏中都能看到丑角人物的身影,赣南采茶舞蹈中的丑角形象融合了赣南当地丰富的文化要素、戏曲、现实和历史等因素,能够传承客家文化遗风,在多重文化的背景下,生动的丑角形象源自于当地民俗文化的熏陶,展现了赣南人民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这些夸张的动作与滑稽的表演,带有反讽文化元素,强烈的展示了赣南人民的智慧与乐天精神。例如,采茶劳作过程中常用到的矮子步等动作元素,有效传递采茶劳动的特点和状态同时,能够充分展示当地茶农劳作、休闲、放松、娱乐的状态。由于赣南采茶舞蹈的道具、基本动作和当地茶农的实际生活情形基本保持一致,导致采茶舞蹈能够明显凸显地域性魅力。赣南采茶舞蹈中多用仿生形态动作如:“乌龟爬沙”、“龙头凤尾”等动作元素都具有诙谐幽默色彩,传递该地区的风俗人情及乡土文化,充分展示当地采茶舞趣味、独特、欢快的姿态,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采茶舞蹈审美特征。

赣南采茶舞蹈历来以典型的舞蹈艺术风格、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幽默而风趣的舞蹈形态,备受客家人民的青睐。推动采茶舞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结合采茶舞蹈形象逼真的舞蹈内容具有重要实际意义,能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舞蹈表现形式和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有机融合等,使其凸显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文化底蕴,实现赣南采茶舞蹈的创新及传承。

3.1 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价值

随着现代化互联网迅速发展及科技全球化等影响,舞蹈艺术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与发展,随着人们所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不断改变,群众审美理念不断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歌舞文化艺术受到巨大冲击,导致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不尽人意。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说,赣南采茶舞蹈是茶文化、道教文化、客家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的综合展现,通过肢体动作与情感表达为语言,承载着赣南人民的精神思想与审美喜乐,传递着当地的文化记忆与历史遗存。采茶劳作过程经过先民的艺术化处理与加工,成为了赣南地区特有的舞蹈表现形式,承载着赣南地区民族文化精髓,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的发展展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具有浓郁特色的采茶舞蹈,不仅是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发扬发展,在人们审美需求不断转变的背景下,采茶舞蹈能够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展现给观众,民间舞蹈文化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其独特的魅力。现如今,我国赣南采茶舞文化的保护传承面临着几近青黄不接的窘境,专业演员更是呈现严重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显示出后继无人的无奈景象,不免令人倍感唏嘘。这不仅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惨重损失,更是世界艺术财富的重大遗憾。因此,赣南采茶舞蹈的有效传承急需社会各界同仁的高度重视。

3.2 赣南采茶舞蹈的创作思考

艺术独特的魅力根源在于文化形式多样化,推动采茶舞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应结合采茶舞蹈独特的舞蹈表现形式与现代舞蹈发展趋势相融合,彰显独特的民族舞蹈文化。因而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创作出更多高品质的舞蹈作品用于丰富客家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更迭的艺术审美需求,将是值得舞蹈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3.2.1 巧用赣南采茶舞蹈的表演形式。赣南采茶舞是在我国江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采茶舞蹈主要是客家文化的一种展现,所以在流传的过程中会由于人们生活娱乐方式的转变而不同,为了更好的保存与传承赣南采茶舞蹈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就需对其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新。首先,在其表演形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利用更多元化的现代表达方式来呈现其赣南采茶舞蹈特色和内在情感流露,在保证其艺术特色同时将赣南采茶舞蹈的表现方式进行创新。在赣南采茶舞蹈中,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三绝作为创作的动作元素,有着丰富的语汇,代表着赣南采茶舞蹈的特殊舞蹈符号,贯穿整个赣南采茶舞蹈表演过程中,有着赣南采茶舞蹈独到的风格特色。在舞蹈作品《那一别》中,巧妙运用了赣南采茶舞蹈中基本动作元素之一——“矮子步”,别具一格的动作语汇与人物情感结合,成功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其次,从田野向舞台转换,赣南采茶舞蹈从民间歌舞向文化传承变化,体现了赣南采茶舞蹈的创新发展空间,本着取其精华的思路与赣南舞蹈文化的乡土气息结合,多元化地挖掘、继承、开发赣南采茶舞蹈动作元素,并对其进行艺术化处理与升华,融入现当代人们生活景象,使之成为独具风格的民间舞蹈艺术。

3.2.2 保留赣南采茶舞蹈诙谐幽默的风格特点。对于赣南采茶舞蹈来说,随着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转变,加之审美需求不断提高,“采茶舞蹈”走向衰弱看似是一种历史必然,但如果能够将赣南采茶舞蹈同多种舞蹈元素相融合,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保留赣南采茶舞蹈中独有的风格特点,实现舞蹈文化独特审美趣味的创新,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赣南采茶舞蹈的文化内涵,还能够促进采茶舞蹈以一种新的形式来重铸辉煌。赣南采茶舞中惟妙惟肖的模仿动作,是赣南采茶舞具有诙谐幽默的表演特色。采茶舞蹈《刘二寻花》取材于赣南采茶戏《钓乖》中刘二的人物形象,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刻画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赣南采茶舞蹈独特的个性表达同时呈现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气质。在作品当中有一个环节叫“刘二上路”,“刘二”一出场就用客家话念道:“啊切……俺东一子撩西一子撩,聊到了南山坳……提起那黄四妹,生得好俊俏……”一边唱道一边走屈膝的矮子步以及一系列的龙头凤尾、乌龟爬沙等模仿动物的动作增添了赣南舞蹈独特的诙谐风趣与幽默语调,体现反映出赣南民众充满情趣的生活气息。舞蹈艺术中不缺乏优美,感人的作品,但真正通过喜剧形式展现舞蹈风貌的作品不多见,随着人们对乐观生活态度的向往,对诙谐幽默元素的喜爱,赣南采茶舞蹈能够通过其形象生动、欢快风趣、诙谐幽默的独有风格特征,展现出民间舞蹈中别具一格的审美异趣,满足人们的情感与审美需求同时感受到赣南客家人民乐天积极的生活精神。由此可见,保留赣南采茶舞诙谐幽默的风格特点对于舞蹈形式的创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3 结合现代群众的审美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民间舞蹈形式正在逐渐消亡,为更好保护采茶舞蹈等传统民间舞蹈,需充分结合现代化的舞蹈表演艺术,满足现当代人民的审美需求。在赣南采茶舞蹈创作过程中,题材的选择需体现当代人们的内心情感需求,结合现代的审美与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新时代的赣南采茶舞蹈。传统的采茶舞蹈作品有《睄妹子》《十二月采茶》,这些作品中蕴含着该时代的艺术家们的智慧,并融入了其生活。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代表了时代的精神面貌,优秀舞蹈作品蕴藏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精神链接,并启迪心灵,陶冶情操。传统的赣南采茶舞蹈动作元素中,仅有几种基本表现形式,随着当下人们对艺术文化的巨大需求,及其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这几类简易的舞蹈变换及其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视听审美需求。因此,赣南采茶舞唯有不断吸收借鉴现当代各种不同舞种的元素以及创作手法,做到不断的融合创新,融会贯通,才能使采茶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赣南采茶舞蹈在创作过程中,在遵从赣南采茶舞蹈中独特的风格特点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情感意识及其表现手法。这些现代创作手法的有机结合融入并非将所有元素生搬硬套地加入到采茶舞表演当中,而是做到适当汲取更具美感色彩和社会实用性的舞蹈表现元素,结合现代艺术审美文化需求,与现代舞蹈巧妙结合,在尽量保留采茶舞整体原有风格基础前提下,展现现当代人民的精神面貌,表现当下人民的精神与审美需求。

众所周知,赣南采茶舞蹈源自于茶区丰富多彩的采荼活动,采茶舞不仅是地域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赣南人民情感维系的纽带,是国家的精神文化瑰宝。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把握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沉淀,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采茶舞蹈的形式、内容、动作等,并向其中渗透富有时代意义的价值理念及文化品质,促进赣南采茶舞蹈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赣南采茶舞蹈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采茶戏赣南表现形式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乐府新声(2022年2期)2022-11-05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影剧新作(2022年2期)2022-07-29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戏曲研究(2021年4期)2021-06-05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石材(2020年2期)2020-03-16煤层气井排采管理异常表现形式及处理对策研究中国煤层气(2019年4期)2019-11-23卷首中国音乐教育(2019年8期)2019-06-09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影剧新作(2017年3期)2017-11-14夏布谣(新余采茶戏)影剧新作(2017年3期)2017-11-14

推荐访问:采茶 传承 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