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居家隔离期间焦虑心理及新冠肺炎防控认知调查*

孙钟铭,陶 娜,王 峰,朱德钰,石修权,刘 俊△

(1.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2.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贵州 遵义 563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人群普遍易感,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防控难度大的特点[1-2]。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3]。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人们心理压力增加,焦虑和抑郁患病率明显上升[4-5]。国内一项大型纵向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使焦虑增加181.94%,抑郁增加1 413.01%[6]。2020年3月全国大部分城市实施居家隔离以控制疫情,居家隔离管理带来的生活不便可能进一步增加焦虑,而针对大学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焦虑心理变化的研究极少,且新冠肺炎疫情居间隔离期间大学生焦虑状况与疫情防控知识的知晓情况有无关系尚少有研究报道。大学生因居家隔离开学延迟、运动减少,其情绪和身心健康必然受到极大挑战。为了解新冠疫情居间隔离期间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对疫情防控知识的认知情况,本研究于2020年2-4月对大学生进行在线调查,分析焦虑与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1.1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利用“问卷星”设计问卷,于国家实施居家隔离期间(2020年2-4月)通过班级微信群及朋友圈,邀请同学扫描二维码参与问卷填写,至4月底共回收683份,将问卷手机IP地址重复项以及核查有明显逻辑错误问卷剔除后,有效问卷654份,有效率96%。

1.2问卷内容 本研究问卷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为性别、专业年级等基本信息,第2部分即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是最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含20个项目,每项4个选项:A没有或很少时间,B小部分时间,C相当多时间,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
反向计分题A、B、C、D按4、3、2、1计分,反向计分题号:5、9、13、17、19。第3部分为新型冠状病毒及其疾病认知情况,根据文献[7-9]对新冠肺炎防控的认知调查而设计,覆盖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传播途径、防护措施等,见表1。

表1 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条目

1.3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全问卷共有41个条目,去除基本信息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题21条项目,共有20条项目。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的Cronbach'sa系数为0.807,表明该问卷可靠性好,问卷内容一致性高;
问卷KMO值为0.858,显著性P<0.001,适用于因子分析。

1.4焦虑判断标准 20个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再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
50~59分者为轻度焦虑;
>59~69分者为中度焦虑;
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我国协作组吴文源等使用SAS量表对1 158例健康人进行测评与结果分析后,得出20项标准分值为(29.78±0.46)分,从此这个标准值就作为中国健康人的常模用作研究对比的参照[10]。

2.1新冠肺炎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总体焦虑状况 本次调查针对各年级大学生开展,共回收有效问卷654份,其中男生214名,女生440名,男女比例为1.0∶2.1;
低年级同学(大一至大二)占48.6%(318/654);
医学类专业占59.0%(386/654);
疫情防控期间居住于农村的占73.7%(482/654)。在654名接受调查在校大学生中,存在焦虑心理51名,焦虑率为7.8%;
其中轻度焦虑占7.3%,中度焦虑0.5%,重度焦虑0。大学生焦虑自评量表测量评分的标准分平均[(39.07±7.16)分]与成人常模[(29.78±0.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814,P<0.05),且标准分均值远大于成人常模。

2.2大学生新冠肺炎居家隔离期间焦虑单因素分析 年级、睡眠时间变化、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不佳或挂科、自感健康状况欠佳以及和同学或家人产生矛盾对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有影响,见表2。

表2 影响大学生焦虑单因素分析

续表2 影响大学生焦虑单因素分析

2.3影响大学生焦虑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与1年级相比,2~4年级和5年级的学生发生焦虑的可能性分别是其1.803倍(95%CI:0.746~4.356)、4.053倍(95%CI:1.281~12.820);
自感健康状况欠佳的学生发生焦虑的可能性是自身健康状况良好同学的3.774倍(95%CI:1.823~7.812);
与睡眠时间无明显变化相比,睡眠时间减少与睡眠时间增加的学生发生焦虑的可能性是分别是其8.572倍(95%CI:3.675~19.995)、2.252倍(95%CI:1.141~4.444),见表3。

表3 影响大学生焦虑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2.4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控认知情况 不同专业和年级间的大学生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得分有差异,医学生分数较非医学生高,2~4年级和5年级学生分数较1年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类别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得分情况

续表4 不同类别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得分情况

2.5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得分与焦虑心理标准分的相关关系 为进一步分析防控知识与焦虑得分关系,将表2与焦虑有关的因素纳入线性回归模型,校正自感身体状况、睡眠时间变化及和同学或家人产生矛盾等因素后,发现大学生防控知识得分仍然与焦虑心理标准得分存在负关联(b=-0.96,t=-5.177,P<0.001),防控知识得分每增加1分,焦虑心理标准分降低0.96分,见表5。

表5 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得分与焦虑心理 标准分的关系

3.1新冠肺炎居家隔离期间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7.8%的大学生呈现中度焦虑。日本一项基于网络的问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也表明,大学生在自我隔离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下降[5]。国内一项14 769 名大学生队列研究采用自评焦虑量表评价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前后焦虑变化,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前大学生焦虑患病率为1.44%,而疫情后焦虑患病率为 4.06%,疫情明显增加大学生焦虑心理[4]。本次查中,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焦虑评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且高于该队列结果,说明居家隔离可能进一步增加大学生焦虑心理。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来说,其本身就容易引起心理压力上升,同时长期居家隔离,处于封闭环境中,活动空间受限、接触人员局限、信息获取杂乱、空余时间增加以及消遣途径单一等问题,居民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对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焦虑情绪更容易滋生[11-14]。

本研究发现焦虑状态可能与年级、学生自感健康状况、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与同学或家人产生矛盾以及睡眠时间变化相关。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江永燕等[15]选取四川省5所高校大学生7 423名,调查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大五的学生心理状况不如低年级。究其原因可能是高年级同学面对突发的疫情,担心毕业事宜及就业问题受疫情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尤为担心毕业后的就业和择业,从而对焦虑情绪敏感。本次调查显示,与同学或家人产生矛盾对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有影响,这与卢珊等[16]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出行、聚会等活动计划,使得大学生疫情居家隔离期间的人际交往主要局限于家庭成员,某些情绪不愿与家人分享,虽可通过社交软件(微信、QQ等)和朋友倾诉自己的情绪,分享自己的心情,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沟通的效果远不如面对面的沟通,由此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虑心理。有研究显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始阶段,人们会因自身健康担忧以及缺少必要卫生常识而过度担忧,进而导致从众、恐怖、焦虑等心理问题出现[17]。本研究也发现部分学生因自感健康状况欠佳,本就存在担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加容易滋生焦虑情绪。部分人群受认知影响比较大,在大量疫情相关信息反复刺激下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受影响;
因居家隔离措施,部分人群生活、行为方式改变比较大,例如睡眠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变化[18-19]。本研究发现,睡眠对大学生焦虑心理评分影响,以睡眠时间减少最为显著。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居家隔离期间由于日常活动受到限制,使用电子产品娱乐时间明显增加,研究对象中每日手机娱乐时间基本在2 h以上,其中5 h以上者存在手机成瘾倾向[20],这将使大学生出现熬夜等习惯,加上对疫情事态发展的过度关注也会导致睡眠时间发生变化,进而容易出现焦虑心理反应;
该研究表明手机娱乐时间>5 h/d是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出现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此次新冠肺炎暴发流行事件发生突然,短期出现大量感染者,政府突然采取的居家隔离防控措施,大学生无法及时作好心理准备,睡眠受到影响,从而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21-23]。

3.2新冠肺炎居家隔离期间防控认知情况 大学生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得分情况较好,王帅等[24]通过网络问卷平台对青岛大学1 365名大学生进行的疫情认知自评,发现大学生对此次疫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熟悉程度总体上处于相对熟悉水平,医学生的认知熟悉程度要明显高于非医学生,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大学生对此次疫情比较关注,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教育等各种措施起到良好效果。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深入人心,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所增强,青年大学生无论是在对待事物的观念抑或是行为表现在主流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25-26]。因此面对网络媒体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实谣言和伪科学言论,大学生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且大学生相比其他社会群体,辨别信息和学习防控知识的能力较强,所以对疫情防控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其中医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更易了解和掌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知识,故而医学生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非医学生。此外,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明确,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知识得分与焦虑心理得分呈负关联。对新冠肺炎的防控成为一个新的知识面,有研究表明,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的护士孤独感水平越低,防控知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士工作的心理体验[27]。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防控知识得分越高焦虑心理标准分越低,说明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掌握得好则更加清楚新冠肺炎可防、可控,从而减少焦虑心理的产生。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疫情防控知识教育,提高知晓率,特别是大学生对于新冠肺炎传染病分类和防控措施分类不明确,对目前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也不清楚,以及不知对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如何应对,关于该方面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应加大力度。

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焦虑,睡眠时间变化、自身健康状况不佳及毕业年级是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焦虑症状出现的危险因素。大学生对此次疫情的防控知识知晓情况与焦虑得分有关,防控知识得分越高焦虑心理标准分越低。因此,疫情防控期间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疫情宣教,加强防控宣教,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筑牢抗疫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标准分居家问卷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自我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5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staycation居家假期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年1期)2018-02-03微生高的往事小学生时代·综合版(2017年6期)2017-07-05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大学教育科学(2017年3期)2017-06-09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33期)2017-03-21问卷网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7年1期)2017-02-13问卷大调查创新作文·初中版(2015年1期)2015-03-11问卷你做主创新作文·初中版(2014年5期)2014-07-18

推荐访问:肺炎 防控 焦虑